『壹』 如何选择高成长型上市公司
1.上市公司在同行业中具有优势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讲,一个企业在行业中规模越大,资本实力越强,其长期竞争的能力就越强。一方面,规模经济可产生更多的边际效益,使其在成本、价格上占有优势;另一方面,巨大的资本实力可以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并使其在激烈的市场中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开拓市场。按照市场竞争的一般结果,通常是行业中最大的几家成为行业巨人,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是被兼并,就是被淘汰,所以行业内的前几名具有稳定的成长性。
2.上市公司的产品优势
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开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下降期四个阶段。其中成长期期末和成熟期是其利润的最大产出期,此时投资获利较大。而在开创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产品的市场前景又难以确定,风险较大,此时投资,一旦成功,获利丰厚,一旦失败,损失惨重。而下降期的产品将被新产品所替代,因此不值得投资。
3.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保持合理的财务结构和盈利水平,具有较强的筹资能力是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具体表现。其中,压缩成本、控制开支对公司的利润增长具有杠杆作用。
4.上市公司的决策体系及开拓精神
保证公司不断成长的决策包括新项目的开发,新技术的应用等。公司要向前发展,就要有新项目投入运作,这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主流因素。此外,公司的领导决策层要有开拓创新精神,不断进取,与时俱进。
『贰』 如何选择优质的上市公司进行股票投资
选股原则:寻找超级明星企业。这个原则好理解,俗语说:擒贼先擒王。
估值原则:长期现金流量折现。这话实在是太专业,我冒昧的解释一下,就是要先算好企业的内在价值。
市场原则:市场是仆人而非向导。实际上也是我们常说的,要做市场的主人,要做到自己心里有数。巴菲特专门强调:要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这是需要长时间修炼的。
买价原则:安全边际是成功的基石。安全边际又是个专业术语,他认为“安全边际”是价值投资的核心,实际上是要我们在价格低于价值到一定幅度的时候来进行投资。这和估值原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过判断出企业的内在价值是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
组合原则:集中投资于少数股票。到底是集中还是分散,现在也没有定论,不过巴菲特的一句话还是有些道理,他对于集中和分散的评价是:如果你有40个妻子,你不会对任何一个有清楚的了解。我想,股票也是这样吧?
持有原则:长期持有优秀企业的股票。巴菲特说:我最喜欢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是:永远。这句话虽然有情绪渲染的成分,但是却充分表现出了巴菲特在投资时的耐力和定力。
『叁』 怎样选择投资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选择投资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如果你想做投资,长线持有股票,建议选择白马股,不会疯涨但可以持久,至少不会被深套,更不会退市的那一种,具体选择办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一是根据国家政策面选择行业;二是根据基本面选择个股;三是根据技术面选择进出场时机。行情向好就加仓,行情不好就减仓,高抛低吸做差价,及时止盈不贪婪,他股疯涨不眼馋,心态放正准赚钱。
『肆』 如何筛选上市公司的好企业
长期投资的理念 投资者购买股票实际上是获得了对应上市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和收益要求权,所以投资股票就是投资相应的上市公司。短线交易者试图通过猜测股市价格的波动进行获利,但由于市场波动的不稳定,能依靠短线策略稳定获利的投资者并不多见。而把股票的对应公司作为关注点,思考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股东回报多寡,并以合理的价格或低价购买拥有持续竞争优势和高股东权益回报率的好企业的股份并且长期持有,往往可以获得丰厚回报,这就是长期价值投资策略的投资理念。 长期投资策略的实施步骤 基于这样的投资理念,长期价值投资策略的实施可以分为两个步骤:1、辨别公司的持续竞争优势。2、等待股价降至合理价格之下的买入时机。 巴菲特认为,企业可以分成两类:“病态的”价格竞争型企业和“健康的”具备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价格竞争型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面临很多同类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却缺乏独特的竞争优势。