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18家上市公司 业绩持续增长且增长幅度3年来不断上升
一楼的网页早已看过了,但是没有那18家上市公司的名称和股票代码呀。
B.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利润高增长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超过70%的净利润增长真实性如何,其中有没有虚增的成分?不可否认,近年来上市公司利润的增长,是企业竞争力提高的结果。但也要看到,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中有一部分是虚增。 □范桂汕 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企业利润也跟着水涨船高。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利润的增长主要是真实的增长,是企业竞争力提高的结果。但是也要看到,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与成熟市场的上市公司相比,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的利润增长中有一部分是虚增,这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股指上扬所带来的上市公司利润的大幅度增长,不能代表企业本身持续盈利能力的增强。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就会发现,不少上市公司为了业绩增长,在兼顾主营业务的同时,将资本逐渐倾斜于投资活动,这已经是某些上市公司股价上涨的潜规则。根据两家交易所披露的数据,前三季度沪市上市公司和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分别获得投资收益1651亿元和159.36亿元(相当于净利润总额的三成以上)。由此看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每股收益大幅提升,季报所反映出的上市公司内在盈利增长的能力不得不打个折扣。 第二、由于中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有待完善,而且中国没有实施资源开采的付费制度,政府不得不在某些环节上对资源的价格有所控制,导致了目前自然资源的价格存在扭曲,这使得上市公司的利润有一些虚增。总体来说,中国企业利用自然资源的成本要比国际上的企业资源成本低一些,资源的耗费要大一些。因此,在当前上市公司的高利润中有一块是由于资源价格较低产生的。 第三、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的费用没有支付或支付了少部分,破坏环境的代价没有体现出来,这会使上市公司的利润有一些虚增。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尽量减少环境污染。除了设立行业进入的环境门槛外,各级政府必须对各类企业征收足额的污染费,作为治理环境的资金。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企业在环保方面应该付的很多费用都没有付。 第四、上市公司没有支付足额的社会保障费用。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还很低,这是中国发展阶段较低的表现。但是劳动力成本再低,在制度上也要保证有社会保障的支出,而中国的很多企业没有支付这笔成本或者没有付足这一成本。上市公司中有许多经营矿产开采、房地产开发、道路建设等业务,这些行业的大部分工作是由农民工来做的,而大部分农民工只拿相应的工资,相关企业并没有支付社会保障费用。 第五、国企不分红,虚增了一部分利润。由于中国处于转型期,为了减轻国企的负担,中国政府不从国企分红。在特殊的历史阶段,这种做法可以存在。但在目前的条件下,上市国企利润大增,它们没有理由不向国家分红。不分红,则相当于国家给了上市国企很多的补贴。现在,国企不分红的局面有望被打破,最近出台的相关政策要求国企向国家分红,上市国企也不例外。 第六、中国的金融企业还享受着国家“保护”的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这也使上市金融公司的利润有虚增的成分。 目前,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上市公司利润不断增加,但隐藏在火红景象背后的问题值得关注。如果在制度上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企业就很难真正具有国际水平的竞争力 。可喜的是,我国政府开始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在资源、环保、社会保障及国企分红等一系列方面积极推动改革。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企业成为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才能使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 是不是有发展前景,业绩优良的公司,并且公司的盈利是持续增长的,股票就一定会持续涨价
1.不可避免,很多亏损是因为短线交易造成的,因为不是每一个股民都认可接受或者有条件进行长线持股的;
2.即便进行长线持股操纵依然是风险的;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水平有高低,对股票价格及公司经营前景的评估都有可能出现偏差。因为中国处于快速变化的时期,行业及企业的变化也是很快的,一个事实就是15年前的好公司和今天的好公司就有变化。所以作投资一定要对市场抱有敬畏的态度,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与时俱进;
3.要特别提出的就是对投资资金的管理,尽量避免孤注一掷。巴菲特能成功,很大程度是因为他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作投资的一定是闲钱,透支是消灭大户的最有效方法。
祝投资成功!
