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如何降低融资综合利率财务成本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如何降低融资综合利率财务成本

发布时间: 2021-05-22 06:20:37

1. 如何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想要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关键是想方设法降低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的综合成本,包括运营成本和资金成本,可以从4个方面着手:
一、降低小微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建立多层次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只有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多了,市场竞争加强了,才能提高小微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益,降低运营成本。
二、为小贷公司减免税收,降低其运营成本。目前,小贷公司仍适用一般工商企业的税收政策,税务负担不轻。如果国家能出台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减轻小贷公司的税收负担,进而鼓励小贷公司降低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则有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
三、利用财政资金为小贷公司提供贴息支持,降低小贷机构的融资成本。对于那些支持符合国家重点产业目录小微企业,以及支持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的小贷公司,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融资支持,并对小贷公司从商业银行融资提供财政贴息,降低其融资成本。
四、建立专门“支农支小”批发基金,定向支持小贷公司服务小微、服务三农。央行已有“支小支农”再贷款业务,但仅限于向正规金融机构开放,建议央行放宽准入范围,重业务本质,轻机构性质,只要小贷公司真正地“支农支小”,就可以申请再贷款的支持。国家财政和大型金融机构也可以合作建立小微贷款批发基金,向银行发行金融债券,专门为“支农支小”的小贷公司提供批发资金支持。
小企业大作为,小微企业不仅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更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想要从源头上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除了在银行增加供给上下功夫,还要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扶持力度。

2. 如何采取措施减少利息支出和降低财务费用

一、在贷款形成过程中灵活采用长贷、短贷相结合的融资方式

为了减少筹资费用,企业应采用长、短贷并存的方式,而不是全部以中长期贷款方式筹集资金。一般而言,为了支付大额款项的贷款应以中长期为主,而对小额款项的集中支付应以短期贷款为主,这样,一旦有了周转资金可以马上将短期贷款归还,即使没有周转资金,也可在短期贷款到期后展期,再转为中、长期贷款,形成以中、长期贷款为基础,用短期贷款做周转,到期转中、长期贷款的多层次贷款结构。通过合理安排融资结构,充分享受短期贷款的低利率,降低贷款总体利率,从而达到减少利息支出、降低财务费用的目的。

二、在贷款支付时采用零存款和“资金不落地”的管理模式

应根据企业的全年资金支出编制年度网络进度计划,在此基础上认真、准确地编制月度资金预算。在确保公司信誉、满足支付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在一个月集中支付2-3次,根据支付需要,做到用多少贷多少、随用随贷,实现“零存款”和“资金不落地”的管理模式。避免出现贷款、用款时间出现差异而造成资金浪费,使资金得到高效利用,有效地控制账存现金余额。

三、充分运用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资金沉淀

一般而言,大型基建项目在竣工决算时都留有5%-10%的质保金,这部分资金通常在一年以后才需支付,在这一年中企业将会有资金存量的形成,主要为折旧资金和利润沉淀,因此对质保金不必全额贷款,在确保生产经营支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营运资金数量具有波动性及时间价值这一特点,对每月按月形成的营运沉淀资金(折旧、利润等)统筹安排,只需贷进与生产经营第一年资金存量的差额即可。但这样做有个前提,那就是企业应及时结算收入,控制非经营性支出,确保资金能沉淀下来。
四、启用买方付息银行承兑汇票支付方式

为了进一步降低贷款规模,企业还可启用买方付息银行承兑汇票方式,对固定原料供应方的资金支付采用由买方付息的银行承兑方式。
这对原料供应方来讲没有任何影响,货款依然可及时收回,不同的是收款方式由电汇或者支票转变成了银行承兑汇票,收款期限并不延迟,但对于企业的利息支出却有较大影响,开展这项业务的企业相当于得到了一笔可长期使用的流动资金,执行的却是可能比短期贷款利率还低的利率(通常票据贴现的时间为半年,但各银行对贴现率有较大自主权,可以通过与银行的谈判取得有利的贴现率)。

五、利用短期融资券方式降低贷款利率

短期融资券是指企业依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最长不超过365天)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它是以企业的信用作为还款保证,本质上是一种短期非承诺票据,只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人发行,在银行间供养市场交易,不对社会公众发行,有利于改变企业单纯依赖银行贷款的局面,为企业增加新的融资渠道。这种方法的关键之处是其利率根据市场利率情况确定,但一般会比同期贷款平均低2-3个百分点,这对于财务费用居高不下的企业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以上资金运作,企业力争以最合理的贷款结构实现最小的贷款规模,执行最低的综合贷款利率,多管齐下减少利息支出,可以降低企业财务费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3. 请问如何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

