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不是不提减值准备,如果不提为什么
交易性金融资产按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而不是历史成本。所以在期末,它的账面价值要根据市场公允价值来调整。而计提减值准备的目的就是让账面价值不被高估而做的调整。所以,有了公允价值调整,就不用计提减值准备了。
1.交易性金融资产(Financial assets held for trading)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如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会计学2007年新增加的会计科目,主要为了适应现在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出现的市场交易,取代了原来的短期投资,与之类似,又有不同。
2.减值准备是指资产的账面余额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判断资产是否减值,应依据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损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
『贰』 为什么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其账面价值就等于当前的价值,不存在需要减值的情况。
减值,是为了让账面价值能够很好的较为真实的反映资产当下的价值。
『叁』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这句话对不对
这句话不对。应当是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进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外的金融资产,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确认减值损失,并计提减值准备。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进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下降时,要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的会计分录
『肆』 金融资产减值
你的提问中的序号很乱,重新规整一下如下:
A.短期应收款项 B.可供出售债务工具 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D.衍生工具,其公允价值变动大于1时,应将其相关变动金额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E.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基于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的需要
我的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A.因为是短期应收款项,期限较短,时间价值因素影响不大,所以一般对应收账款等短期应收款项不需要对其折现。
B.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以公允价值计量,不需要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更没有折现的问题。
C.在会计上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范围,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已经记入了当期的损益,所以不存在计提减值损失的问题。
D.衍生工具,并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所以也不存在计提减值损失的问题。
E.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不存在计提减值损失的问题。
所以,答案应该是A和B。
『伍』 为什么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要计提
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际出售时,交易性金融资产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损益,也就是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动在资产负债表日没有在当期的利润表中体现出来,为了真实反映企业当期损益。
所以在资产负债表日,而计提减值准备的目的是真实反映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动,才把原来确认的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从而在当期损益中体现出来 。
企业持有的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也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
借方——登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成本、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贷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结转的成本。
(5)下列金融资产中不应计提减值准备扩展阅读
根据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会计准则的规定,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如购入的拟短期持有的股票,可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如基金公司购入的一批股票,目的是短期获利,该组合股票应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3)属于衍生工具。即一般情况下,购入的期货等衍生工具,应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因为衍生工具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易。
但是,被指定且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因为它们不能随时交易。
『陆』 判断对错: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进行减值测试,不计提减值准备。
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公允与账面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所以当然不存在减值准备一说。
『柒』 金融资产有减值的可能吗如果减值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为什么
这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宁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上体现在很多方面,在资产方面的一项体现就是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全面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包括: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捌』 企业持有的下列投资中,不计提减值准备的是(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持有至到期投资 c、可供出售金融
你好,
解析:
不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只有一类:公允价值变动额,计入到当期损益的资产。
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到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此为当期损益类科目)中去了,所以此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
正确答案:a
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
『玖』 为什么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必计提减值准备
交易性金融资产按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而不是历史成本。所以在期末,它的账面价值要根据市场公允价值来调整。而计提减值准备的目的就是让账面价值不被高估而做的调整。所以,有了公允价值调整,就不用计提减值准备了。
(9)下列金融资产中不应计提减值准备扩展阅读:
一:减值准备大概包括八类: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二:资产项目中,每年年末必须进行减值测试的是:
1、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
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年度终了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除上述外,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减值的迹象
三:其他情况:
1、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2、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拾』 企业持有的下列投资中,不计提减值准备的是( )。
以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即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以赚取差价为目的。它的账面价值就是公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