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联想上市后的融资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联想上市后的融资

发布时间: 2021-05-17 22:09:09

㈠ 联想是上市公司

“中国玻璃”,一个极令人陌生的名字。然而就在“中国玻璃”昨日在港上市的时刻,为人熟悉的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却少见地走上前台,为外界拨开“中国玻璃”及其身后由其一手打造的联想系的层层迷雾。

总部设于江苏宿迁的“中国玻璃”昨日同交通银行一起成为在港交所上市的两家内地主板上市公司,较之交通银行的庞大上市规模,“中国玻璃”是仅有9000万公众流通股,融资额不过2亿元上下的小盘股,但其昨日在港的上市却同样招来大批媒体的关注,这不仅因为“中国玻璃”的成功上市与联想控股密切相关,还有就是柳传志的亮相让其上市变得更令人注目。

http://it.sohu.com/20050624/n240129079.shtml

㈡ 联想失败融资案例 后来怎么处理了

在国内银行与融资贷款除了关系以外,中小企业是最不屑的一部分,因为一般没有担保,没有资产,没有信用,没有很好的市场订单,没有很好的管理系统,都是减少银行及所谓银主贷款给中小企业的原因,熟人借贷,变成无奈的选择.

㈢ 联想并购NEC采用了什么样的融资方式与支付手段

不是采用直接出多少钱,买多少股权或者接受定向增发注入多少资金等直接并购方式,而是采用了与NEC联合成立控股公司,再把NEC的PC事业置入其中的方式而实际加以并购的。采用这种方式,给足了NEC的面子,降低了并购的难度,同时又为联想集团整合在日本的PC事业铺平了道路。
我们说这次联想集团的老练,就是老练在这个地方。如果直接以多少代价来获取多少股权的方式,作为日本最大的PC公司的面子可能放不下,而且,也会像当年并购IBM的PC事业时一样造成客户的流失。在联想集团和NEC双方宣布合资建立控股公司的记者招待会上,NEC就小心翼翼地否认了把PC资产卖给联想集团的说法,而且在合资的控股公司之下NEC的电脑品牌也将保留。这种保全面子的做法既不影响到联想集团对NEC的PC事业的控制,而且也确实不会影响到NECPC公司原来的具体营销。

㈣ 联想回归A股已接受上市辅导,联想回归A股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

随着深交所创业板的扩容,上交所科创板的设立,如今的A股,已似乎有些让人意外地,荣登全球“最大股票融资市场”(按交易金额计算)。

在这样一种形势之下,阿里、网络,先后都作出“回归”(前往港股上市)举动,从而让联想作出的同样举动,也就不那么让人难理解了。

当然,跟其他一些股价低迷、交易沉寂的公司有所不同,阿里、网络前往港股属于“二地上市”,而作为港股上市公司的联想如果最终在A股上市,那与此也将没什么不同,也只会是“二地上市”。

塑造品牌形象

对于大型公司、明星公司而言,美誉度、品牌形象,能够直接带动其产品的销售。

上市之后的透明度,某种程度就会提升公司的美誉度、帮助公司改善品牌形象

海量的股东,也会成为积极帮助公司宣传推广的潜在力量,对公司业务成长带来帮助。


㈤ 联想集团是不是偏好股权融资

这个跟企业内部做出决定时的财务状态有关

说白了就是看他手上有没有钱

㈥ 联想集团为什么不在中国A股上市

并非联想不想在国内上市,因为联想提起上市较早,当时中国的证券市场非常不规范,并未为创业公司提供平等上市融资机会,上市之路十分曲折,联想才舍近求远,去香港上市。
如果楼主读过中国股市历史变迁的话就会明白当时为什么联想不在大陆上市,中间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联想某高管曾对此发过牢骚。

㈦ 联想为什么不回归a股

这就看其是否符合返回A股的条件,回归A股,即在境外上市的大型国企,通过境外市场进行首次融资(IPO)后,回到境内发行A股进行再融资,吸引增量资金入市。通俗点说就是在境外或港澳台地区上市的股票返回中国大陆上市,如某股本在香港上市,为H股,现返回大陆上市便变成A+H股。但并不是可任意回归A股,需获得证监会发审委批准。大型国企回归A股既可以有效增加A股市场优质股票供给,又能缓解目前市场流动性过剩,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如建行、中国移动、中石油等龙头企业回归A股从长远来看,A股的回归有利于中国股市更加健康的发展,同时,也让中国股民分享了中国最赚钱公司所带来的成果,即意为这些赚钱的公司的股息可以分给大陆的股民了。 为什么要到境外发行股票现在又要回归呢?在境外市场上市的大型国企存在通过不断融资以壮大实力的需要,但通过境外市场进行首次融资(IPO)比较容易,而进行再融资的难度较大,因此回归A股市场就成为一个比较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