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持仓收益 » 公司治理不完善獐子岛上市公司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公司治理不完善獐子岛上市公司

发布时间: 2021-06-01 23:24:25

A. 獐子岛上市公司说扇贝遇到了冷水团,一夜之间损失了8亿,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而且内部员工爆料公司

哦、有耳闻。不过这种东西,调查取证非常难。可能是一次有预谋的转移坏帐的阴谋,也可能是一次意外,具体只能听安排

B. A股对保护投资者是不是经常只是在喊口号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康得新财务造假、獐子岛扇贝事件等等

A股对保护投资者有些是喊口号,无论如何都是保护大股东的利益,那个国家都差不多的!

C. 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

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种类繁多,持有不同种类股票的股东对公司治理结构有不同的影响。
在深、沪两市上市公司发行的全部股票中,既有A股也有B股,而A股中又包括国家法人股、社会法人股、职工股和社会公众股,B股中则包含了外资法人股、外资股、境内社会法人股、境内个人股。因此存在着众多与公司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主体。这些主体持有公司的股票,就是公司的所有者,就应有权参与公司治理以实现自身的投资目的,但不同利益主体各自的投资利益不尽相同,难免发生利益冲突,这就使得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由于涉及面的广泛而变得更加复杂。
股权结构以国家股和法人股等非流通股为主,尤以国家股比重最大,股权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或由国家和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投资新建而来,加之《证券法》中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其国有净资产的折股比例不得低于65%的规定,使得新公司的股权结构中表现出国有股一股独大。而国家关于国家股和法人股不允许上市流通的规定,更从制度上确保了国有股的绝对优势地位。
由此,市场上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即持有流通股的广大股东承担着由公司的经营业绩好坏引起股价波动的市场风险,却很难作为股东行使到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而持有国家股、法人股的股东独揽公司大权却不必承担股票市场的风险。这显然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 上市公司的债务多来自借款和应付款,债权筹资的比重低。由前文所知,广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股权结构、债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债权人借助债务协议同样也可以对董事会实施一定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会最终反映在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在国外,由于债权筹资有成本低、债权人不能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决策和年终利润分配等优点,深受广大上市公司的欢迎。而在我国,情况却缺恰恰相反,尽管《证券法》中对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条件要比申请配股的条件宽松得多,可申请发行债券的公司仍寥寥无几。归结其原因,国家股占绝对控股地位的现状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上市公司即使给出了10配10这样高的配股比率,流通股的比重仍然与国家股和法人股相差甚远,加之流通股的股东多数是中小散户投资者,持股分散,所以配股根本无法撼动国家的控股地位。我国股东似乎完全可以忍受上市公司多年不分派股利的行为使得股票筹资成本甚至小于债券筹资的同期成本,上市公司当然会青睐于前者。
董事会中内部董事占绝大多数,董事会结构不合理导致权力失衡。董事从股东中选举产生,而持股数又代表着所持的选票数,因此控股股东通过推举代表其利益的董事参加董事会的方式掌控着董事会。我国多数上市公司中国家股占控股地位,自然代表国家的董事在董事会中占优势,而代表法人股、社会公众股的董事虽然人数众多处于票数上的劣势,这就使得董事会的投票决策机制形同虚设,出现了公司治理上的“无效区”。董事会通过聘任符合自己利益的公司经理阶层,达到层层控制公司的目的。我国多数国有企业的董事、经理还是由控股股东委派而来,其代表股东行使的权利过大,甚至出现了不少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总经理取代了董事会的部分职权,将董事会架空,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评价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内部控制人”,使得公司治理中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全丧失效力,这样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也损害了大股东自身的利益。 所谓出资人,就是向企业投入资本的人,即企业资本的拥有者,也就是股东。任何人的财产(资本)一旦投入企业,就变成企业的法人财产,投资者就享有出资人的权利。这些权利主要包括资产受益、按照法定程序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和聘请经营者、转让股权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资产必须同其他所有制资产一样,具有明确的出资人代表。同时,国有资产也应该具有一般资产的产权要素: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要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必须进一步明确:国资委不是政府的行政机构,与所辖企业的关系也不是行政隶属关系,更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以国有股权为纽带,是股东与企业法人的关系,委托与代理的关系。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代表,既要做到依法行使股东的权利,又要保证不越位、越权,对所辖国有资产享有收益权、重大决策权和经营者选择权。否则,如果还继续沿袭隶属关系式的行政干预,“老板加婆婆”的现象就会愈演愈烈,就会将企业管死,退回到改革的原点。不仅如此,由于国资委比过去政府部门的权力更大了,问题也可能变得更加复杂,一旦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将更加严重。
完善出资人制度,还必须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国资委每年必须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经营情况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各级人大必须设立专门的审计、监督机构,对国有资本经营绩效进行评估、检查与监督。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由于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本经营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尽管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理论本身并不完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也处于实践探索中,但利益相关者治理已日渐成为各国公司治理发展的一种趋势。在我国公司治理的实践中,包括中小股东、债权人、职工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探讨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机制与可行途径,已成为我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紧迫任务。
继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合理的公司股权结构合理的公司债权结构,是建立公司内部制衡机制和有效监督机制的基础。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状况,控股股东极易利用其控股地位侵占上市公司的资金,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直接损害了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必须积极推进股权多元化,改变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状况。然而,国际经验表明,股权过于分散也会导致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因此,我国企业产权改革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多年累积形成的现实的产权状况,提倡和推进国有企业之间以及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相互持股,在此基础上实现股权多元化、分散化、法人化。 有效的公司治理需要有良好的制度体系与外部环境。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要实现公司治理的目标,需要有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活跃的公司控制权市场、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监督机制,不仅需要健全的《公司法》,还需要严格的审计和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严格的反欺诈法规以及高效率和高水平的司法系统、行政监管机构和自律性组织。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时间不长,相应的法制建设也相对落后,行政监管机构和中介组织的公信力不够,司法系统效率不高。这些都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加以改进与建设,为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D. 獐子岛利用扇贝跑路事件做出了哪些违法行为

