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持仓收益 » 木薯制乙醇的上市公司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木薯制乙醇的上市公司

发布时间: 2021-05-31 22:41:20

Ⅰ 是谁发明了用木薯制造E90、93、97#乙醇汽油

2005年8月,时任国家发改委主任的马凯在广西考察时指出,木薯是生产乙醇的好原料,广西可以利用自治区内近600万亩的木薯资源,发展乙醇燃料项目。由于广西石油、天然气资源匮乏,如果能用随手可捡的木薯发展乙醇汽油,无疑为紧张的能源局势松绑解困,因此广西立即启动了这个项目。
一年后,世界500强企业中粮集团在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建起了全国第一条、同时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非粮食燃料乙醇项目”生产线。一期投资7.5亿元,每年可产20万吨燃料乙醇。这条生产线的负责人——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连彬表示,燃料乙醇生产出来后,将被运输到炼油厂内,按照1∶9的比例与汽油进行“勾兑”,就形成了“含酒精汽油”,也就是乙醇汽油。2008年4月15日起,广西全面封闭销售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也就是说,从这一天开始,广西的每个加油站供应的汽油都是乙醇汽油。
桂林理工大学教授陈平表示,该项目从1998年开始就着手研究,项目突出的特点,一是节能,能比传统生产方式节能15%~30%。二是采用先进生产方法,将工业废渣变废为宝,制造成优良、绿色的建筑材料。目前,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木薯非粮燃料乙醇成套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建成了年产20万吨的示范装置。

希望能够帮到您!

Ⅱ 燃料乙醇概念股有哪些

兴化股份(002109)、*ST龙力(002604)、双塔食品(002481)、中粮生化(000930)等等。

1、兴化股份:

公司通过资产置换,置入陕西延长石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陕西延长石油兴化化工有限公司100%股权。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由硝酸铵转变为LNG、煤化工产品。

2、*ST龙力:

公司积极申请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建设性解决雾霾等环境问题。

龙力生物是以玉米芯、玉米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功能糖、淀粉及淀粉糖等产品,并循环利用功能糖生产中产生的玉米芯废渣生产第2代燃料乙醇等新能源产品的生物质综合利用企业。

3、双塔食品:

公司循环利用功能糖生产中产生的玉米芯废渣生产第二代燃料乙醇等新能源产品,为国内粉丝行业龙头,而此前公司还透露,正在向高端食品方向发展,涉足大健康产业,包括代餐奶昔、孕养素、即食粉丝等新产品。

4、中粮生化:

公司系由蚌埠柠檬酸厂联合蚌埠市建设投资公司、蚌埠热电厂、安徽省固镇化工总厂、蚌埠市供水总公司共同发起,于98年8月28日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生化领域涉足农产品深加工的大型骨干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中粮生化采用玉米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现有燃料乙醇生产线2条,现有产能约75万吨,资产注入完成后将达到135万吨产能。是我国第一批指定的4家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之一,产能位于行业前列。

5、贵州燃气:

公司是贵州省最大的燃气企业,主要从事城市燃气运营业务,已在全省包括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等25个特定区域及1个省外特定区域取得了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此外公司有股性活跃,弹性较大。

参考资料来源一:网络--兴化股份[002109]

参考资料来源二:网络--龙力生物

参考资料来源三:网络--双塔生物

参考资料来源四:网络--中粮生化

参考资料来源五:网络--贵州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Ⅲ 广西用木薯生产乙醇的厂家有哪些

