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上海快鹿融资案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上海快鹿融资案

发布时间: 2021-06-12 01:27:40

Ⅰ 公安经侦介入快鹿集团调查

央广网北京4月5日消息(记者赵珂)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今天有消息传出,据上海快鹿集团内部员工透露,3月份快鹿关停了几家子公司,自己所在的快鹿全资子公司,员工辞退了一半,一把手薪水停发。由电影《叶问3》假票房引发的连锁反应似乎仍然没有停止的迹象。
上海快鹿是一家民营投资公司,它旗下的子公司——大银幕(北京)电影发行控股有限公司是电影《叶问3》的发行方。3月4日,《叶问3》开始上映,5天就拿下6个亿的票房,但随后就被曝出各种票房造假问题。最终,经主管部门查实有3200万虚假票房,并遭到相应处罚。
正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叶问3》的假票房事件虽然告一段落,但上海快鹿却在媒体的审视下不断爆出各种问题。先是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因为假票房事件而股价猛跌,然后金鹿财行和当天财富这两家被认为是快鹿系的公司先后都发生了理财产品延期兑付和客户挤兑的情况。
根据公告,金鹿财行、当天财富涉及的兑付金额分别为3亿元和15亿元。两家公司都在公告里表示,快鹿集团会给他们的理财产品做资金担保。但目前又传出快鹿集团本身的资金出问题的消息,快鹿还能兑现自己的承诺吗?《天下公司》今天分别询问了金鹿财行和当天财富。金鹿财行的工作人员强调,快鹿的资金担保是有书面授函的:
金鹿财行:您说的这个是快鹿30亿的资产担保,我们这边也有书面授函这个情况我知道有,然后他还是说延迟两三个月兑付,签署资产保全协议,并且到我们总部盖章,我们这边在这周之内,会有具体的兑付时间列表会通知到客户的。
当天财富方面则表示,外界传言并不可信:
当天财富:首先你说的这个快鹿集团出问题这个事情我不知道,第二点就是外面飞的消息有可能只不过是公司一些暂时的方案,也不一定是真的。因为现在这种非常时期也有可能是以讹传讹,乱七八糟的消息都在飞,没什么太大问题的情况下大家还是保持镇定,听公司怎么讲才是关键。因为我觉得作为员工来讲,外面的消息我看了真的是在笑,那些消息是怎么造出来的。
我们还对这两家公司的高层以及快鹿集团的高管提出了采访要求,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对方回应。
据业内人士介绍,快鹿集团对《叶问3》进行了一系列资本运作,有公司负责卖相关的众筹产品,有公司去买票房收益权,有公司认购票房收益权投资基金,还有公司为这个基金提供收益保底。
表面上看,资本市场对《叶问3》抱有极大信心。但实际上,《叶问3》资本运作涉及的几十家公司,都与上海快鹿集团关系暧昧,有的甚至直属快鹿麾下。也就是说,《叶问3》的投资资金在快鹿的关联公司间流转后,最终又回到了快鹿手中。
快鹿的这种操作手法有没有问题?互联网金融千人会联合创始人汤浔芳说,在法律层面上,很难说这是违规:
汤浔芳:他有什么问题我们说了不算,得公安机关先查才能说了算。第二个就是说业务讨论上看他各个实体之间法律层面有没有瑕疵。中国法律的架构,包括P2P平台还有资产端资金端的股东之间的关系,还有关联担保这个事情,在中国的法律层面没有明确的界定不能去做。比如所关联担保是不是合法,他没有说不合法。还有一个就是资金端资产端后面的股东、P2P平台和担保方后面的股东是一致的,合不合法,我咨询了好几个专业律师他们也没说不合法,不能去做这个事,就是难以在法律层面说违规。
有观点认为,快鹿集团一直在玩的就是一场庞氏骗局的游戏,出事情是迟早的事。汤浔芳认为,从快鹿的业务来看,不太像庞氏骗局:
汤浔芳:现在爆发出来的就是一个《叶问》这样一个事情,我觉得很难说他是一个庞氏骗局,庞氏骗局是他自己赚的钱没办法给到投资人收益,然后不断地用发新标去还旧的贷款融资,但是你看整个快鹿集团是不是这么做,我觉得也不一定。
现在,外界流传消息称快鹿集团资金链已经出现问题,汤浔芳表示,这件事只有公安机关调查以后才能有定论,现在大家都只能猜测:

汤浔芳:得看他自己本身的老板有多少资产,上市公司多少资产,看他能不能填补《叶问》带来的亏空。那么资金链紧张是很多公司都存在的一个事情。但是说有没有断资金链的链条,我觉的现在下判断还为时尚早。因为确实不知道他们具体内部的情况,去打听的时候也确实打听不出来,问也问不出来,你很难去下这个判断。我们又不是公安机关,没有他后台运营的数据,就是关于快鹿这个事情我觉得非常具体的下结论是对他平台上的投资人不负责任的。

Ⅱ 快鹿涉嫌集资诈骗被正式立案,百亿兑付纠纷何时休

快鹿涉嫌集资诈骗被正式立案,接下来就要追究法律责任。
违法犯罪的事千万不要干。
如果你也被骗,要立即报案。

Ⅲ 金融诈骗案快鹿集团这个属不属于你们管 我近八旬老人投资当天即快鹿集团20万至今到期没归还,

快鹿就靠骗人,一而再三连着骗,什么完美兑现,真不要脸,难道就这样…

Ⅳ 最近那个融资平台崩盘了

中晋,出问题的快鹿,多了,网上搜搜就行了,很多

Ⅳ 快鹿的资本游戏是怎么玩砸的

尽管中国资本市场目前还是乱哄哄的,但PE/VC已经在退去,等待市场下一次恢复的爆发。对于想做大的中国创业者,应该学习利用资本来扩张,而这里面怎么玩的该书会给一个系统的讲述,或许可以从这些根末细节去挖掘到一个全新的阅读地图: 第1章 资本运营常识 1.1 资本运营的两道大门 1.2 企业资金的两个循环 1.3 企业发展的两种战略 1.4 企业融资的两条渠道 1.5 投资融资的两把算盘 第2章 投资者的游戏 2.1 买鸡卖蛋与买蛋卖鸡 2.2 证券资金的零售批发 2.3 击鼓传花,花落谁家 2.4 草鸡变凤凰的三级跳 2.5 用人家的水浇自家园 第3章 融资者的选择 3.1 融资模式的优选排序 3.2 股权融资:砍腿换车 3.3 信用融资:寅吃卯粮 3.4 金融租赁:借鸡生蛋 3.5 买方信贷:贸易补偿 3.6 围点打援:以小博大 3.7 市场孵化:凭奶认娘 3.8 整存零取:蓄水滴灌 3.9 整合资源:空手套狼 3.10 资产信托:表外融资 3.11 股权质押:典手借枪 3.12 一夫二妻,一胎双子 3.13 项目融资:画饼赊账 第4章 投资者的思路 4.1 投资决策的四项原则 4.2 选择项目的三道门槛 4.3 不怕老外也不怕老乡 4.4 成也关系,败也关系 4.5 投资决策的思维框架 4.6 双指标评估决策模型 4.7 指标加权平均量化表 4.8 竞争性要素评估模型 4.9 标准的投资决策流程 4.10 市场前景的分析预测 4.11 市场预测的工具方法 第5章 资金退出之路 5.1 要为投资者预留退路 5.2 没有流动就没有安全 5.3 如何提高资产流动性 5.4 投资资金的退出机制 5.5 呆滞流动资产证券化 5.6 公司上市与证券市场 第6章 项目包装技巧 6.1 报告文学与科幻小说 6.2 如何给投资者讲故事 6.3 让投资者拍板的条件 6.4 深入浅出乃沟通捷径 6.5 中介服务机构的角色 6.6 融资成功的三个要素 6.7 商务模式的设计策划 6.8 技术模式的设计策划 6.9 经营模式的设计策划 6.10 合作模式的设计策划 6.11 商务计划书基本模式 第7章 投入产出分析 7.1 从三个原始问题出发 7.2 如何评估资产的价值 7.3 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 7.4 贴现率是怎样计算的 7.5 资金的加权平均成本 7.6 项目的现金流量预测 7.7 项目评估的三大指标 7.8 投资者期望的回报率 7.9 投入产出的数量模型 第8章 投资风险分析 8.1 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 8.2 风险识别与头脑风暴 8.3 风险的模拟情景分析 8.4 商务模式的流程分析 8.5 风险加权平均量化表 8.6 风险发展趋势的推测 8.7 项目概率树风险分析 8.8 项目的盈亏平衡分析 8.9 项目要素敏感性分析 8.10 风险应对的六种模式 8.11 风险管理的四项原则 第9章 资产兼并重组 9.1 没有区别就没有战略 9.2 资产重组的法律形式 9.3 资产重组的交易模式 9.4 资产重组的效益分析 9.5 多元化的馅饼和陷阱 9.6 多元化的进攻和撤退 9.7 资产兼并的优先抉择 9.8 现金并购的定价模型 9.9 股权并购的定价模型 9.10 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 9.11 借壳上市的并购重组 中国的屌丝们,大多无法进入投行打工,但不意味没有机会分到资本的好处,明天谁也无法确定。我们要看到希望。

