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融资方式所占比例
随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民经济的流程和运行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国家财政参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从1978年的30.9%下降到1997年11.5%,从生产建设型财政逐步转变为举债和吃饭型财政,而同时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和个人倾斜的趋势不断加强,导致财政配置资源的能力下降。(见表1)
(2)在金融与企业的关系中,金融由原先作为财政的“出纳”转向逐渐独立,并担当企业融资中介,通过“居民储蓄存款ü银行贷款给企业ü形成企业的负债资产”这样的间接融资方式成为社会投融资的主渠道,政府则从过去的对信贷规模和利率的严格控制转到现在的通过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和利率等金融杠杆来调节社会资金配置。由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固定资本投资来源结构来看,银行贷款的比重逐年提高,特别是1985年“拨改贷”全面推开后,国有企业的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和几乎所有流动资金都依靠信贷资金。(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1980年以后信贷资金占企业固定投资来源的比重始终在23%以上,而自筹资金中也有一部分事实上来源于信贷资金。这样,在经济运行中便形成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方式,而成为一种以社会资金为支撑、国家银行集中借贷、国家办企业的“借贷型经济”,表现出货币计划经济的特征。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转变(%)
1980 1985 1990 1995 1996
政府 29 27 23 11 10
企业 6 7 8 28 29
居民 65 66 69 61 61
摘自 “1997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表2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来源(%)
1981年 1985年 1990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投资总额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国家预算收入 38. 6 23. 98 13. 20 4.93 5.00 4.62
国内贷款 13.6 23.04 23.62 25.46 23.66 23.65
利用外资 5. 4 5.27 9. 11 7.11 7.89 6.73
自筹资金及其他 42.4 47.71 54.06 62.51 63.45 6 65.00
摘自:1997年"中国统计年鉴"
Ⅱ 融资融券的爆仓比例是多少
融资融券的爆仓比例是以账户里的资金和股票作为担保,取的一定的融资额度,有一个维持担保比例的。一般是50%—100%的融资比例,也就是说100万可以借到50—100万的资金,利息比银行贷款利息略高,按天计算。
(2)融资比率扩展阅读:
融资融券的最大风险就是投资者的预期与实际所买卖股票趋势刚好相反,损失就成为必然。
融资融券由投资者向券商借入资金买入证券(融资交易)或借入证券并卖出(融券交易)的行为。这种业务是以信用和担保为手段,当融资买入股票(看好股价上升),但股价跌势不止,跌到某种程度,券商就会叫投资者继续补仓或者平仓,投资者就会损失巨大;
当融券卖出股票(看空股价,认为股价跌),事实上事与愿违,股价向上涨,涨到某种程度,券商就会叫投资者补充保证金或平仓,投资者也壮士断臂损失一大笔。
以上两种情况,皆是运作借来资金或卖空股票超出保证金比例,谓之“爆仓”。
Ⅲ 融资比例是什么意思
是指投资者融资购买证券是交付的保证金和融资交易金额的比例。如果融资比例是一比二,那就是说,我缴纳一份保证金,但是我可以拥有两份的融资交易金额。
一般来说,在融资相关的一个细则里面,具体是哪个文件,忘记了。反正里面有提到,融资需要缴纳的保证金比例不能低于百分之五十。
Ⅳ 融资保证金比例如何计算
你好,融资保证金比例=保证金/(融资买入证券数量×买入价格)×100%
保证金可用余额=现金+∑(充抵保证金的证券市值×折算率)+∑[(融资买入证券市值-融资买入金额)×折算率]+∑[(融券卖出金额-融券卖出证券市值)×折算率]-∑融券卖出金额-∑融资买入证券金额×融资保证金比例-∑融券卖出证券市值×融券保证金比例-利息及费用
Ⅳ 融资融券50万融资杠杆比例一般是多少
融资融券50万融资杠杆比例一般是多少?两融的杠杆比例都是1:1,至少50元来做融资融券,可以融资50万,一共可操作的资金是100万。
Ⅵ 什么是股票融资比例
融资比例是投资者向证券公司交纳一定的保证金,融(借)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买入股票的交易行为。
融资比例是指,投资者向证券公司交纳一定的保证金,融(借)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买入股票的交易行为。投资者向证券公司提交的保证金可以是现金或者可充抵保证金的证券。证券公司向投资者进行授信后,投资者可以在授信额度内买入由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公司公布的融资标的名单内的证券。投资者信用账户内融资买入的证券及其他资金证券,整体作为其对证券公司所负债务的担保物。
融资比例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易方式。如果证券价格符合投资者预期上涨,融入资金购买证券,而后通过以较高价格卖出证券归还欠款能放大盈利;如果证券价格不符合投资者预期,股价下跌,融入资金购买证券,而后卖出证券归还欠款后亏损将被放大。因此融资交易是一种杠杆交易,能放大投资者的盈利或者亏损,参与融资融券交易要求投资者有较强的证券研究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Ⅶ 做股票融资多少比例比较合适
着实吓我一跳。1:100!!? 作为一个股票融资行业的从业人员,股票融资小陈能深刻体会其中的风险,也一再在和我们的客户强调如何最大可能的规避。即使一个炒股的新手应该都知道,一只股票每天盘中的价格在2%-3%的上下震荡很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如果加上融资炒股之后的1:10甚至1:100的杠杆后,那原先的小幅震荡就会瞬间变成极限过山车,稍不留神就会让你触及平仓线从而被股票融资公司强行平仓而出局!最后损失的是股票投资者得多年血本。所以即使有这么一家股票融资公司提供给你1:10或 1:100的杠杆比例,你敢接么?
Ⅷ 融资与股权比例应该怎么计算
举个例子分析吧,比较好理解。
情景分析
项目是比较优秀的,估值一直在上升,下一轮正式融资N的估值必然节节攀升,股东Z的比例会在下一轮估值中被稀释,要想保持不变,就要在之前将比例提升。项目方让股东Z增资相当于定向增资,由于股东Z比例增加,相当于将其他的股东比例稀释。按低于下一轮正式融资的估值,则体现项目方对股东Z的诚意。
思考过程
为便于表述,先假设一些参数如下:
z 股东Z在当前所占的股份比例(也就是需要保持的比例)
X 股东A需要增资的额度
P 针对股东Z融资后的估值
V 正式下一次融资N的融到资金
N 正式下一次融资N后的估值
估值方式
估值方式有两种,前估值和后估值,本次采用融资结束后的估值方式计算,估值后再融资于此类似,可能要重新考虑。
后估值计算
注:
比例计算可采用:原比例x稀释比例+新增比例 或采用 (融资时股权价值+增资)/融后估值
对正式的N轮股权价值为 (((P-X)z + X)/P)(N-V) 即融资前的股权比例x融资前的估值
融资后的比例 (((P-X)z + X)/P)(N-V) /N 其中 (N-V)/N 即稀释比例
比例不变
(((P-X)z + X)/P)(N-V) /N = z
对方程求解:
X = (z/(1-z))P(V/(N-V))
前估值计算
同样:
((Pz+X)N/(P+X) )/(V+N) = z
求解 X = zVP/(N-z*(V+N))
前估值方式,相对稀释较小,因此需要的增资比例较少。
Ⅸ 孖展可融资比率计算
意思是买这只股票,0.9的钱可以借来,你有1万则你可以买10万元的股票,用9万的钱是借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