对财务报表进行肆意操纵,寅吃卯粮,造假抽检数据,短期内业绩大变而不及时披露。这些违法行为致使外界不能准确判断其公司对数据与掌控,投资者损失惨重。从14年到19年,六年间獐子岛就发生了四次的扇贝大逃亡事件,这般侥幸的心理如何不会吸引大众的目光?真是太想忽悠人了,一次事件是偶然那么一而再再而三何其“偶然”?

獐子岛事件的产生,不仅让其面临行政方面的处罚,还需进行民事赔偿还有刑事责任,对于构成犯罪行为的也许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为稳定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于该类事件法律保持着坚决而严肃的态度,对造假上市的公司、中介以及个人都会进行彻查,并且严肃处理。完善信息的披露制度才能够更好的打击这类造假事件的产生,有关部门的工作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E. 上市公司獐子岛的虾夷扇贝又跑了,导致公司17年亏损,虾夷扇贝是什么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yessoensis)是一种冷水性贝类,原产于日本北海道及本洲北部、俄罗斯千岛群岛的南部水域及朝鲜附近。自1982年由辽宁海洋水产研究所引进中国以来,虾夷扇贝已在山东、辽宁等北方沿海进行大范围的人工养殖。由于其个体较大、营养丰富、有较高的市场价值,经过近20年的养殖推广,目前已在渤海及黄海北部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养殖,近10年来创造了数十亿元的产值,已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之一。”

上市公司獐子岛的虾夷扇贝又跑了,导致公司17年亏损,这里指的是上市公司獐子岛的存货虾夷扇贝存在异常,导致公司亏损。2018年1月30日消息,獐子岛晚间公告称,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年度终了的存货盘点规定及公司相关制度,公司正在进行底播虾夷扇贝的年末存量盘点,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同步实施监盘。目前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可能对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或核销处理,相关金额将全部计入2017年度,预计可能导致公司2017年度全年亏损。

F. 如何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

(一)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最主要是改变目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理:

1、减持国有股。目前导致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国有股的比例过大。所以要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的首要前提是减持国有股。国有股的减持方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第一种途径:为国有股找到真正的“婆家”。可将国有股的股转让给予社会保障基金持有,这种方式即可以解决国有股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又可以解决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的问题。第二种途径:使国有股上市流通。部分上市公司有三分之二的国有控制股不流通,这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而十五大明确指出:在适当的条件下,国有经济完全可以退出某些行业。所以为了减少国有股的持有量可以使国有股上市流通。