百色市平果凯特酒精厂

Ⅳ 木薯生产乙醇的工艺

年长1万吨无水乙醇的生产工艺及设备方案【摘要】【关键词】燃料乙醇 生产工艺 物料衡算 设备选型【正文】1、前言 无水乙醇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有机溶剂,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能源。其中燃料乙醇被认为是替代和节约汽油的最佳原料之一,能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配成一种车用原料。乙醇的生产有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发酵法,随着全球石油的缩减,化学合成已受限制,生物发酵生产乙醇受各方推崇和应用。生物发酵法是利用淀粉质原料或糖质原料,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乙醇的方法。淀粉质原料生产乙醇过程包括:原料粉碎、蒸煮糖化、酒母制备、发酵及蒸馏精制等工序。2、燃料乙醇2.1乙醇性质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烧,不导电的液体。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学名是乙醇, 分子式C2H6O,(酒精燃烧C2H5OH+3O2=2CO2↑+3H2O)因为它的化学分子式中含有羟基,所以叫做乙醇,比重0.7893(20/4°)。 乙醇的分子量:46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酒香。
燃点:75℃ 熔点:-114.1℃ 沸点(一标准大气压下): 78.3 ℃
相对密度(水=1): 0.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59 饱和蒸气压(kPa): 5.33(19℃)
燃烧热(kJ/mol): 1365.5
临界温度(℃): 243.1 临界压力(MPa): 6.3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32 闪点(℃): 12
引燃温度(℃): 363
爆炸上限%(V/V): 19.0 爆炸下限%(V/V): 3.3 2.2类别和主产品 工业乙醇(该方案的产品是燃料乙醇)工业酒精含乙醇96%以上,还含少量甲醇和其他物质。 甲醇是有害的。它可以挥发,对呼吸系统有害。有人用工业酒精(含甲醇的乙醇)做酒,饮用后可导致失明。 食用乙醇:食用酒精使用粮食和酵母菌在发酵罐里经过发酵后,经过过滤、精馏来得到的产品,通常为乙醇的水溶液,或者说是水和乙醇的互溶体,食用酒精里不含有对人体有毒的苯类和甲醇。 药用乙醇:乙醇含量在75%左右无水乙醇:无水乙醇的酒精含量极高,分为化学纯和分析纯,化学纯的含量大于等于99.5%,分析纯的含量在99.9%以上。 燃料乙醇是指未加变性剂的、可作为燃料用的无水乙醇。燃料乙醇可缓解能源紧张,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发展。3、生产工艺3.1总流程 双酶糖化间歇(或连续)发教酒精流程示意图a-淀粉酶 糖化酶 ↓ ↓薯干→粉碎机→调浆罐→连续蒸煮器→蒸煮醪→糖化锅 废槽 ↖ ↓酒精←分子筛脱水 ← 蒸馏←成熟发酵醪←发酵醪←糖化醪杂醇油 ↙ ↙ ↓ ↙ ↓ 酵母种→斜面试管→摇瓶培养→小酒母罐→大酒母罐 ↑ ↗ ↓ 空气→空压机→过滤器→无菌空气 酒母醪3.2原料及原料预处理3.2.1原料 薯干:含淀粉68%,水分13%,直接从市场购买。水:包括粉料液化糖化用水、发酵用水、蒸馏车间用水和清洗用水等,都利用城市自来水或是自来水经过一系列灭菌消毒的无菌水。淀粉酶和糖化酶:a-淀粉酶用量为8u/g原料,糖化酶用量为100u/g原料,酒母糖化醪用糖化酶量200u/g原料。硫酸和硫酸铵等:硫酸铵用量8kg/t(酒精),硫酸用量(调pH用)5.5kg/t(酒精)。乙醇酵母:发酵用的菌种,将糖化醪发酵产生乙醇、CO2和其他副产物。3.2.2原料预处理 薯干预处理示意图原料薯干→筛选→浮选→磁选→破碎→制浆→液化(糊化) ↓ ↓ ↘ ↓纤维、泥沙 石块、砖块 铁杂 糖化 ← 冷却 ↑ 糖化酶3.2.2.1原料除杂和粉碎(1)淀粉质原料在收集时,会混进沙土、杂物,甚至金属夹杂物等。一般采用先振动筛筛选,再磁力除铁器磁选以除去杂质。(2)淀粉质原料中淀粉颗粒常以颗粒状态储存于细胞中,不宜被直接利用。粉碎后有利于增加原料表面积,加快吸水速度,缩短水热处理时间;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提高淀粉的转化率,同时有利于原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输送。粉碎方法有干式粉碎和湿式粉碎,此次采用湿式粉碎进行生产(3)由粉尘损失造成的淀粉损失率约为0.40%。3.2.2.2水热处理(液化)和连续蒸煮糖化(1)淀粉的液化:是利用淀粉液化酶使糊化的淀粉黏度降低,并水解成糊精和低聚糖的过程。 使用耐高温的a-淀粉酶,采用95℃的处理温度,使用普通a-淀粉酶,采用85℃处理温度。现采用低压喷射液化器来完成淀粉的液化。调浆温度为50℃,喷射液化器使粉浆迅速升温至105 ℃,进入维持管保温液化5~8min,真空闪急蒸发冷却至95 ℃进入液化罐反应约60min后,进真空冷却器冷却至63 ℃后糖化30min。低压喷射液化处理工艺 粉料→加水制浆→喷射液化→保温液化→冷却糖化 ↑ ↑ a-淀粉酶 蒸汽 (2)淀粉的糖化:是利用糖化酶将淀粉液化的产物进一步水解成葡萄糖的的过程,并为发酵提供含糖适量并保持一定酶活力的无菌或极少杂菌的醪液。 糖化温度一般根据糖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进行控制,即58~60℃为宜,糖化酶作用的最适pH为4.2~5.0。醪液的pH太高或太低都将破坏酶的活力,不利于糖化。 糖化酶用量一般为每克淀粉使用80~150U,视原料品种、糖化方式等定量。 糖化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5~25min的范围,也可以根据糖化醪进行调控,即以产生25%~35%的还原糖的时间为宜。蒸煮糖化中由于淀粉残留及糖分破坏造成的淀粉损失约为0.40%。