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的股民太难了,中国股市真的有价值投资吗
我觉得能在中国股市实行价值投资,但真正想要在中国股市实行价值投资确实非常困难;因为中国股市是融资市场,是投机市场,并非是价值投资市场。
股民投资者真正想要走价值投资,最好的就是去投资美国股市,美国股市是最具有价值投资的市场。
因为美股成熟,美股制度完善,而且美股投资者已经养成了价值投资思维,内心已经接受了价值投资,包括机构投资者也是追求价值投资。
根据目前中国股市的特征,想要在中国股市炒股变轻松,最佳方法就是提高投机能力,只要投机能力强,才能吃香,才能把股市当作提款机。
但真正想要在中国股市走价值投资不是不可能,只是风险再次增加,股票没选对很容易被收割了,成了接盘侠,成了机构的下酒菜。
但话又说回来,其实每个国家的股民都难,每个国家的股市都是赚钱的是少数,多数人都是亏钱的,这是股市的规律。假如股市这么容易赚钱,各个都炒股,各个都会成为富翁了,体现不出股市是高风险投资了。
所以大家要认清事实,接受事实,只有认清和接受了事实,才能真正成为股市的强者。
『贰』 价值投资适合中国吗吗
价值投资当然适合中国,因为任何国家的股市都是投资与投机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监管虽严,不也出现过安然、麦道夫这些事吗。任何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场都有绩优股、垃圾股,都有被低估和高估的时候,而且真正的好公司肯定是少数,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这么多年来长期持有的公司不过那么几家。中国股市也不例外,有很多垃圾股,但有垃圾股并不代表股市里全是垃圾股,分红少是平均分红少,有不少的公司分红还是很丰厚的,投机性比较强,投机性强其实对价值投资是有好处的,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到股票,在赚取投资收益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一定的投机收益。看看我们股市中的贵州茅台、万科、招商银行、苏宁电器、盐湖钾肥,一千多家上市公司里,好公司还是不少的,关键是要分清哪些是金子,哪些是垃圾,其次再好的公司也要在合理的价位买入,并且不要幻想着价值投资就是一夜暴富,投资讲的是买入的是公司,而不是代码,关注的是公司稳健的经营,而不是股价的涨涨跌跌。那些在股市赔钱的股民,有哪个是真正的投资者呢?
『叁』 中国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股票价值有关系吗
公司以后发展的好了,那么持股的股东所得的分红就多。我转载一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人民日报:向股东分红是上市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3月份开始,上市公司进入年报披露密集期。2007年公司业绩如何、分红多
少,成为广大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喜出望外“大红包”:注重向投资者回报的公司多了
3月6日, 驰宏锌锗(600497)公布了2007年分红预案:拟以总股本39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红利20元(含税),并每10股送5股、转增5股。在目前已经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中,是分红最优厚的。
这不仅让驰宏锌锗的股东喜出望外,也令其他股心生羡慕。在北一家证券营业厅,已有3年“股龄”的罗先生说:“驰宏锌锗送出‘大红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6年分红是每10股送10股,派发现金30元,创下了A股分红之最。连续两年给股高回报,真不简单!”
“不简单”的背后,是优良业绩的支撑:年报显示,2007年驰宏锌锗营业收入达到61.1亿元,比上年度增长了35.73%,利润总额达到了15.02亿元,其中13.1亿元净利润归属于驰宏锌锗股东。公司此次分红派发的现金总额,将达到7.8亿元。
注重对投资者回报的,不仅有驰宏锌锗这样的“新锐”,也有十几年如一日的“老将”。比如, 中集集团(000039)自1994年上市以来,每年都坚持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和送转股;被称为“现金奶牛”的 佛山照明(000541),公司上市14年来,总股本从1993年的7717万股增加到3.58亿股,累计向投资者派发的现金红利16多亿元,超过了公司在股市上的融资总额。这些绩优股多年来坚持与股分享业绩成果,让投资者真正尝到了价值投资的“甜头”。
『肆』 急求!! 中国股市与价值投资的资料越详细越好哦!