2、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第一:完善独立董事的聘任制度。独立董事的聘任制度由过去的大股东聘任改为由小股东自己选出,同时,在人员资格方面,独立董事应是在某一领域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专家,其成员中应有一名精通会计的人员。在人员比例方面,独立董事的数量不应少于董事会成员的1/3,以利于其发挥作用。

第二、完善对独立董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独立董事本身也是代理人,他与委托人(小股东)的利益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为了使他们的利益相一致,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加以保障。首先通过法律约束他们的行为,让独立董事发挥其应有的义务,由“花瓶董事”变成真正董事,由不敢说话到不得不说话,把对经理人员的监督变成他必须履行的义务;其次,建立独立董事的赔偿机制,如果因独立董事的原因而造成中小股东的损失,则给予他一定金额的罚款,这种制度可以使独立董事忠于职守、认真履约。同时给予独立董事相应的激励,使独立董事的利益与小股东的利益紧密相连,使他的行为由被迫到自觉行动。

3、建立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处约束机制。国有股减持、独立董事制度主要解决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的经营者(代理人)偷懒动机及道德风险。笔者认为如果使经营者和投资者的利益高度相关联,即:建立一种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机制,这时经营者的努力程度不仅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而与其自身利益也相关,就会使他们的行为由被动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这就需要采用一种激励机制,现在国际常用的激励机制有:经理人员的年薪制、效益薪金和股票期权制。几种激励机制各有优缺点,相比较而言,经理人员的股票期权制最好,但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不十分完善,股市上股票的价格与经营业绩有一定的区别,所以我国现阶段需将股票期权制与年薪制等其它的激励相配套。
摘自网络

G. 扇贝这次不跑了,却是集体暴毙,獐子岛为何称为A股最大笑话

獐子岛多次拔苗助长,一个海域只有他家扇贝出逃、死亡各种理由,成了股市的笑话。

被无数A股投资者吐槽的獐子岛竟然又玩起了“扇贝”的套路,而这一次,可能是扇贝连续剧的大结局。因为,这次3亿扇贝存货没跑路,全都死了。

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贝壳比例约占80%以上。死亡时间距抽测采捕时间较近,死亡贝壳与存活扇贝的壳体大小没有明显差异,大部分死贝的壳体间韧带具有弹性,部分壳体中尚存未分解掉的软体部分。

换句话说,这些库存的扇贝出现了大比例死亡,而且死亡时间刚刚好就是公司抽测时间之前。11月12日开盘,獐子岛股价果然一字跌停,当日早盘,卖单不断积压在跌停板上,资金疯狂出逃。

(7)公司治理不完善獐子岛上市公司扩展阅读:

自2014年起至2019年,据獐子岛集团公告,其所养殖深海扇贝已经三次“受灾”。

2014年10月,獐子岛集团公告称,2011年与2012年的底播海域虾夷扇贝,因受冷水团异动导致的自然灾害影响近乎绝收,獐子岛集团因此巨亏8.12亿元。这一事件被股民称为“扇贝跑路”。

2018年1月,獐子岛集团再度发布公告称,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预计可能导致公司全年亏损。一纸公告令市场哗然,不禁发问,“难道扇贝又跑了?” 最后,公司在年报中解释称,海洋灾害导致扇贝瘦死。

2019年一季度,獐子岛上演“扇贝跑路”第三季,集团净利润亏损4314万元,理由依然是“底播虾夷扇贝受灾”。

2019年6月11日,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目前正在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调查。

H. 獐子岛属于什么类型的上市公司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002069獐子岛是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的中小板股票。主营农林牧渔的渔业水产就是水产养殖,水产加工以及水产贸易等。
这只股票可是在A股市场鼎鼎大名的一只股票。历史上多次出现了獐子岛的扇贝跑了的情况。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扇贝门。2020年6月15日。证监会依法对獐子岛及相关人员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作出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决定。,獐子岛涉嫌财务造假,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此外其披露的相关报告涉嫌虚假记载等问题,部分内容已经严重实施。对此证监会给予警告处分,并处60万元罚款。对公司的董事长吴厚刚采取终身市场进入措施。9月11日财务造假案终于尘埃落定。证监会网站公告,将章子岛相关证券违规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把公司的毒瘤铲除了,也许今后有机会脱胎换骨。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