3.2.2.3乙醇酵母的培养 麦芽汁 麦芽汁 麦芽汁 糖化醪琼脂 →↓ ↓ ↓ ↓酵母→斜面试管→液体试管→三角瓶培养→卡氏罐培养→小酒母罐培养→大酒母罐培养→发酵罐 ↖ ↗ 糖化醪 乙醇酵母的培养(酒母1:10扩大培养)(1)原菌种斜面培养:麦芽汁琼脂,25~30℃培养3~5天(冰箱4℃保存备用)。(2)液体试管:10°Bx麦芽汁,灭菌冷却至25~30℃,无菌接种置25~30℃培养20h。(3)三角瓶培养:1/3麦芽汁和2/3糖化醪, 25~30℃培养12~14h,pH4~6(4)卡式罐培养:糖化醪,25~30℃培养12~14h,pH4~6(5)小酒母罐、大酒母罐培养:糖化醪,25~30℃培养12~14h,pH4~63.3乙醇发酵 ——菌种:乙醇酵母; 培养基:薯干糖化醪→发酵醪; pH:4.2~4.5;(1)前发酵期:醪液中酵母密度小,酵母进行适应,发酵作用不强。实际生产时,酒母量在10%左右,前发酵期时间为6~8h,连续发酵时,前发酵期基本不存在。(2)主发酵期:酵母不再大量繁殖,而主要进行乙醇发酵,发酵作用强烈,糖分消耗迅速,乙醇逐渐增加。主发酵温度控制在30~34℃ 不得高于34~35℃,发酵时间一般为12~15小时。(3)后发酵期:醪液中的糖分已大部分被发酵,但醪液中残存的糊精等多糖成分继续被转化为可发酵性糖,酵母把它转化为乙醇。后糖化作用速度比糖发酵速度要慢得多,乙醇和CO2生产量减少,表观看来气泡不断产生,但醪液不再翻动。后发酵期一般需40小时左右才能完成,保持醪液温度在30℃±1℃ 。(4)发酵过程中的淀粉损失率:发酵残糖——1.3%巴斯德效应——4.0%酒气自然蒸发与被CO2带走——0.30% (若有酒精捕捉器,损失为0.30%)3.4分离纯化和蒸馏精制分离纯化工艺流程图发酵罐→泵→醪塔→浓缩塔→粗酒精→分子筛塔A、B→冷凝↖ ↗ ↑ ↓蒸汽 蒸汽 无水乙醇过程中的淀粉损失率:(1)废槽带走等——1.60%
(2)脱水损失——1.0%3.5副产品利用和废水废渣处理酒精槽→固液分离→滤液→处理→澄清液→回用及生物处理 ↓ ↓ 滤渣→饲料 ← 泥浆4、物料衡算(1)生产方法:双酶糖化、间歇发酵、塔蒸馏。(2)生产天数:每年300d。 (3)燃料酒精日产量:344t。(4)燃料酒精年产量:100200t。(5)产品质量:国际燃料酒精,乙醇含量99.5%以上(体积分数)(6)主原料:薯干原料含淀粉68%,水分13%。(7)酶用量:a-淀粉酶用量为8u/g原料,糖化酶用量为100u/g原料,酒母糖化醪用糖化酶量200u/g原料。(8)硫酸铵用量8kg/t(酒精),硫酸用量(调pH用)5.5kg/t(酒精)。一 、原料计算①糖化:(C6H12O5)n + nH2O → n C6H12O6 (1-1) 162 18 180发酵:C6H12O6 → 2 C2H5OH + 2CO2 (1-2) 180 46×2 44×2②生产1000kg燃料酒精的理论淀粉消耗量由(1-1)和(1-2)求得:1000×99.18%×162÷92=1746.5(kg)燃料酒精体积分数99.5%换算成质量分数为99.18%。③生产1000kg燃料酒精的实际淀粉消耗量 表(3-1) 生产过程各阶段淀粉损失率生产过程损失原因淀粉损失率%备注原料处理粉尘损失0.40蒸煮糖化淀粉残留及糖分坏0.40发酵发酵残糖1.3发酵巴斯德效应4.0发酵酒气自然蒸发与被CO2带走0.30加酒精捕集器0.30%蒸馏废槽带走等1.60脱水脱水损失1.0总计损失9.01746.5÷(100%-9.0%)=1919.2(kg)④生产1000kg燃料酒精的薯干原料消耗量薯干原料含淀粉68%,水分13%1919.2÷68%=2822.4(kg)⑤a-淀粉酶消耗量应用酶活力为20000u/g的a-淀粉酶液化酶用量:2822.4×1000×8÷20000=1.29(kg)⑥糖化酶耗量糖化酶活力为100000u/g。使用量为100u/g原料2822.4×1000×100÷100000=2.82(kg)此外,酒母糖化酶用量按200u/g(原料)计,且酒母用量为10%2822.4×10%×70%×200÷100000=0.395(kg)式中70%为酒母的糖化液占70%。其余为稀释水与糖化剂。两项合计,糖化酶用量为3.215kg。⑦硫酸铵耗用量作为补充氮源,其用量为酒母用量的0.1%。二、蒸煮醪量的计算淀粉原料连续蒸煮的粉料加水为1:2,故粉浆量为:2822.4×(1+2)=8467.2(kg)经喷射液化连续蒸煮,最终蒸煮醪液量为8597.4kg。三、糖化醪与发酵醪量的计算设发酵结束后成熟醪量含酒精10%(体积分数),相当于8.01%(质量分数)。并设蒸馏效率为98.4%,而且发酵罐酒精捕集器回收酒精洗水和洗罐用水分别为成熟醪液的5%和1%,则生产1000kg99.18%(质量分数)酒精成品计算如下:① 需蒸馏的成熟发酵醪量为:F=1000×99.18%÷98.4%÷8.01%×(100+5+1)÷100=13338.4(kg)② 若不计酒精捕集器和洗罐用水,则成熟发酵醪量为:13338.4÷106%=12583.4(kg)③ 入蒸馏塔的成熟醪乙醇浓度为:1000÷98.4%÷13338.4=7.62%(质量分数)④ 相应发酵过程放出CO2总量为991.8÷98.4%×44÷46=964.1(kg)⑤接种量按10%计,则酒母醪量为m:(2583.4+964.1)÷【(100+10)÷100】×10%=1231.6(kg)⑥酒母醪的70%是糖化醪,其余为糖化剂和稀释水,则糖化醪量为:(2583.4+964.1)÷【(100+10)÷100】+1231.6×70%=13178.0(kg)四、10000t/a薯干原料酒精厂总物料衡算① 酒精成品日产燃料酒精量为:10000÷300=33.3(t),取整数位34t/d实际年燃料酒精总产量为:34×300=10020(t/a)② 主要原料薯干用量日耗量为:2822.4×34=95961.6(kg/d)年耗量为:95961.6×300=2.879×106(kg)=282885(t/a)表(4-1) 10000t/a薯干原料酒精厂物料衡算表物料﹨数量生产1000kg燃料酒精物料量/kg每天数量/t每年数量/t燃料酒精10003410020薯干原料2822.495.961628788.48a-淀粉酶1.1290.0383911.5158糖化酶3.2150.1093132.793硫酸铵1.2320.0418912.5664硫酸5.50.18756.1蒸煮粉浆8467.2287.88586365.44成熟蒸煮醪8597.4292.31287693.48糖化醪13178448.052134415.6酒母醪1231.641.874412562.32蒸馏发酵醪13338453.506136051.7二氧化碳964.132.77949833.82废醪13550460.697138209