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需求增长,该类企业销量增加,盈利水平提高。为了满足增长的需求和维持低成本低售价的竞争格局,企业会花大量资本去扩大生产更新设备。当繁荣期过后,这样的产销繁荣景象将转化为企业沉重的负担,过剩的生产力导致产品价格急速下滑,以及大笔的折旧费用和利息支出都使企业业绩转瞬进入低谷。而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能够销售或提供具备持续竞争优势的品牌产品或服务,可以根据通货膨胀较自由地调整产品或服务价格,不像很多价格竞争型企业需要进行大额资本支出以不断更新工厂设备。具备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不需要从保留盈余中拿出一大部分钱来维持它们的经营,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可以更好地利用保留盈余为股东带来更多的财富。长期投资的原则之一就是挑选这些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 当然,在中国,由于经济和市场的迅速成长,一些在成熟市场中被认为是价格竞争性的行业中也能产生持续增长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我们要参考巴菲特选择具有持续竞争优势企业的标准,并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优质公司的挑选。 精选有价值的公司 我们以2007年为基准,以2003年到2007年为观察期,按照上述方法对目前的上市公司进行筛选。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大多数行业都受益于经济的景气而快速成长,很多公司最近5年都表现出较强盈利能力。但是,经济的发展是周期性波动的,在我国股市中占大多数的是原材料业、制造业以及金融、地产等强周期行业的公司,在当前宏观经济进入周期性向下调整时,我们对它们持谨慎态度。所以,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组合筛选的大多是医药、食品饮料、传媒、旅游酒店等非周期性行业中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
『伍』 在外企和国内上市公司中如何选择
如果是美资欧资的你就去外企吧,韩资就算了.
『陆』 如何选择优秀的上市公司
因此,作为中小投资者首先要明确的是自身的定位。比如自己的性格和背景更适合做长线投资还是短线投资,是风险偏好型或者是厌恶型,从而选择不同的策略。
先尝试了解的是进行长线投资。结合企业经营的一些经验,笔者认为长线投资首先要侧重的是行业的选择,行业决定了企业在未来五到十年是否具备持续增长的基础。高增长的行业具备两个基本特点,一是行业规模无边界,比如过去十年中通信、电器、房地产行业,未来十年的医药、互联网、电子信息等行业;二是行业发展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较小,比如前面所提到的医药、电器、地产等泛消费行业;而矿产、船舶制造、运输、机械装备等行业则受影响较大。
从战略角度看,外部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公司的内部资源和能力,决定了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持续盈利能力可以来自公司的垄断地位,独特资源;也可以是核心团队的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等。两者之间的显著区别在于前者是显性的,容易造成企业的股票价格被高估,比如酒类、黄金等行业的上市公司具备的资源;后者往往是隐性的,需要通过财务报表和公司经营的细节中去发掘,比如苏宁和国美的差异,主要就是其后台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物流、供应商管理系统,而非其门店增长速度的差异。
第三层次,从运营层面看待一家公司,来判断企业的发展会否出现大的危机。企业内在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决定了企业的现金流,应收账款,市场衍生能力等,外部的风险主要在于政策风险,产业升级等风险。政策风险主要指国家出台的针对某一产业的政策,而非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产业升级是指市场主导的由技术变革引起的对传统行业的彻底颠覆。
市盈率小于20,peg小于1,每股现金流大于0.2)笔者谈些粗浅的认识。首先是看销售收入是否有持续增长的趋势(连续3年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大于30%),可以通过分析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得出初步结论。其次是判断销售增长是否其主营业务增长(连续3年主营收入复合增长率大于30%),重要的依据就是企业的行业地位和同行业企业之间增长率的比较。内生式的增长要进一步判断是由品牌、技术、还是市场营销所带来的,而企业所在行业的核心竞争要素,企业又具备哪些?这点决定了收入的增长是持续的还是偶然的。分析企业的市场构成,客户构成,可以了解企业销售收入的增长,是否在不同的地域非常容易的复制,或者是同一地域是否会受到销售收入基数增长的限制影响后期发展。因此,必须要对行业相当的了解,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也是投资者最好选择自己熟悉行业的原因。
