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持仓收益 » 上市公司为何要脱离房地产业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为何要脱离房地产业

发布时间: 2021-06-01 23:24:25

『壹』 境内A股再融资或重组项目中,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存量房地产业务持什么态度是否要求...

这个问题太抽象。现在的说法只是说对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公司上市持谨慎态度,并没有对再融资或重组神马的有说法,当然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也不行。楼主把问题说清楚一点吧,凡是得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对不?

『贰』 上市公司频繁甩卖名下房产是怎么回事

人民网北京5月25日电(卢志坤) 今年来多家上市公司出售名下房产的交易帮助外界得以窥见企业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介入了房地产市场。由于不同企业对房产类资产的列账方式不同,企业持有的房产数量向来难以估算。

据人民网记者不完全统计,仅今年披露出售名下房产的上市公司就有十余家,出售的房产数量从1套到30多套不等。而出售的理由,则多为盘活现有资产、优化资产结构、回笼资金等。

尽管难以准确计算企业持有的房产数量在规模庞大的房地产市场的占比有多少,以及其对市场的影响程度有多大,但有学者认为,非房地产和建筑类企业对房地产的投机性投资是助长中国房地产泡沫的重要因素之一。自2015年开始的新一轮房价暴涨引发了监管层的担忧,中央在去年底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并采取多种措施给市场降温。

『叁』 上市公司为何集中抛售房产

上市公司为何集中抛售房产

上市公司为啥突然集中抛售房产呢?市场所担心的问题是,一旦卖完了房产,这些上市公司还能售卖什么资产来提振业绩呢?

『肆』 2012年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是只有上市公司么为什么没有万达和中化方兴

方兴排不上号!万达有的。

『伍』 房地产企业:拿什么上市

自“房企”上市解禁以来,国内很多房地产企业跃跃欲试,地产类上市公司在加大力度开发房地产项目,非地产类公司也在大举进军房地产业,没有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则在伺机设法登陆资本市场,导致这些现象的一个共同的原因是近来房地产业的复苏和火爆。 然而证券市场上地产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并没有明显转好,房地产板块上市公司的多项指标仍低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那么,为什么在房地产开发市场火爆的同时,在资本市场上地产板块却显暗淡呢,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政府的管制和约束,也不能单纯地认为是资本市场的过于谨慎。这背后有一个政府、房企和投资人都必须清楚认识的问题:如何判断和评价地产股?判断的标准是什么?上市房企拿什么上市才能吸引投资人,巩固投资者对地产股的信心? 关于上市“房企”,一般认为应有以下标准: 1、良好的企业素质及市场形象 房地产业的高风险决定了公司不能出现决策性失误,否则整个公司几年难以翻身,拥有良好的企业素质及市场形象往往能够化不利为有利。 2、历史遗留问题少 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历史遗留问题严重,主要体现在积压房上。1999年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平均存货为 7.9亿元,大量资金无法盘活。因此,历史遗留问题少是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取得良好业绩的基础。 3、在建优质项目及良好的土地储备 有没有优质的开发项目是衡量房地产类上市公司最重要的标准,一个优质的房地产项目至少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要有一定的规模。二是要有区位优势并有良好的策划。三是相对较低的获得成本。 总结以上“房企”上市的评价标准,那么房地产企业拿什么上市?一是企业素质和形象,二是没有不良业绩,三是优质的项目和一定的土地储备。 如果把这几项要素进一步分析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如果仅以以上三条为基本条件的话,是不够吸引投资者的,企业素质和形象是一个无形资本,业绩只是表现过去,项目和土地其实只是公司的流动资产,甚至不能算作公司的资产,因为项目完成以后,房产和土地都会从房地产企业转到业主或银行手中。 投资者投资地产股,为的是通过地产的增值为自己带来投资回报,可是如果房地产企业拿不出好的地产,它卖给投资人的只是一定的流动资产和形象之类的东西,而非固定资产,那么投资者怎么确认自己的投资是投资而不是投机? 一些非地产企业上市,它可以把企业的房地产作价上市,企业的房地产成为企业的不动产即固定资产。相反,而我们的房地产企业却不能拿出自己的固定资产,它拿来上市的只是开发好出售出去的土地或项目。严格地讲,这种土地或项目只能算房地产企业的待产品或产成品,这些产品必须尽快卖出,否则滞留于企业,影响企业资金周转。这些产品不是企业的固定资产,这样实际上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情况,即非地产企业可以以其不动产作为固定资产上市,而地产企业却没有作为固定资产的不动产。 这种局面下,就很难区别地产股与非地产股,很难让投资者建立起对地产股的信心。换句话说,地产公司要上市,就应该有真正的地产,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的土地制度下,地产公司应拥有一定量的土地使用权的长年的经营权。只有长年的经营土地,获得地租才是名符其实的地产商。这就意味着大的地产公司要有写字楼或商场所有权,靠写字楼或商场的出租获得地租收入。只有这样才能把地产商与其它类型的企业区分开来,在股市上,地产股才能与其它类型的股票区别开来。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地产股才有特殊的意义。 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认为地产类上市企业业绩平平是由于不能定期获得稳定的红利收入。因为房地产业的生产周期长,其实这样的理由正说明上市公司缺乏积累,缺乏经营管理地产的经验,假若能长年持有和经营物业,是会有稳定的收入的。投资者可把投资地产股作为长线投资,投资者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回报。 香港置地拥有香港中环的40%的写字楼的所有权,香港大部分的屈臣氏商场铺面的土地是李嘉诚的,这些地产商的公司上市,投资者看重的是他的固定资产和稳定的收入回报。这些地产公司有着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这一点我国的地产公司还远未达到这种水平。我国地产公司成长期很短,很幼稚。大多数企业只有在房地产火爆时投机的经验,在房地产热中幸存下来的开发企业有的只是近年来开发住宅类物业的经验,还有不少房地产企业连开发经验都没有也开发房地产,更不要说具有长期持有和经营地产的经验和能力了。 房地产企业不具备长期持有和经营地产的经验,如经营写字楼、公寓、酒店、商场等物业的经验,也不愿意进行这种长期的经营,都愿意打一枪换个地方,暴露出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浮燥。这种行为短期的倾向有着它的原因,长期经营和持有物业获得租金收入需要有相当的资金实力,我国的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有限,只能靠短平快的住宅开发收入累积才能实现长期持有和经营。除了少数专业的大房地产公司,许多开发公司还只是项目公司。 由以上分析可见,一方面,房地产企业上市是势在必行的,因为上市房地产企业可以获得社会的资本支持,克服短期行为。另一方面,没有行为长期化的上市公司,就不会有长期投资的股民,没有负责任的上市和投资人,就不可能有持续发展的经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谨慎对待房地产企业的上市是有道理的,如果让很多没有积累的地产商上市,他们又拿不出坚实的资产作基础,很容易使上市融资搞成变相的“圈钱”,投资地产股也只能是投机。没有长期持有经营物业能力的房地产企业只有靠当期的业绩上市,更有可能使用概念包装的方法向市场圈钱。当上市公司和股民相信概念而忽视了实实在在的租金回报时,地产类的虚拟资本就脱离了它的实体经济基础,那样房企上市又会成为制造经济泡沫的契机。这是不得不警惕的。 因此,在核准房地产企业上市时,应在核准标准中加上考查是否具有长期持有和经营物业的能力方面的标准。这对于我国的证券市场和房地产业发展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陆』 房地产企业上市公司有哪几家