Ⅳ 国内有多少家以玉米为原料生产酒精的企业

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的生产原料也主要是以玉米为主。2001年,国家五部委颁布《陈化粮处理若干规定》,规定陈化粮主要用于生产乙醇、饲料等,并批准建立四家乙醇企业:丰原生化、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前身为华润酒精,下称中粮生化、吉林燃料乙醇公司、河南天冠集团。

2010年我国燃料乙醇市场发展前景点评
发布时间:2010-10-25 09:52:04
2010-2015年中国D-核糖产业项目投资及行业竞争

【出版日期】 2010年10月

【报告页码】 350页

【图表数量】 150个

2010-2015年中国γ-丁内酯产业项目投资及行业竞

【出版日期】 2010年10月

【报告页码】 350页

【图表数量】 150个

2010-2015年中国尼泊金甲酯产业项目投资及行业竞

【出版日期】 2010年10月

【报告页码】 350页

【图表数量】 150个

2010-2015年中国反渗透膜专用清洗剂产业项目投资

【出版日期】 2010年10月

【报告页码】 350页

【图表数量】 150个

更多相关研究报告>>

从去年以来,随着国内玉米价格的上涨,国内玉米燃料乙醇行业再次受到诟病,许多人将玉米燃料乙醇的发展作为推动国内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之一。为此,据称国内最大的民营石油企业会员组织-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已上书国务院,呼吁立即叫停国内玉米制乙醇汽油项目。经过前些年国内燃料乙醇产业的大发展以及经过近些年来国内对国内燃料乙醇行业发展的规划与引导,国内燃料乙醇产业目前发展已处于相对缓慢状态,燃料乙醇试点区域近年来没有进一步的扩大。目前,我们应如何对待国内燃料乙醇行业的发展呢?