融资成本高的主要是创业公司,他们由于技术、资金、运营数据各方面还不完善,所以找融资的成本都会非常高,包括找融资的时间、筛选时间、游说时间、交通费、请客费用等,效果可能还不够好,如果找中介的话大量的中介费用和手续费用又是一个大开销。初创企业的话我推荐去微链上找融资,可以省去找投资人的时间和游说时间,大概率能拿到投资人的联系方式和项目的改进意见,对创业者的帮助非常大。

4. 金融学利率互换降低融资成本计算题

中方银行 ,固定利率10.0% ,浮动利率LIBOR;
美方银行,固定利率 12.5%,浮动利率LIBOR+0.5%;
显然中方银行信用程度较高,在固定利率借款中,中方比美方低2.5%,浮动利率则比美方低0.5%,中方银行在固定利率借款中有优势,美方在浮动利率借款中占优势。相对优势2%
借款需求:中国银行需要1亿美元的浮动利率借款;美国银行需要1亿美元的固定利率借款。
互换设计(降低的成本两者均衡分享):
美方银行的固定利率款由中方来借,利率10%,全部由美方承担。
中方银行的美元浮款由美方来借,利率LIBOR+0.5%,其中LIBOR-1%由中方承担,余下的1.5%由美方承担。
结果:中方需要浮动利率款,支付浮动利率,达到融资需求,支付的利率为LIBOR-1%,比不互换降低1%;美方需要固定利率款,支付固定利率,达到融资要求,支付的利率为10%+1.5%=11.5%,比不互换降低融资成本1%

5. 怎样有效合理的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打破刚性兑付,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关键一环。目前而言,社会存量债务规模巨大,如果不对僵尸债务进行清理,本息兑付对资金的需求压力将难以改变,资金利率下行将不可实现。此外,刚性兑付打破也有利于市场主体行为和投资者投资行为正常化。

当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已成为高层和市场参与主体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使得短期内实现该目标变得尤为困难。笔者认为,降息不是短期应有之策,而规范约束融资主体行为、打破刚性兑付以及加快推进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才是长远之计。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6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6%,虽然比2013年12月份下降了25bp左右,但依旧处于高位且下行幅度极为有限。造成社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旺盛的融资需求与金融机构监管约束的矛盾;二是融资主体财务软约束、利率不敏感以及资金资本化的特点明显。

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在20%以上,新增投资资金达7-8万亿元;地方政府受制于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2008年4万亿配套项目尚未完成,已经存在较大的融资缺口,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负债规模或已超过20万亿。由于存量债务导致本息兑付压力和新增投资资金缺口较大,社会融资需求保持旺盛。另一方面,我国目前以间接融资为主体,商业银行受存贷比约束和信贷规模控制,通过表内无法完全满足市场的融资需求。因此,融资主体不得不借道信托、券商资管等通道进行表外融资,这无形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而且,近两年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冲击以及外汇占款下降,也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

另外,在我国中小企业的信贷可得性较为有限,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是主要的投资主体也是信贷获取能力最高的部门。这两个部门中,前者具有财务软约束以及利率不敏感的特点,由于债务规模大、且事权多,融资需求旺盛;大中国有企业往往资金充裕,从金融机构获取资金后并不进行实业投资,而是投资金融机构的高收益产品,使得资金出现空转的现象。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也使得资金向该部门聚集,相应挤压了其他部门的资金可得性。

面对以上的问题,今年以来,央行创新性地使用了再贷款、PSL和定向降准等结构性工具为市场输血,但收效并不明显,7月数据显示经济企稳基础较弱,因此市场呼吁启动降息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但笔者认为,降息并非解决当前困境的良方,主要的判断依据依旧是上述两大主因。如果降息,依旧是资金可得性高的部门能获取资金,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难以解决。何况,低利率对房地产市场和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冲动可能更为明显,这与经济结构转型的思路相悖。

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还需从约束融资主体行为、打破刚性兑付以及发展直接融资等途径入手。

需要约束的融资主体主要是信贷可得性较高且利率不敏感部门,主要是地方融资平台、大中型国有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对地方政府,需加快市政债的发行,区分公益性和效益型项目,并加强预算考核,改变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对大中型国有企业要加强现金监管,防止出现资金空转套利行为;对房地产企业,要管理房价快速上涨预期,限制资金过度流入。

打破刚性兑付,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关键一环。目前而言,社会存量债务规模巨大,如果不对僵尸债务进行清理,本息兑付对资金的需求压力将难以改变,资金利率下行将不可实现。此外,刚性兑付打破也有利于市场主体行为和投资者投资行为正常化。