D. 2020盈利良好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2020年营运业绩良好的生活公司主要集中在高科技的,还有医药类板块
E. 选取某一上市公司,从可持续增长角度(增长、盈利、风险)分析过去五年的营运情况,具体怎么做啊
收入状况分析
业务盈利情况分析
年利润率变化情况.
资产状况财务分析
资产总额变化情况
资产构成情况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分析
负债变化情况
所有者权益变化情况
现金流量情况分析
现金流量变化情况
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变化情况
财务绩效评价
偿债能力分析
经营管理效率和盈利效率分析
风险分析
建议你找一个券商对于上市公司的现成的分析报告,瞅一瞅.
F. 具备成长潜力的上市公司共同特征
高成长性上市公司的外在特征
1、行业状况不是判断成长性的唯一指标。在23家样本公司中,包括深科技、长城电脑、东方电子、东大阿派、上 海金陵等5家计算机、电子、通讯等高科技企业,延边公路、大众科创、巴士股份、石油龙昌、东北热电等5家公用事业类公 司,许继电气、山东电缆、特变电工等3家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胜利股份、鲁北化工、钱江生化等3家化工类企业,合金股份 、新兴铸管2家冶金类企业,其它永安林业、燕京啤酒、浙江东方、新疆屯河、亚泰集团分属于农业、饮料、商业、建材、综 合类等5个行业。从行业分布看,具有高成长性的上市公司并没有统一的行业特征,因此,我们并不能单从公司所处的行业是 属于新生产业还是传统产业来判断企业的成长性如何,可以说是"行行出状元"。
2、主营业务收入与净利润的同步增长是其共同特征。在23家样本公司中,除了净利润的连年高速增长外,还有一 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同样的快速增长,如深科技在97年、98年、99中期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5.8 1%、41.84%、30.38%,相应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分别为9.29%、59.43%、62.69%;鲁北化 工在这三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32.44%、50.81%、57.24%,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5.31% 、35.93%、170.73%;巴士股份三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50.79%、112.97%、75.05%,相 应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分别为90.50%、105.23%、99.12%,其它企业都有类似特征。因此,可以判断主 营业务收入的持续增长是这些公司净利润获得高成长的主要原因。
3、总股本规模扩张迅速,每股收益稀释不明显。我们看到,在23家公司中,其总股本扩张十分迅速,除胜利股份 、新兴铸管的总股本从96年到99中期分别扩张81%、85%外,其它公司的扩张规模都在一倍以上,如东北热电总股本 扩张399%,亚泰集团扩张375%,大众科创(原浦东大众)扩张341%,合金股份扩张314%,上海金陵、东大阿 派、鲁北化工等扩张规模在2倍以上。在股本得到快速扩张的情况下,这些公司的每股收益并没有明显的摊薄,如扩张最大的 东北热电97、98年及99中期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91、0.81、0.40元,相应地,亚泰集团的每股收益分别为 0.66、0.40、0.18元,上海金陵分别为0.23、0.41、0.20元。
另外,这些上市公司的总资产与净资产规模同样保持着持续增长。在上市三年时间里,它们的总资产与净资产都有了 2倍、3倍,甚至5倍、6倍以上的增长。三、保持高成长的秘诀不同的上市公司获得高速成长有不同的原因,但仍有规律性 因素可循。
G. 为何A股的一些上市公司没有盈利,而其股价却一直上涨
股票的中长期的投资者注重的是公司的价值,好的公司才能够获得好的投资回报,一家公司如果一直处于的亏损的状态,代表该公司的目前的每股价值是负数,按照正常的思路来分析这类个股应该要出现下跌的情况,即使不下跌也不应该出现明显的上涨,比如A股中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贵州茅台,股价长期处于上涨阶段中,目前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也是A股历史上第一只突破千元的,支撑其股价长期出现上涨的还是其业绩,下面我们可以看下最近几年的年度业绩数据:
所以我们在实际过程中发现一些市值较大个股,公司业绩较差,反复受到资金的炒作后,出现大幅度上涨,这类个股我们要注意风险,大部分都属于纯题材炒作,很少有个股在业绩上会出现大幅度增长的情况。
总结:上面我们重点从两个方面讲解为什么一些业绩亏损的个股会出现上涨的情况,主要是两个原因,市场资金的提前挖掘和提前价值的发现,认为这些公司业绩虽然出现亏损,但是生产经营上并不受影响,后期能够再出现大幅度盈利的情况,资金会选择大幅度买入的情况,而我们股票股价的上涨主要是对未来的预期