燃料乙醇发展应因地制宜、发挥原料优势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国是美国和巴西。从巴西的情况来看,由于甘蔗在巴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因而,巴西的燃料乙醇生产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没有非议的国家,其产量仅次于美国,目前,巴西的燃料乙醇不但满足国内需要,而且成为最大的燃料乙醇出口国,目前其生产规模继续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国,但由于目前美国燃料乙醇的生产主要以玉米为原料,引起了诸多诟病。美国是世界上玉米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出口国,其玉米出口量占比多数年份都超过60%。因而,美国以玉米为原料生产乙醇引发人们对于全球玉米供应的担忧。虽然玉米燃料乙醇在美国也具有原料上的优势,但美国仍然需要承担道义上的责任。为此,美国在继续发展玉米燃料乙醇的同时,也对非粮乙醇的发展提出了规划。美国2007年颁布了《新能源法案》,该法案提出了如下规定:在2022年之前,将符合《新能源法案》规定的可再生能源包括玉米、纤维素燃料乙醇的产量提高到360亿加仑;在2022年之前,把燃料效率提高40%,达到每加仑燃料乙醇可供小汽车和卡车行驶35英里;在规定的350亿加仑中,来自纤维素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必须占到210亿加仑;在2015年前,玉米燃料乙醇的使用量达到150亿加仑,并保持到2022年。可以看出美国新能源法案中对燃料乙醇发展规定既考虑了短期的现实性因素,也制订了未来非粮燃料乙醇的发展的具体方向。从美国和巴西燃料乙醇的发展不难看出,这两个国家都遵循了因地制宜,发挥原料优势的方向。

我国燃料乙醇发展中的原料问题

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的生产原料也主要是以玉米为主。2001年,国家五部委颁布《陈化粮处理若干规定》,规定陈化粮主要用于生产乙醇、饲料等,并批准建立四家乙醇企业:丰原生化、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前身为华润酒精,下称中粮生化、吉林燃料乙醇公司、河南天冠集团。可以看出,燃料乙醇最初的发展主要以消化陈化粮为主。长期以来,我国玉米市场一直以供大于求为主,庞大的玉米库存费用成为国家财政的一项重要负担。并且,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的主要玉米出口国,每年出口玉米数量约在300-600万吨,个别年份玉米出口数量超过了1000万吨。可以看出,发展玉米燃料乙醇在当时也具有原料上的优势。然而,作为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国内玉米市场供求近年来正在发生着变化,随着国内以淀粉深加工和燃料乙醇行业发展为主的国内玉米深加工业的的发展,国内玉米深加工业消费玉米数量开始急剧增加。目前,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已面临着原料短缺,与人争粮的境地。陈化粮消耗殆尽之后,深加工企业玉米需求已经从以陈化粮为主转化为正常品级的玉米为主了。为此,国家从2006年底开始,采取了多种措施对玉米燃料乙醇的发展进行规范引导。在限制乙醇新的产能扩张的同时,也对未来燃料乙醇的发展方面进行了规划,即以发展非粮乙醇为主。按照2007年国家出台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0年我国计划增加非粮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吨,乙醇汽油销售量达到3020万吨,达到全国汽油销售量50%以上。而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受制于技术及其它限制性因素,这个目标已经难以实现。可以发现,由于玉米生产燃料乙醇原料优势的消失,以玉米为原料生产乙醇难以以成为今后燃料乙醇的发展方面。

木薯做乙醇在我国非玉米主产区也非常普遍,如在我国最大的木薯产区广西,就有国内唯一的一家以木薯作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定点生产企业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广西已成为木薯燃料乙醇推广的试点地区。木薯制酒精具有工艺成熟、非粮的特点。但是,从木薯乙醇在广西的市实际运行看,随着木薯燃料乙醇的投产,在淀粉厂、饲料厂、酒精厂的竞争收购之下,近年来的木薯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国内木薯产量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导致了进口木薯数量不断上升,木薯乙醇的原料成本优势也消失殆尽,再加上木薯燃料乙醇在综合利用方面远逊于以玉米为原料的乙醇生产。木薯制乙醇虽然也是以非粮为主,但随着木薯价格的上升,木薯生产与粮争地的现象也开始出现,木薯乙醇的生产与玉米为原料的生产遭遇了相同的困境。

国内燃料乙醇的生产情况

受制于从2006年底以来国家对玉米燃料乙醇生产的限制,国内燃料乙醇产能的发展近几年来相对缓慢。2001年4月,国家宣布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并批准了4家年产能共为102万吨的燃料乙醇试点项目,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燃料乙醇的产量为102万吨,2006年为132万吨,2008年初,中粮集团在广西的一家以木薯为原料的20万吨产能的燃料乙醇生产厂家开始投产,成为国内唯一的一家以非粮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项目,也成为中国第五家定点生产乙醇的企业。根据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五家定点企业燃料乙醇总产量为172万吨,其主要原料是玉米、小麦和木薯。