我国股市发展的环境存在如下的欠缺限制了"价值投资"理念在我国股市的部分适用性:
(1)我国的股票市场发育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对股票市场的认识还是非常粗浅的。
(2)股市发展需要的法制环境建设还处于建设过程中,市场的各个参与主体服从法制规范的意识还比较淡薄;
(3)股市是由信用支撑起来的,而市场对各个参与主体的"信用"监督还有不少"死角",同时各个参与主体对"信用"的认识尚有偏差。
(4)我国股市中的真正具有"投资价值"得上市公司数量还不多,并且股市中很多公司的制度建设不健全
『伍』 2017年可以做价值投资的上市公司。
很多啊!股价被低估,主要是业绩好,市盈率低的股票
『陆』 价值投资成功的案例
扎克伯格的facebook
『柒』 股市这几年来投资问题请股票老手进来解答!十分感谢
虽然你没加分,不过我看到你的问题还是比较踏实。所以我来回答我的看法吧。不过最好我回答后,你觉得好的,要加分给我,如有疑问可以提出,不过要加分。
1,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无论中国大陆还是香港,还是其他国家,都是适用的。
首先我们看看巴菲特选股的基本要素。
(1)护城河,也就是经济特许权,或者容易理解就是具有竞争优势,垄断性,壁垒,那些公司。
(2)能干诚实的管理层,这个很容易理解,例如看看A股的银广夏。。。过去的老千股,管理层都是忽悠,再忽悠,一点都不诚实。你买了那些股票那叫杯具。
(3)稳健的财务,这个在过去A股市场没什么所谓,因为过去A股是属于不死鸟,现在有退市制度,这个需要了。
(4)对股票合理估值。例如香港的中国石油和A股的中国石油,大家都是同样公司,为什么巴菲特买就赚了6倍,而中国股民买入A股中石油就死定。因为价格。巴菲特是在2元左右成本买入的。而中国市民是在40多元扫货的。。。死也正常。
最后我们说说几个例子:
我们看看A股,过去的,例如万科,搞房地产的老大。向后复权后,从5元涨到最高3344元,现在回落大概也有1600元左右。你说翻了多少倍了?你当初投入1万,现在都有300万,而最高的时候达到600万。增长多少倍。 又例如云南白药,这个是过去有百年历史的,从抗日开始说起的,药方是属于国家机密。复权后涨了600倍。当初你投入1W,现在有600W了。等等。我就懒得指出。再看看香港的腾讯科技,也就是QQ。不到十年从几元涨到就300元。变态吧。
所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巴菲特的理论是适合中国的。而且按照他的做法。赚到变态。。。
前提是你有那个分析能力。
2,所谓的庄家为什么感觉越来越没力。很简单。因为中国股票的股本增大了。例如中国的四大行,市值几乎上万亿,庄家扔几个亿几十亿几百亿进去,等于在大海里扔一个块小石头,根本浪都不起。。。
当然我举这个例子只是特殊点,让你明显看到,所谓的庄家力量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弱。最后就变成像美国一样,机构跟机构博弈。
3,你说的趋势,指标,那属于技术分析。很老实,我当初就是技术分析开始的。我当初也很信任它。不过可惜最后发现所谓技术分析,只是起辅助作用,真的决定不是它。说它完全没有用,那又不是。说它核心,也不是。你可以想想,你一个人会用指标,但是问题是其他人同样会用。所以最后会形成价格与指标不同步,也就是指标会钝化。。。难道你没这感觉吗?