并且市场提成股炒作,也是对未来业绩,只是很多题材炒作个股业绩无法兑现罢了,而对于一些公司业绩出现大幅度亏损或者持续性的亏损情况,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巨大的影响,公司的很难在业务上出现逆转的情况,而且后期亏损幅度会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这类亏损的个股股价才会出现长期下跌和明显的下跌,一般在小市值公司中较为常见,所以我们在分析个股的时候,短期业绩亏损并不重要,而是未来业绩如何。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H. 求某家上市公司的内含增长率 和可持续增长率
一、内含增长率
所谓内含增长率,即外部融资为0时,企业依靠自身税后利润形成的留存收益维持的销售最大增长率。
计算方法一:根据外部融资销售增长率公式计算。
外部融资为0,那么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也为0,故
0=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1+增长率)/增长率×预计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
将各数据代入公式,求出的增长率即为内含增长率。
计算方法二:根据专用公式计算。
今年教材新给出了一个计算内含增长率的公式,即
内含增长率=净利润/净经营资产×留存收益比率/(1-净利润/净经营资产×留存收益比率)
提示:在利用专用公式计算内含增长率时需要注意的是公式中的各个指标均为预测期的指标,而不是基期指标。
二、可持续增长率
所谓可持续增长率,即不发行新股、不改变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时,其销售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这种状态下也可以称为平衡增长,是一种理想的增长状态。
计算方法一:利用期初股东权益计算
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期初股东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本期利润留存率
提示:在利用此公式计算时,应注意前提条件是基期也未增发新股,而可持续增长率的假设条件中的不增发新股是指预测期不增发新股,这两者不是同一概念。
计算方法二:利用期末股东权益计算
此方法是常用方法。计算公式为:
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权益乘数×本期利润留存率/(1-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权益乘数×本期利润留存率)
=权益净利率×利润留存率/(1-权益净利率×利润留存率)
此公式中不必考虑基期是否增发新股。
I. 如何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具有可持续性
如何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具有可持续性?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具有可持续性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具有可持续性,符合下列规定:
1、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计算依据;
2、业务和盈利来源相对稳定,不存在严重依赖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情形;
3、现有主营业务或投资方向能够可持续发展,经营模式和投资计划稳健,主要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前景良好,行业经营环境和市场需求不存在现实或可预见的重大不利变化;
4、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稳定,最近十二个月内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5、公司重要资产、核心技术或其他重大权益的取得合法,能够持续使用,不存在现实或可预见的重大不利变化;
6、不存在可能严重影响公司持续经营的担保、诉讼、仲裁或其他重大事项;
7、最近二十四个月内曾公开发行证券的,不存在发行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情形。
这些在以后的操作中可以慢慢去领悟,为了提升自身炒股经验,新手前期可以用个牛股宝模拟炒股去学习一下股票知识、操作技巧,对在今后股市中的赢利有一定的帮助。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J. 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盈利颇丰却吝于分红800字以上
中国上市公司吝于分红的原因探析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的状况及特点,从公司内部特点、制度不完善、监管缺失等方面深入剖析部分上市公司吝于分红的原因,为广大投资者理性看待中国股市的分红现象提供一个思考角度 。在此基础上相应提出了政策建议,以促进中国上市公司股票高质量分红。 关键词: 上市公司;分红政策;原因 一、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的现状及特点 分红是股份公司在赢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投资者的红利。投资者购买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对该公司进行投资,同时享受公司分红的权利。