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蒙牛集团pe融资的启示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蒙牛集团pe融资的启示

发布时间: 2021-06-12 07:07:06

A. 蒙牛为什么选择了外资pe的方式

柠檬给你问题解决的畅快感觉!

扩张太猛,底子一点不好,只能低价卖了,国内哪有能买的。

感觉畅快?别忘了点击采纳哦!

B. 蒙牛海外借壳上市案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和成功经验

郎咸平好像研究过这个案例吧。可以看下,或许有帮助。

C. 私募股权中,对堵协议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及启示

对赌协议产生的根源在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实现投资交易的合理和公平。它既是投资方利益的保护伞,又对融资方起着一定的激励作用。所以,对赌协议实际上是一种财务工具,是对企业估值的调整,是带有附加条件的价值评估方式。
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投资蒙牛,是对赌协议在创业型企业中应用的典型案例。2001年底摩根士丹利等机构与其接触的时候,蒙牛乳业公司成立尚不足三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创业型企业。
为了使预期增值的目标能够兑现,摩根士丹利等投资者与蒙牛管理层签署了基于业绩增长的对赌协议。双方约定,从2003年~2006年,蒙牛乳业的复合年增长率不低于50%。若达不到,公司管理层将输给摩根士丹利约6000万~7000万股的上市公司股份;如果业绩增长达到目标,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就要拿出自己的相应股份奖励给蒙牛管理层。
2004年6月,蒙牛业绩增长达到预期目标。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可换股文据”的期权价值得以兑现,换股时蒙牛乳业股票价格达到6港元以上;给予蒙牛乳业管理层的股份奖励也都得以兑现。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投资者投资于蒙牛乳业的业绩对赌,让各方都成为赢家。
摩根士丹利对于蒙牛乳业基于业绩的对赌之所以能够划上圆满句号,总结归纳,该份对赌协议中有如下七个特点:一是投资方在投资以后持有企业的原始股权,如摩根士丹利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持有开曼公司90.6%的股权和49%的投票权;二是持有高杠杆性(换股价格仅为0.74港元/股)的“可换股文据”;三是高风险性(可能输给管理层几千万股股份);四是投资方不是经营乳业,不擅长参与经营管理,仅是财务型投资;五是股份在香港证券市场流动自由;六是蒙牛乳业虽然是创业型企业,但企业管理层原来在同一类型企业工作,富有行业经验;七是所投资的企业属于日常消费品行业,周期性波动小,一旦企业形成相对优势,竞争对手难以替代,投资的行业风险小。

D. 蒙牛乳业快速成长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现在的金院一级一级都来了

E. 绿诺融资案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只能说明上市公司的老大在资本市场玩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