Ⅵ 主持人陈蓉出什么事了

被人举报。

2016年由快鹿债权人共同设立的 “快鹿债权人TM”公众号发布了一封名为“2016.12.24 维权行动:实名举报陈蓉和坚决反对其主持春晚”的实名举报信。

举报信中表示,在快鹿大案中,陈蓉作为快鹿集团旗下平台“金鹿财行”的形象代言人,以及上海东虹桥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股东(出资500万元)这二重身份,为欺诈的盛行推波助澜,上海浙江及其他等省份广大债权人,就是看了陈蓉代言和东虹桥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担保才买的理财产品。

因日前有媒体报道称,2016年春晚陈蓉将作为上海分会场的女主持人。快鹿债权人表示,强烈要求撤换其担任中央台春晚上海分会场主持人,不应任用“带病”的主持人。

(6)上海快鹿融资案扩展阅读

此前,有传闻称上海电视台主持人陈蓉是电视剧《蜗居》海藻的原型。而看过《蜗居》的人都知道,海藻在剧中是一个破坏别人家庭的“小三”角色,而自从电视剧《蜗居》播出后,不少人都非常好奇,主持人陈蓉的私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据悉,主持人陈蓉她的初恋男友是93届导演系的男生J。此前与男友相恋多年,2001年的时候两人关系开始恶化,随后2001年的时候,陈蓉与男友分手。而关于分手原因便是相传的“第三者插足”。