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是解决社会融资需求旺盛与银行监管约束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有利于解决融资链条过长、不透明的缺陷。通过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创新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盘活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而降低融资成本。

当然,随着外汇占款的下降,基础货币缺口扩大也需要央行加快转变货币操作思路,同时加快基准利率建设,以有效传导货币政策思路,有序引导市场预期。

6. 如何降低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是资金所有权与资金使用权分离的产物,融资成本的实质是资金使用者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由于企业融资是一种市场交易行为有交易就会有交易费用,资金使用者为了能够获得资金使用权,就必须支付相关的费用。如委托金融机构代理发行股票、债券而支付的注册费和代理费,向银行借款支付的手续费等等。企业融资成本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即融资费用和资金使用费。
降低融资成本:
首先,直接融资一般情况是需要中介机构(券商、银行等),因此选择一个经验丰富,技术全面以及与企业有良好关系的券商或者银行能够有效的降低时间成本,同时也有可能减少融资费用。当然这部分成本在直接融资中占比并不大。
其次,无论债券融资还是股权融资,成本的根本降低来自于企业基本面的变化,优质的企业的融资成本更低。比如AAA的企业发债利率比AA+的要低,基本面良好的企业在股权融资时也可以获得更高的股价。因此降低债券融资成本的时候可以通过种种增信措施(怎么增信可以网络)提升评级,股权融资时可以通过释放利好等获得更高的溢价。
第三,选好融资时机。无论是债券融资还是股权融资都有个时机问题,这个与经济周期,以及不同时期的利率水平等有关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需要可以详细讨论。

7. 企业融资如何降低贷款成本

巧选银行,贷款也要货比三家

按照金融监管部门的规定,各家银行发放商业贷款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上浮或下浮贷款利率,比如许多地方银行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其实到银行贷款和去市场买东西一样,挑挑拣拣,货比三家才能选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相对来说,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要低一些,但手续要求比较严格,如果你的贷款手续完备,为了节省筹资成本,可以采用个人“询价招标”的方式,对各银行的贷款利率以及其它额外收费情况进行比较,从中选择一家成本低的银行办理抵押、质押或担保贷款。

合理挪用,住房贷款也能创业

如果你有购房意向并且手中有一笔足够的购房款,这时你可以将这笔购房款“挪用”于创业,然后向银行申请办理住房按揭贷款。住房贷款是商业贷款中利率最低的品种,如五年以内住房贷款年利率为4.95%,而普通三至五年商业贷款的年利率为5.85%,二者相差0.9个百分点,办理住房贷款曲线用于创业成本更低。如果创业者已经购买有住房,也可以用现房做抵押办理普通商业贷款,这种贷款不限用途,可以当作创业启动资金。

精打细算,合理选择贷款期限

银行贷款一般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贷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如果创业者资金使用需求的时间不是太长,应尽量选择短期贷款,比如原打算办理两年期贷款可以一年一贷,这样可以节省利息支出。另外,创业融资也要关注利率的走势情况,如果利率趋势走高,应抢在加息之前办理贷款,这样可以在当年以内享受加息前的低利率;如果利率走势趋降,在资金需求不急的情况下则应暂缓办理贷款,等降息后再适时办理。

用好政策,享受银行低息待遇

创业贷款是近年来银行推出的一项新业务,凡是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或已经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因创业或再创业需要,均可以向开办此项业务的银行申请专项创业贷款。创业贷款的期限一般为1年,最长不超过3年,按照有关规定,创业贷款的利率不得向上浮动,并且可按人行规定的同档次利率下浮20%;许多地区推出的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贷款还可以享受60%的政府贴息;有的地区对困难职工进行家政服务、卫生保健、养老服务等微利创业还实行政府全额贴息。

亲情借款,成本最低创业“贷款”

创业初期最需要的是低成本资金支持,如果比较亲近的亲朋好友在银行存有定期存款或国债,这时你可以和他们协商借款,按照存款利率支付利息,并可以适当上浮,让你非常方便快捷地筹集到创业资金,亲朋好友也可以得到比银行略高的利息,可以说两全其美。不过,这需要借款人有良好的信誉,必要时可以找担保人或用房产证、股票、金银饰品等做抵押,以解除亲朋好友的后顾之忧。

提前还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创业过程中,货款回笼以及淡季经营、压缩投入等原因致使经营资金出现闲置,这时可以向贷款银行提出变更贷款方式和年限的申请,直至部分或全部提前偿还贷款。贷款变更或偿还后,银行会根据贷款时间和贷款金额据实收取利息,从而降低贷款人的利息负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工商联投融资在线 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