2006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暂停核准和备案玉米加工乙醇项目,并对在建和拟建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2007年9月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定将深加工用粮规模占玉米消费总量的比例控制在26%以内。将玉米深加工项目,列入限制类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玉米深加工行业由此迎来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震荡期。基于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担心,受制于原料及技术限素,国内燃料乙醇近些年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抑制,国内燃料乙醇的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从产量方面看,没有实现2007年国家出台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目标,即2010年我国计划增加非粮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吨,乙醇汽油销售量达到3020万吨,达到全国汽油销售量50%以上。另外,从全国乙醇汽油的使用区域来看,2002年6月30日开始国家第一批燃料乙醇的试点区域是河南省的郑州、洛阳、南阳及黑龙江省的哈尔滨、肇东等五个城市,2004年初,试点扩大至除了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五省的全部区域之外,还增加了湖北省的九个地市、山东省的七个地市、江苏省的五个地市、河北省的六个地市。之后,国家将广西确定为第一个以木薯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和推广车用乙醇汽油的试点区域,木薯燃料乙醇汽油在广西开始推广。从那之后至现在,国家没有再增加新的试点地区。可以看出,基于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担心,在非粮燃料乙醇没有到得较大的突破之前,国家有意保持国内燃料乙醇的产量在一定的限制水平,也没有在进一步提加燃料乙醇区域的使用围。

国家对定点燃料乙醇生产企业的扶持

燃料乙醇生产作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从开始之初,国家政策便给以了相应的扶持。对于国家批准生产燃料乙醇的定点企业,国家曾相继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例如,免征用于调配车用乙醇汽油的变性燃料乙醇5%的消费税;企业生产调配车用乙醇汽油用变性燃料乙醇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企业生产调配车用乙醇汽油用变性燃料乙醇所使用的陈化粮享受陈化粮补贴政策;变性燃料乙醇生产和变性燃料乙醇在调配、销售过程中发生的亏损,实行定额补贴。2004年6月,《财政部关于燃料乙醇亏损补贴政策的通知》分年度明确了补贴标准,从2004年到2008年每吨补贴分别为2736元、2395元、2054元、1373元和1373元。2005年8月22日,国家财政部下发了《财政部关于燃料乙醇补贴政策的通知》,生产和销售变性燃料乙醇发生的亏损,依据保本微利的原则,由中央财政给予定额补贴。2005年销售每吨燃料乙醇补贴1883元,2006年补贴1628元,2007年和2008年均补贴1373元。2007年,财政部等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从2008年起,国家再次对燃料乙醇财政补贴政策进行调整,即实行弹性补贴政策,当油价上涨,燃料乙醇销售结算价高于企业实际生产成本,企业实现盈利时,国家不予亏损补贴。当燃料乙醇销售结算价低于标准生产成本,企业发生亏损时,先由企业用风险基金以盈补亏,风险基金不足以弥补亏损时,国家将启动弹性补贴。国家对燃料乙醇生产的补贴政策对国内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玉米燃料乙醇生产对国内玉米市场的影响

从玉米燃料乙醇所消费的玉米数量来看,2009年国内燃料乙醇总产量为172万吨,这其中除了玉米为原料之外,还包括一部分小麦和木薯为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如果按玉米燃料乙醇占比80%计算,那么玉米燃料乙醇产量约为140万吨,如果按照3.2吨玉米加工1吨燃料乙醇来计算,玉米燃料乙醇消费玉米量约在45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玉米产量的3%左右。可以看出,玉米燃料乙醇自身消费玉米总量及其所占比例都处于比较小的范围,难以对国内玉米供求产生较明显的影响。目前玉米燃料乙醇生产对国内玉米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当初国家对燃料乙醇鼓励政策促使许多玉米产区燃料乙醇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因为当初燃料乙醇发展的战略思路是在经过试点之后,将会大范围的推广,造成了许多地方投建了许多乙醇生产企业,以争取享受到国家的优惠补贴政策。后来,虽然国家叫停了燃料乙醇的改扩建及新建项目,但乙醇产能在前一时期已经大幅扩大,而国家燃料乙醇的生产仍然实行定点供应,由于这些投建的乙醇项目可以生产非燃料乙醇,一旦国内乙醇市场转好,这些产就能得以发挥,从而对国内玉米市场消费形成了较大的需求。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的恢复性增长,乙醇市场行情走好,激发了乙醇生产企业产能的发挥,企业开工率提高,玉米消费扩大,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走高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是由于燃料乙醇是乙醇进一步脱水再加上适量变性剂后制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许多一般的乙醇厂生产的乙醇都可以做为燃料乙醇的上游产品。而从总产量的角度考虑,其实都在定点生产企业的生产量之内,并没有增加总的生产额度。