房地产企业上市公司有:

『柒』 我国房地产企业和其他企业上市有什么限制吗为什么

房地产企业上市限制的原因如下:
一、是响应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举措之一,房地产属于限制发展行业。
二、房产企业上市获得大量资金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圈地运动,导致地价大幅度上升,本轮圈地运动是从碧桂园上市开始的。
三、房地产调控四年来,一直没有特别好的效果,2008年货币政策从紧,因此,也必须从资本市场上对房地产企业资金供应收紧,才能达到调控效果。
四、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任由地产企业通过上市等途径获得资金、圈地,则会助推房价继续上涨,有产生信贷危机的风险。

『捌』 现在房地产企业上市的要求和限制有哪些

(1)发行人应当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为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要,创业板对发行人设置了两项定量业绩指标,以便发行申请人选择:第一项指标要求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且持续增长;第二项指标要求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五百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 (2)发行人应当具有一定规模和存续时间。根据《证券法》第五十条关于申请股票上市的公司股本总额应不少于三千万元的规定,《管理办法》要求发行人具备一定的资产规模,具体规定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两千万元,发行后股本不少于三千万元。规定发行人具备一定的净资产和股本规模,有利于控制市场风险。《管理办法》规定发行人应具有一定的持续经营记录,具体要求发行人应当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 (3)发行人应当主营业务突出。创业企业规模小,且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如果业务范围分散,缺乏核心业务,既不利于有效控制风险,也不利于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管理办法》要求发行人集中有限的资源主要经营一种业务,并强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同时,要求募集资金只能用于发展主营业务。 (4)对发行人公司治理提出从严要求。根据创业板公司特点,在公司治理方面参照主板上市公司从严要求,要求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强化独立董事职责,并明确控股股东责任。

『玖』 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有多少

排名 公司代码 证券简称 上市地点 公司全称 1 000002 200002 万科A 万科B 深圳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 0688.HK 中国海外发展 香港 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 3 2007.HK 碧桂 园 香港 碧桂 园控股有限公司 4 2777.HK 富力 地产 香港 广州富力 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5 0813.HK 世茂房地产 香港 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6 1109.HK 华润 置地 香港 华润 置地有限公司 7 600048 保利 地产 上海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 0754.HK 合生 创展集团 香港 合生 创展集团有限公司 9 3377.HK 远洋 地产 香港 远洋 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0 3383.HK 雅居乐 地产 香港 雅居乐 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1 3900.HK 绿城中国 香港 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12 0123.HK 越秀投资(GUANGZHOU IVY) 香港 越秀投资有限公司 13 0272.HK 瑞安房地产 香港 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 14 0410.HK SOHO中国 香港 SOHO中国有限公司 15 1813.HK 合景泰富 香港 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6 000024 200024 招商 地产 招商局B 深圳 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7 600383 金地 集团 上海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8 601588 北辰 实业 上海 北京北辰 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9 600376 首开股份 上海 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20 600663 900932 陆家嘴 陆家B股 上海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