例如突破,已经有假突破骗人。金叉死叉,也存在钝化,出现了,早就涨到哪里或者跌到哪里之类。
4,最后怎么赚钱的问题,其实不同人有不同方法。我说的只是给你作为参考而已。
例如我就是从技术派转变成价值派。不过我不排斥技术分析,不过是以价值分析为核心,技术分析为辅助工具而已。
我经历了08年熊市和12年熊市。但是我肯定的说,按照巴菲特,林奇那些人的做法投资A股,我的投资组合没有亏损,只是市场不好,盈利比较小。同样,我对自己的投资组合也很有信心。因为我是基于客观的分析得出的。所以市场的震荡没有把我震出来什么的。股价波动只是为我提供买入和卖出的机会而已。
最后,祝你好运。
总结我的投资核心:买股票其实就是买公司,分析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商业分析。所谓的宏观分析,经济分析,我觉得看看就好,别太认真。试问一家优秀的企业,一年赚1亿,它怎么会100万卖出呢。如果是,也不轮到你我去买,早就给机构和其他企业收购了。
PS:打字辛苦,有点心的话,给我加个50分或者100分。谢谢。
『捌』 我需要对巴菲特价值投资理论的质疑和他投资失败的案例
巴菲特犯下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纵横市场近四十年,战果辉煌的投资大师巴菲特,也曾遭遇难堪的挫败。根据纪录,
他历年来在柏克夏海瑟威公司股东会上总共承认做下六项错误的投资决策。不过尽管如此,他仍庆幸自己不曾犯下他最担心的错误
:声誉的受损。
巴菲特的六大错误投资是:一、投资不具长期持久性竞争优势的企业。一九六五年他买下柏克夏海瑟威纺织公司,
然而因为来自海外竞争压力庞大,他于二十年后关闭纺织工厂。
二、投资不景气的产业。巴菲特一九八九年以三亿五千八百万美元投资美国航空公司优先股,然而随着航空业景气一路下滑,
他的投资也告大减。他为此一投资懊恼不已。有一次有人问他对发明飞机的怀特兄弟的看法,他回答应该有人把他们打下来。
三、以股票代替现金进行投资。一九九三年巴菲特以四亿二千万美元买下制鞋公司Dexter,不过他是以柏克夏海瑟威公司的股票来代替现金,
而随着该公司股价上涨,如今他购买这家制鞋公司的股票价值二十亿美元。
四、太快卖出。一九六四年巴菲特以一千三百万美元买下当时陷入丑闻的美国运通五%股权,后来以二千万美元卖出,若他肯坚持到今天,
他的美国运通股票价值高达二十亿美元。
五、虽然看到投资价值,却是没有行动。巴菲特承认他虽然看好零售业前景,但是却没有加码投资沃尔玛。
他此一错误使得柏克夏海瑟威公司的股东平均一年损失八十亿美元。
六、现金太多。巴菲特的错误都是来自有太多现金。而要克服此一问题,巴菲特认为必须耐心等待绝佳的投资机会。
巴菲特表示自这六项错误的投资行动中学得不少教训。然而他也指出,这些还不是最严重的错误。他最怕的是会犯下损及他声誉的错误。
他在一封给柏克夏海瑟威公司各级主管的信中写道:「我们负担得起亏损,甚至是严重的亏损,然而我们却负担不起声誉的受损,
哪怕只是丝毫的损伤。」
下文是BARFFET自己写的
现在,我也可以无情地对待自己投资组合中的烂股票。根据自身经验,我深知它们对投资组合的巨大危害
一个有着25年投资经历的美国人的痛苦而有益的反思
文/ 编译:高永宏
如果沃伦·巴菲特在他1989年给股东的信里加上“头25年犯的错误”一条(1989年是巴菲特接手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第25个年头——译者),那么我绝对可以贡献很多案例——我在从事投资的25年里犯下了无数的错误。
大约10年前,我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投资收益。当时,我仔细地分析了自己的数十桩交易,并且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那么多投资都失败了?” 这种反省极其痛苦,但效果很明显:从此以后,我平均每年的收益超过大盘8.4个百分点。
在数字上打马虎眼