Ⅶ 快鹿集团兑付消息"啥辰光开始

央广中国北京四月5日消息(记者赵珂)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今天有消息传出,据上海快鹿集团内部员工透露,三月份快鹿关停了几家子公司,自己所在的快鹿全资子公司,员工辞退了一半,一把手薪水停发。由电影《叶问三》假票房引发的连锁反应似乎仍然没有停止的迹象。 上海快鹿是一家民营投资公司,它旗下的子公司——大银幕(北京)电影发行控股有限公司是电影《叶问三》的发行方。三月四日,《叶问三》开始上映,5天就拿下陆个亿的票房,但随后就被曝出各种票房造假问题。最终,经主管部门查实有三贰00万虚假票房,并遭到相应处罚。 正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叶问三》的假票房事件虽然告一段落,但上海快鹿却在媒体的审视下不断爆出各种问题。先是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因为假票房事件而股价猛跌,然后金鹿财行和当天财富这两家被认为是快鹿系的公司先后都发生了理财产品延期兑付和客户挤兑的情况。 根据公告,金鹿财行、当天财富涉及的兑付金额分别为三亿元和依5亿元。两家公司都在公告里表示,快鹿集团会给他们的理财产品做资金担保。但目前又传出快鹿集团本身的资金出问题的消息,快鹿还能兑现自己的承诺吗?《天下公司》今天分别询问了金鹿财行和当天财富。金鹿财行的工作人员强调,快鹿的资金担保是有书面授函的: 金鹿财行:您说的这个是快鹿三0亿的资产担保,我们这边也有书面授函这个情况我知道有,然后他还是说延迟两三个月兑付,签署资产保全协议,并且到我们总部盖章,我们这边在这周之内,会有具体的兑付时间列表会通知到客户的。 当天财富方面则表示,外界传言并不可信: 当天财富:首先你说的这个快鹿集团出问题这个事情我不知道,第二点就是外面飞的消息有可能只不过是公司一些暂时的方案,也不一定是真的。因为现在这种非常时期也有可能是以讹传讹,乱七八糟的消息都在飞,没什么太大问题的情况下大家还是保持镇定,听公司怎么讲才是关键。因为我觉得作为员工来讲,外面的消息我看了真的是在笑,那些消息是怎么造出来的。 我们还对这两家公司的高层以及快鹿集团的高管提出了采访要求,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对方回应。 据业内人士介绍,快鹿集团对《叶问三》进行了一系列资本运作,有公司负责卖相关的众筹产品,有公司去买票房收益权,有公司认购票房收益权投资基金,还有公司为这个基金提供收益保底。 表面上看,资本市场对《叶问三》抱有极大信心。但实际上,《叶问三》资本运作涉及的几十家公司,都与上海快鹿集团关系暧昧,有的甚至直属快鹿麾下。也就是说,《叶问三》的投资资金在快鹿的关联公司间流转后,最终又回到了快鹿手中。 快鹿的这种操作手法有没有问题?互联中国金融千人会联合创始人汤浔芳说,在法律层面上,很难说这是违规: 汤浔芳:他有什么问题我们说了不算,得公安机关先查才能说了算。第二个就是说业务讨论上看他各个实体之间法律层面有没有瑕疵。中国法律的架构,包括P贰P平台还有资产端资金端的股东之间的关系,还有关联担保这个事情,在中国的法律层面没有明确的界定不能去做。比如所关联担保是不是合法,他没有说不合法。还有一个就是资金端资产端后面的股东、P贰P平台和担保方后面的股东是一致的,合不合法,我咨询了好几个专业律师他们也没说不合法,不能去做这个事,就是难以在法律层面说违规。 有观点认为,快鹿集团一直在玩的就是一场庞氏骗局的游戏,出事情是迟早的事。汤浔芳认为,从快鹿的业务来看,不太像庞氏骗局: 汤浔芳:现在爆发出来的就是一个《叶问》这样一个事情,我觉得很难说他是一个庞氏骗局,庞氏骗局是他自己赚的钱没办法给到投资人收益,然后不断地用发新标去还旧的贷款融资,但是你看整个快鹿集团是不是这么做,我觉得也不一定。 现在,外界流传消息称快鹿集团资金链已经出现问题,汤浔芳表示,这件事只有公安机关调查以后才能有定论,现在大家都只能猜测: 汤浔芳:得看他自己本身的老板有中国资产,上市公司中国资产,看他能不能填补《叶问》带来的亏空。那么资金链紧张是很多公司都存在的一个事情。但是说有没有断资金链的链条,我觉的现在下判断还为时尚早。因为确实不知道他们具体内部的情况,去打听的时候也确实打听不出来,问也问不出来,你很难去下这个判断。我们又不是公安机关,没有他后台运营的数据,就是关于快鹿这个事情我觉得非常具体的下结论是对他平台上的投资人不负责任的

Ⅷ 崔点评:金融受害群众比窦娥还冤,必须要回血汗钱吗

昨日,崔永元向上海警方曝出惊天大料,直接实名举报彭明达!

彭明达是谁?这一次不是明星、不是名人,也不是偷税漏税。而是骗了无数老百姓血汗钱的金融大鳄。

他就是两年前轰动全国的快鹿集团金融诈骗案件的涉案人之一,集资规模超400亿人民币,数十万人血本无归,其为快鹿系里的大股东。

就在国庆前,上海对快鹿系开庭审理,还有100亿未兑付。

作为全国重大金融诈骗案件的涉案人竟然还可以堂而皇之地大庭广众之下在新西兰奥克兰市担任新西兰中文电视台NCTV总裁台长?背后的势力不容小觑!但我们相信,在小崔的推动下,随着案件的进一步侦查,真相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其实这并不是崔永元第一次向这场金融骗局出手。早在三个月前,他就揭露了快鹿另一大作《大轰炸》的秘密!

自称花了3亿,其实花了10亿不止。崔永元怒喊:这些花掉的钱,就是理财产品,是上海老百姓的血汗养老钱。

而最初的出品方就是上海合禾,范冰冰偷税漏税也被公布于此,可笑的是《大轰炸》还将于10月26日全国上映。

面对此况,崔永元强硬发声,公开向所有人呼吁:抵制《大轰炸》!和我一起抵制!让正义还有一点点面子!

从明星到金融大鳄,从电影到P2P到老百姓买理财,原来这背后都是同一个局!

