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会计上要把金融资产分成四类
这四类金融资产的主要区别在于如何计量起始日至到期日之间公允价值的变动。对一项金融资产在确认时进行明确的分类,目的是为了将这种变动进行一以贯之的处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针对短期持有、以交易为目的的资产,使盈亏能较为迅速的反映在当期的利润表中,使投资者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公司持有的这些以赚快钱为主要目地的资产的表现。
而有些金融资产,公司想要长期持有,但如果也像FVTPL那样把短时间内的价值变动都计入当期利润,损益表会产生无意义的波动。反正到期日早着呢,你们这么猴急猴急的算来算去,一会盈一会亏的,有嘛用?!所以这类资产一般不会去看他的价值变动。除非真的有很严重的、不可挽回的价值减损,比如所投资公司清算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就是公司持有,也不打算持有至到期,也不打算马上卖掉。那计入当期利润也不太合适,完全置之不理也不合适。这时候所有者权益就成了一个缓冲:把价值的变动计入到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承认它的价值变化了,但是不承认其对利润的影响,煮熟的鸭子上桌了,但是还没吃到嘴里所以谁也别嚷嚷好吃。一旦实际交易发生,该盈利该损失的再从所有者权益表中调出来进当期利润,并由此名正言顺的进入留存收益中。
贷款和应收款按定义是金融资产,有点类似持有至到期投资,但一般公允价值变化不大,所以就不跟着以上几个搀和,自己单独分类出来。
--------------------------------------------------------------------------------------------------------------
再说深一点的,上面的FVTPL,还包含了衍生金融产品,什么掉期啊,期货呀,期权啊都在这个分类里。这类产品一般是投机性质的,所以准则认为公司持有就是想短期获利,直接被打入FVTPL。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公司持有这类产品的目的是对冲经营上的风险。比如现在是9月份,公司来年3月份要用美元支付一笔货款,但是公司不确定3月的时候汇率怎么样,如果汇率掉下来,那要出的人民币就要多,没准儿最后是个亏本儿买卖。这种情况下,公司一般会搞一个美元的买入期权,以防不测。虽然是衍生产品,但公司的目的不是短期获利,这时候,准则允许你不以FVTPL计量这一衍生品。而是以所对冲风险的计量方法计量。当然那就是另外一个复杂的话题了。等有人问到时再说吧。
㈡ 以下财务会计金融资产如何解决
这是初级会计实务的题?正好闲来无事,唉,做上一通吧。
1、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00000
投资收益 2000
贷:银行存款 402000
2、借:应收股利 10000
贷:投资收益 10000
3、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50000
应收股利 10000
投资收益 3000
贷:银行存款 463000
4、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应收股利 10000
5、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000
6、借:银行存款 520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9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55000
投资收益 274000
借:投资收益 9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9000
7、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6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6000
附注:为了形成知识体系,在掌握时,首先应该明确任何一项资产都应包括取得、持有、处置的过程,以后也可以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进行比较,不要混淆。
㈢ 新会计准则下,对金融资产的分类是什么,都是如何计量的
企业方金融资产的分类
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分为以下几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贷款和应收款项;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将所持有的金融资产(不含《企业会计准则第2 号——长期股权投资》规范的投资),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分类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其初始价值 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其后续计量以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入当期损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初始价值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构成成本部分。持有至到期投资与贷款和应收款项按其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权益(公允价值下降幅度较大或非暂时性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㈣ 会计核算中的金融资产有哪些
一、《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金融资产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四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
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贷款和应收款项;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二、会计核算中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
㈤ 会计金融资产与财管金融资产有何区别
二者的划分标准不一样,会计上的金融资产一般包括四大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而财管中的金融资产是与经营资产相对应的,经营资产指的是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等职能活动相关的资产,除此之外的是金融资产。
应收账款是二者的一个典型区别,它属于会计上的金融资产,但不属于财管中的金融资产。
㈥ 会计金融资产问题
可供出售的债务工具(即:属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的债权)发生减值损失,依照金融工具准则,减值损失是可以转回的(作计提准备的相反会计分录转回),计入当期损益(即:冲减资产减值损失)。这是因为债券作为较为稳定的金融工具,以摊余成本计量,当发生价值回归时,应当相应转回金融资产的价值。
而可供出售的权益工具(即:属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的股权)是按公允价值作为后续计量的,当它发生了大额的短期内无法回归的价值损失时,不能简单的作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而是要确认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计提了减值准备后,仍然按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你想呀,如果减值因素消失了,该资产本身按公允价值计量,自然在资产负债表日就会调增“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因此不存在需要通过损益转回,这也是从会计的谨慎性角度考量的。
因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权益性金融资产
减值直接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调整。
说白了,可供出售的债权工具是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的债券;可供出售的权益工具是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的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