三是对定点企业补贴由固定补贴变为弹性补贴,使定点企业的燃料乙醇生产不用太多考虑市场价格的变化,既不用太多考虑国内汽油价格总体水平的涨跌,也不用太多虑上游玉米价格总体水平的涨跌。因为在对定点生产企业核定补贴水平时会对玉米原料价格总体水平的上涨因素考虑在内。这使玉米定点生产企业在收购玉米时,较其它加工企业或饲料企业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即使玉米价格较高,为了生产也要继续收购,并且不会产生太大的市场风险。也就是说定点企业“燃料乙醇”需求的刚性比较突出,无论原料价格高低,生产量需要一定程度上的保证。因而,定点生产企业可以较少的考虑成本因素。此现象传导至对其供货的其它乙醇生产厂家,也为其它部分乙醇厂家的生产提供了动力,造成部分乙醇生产厂家敢于抬价收购玉米现象的出现,成为众多影响玉米市场价格的因素之一。

当前玉米燃料乙醇发展的思考

如果说,最初燃料乙醇定点企业的建立目的是为了消化陈化粮库存的话,那么,随着之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上涨,寻找替代能源的深入,燃料乙醇的发展已成为国家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一部分。而美国和巴西燃料乙醇事业的发展,为全球燃料乙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引。作为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现在的问题不是发展燃料乙醇与否,而是如何发展燃料乙醇的问题。

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玉米燃料乙醇和木薯燃料乙醇的生产工艺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成熟,特别是随着玉米深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玉米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玉米制燃料乙醇的综合利用水平已经得到不断提高。如果不考虑原料因素,玉米制燃料乙醇的单位加工成本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目前,在各种原料对比之中,玉米制燃料乙醇仍是最为成熟、最为经济的。近年来乙醇生产成本的提高主要是玉米原料价格的上涨造成的,其工艺成本一直在呈下降趋势。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考虑,短期内玉米燃料乙醇加工产能不具备大幅扩张的可能,但基于国家能源战略的考虑以及燃料乙醇发展的现实,在其它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生产工艺技术没有有效的突破瓶径之前,玉米燃料乙醇仍然需要维持发展的态势。玉米燃料乙醇与木薯等其它原料制燃料乙醇的发展可以保证试点地区对车用燃料乙醇的需求,但需要国家继续加大对其控制与引导,特别是要将其产能限制在一定的合理限度之内,以保证玉米燃料乙醇的发展不会对国内玉米市场造成过大的冲击。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近几年来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对调节玉米市场供求关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避免了玉米市场丰收年景时谷贱伤农现象的发生,对维护粮食市场稳定,提高玉米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玉米燃料乙醇的发展除了是国家能源战略发展的需要之外,其也对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其另外一个最积极的作用。

燃料乙醇发展的新方向

在玉米和木薯加工燃料乙醇目前已处在比较尴尬的境地情况下,纤维素等新的燃料乙醇的生产与研发力度开始加大。据了解,中国拥有发展纤维素乙醇的原料优势。纤维素广泛分布于农作物秸秆、皮壳当中,价格低廉。据称,中粮集团与中石化、丹麦诺维信公司联手建造的中国规模最大的纤维素工厂将于2011年正式投建,规模为1万吨/年,其它也有许多企业正式介入了纤维素乙醇的研究与生产之中。有专家预言,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或代表了中国未来燃料乙醇的主流方向。目前需要做的是加快研发力度,突破技术瓶径,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商业化生产的速度。另外,目前有钢厂正在研究与开发利用汽车尾气生产乙醇的技术,据称宝钢、中科院与新西兰LanzaTech公司签订了“利用钢厂尾气生产乙醇”技术商业化战略合作意向书。按照协议约定,宝钢将与合作单位共建生物能源研发中心,并在中国建立第一个商业化、大规模利用钢厂尾气生产燃料乙醇的工厂。从这些利用新的原料加工制作燃料乙醇的现实情况来看,从工艺技术及成本的角度考虑,目前离商业化生产仍将有一段的距离,目前所做的是需要加大资金及科研投入的力度,力求突破技术瓶径的制约,降低生产成本,以加快商业化生产的速度,从而能够大范围替代以玉米及木薯为原料的生产。这样不但可以解决燃料乙醇原料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作为国家能源替代战略的一部分,随着这些新的燃料乙醇生产的产业化,可以大范围的推广燃料乙醇的使用范围,解决近年来国内在燃料乙醇发展方面面临的窘境,推动国家新能源战略的有效实施,使国家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都得到保证。

Ⅵ A股市场里.哪些上市公司是经营乙醇业务

A股市场里与乙醇业务有关的公司大约有这么几家:

(600311)荣华实业:公司是西部地区最大的玉米淀粉深加工企业,具备年产30万吨玉米淀粉的生产能力,受到国家重点扶持。玉米可以通过发酵生产“乙醇汽油”,公司由此属于最新的新能源概念。

