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市公司是否可以作为一家拟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最终控制人
当然可以了,主要看是否有这个实力,可以兼并重组收购,成为控股股东和控制人
Ⅱ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问题。专业人士请进,谢谢
根据规定。 51%以上有控股权。
占最大股份的叫控股股东,如40%
你区分开控股股东和控股权就可以了。
Ⅲ 上市公司的股东如何控股
1、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2、操盘手是指某些专业投资公司聘用的股票投资分析决策人并具体操作股票卖买,他熟悉市场行情\熟知各种证券知识\在股票证券行业里经验丰富,他的作用是通过控制股价走势具体实施投资人原先的投资策略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庄家就是拥有较多的某个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投资人,他因为大比例的拥有这个股票,就聘请了专业操盘手,股价的上升和回落有很多是他们人为操作,但是由于手段隐蔽证监会也拿不到他们的把柄。
3、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份,以控制公司的业务。
是指通过持有某一公司一定数量的股份,而对该公司进行控制的公司。控股公司按控股方式,分为纯粹控股公司和混合控股公司。纯粹控股公司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业务,只是凭借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进行资本营运。混合控股公司除通过控股进行资本营运外,也从事一些生产经营业务。
Ⅳ 上市公司 实际控制人 和 控股股东是什么区别
1、实际控制人一般为自然人,控股股东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2、实际控制人可以和被控制企业没有直接的资本纽带关系,即可以不是被控企业的股东;而控股股东一定是股东。
Ⅳ 如何查上市公司十大股东
上市公司的股东。一般在公司的强细资料里都有介绍。或者下载一个。证券雷pp。就可以查询到该公司的前十大股东。
Ⅵ 怎么样才是上市公司大股东
一般持股20%左右就可以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当然也有些持股较少但是能控制公司的董事会和大多数表决权的也能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
Ⅶ 如何查上市公司股东个数 以及人均持股数
查询方法:以同花顺软件为例,按f10,查询股东研究和股本结构 只能查大股东的变化情况。还可以查询股东户数和人均持股情况。
持有一定股份。当持有股份达到30%,持股可以称为控股,如果是最大股东还可以称为相对控股,当持股超过50%,持股可以称为绝对控股。
对于筹码的持股分布判断是股市操作的基本前提,如果判断准确,成功的希望就增加了许多。判断持股分布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通过上市公司的报表,如果上市公司股本结构简单,只有国家股和流通股,则前10名持股者中大多是持有流通股,有两种判断方法:一将前10名中所持的流通股累加起来,看掌握了多少,这种情况适合分析机构的介入程度。二是推测10名以后的情况,有人认为假如最后一名持股量不低于0.5%则可判断该股筹码集中度较为集中,但庄家有时亦可做假,他们保留前若干名股东的筹码,如此以来,就难以看出变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假如第10名持股占流通股低于0.2%,则后面更低,则可判断集中度低。
2、通过公开信息制度,股市每天都公布当日涨跌幅超过7%的个股的成交信息,主要是前五个成交金额最大的营业部或席位的名称和成交金额数,如果某股出现放量上涨,则公布的大都是集中购买者。如果放量下跌,则公布大都是集中抛售者。这些资料可在电脑里查到,或于报上见到。假如这些营业部席位的成交金额也占到总成交金额的40%,即可判断有庄进出。
3、通过盘口和盘面来看,盘面是指K线图和成交量柱状图,盘口是指即时行情成交窗口,主力建仓有两种:低吸建仓和拉高建仓。低吸建仓每日成交量低,盘面上看不出,但可从盘口的外盘大于内盘看出。拉高建仓导致放量上涨,可从盘面上看出,庄家出货时,股价往往萎靡不振,或形态刚好就又跌下来,一般是下跌时都有量,可明显看出。
4、如果某只股票在一两周内突然放量上行,累计换手率超过100%,则大多是庄家拉高建仓,对新股来说,如果上市首日换手率超过70%或第一周成交量超过100%,则一般都有新庄入驻。
5、如果某只股票长时间低位徘徊,成交量不断放大,或间断性放量,而且底部被不断抬高,则可判断庄家已逐步将筹码在低位收集。应注意的是,徘徊的时间越长越好,这说明庄家将来可赢利的筹码越多,其志在长远。
Ⅷ 关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的问题
这两者在财务会计上叫做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上市公司,假如都是A上市公司就是同一控制下的母子公司,但是如果是A和B的话就是非同一控制下的母子公司。
先给你说一下会计处理,同一控制下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也就是资产值多少钱A自己说了不算的,要A的母公司说了才算,所以其公允不可靠;但是B就相对可靠了~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就能体现出这一点
至于股票的价格,影响因素很多,这你也知道的,如果就是单纯把是否同一控制当成是一个影响的变量是不科学的,这个起码要经过实证分析才能得出一定程度的结论!但是我自己倾向于非同一控制下公司的股价高于同一控制下企业,但是事实很可能不是这样的,因为最近郎咸平研究家族企业的回报率高于非家族企业,所以并不是结构公允股价就一定高,这么说虽然有点二五,但是更符合股价的运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