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分红有两种形式: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现金股利就是以现金形式发放的股利,国外大多数上市公司选择现金股利作为利润分配方式,并且稳定、连续地实施这种方式 ,以便维护控制权和保持每股收益的稳定增长。 随着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0年度报告的陆续公布,股票分红问题又成为一年一度的热点。然而面对盈利的增加,一些公司出现了“高管拿高薪,股东低分红”的现象。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的分红存在如下的一些特点: 1. 我国上市公司不分红现象普遍,股利支付率偏低。 不少具备分红能力的上市公司,借企业研发或扩大再生产等名义逃避分红责任。截至2011年3月21日A股已发布年报的657家上市公司中,有119家近三年内“一毛不拔”,其中“有红不分”者超过一半。而在2010年8月3日,在1898家上市公司中,有618家上市公司连续3年未分红,其中某公司更是连续11年未分红。根据 2005 年度美国标准普尔指数、英国金融时报指数、日经指数、我国台湾TAIEX 指数和我国香港恒生指数的股利分配数据,美国、英国、日本、我国台湾和我国香港的分红比率分别34.36%、 42.61% 50.68%、72.04%和42.51% ,而2009年国内上市公司的平均股利支付率为22.38%,仅为国际水平的一半。 2. 以现金形式进行分红的上市公司较以前有所高,但股息率却很低。 1995 年以前,我国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比例较高,占所有上市公司比例的 50% 以上;1996年至1999年,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比例大幅降低,仅为 30 %左右;2000 年以后,基本稳定在50%—60%之间。在股息率上,根据道琼斯公司对世界上32个主要的国家和地区的统计,各市场的平均股息收益年率为2.205%,其中多数市场的股息收益率大于2%。而2008年与2009年国内派现公司的平均股息率分别为1.03%和1.01%,与当年年末的一年期定存相比,下降了五成多,2010年,上市公司平均股息率为0.89%,远低于一年期定期存款3.25%的收益率,仅13家公司股息率超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 二、中国上市公司盈利却不分红的原因探析 持续的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稳健发展的主要标志,对于培育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理念,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源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成熟证券市场,投资者每年分红所得大多数时间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股票投资被看成是投资者的一种稳定投资方式,投资者进入股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红,其次才是想通过股票价格的上涨来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由于红利收入是投资者日常投资收入的组成部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是否分红十分敏感,红利分配也成为吸引投资者选择股票的有力杠杆,使得长期投资受到鼓励,这有助于避免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而中国股市一直背负圈钱的骂名的根本原因就是上市公司拿得多给得少。统计显示,
1990年至2010年,A股融资总额是分红总额的2.27倍。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很难使股民依靠分红回报来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产性收入,只能从长线投资转向短线投机,通过“高抛低吸”来博取股票差价收益,这也助长了证券市场“重投机、轻投资”的畸形价值取向。在经济状况正常的年份,经营稳定的上市公司如果有盈利,有充裕的现金流,应当采取现金分红的方式回报投资者。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的一些上市公司在处于盈利的状态下仍拒绝分红给投资者呢。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企业内部的原因和企业外部的原因这两大类:
(一)从企业内部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当年盈利为正,但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也就是累计利润依然是负数,公司的亏损尚未弥补 完,所以无法分红。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企业的经营中存在有很多的风险因素,今年盈利,但往年可能亏损,而上市公司以当年利润派发现金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公司当年有利润;(2)已弥补和结转递延亏损;(3)已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和5%-10%的法定公益金。所以不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上市公司不会在当年给股东分红,在情理之中。 2. 公司高层管理者私心过重,对财务报表进行非正常调整,从而把本来的利润变成亏损, 逃避分红。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十分了解,而在国有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监管不力、“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下,管理层有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来牟取利益。一个典型的操作动作是,管理层有可能把公司的利润做亏,把净资产做小,然后以相当低廉的价格实现收购的目的;或者通过调剂、隐藏利润的办法扩大上市公司的账面亏损,然后利用账面亏损逼迫地方政府低价将股权转让给高管人员持股的公司。如果地方政府不同意,则继续操纵利润扩大账面亏损直至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后再以更低的价格收购。 3. 上市公司分红意识不强。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20年,很多上市公司的发展正处于上升 阶段,无论是在资金、技术、人才还是管理水品、发展理念上同西方成熟的企业都有很大的差距。国内的很多公司在做决策时偏于保守、更侧重于积蓄力量先让企业发展壮大起来,而不是优先分红给股东。不少公司明确表示,由于未来对资金需求增大,为保障公司长远发展而不进行红利分配。由于分红的意识不强,在有盈余的情况下,很多公司优先选择给公司的管理层加薪,以激励管理团队,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出现“高管拿高薪,股东低分红”的现象了。
(二)从公司外部来说,原因主要包括制度、政府机构和投资者这几个方面。 1. 中国的现金分红制度存在“三缺”现象,即缺乏普遍约束力、缺乏完整性和缺乏配套的 惩罚措施。 现金分红新规虽然将利润分配比例从20% 提高到30%,也将送股形式的分配方式剔除,但规定仅限于需要再融资的上市公司,而对那些没有再融资计划的上市公司而言,分不分红、分多少、什么时候分,该新规却没有涉及。因此,现金分红新规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上市公司不愿分红的现状。新规是以最近三年以现金分配累计分配利润不少最近三年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来作为再融资的门槛。由此,上市公司完全可以采取突击分红的方式来实现再融资,这样就会对不同时期的投资者缺乏“公平性”,而且还容易导致内幕交易。新规对上市公司违反该规定的处罚问题并没有明确,没有规定一旦上市公司违反了这些规定应如何处罚等。关键问题若是不符合规定,上市公司最多不能实现其再融资计划而不会有其他影响,这样的结果是使上市公司对不按规定分红有恃无恐。 2. 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责没有落实到位,导致信息披露不规范。 从目前的上市公司来看,普遍存在较大的信息披露问题,由于政府监督机构没有切实做好监督工作,目前有很多信息披露时,对与这一交易有直接关系的包括交易价格、定价依据、股东和政府承诺、交易条款和辅助交易在内的很多内容未进行披露。包括资金来源和还款方式的披露。资金来源决定着管理层在未来几年内资金压力的大小,从而直接影响管理层对上市公司的决策。目前大都披露为自有资金,没有一家披露下一层的融资借贷关系。这些都会造成财务报表失去真实可靠性,上市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做出不分红的决策。 3. 投资者投机现象普遍,没有长期持有股票进行价值投资的心态,很多股民持有股票仅仅 是等待时机赚取差价,心理预期上对分红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导致中国股市分红率持续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对我国上市公司吝于粉红的原因探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现状: 1. 引进先进的公司管理和发展理念,增强管理者的分红意识,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反过来也为公司的融资与再融资提供广阔的空间。 2. 完善公司现金分红制度。对于分红的比例、额度、期限等作出明确规定;限制突击性分 红的行为产生;对于不按照规定分红的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惩罚措施,以敦促上市公司自愿自觉进行分红。 3. 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政府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监督,以避免信息不对称 带来的规避分红的行为。 四、结语 终上所述,我们很容易看出中国股市之所以出现这么多“铁公鸡”,是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没有依法健全、没有形成良好的监督体制和投资者价值投资意识淡薄等因素的综合结果。只有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开启中国上市公司股票高质量分红的美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