我的第一个错误是没有精确记录自己的收益。我总是想:“哦,我的投资收益跟大盘大概一致吧”,但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回事。为了自我安慰,我有时会把某些高度投机性的股票从我的“精神记账”中剔除。尽管这种事情不常发生,但却有两个极其有害的后果:它会让你自我麻痹地调整自己的投资收益,并且会培养起一种不管不顾的投机倾向。也许精确记录自己的投资表现最大的好处是:你可以完完全全体会到那种错误带来的痛苦。
没用的建议
对过去案例的反省中揭示的事实中最重要的是:我投资的成功案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点子都是我自己的。简而言之,如果我接受的建议不是来自一个很好的投资者——至少在过去10年里不断地击败了大盘的人,那么,我往往会深陷困境。但如果这些建议得到了沃伦·巴菲特或者马蒂·惠特曼(Marty Whitman)这样大师的认可,成功的几率就较高。而如果一批投资大师都同时一起购买了同样的股票,成功的几率还要高。
当然,你还要了解为什么大师购买了这支股票,他们看中了什么样的潜力。你需要做自己的研究,才能了解到自己拥有了什么样的股票。原因很简单:大师们在卖出股票的时候可不会打电话通知你。
拒绝承认失败
我另一个错误是让自己的情绪左右自己的投资决策。我过去常常坚持拿着失败的股票,近乎绝望地希望它们有一天可以回到我买它们的那个价位。这叫做“拒绝承认失败”(get-evenitis)。我打赌你们也出现过这种情况。
投资大师们不会拒绝承认失败。在某一个时刻,他们只想拥有最好的股票,而买入价格毫无意义。跟我们的劣根性不同,他们认为自己的错误也是投资游戏的一部分。而结果是:他们根除了自己身上那种特别想证明自己一开始就正确的那种劣根性。
现在,我也可以无情地对待自己投资组合中的烂股票。根据自身经验,我深知它们对投资组合的巨大危害。事实上,我甚至都有点矫枉过正,我总是太急于抛掉手里那些落后的股票,很多时候都出手过早。这个倾向比拒绝承认失败要好一点,但无论如何,也是个缺陷。当我有办法克服这点的时候,我会告诉大家。
高买低卖
我现在仍然犯的一个错误是在股价被好消息推高的时候买进,被坏消息打压的时候出。这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顶尖对冲基金经理的做法恰恰相反。他们都在弱势的时候买入,强势的时候卖出。而且,即使他们因为好消息而买进股票,他们也会等待一会儿。例如,一个公司宣布了大利好,他们会等股票从高位回落一两个点的时候才买进。精明的手法可以让你每年的收益提高1%到5%。
失败乃成功之母。仔细地研究自己的失败并理性地从中学习,你可以很好地提高自己的投资收益。我应该在自己犯那么多错误之前就学到这一点。
『玖』 中国股市秉承价值投资思路为何很难成功
因为机制不健全,整体企业寿命短。
应该完善投资机制,加强对上市公司监管。
『拾』 关于价值投资的问题:本杰明格雷厄姆提高了几种方式来计算上市公司的价值具体怎么算
计算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方法:
美股研究社推荐通过分红额计算:
大概模型为(我用汉语写)E(ri)=rf+(E(m)(也成风险溢价)-rf)*β
E(RI)是折现率也叫未来收益率(是平均的)。这里面RF无风险利率是指国债利率或者银行利率。E(m)风险利率是指沪深300的收益率。
β只指风险系数这样就可以算出未来收益率分红额×(1+无风险率)/(折现率-无风险率)=内在价值
例如,某公司分红额为1.5元/股(平均)当年国债利率为6%E(r)参考沪深300指数16%,风险系数为2.5。
那么该公司未来收益率=6%+(16%-6%)×2.5=0.06+(0.16-0.06)×2.5=0.31=31%。
1.5×(1+0.06)/(0.31-0.06)=6.36元。
这是现在的内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