(600702)沱牌曲酒:全资子公司吉林沱牌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2005年5月与国家批准的四家变性燃料乙醇生产企业之一的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启动了燃料乙醇生产装置。从2005年5月至2005年11月,吉林沱牌共生产燃料乙醇18464吨,增加收益1500万元,吉林沱牌目前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已达到4万吨。2006年吉林沱牌将扩大燃料乙醇生产规模,并与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达成了全部包销协议。

(000691)*ST寰岛:公司收购了天津绿源生态能源有限公司91.372%股权,进军绿色环保能源--燃料乙醇市场。燃料乙醇是来自可再生资源的较有发展前景的环保新生物液态燃料,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汽油添加剂,它以高含油量的高梁甜杆汁为原料,在生产燃料乙醇时可以形成一条绿色能源与绿色生态的产业链。天津绿源0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249.44万元(同比增长299%),净利润2681.73万元,05年毛利率6.86%。06年一季度毛利15.54%。06年一季度继续保持盈利,运营情况良好。天津绿源06年将进一步扩大无水酒精产量,开拓化工和医药行业用高品质酒精产品市场。天津绿源的年产5万吨燃料乙醇建设项目为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的一期工程,该项目已获天津市计委批准立项,项目建设期一年,达产期三年,达产后形成年产5万吨燃料乙醇、2.5万吨固态饲料和1.25万吨二氧化碳的生产能力。

(000930)G丰原:公司是唯一一家直接控股乙醇汽油企业的上市公司,是安徽省唯一一家燃料乙醇供应单位,已形成年产44万吨燃料乙醇的生产能力,产品覆盖安徽全省、苏北五个地市、山东七个地市、河北两个地市,占据了国内燃料乙醇汽油30%的市场份额,垄断优势相当突出。今年以来,丰原生化则向安徽全省12个地市以及江苏、山东和河北三省共14个地市销售了13万吨左右的燃料酒精。另外,公司还开发的秸杆制燃料乙醇关键技术日前实现重大突破,该技术以秸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成本比玉米原料低300元以上,这又使公司乙醇汽油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高涨,我国成品油价格也不断上调,这就为乙醇汽油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大规模推广乙醇汽油,预计“十一五”期间燃料乙醇的需求将达到1000万吨,产业发展前景极为看好,G丰原公司有望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000995)皇台酒业:公司与中国华信(集团)公司合资成立甘肃华信皇台能源开发公司,建设年产50万吨变性燃料汽油醇生产线,注册资本为2980万美元,占有10%股份,项目投资总额为25300万美元。该产品作为一种可再生的代用燃料,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Ⅶ 木薯在酒精工业方面有哪些利用方式

木薯也是酒精工业的主要原料,用木薯生产酒精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等特点,根据发展趋势估计,如果能够在汽油中添加10%的燃料酒精,那么每年汽车用燃料就需要消耗300万t以上的酒精,而目前我国的酒精生产能力约为200万t。如果能以木薯替代部分原料生产酒精,则我国原料供应大大不足。

木薯喜温暖气候,耐旱耐瘠,我国宜植木薯范围广,荒丘多,旱地面积大。因此,在不与主要作物争地和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安排的原则,同时结合造林种草和旱地作物栽培等,采用与林地、果树、豆类和草场等作物间种或轮作的方式因地制地发展木薯生产,可发挥本地区的自然优势,扬其所长,适于本地区种植结构和作物布置的需要,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植物和光热水土资源,生产大量价廉质优的食物、饲料和淀粉原料。我国每年可出口木薯产品30万~50万t,创汇3000万~5000万美元。可缓解华南地区的饲料短缺问题,利于发展本地区的饲料工业、淀粉工业和养殖业,对于发展乡镇企业,振兴地方经济,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为饲料,木薯可以代替配合饲料中的谷类成分,作畜禽的热能饲料,其价格比玉米低1/3以上,可把占配合饲料成分的价格降低30%。在实际应用中,肉料比为3.7~4.0,与喂玉米的无异,但每头猪比喂玉米的可节约成本10元,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在工业的开发利用上,用木薯生产山梨醇与用其他原料相比,每吨成本可降低30%;用木薯干片采用双酶法直接糖化的新工艺生产酒精,每吨成本比用谷类淀粉可降低1000元;用薯干片生产乳酸其成本可降低100%。利用木薯生产单细胞蛋白,其质量相当于二级进口鱼粉,可代替进口鱼粉,节约大量外汇开支,在开发利用上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可见木薯在充分利用土地、劳力和自然资源,发展旱地农业,在工业的开发应用,发展乡镇企业,为乡村农户提供生财致富的途径等方面,无疑都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Ⅷ 木薯酒精生产企业

好像有个大的化工厂用木薯干片生产,在安徽蚌埠。具体名称和电话,我这边没有。广西和云南这边就比较多。

Ⅸ 制乙醇的公司有哪些

广州东业化工
沧州兴隆化工
广东中科天元
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
德州市鑫茂乙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