通过层层的抽丝剥茧,搞明白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的原因,再去分析企业利润增长速度是否同步(连续3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大于30%)。企业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营业成本的增幅往往更加显著,通常的原因是销售费用增加,或者毛利水平下降等。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这类因素的影响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比如企业所处品牌营销的阶段会决定营销费用的分摊周期。卓越企业必须具备出色的内部管理,才能使企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具体体现在费用控制,应收账款和现金流的管理等方面。由于以上诸多因素的限制,A股市场中适合长线投资的企业可谓千里挑一。
在现实的操作中,中小投资者往往不能具备清晰的投资逻辑。比如长线投资者去分析上市公司的机构持股情况、资金流向、亦或是MACD和KDJ等指标,往往会陷入长线投资中的陷阱。因为显而易见,长距离的跑步运动中,决定胜负的是耐力而非爆发力,所以研究运动员的爆发力而决定中长跑的最后赢家是无稽之谈。
然而无论是长线投资者,还是短线投资者,都必须关注的企业的一些最核心的指标,比如主营业务构成、毛利率、管理团队和技术储备情况等等,在概念炒作盛行的A股中尤其重要。作为中小投资者,无法去控制股票短期的价格波动,也无法预测在某个周期内股票价格的最高或者最低点,能做的只是选择优秀的上市公司,以合理的价格买入。由于宏观环境的差异,我们也很难根据股票的内在价值去确定短期的价格,因此只能通过市盈率,PEG或者现金流量等指标去确定合理的价格区间(市盈率小于20,peg小于1,每股现金流大于0.2),这也是价值投资的内涵。
在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还经常会进入一个误区,即人们常常会把价值投资和基本面分析等同起来,而基本面分析又是以财务报表为依据。而实际上企业的报表是反应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而企业战略和战略实施才能真正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因此企业家才能和管理团队的执行力、企业文化才是优秀企业的根本。
『柒』 如何选择合适的同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同业间财务指标比较来得到较为精确的财务报
可比公司应当与目标公司处于同一行业,具有类似的商业模式。最好两者的规模、负债比率和财务状况也比较类似。
『捌』 选择一家上市公司对以下方面进行分析,财务会计案例分析
我想制造业上市公司比较符合分析模型
『玖』 如何选择一支好的股票看哪几项数据
要通过查看数据辨别股票的好坏可以参考下面的例子。
假定市场里只有两只股票A和B,在开市的第一天,A的流通数量为10000股,价格为10元。而B的流通数量只有1000股,价格为20元。第二天收盘时,A股的价格10.20元,上涨了0.2元,涨幅为2%。B股的价格为19元,下跌了1元,跌幅为5%。那么怎样衡量整个市场的市值与前一天相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是涨还是跌?如下计算:
第一步:(10.2×10000+19×1000)-(10×10000+20×1000)= 1000(元),这一步计算得出了第二天与第一天相比,包含A股和B股的总体价格变动情况,变动值为+1000元。
第二步:1000÷120000 = 0.08%,这一步是拿变动值除以第一天的基准价格,得到一个涨跌幅度的相对数值为+0.08%。
在上面的计算中,A股流通数量是B股的10倍,流通数量10000股,这里的10000称为权重, 则B股的权重为1000。流通数量多的股票或者说流通盘大,对涨跌幅度的贡献值更大,对整体价格变动的影响作用更大。因此,虽然A股只上涨了0.2元,而B股下跌了1元,但由于A股的权重远高于乙股,因此,整个市场的总体价格受A股的影响更大,仍然是上涨的。
此例中的整体价格的上涨幅度0.08%就相当于我们股市中的大盘指数,用以说明所有参与市场流通的股票的综合价格与前一日综合价格的涨跌幅度与变动情况。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得知,指数受权重大盘股影响更大。因此,炒股时既要重视大盘又不能惟大盘而操作,因为市场存在一些指数失真的现象,比如大盘股小幅上涨既可让指数变红,而掩盖小盘股下跌出货的真相,或者大盘股哑火,但个股行情却非常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