崔永元公然向金融大鳄开炮,面对如此欺骗老百姓的金融骗局,崔永元高声疾呼:不承诺还血汗钱,我们就坚决抵制:

Ⅸ 有哪些有关于互联网金融骗局的事件

随着80、90后对网络的深度应用,互联网投资越来越普遍。俗话说,林子大了啥鸟都有,一些非法、坑爹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了吸引投资者啥招都往上用了。今天,作为研究员的一姐查了渣浪、度娘排出了目前为止史上最坑爹、最恶心的互联网金融骗局,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1.e租宝事件非法融资500亿,掀起P2P跑路大潮
号称全宇宙最大的互联网+融资租赁平台e租宝,火爆时扛起了国内P2P发展的大旗,吸纳资金额近500亿,牵涉投资人近80万人,客户遍布全国,牛逼到敢助力“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底因设立假标、非法集资被查封,案子震惊全国,80万投资人的资金到现在也没有着落。“臭肉坏了满锅汤”,e租宝事件掀起了P2P的跑路潮。
2.空中巴士骗局刺破互金泡沫
未来某天,可能你正在路上开着车,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从头顶上飘来一片阴影。不要怕,这不是科幻大片,而是我们身边有可能真实发生的事情——“神秘的空中巴士终于试运行啦”视频。正当人们为空中巴铁闪亮的科技创新亮瞎眼时,背后饱受争议的华赢凯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浮出水面。华赢凯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早在今年3月就曾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阳分局列入经营异常公司中去,而年中却以空中巴士项目融资为投资者设坑。
3.叶问3票房造假引发互联网众筹信任危机
2016年3月,电影业传来《叶问3》票房造假的消息,而有意思的时候,《叶问3》背后居然是一个金融产品,投资方快鹿集团从一开始就预期票房为保证,发行了多支与之相关的基金,还通过苏宁金融众筹平台做了众筹围绕《叶问3》的金融产品还做了各种衍生交易,把P2P,众筹,股市,基金联系到了一起。而一损俱损,票房造假引发连锁效应,快鹿集团随即陷入兑付危机。这件事情让原本就有争议的互联网众筹陷入现任危机。
4.一元购的无底洞骗局
“用一元钱,实现一个梦想”只需要花一元钱,就可以得到丰厚奖品,大到开走宝马、抢购手机,小到百元充值卡加油票,这种好事您相信么?大量互联网公司的一元夺宝游戏,邀请用户一元起投,然后抽幸运者,抽到谁,手机、宝马等大奖就归谁。大量用户越投越上瘾,有的人不知不觉就投了四五十万,还有的人倾家荡产也在所不辞。
专家表示:一元购这种商业模式,看似通过互联网平台在销售商品,而实际上却是打着电商旗号销售中奖机会,也就是类似网络售彩。而去年,国家就已经叫停了网络售彩业务,因而一元购是法律风险较大的商业模式,会破坏交易安全,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云在指尖被查处,引发微商大地震
云在指尖”是做什么的?只听名字很容易想到云计算,其实这是一家微商分销平台,名气还不小。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湖北省咸宁市工商局发布公告称,“云在指尖”涉嫌传销一案已结案,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3950余万元,并处以150万元罚款。微信方面也已将“云在指尖”相关公众账号封号。what?不是说好了可以月入10万、108天买奔驰、6个月买房的吗?! 微商套路深,轻易不要信 !
6.校园借贷逼男大学生吞农药,逼女大学生援交
长春某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大一新生,通过校园内的借贷广告,借了一万块钱,结果晚还6天,借贷公司让其还4.2万元,大学生被逼无奈喝农药自杀。女大学生李丽借贷款500块钱,周利息30%,利滚利目前已经欠款5.5万元。李丽还不起拍裸照抵押,借贷公司随后教唆李丽卖初夜、援交还款。
7.昆明泛亚空手套白狼
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在网上销售的产品“日金宝”,用新投资人的钱支付老投资人的利息和收益,不断引诱“接盘侠”,“日金宝”一直维持繁荣的假象,高达430亿元资金正中圈套。昆明泛亚在封闭的有色金属市场内拆东墙补西墙,前期不断引入流动性推高商品价格,后续投资资金难以为继时便即刻崩盘。20余万投资人和300多家机构像当年华尔街的那些富豪俱乐部成员一样深陷泥淖。
8.3M互助金融社区金字塔骗局
MMM互助金融社区打着科技金融的幌子,投资货币可选择人民币与虚拟货币(比特币、摩根币、百川币),这让它看起来无与伦比的牛逼。不要以为被骗的都是老年人,MMM互助金融社区的受害人主要是熟练操作互联网、网银、第三方支付APP等移动网络设备的年轻人。
而MMM实际上是熟人传销、高返利游戏。它并没有任何实际产品,不对接任何产业,不产生任何现金流,仅通过设立推荐奖、管理奖的方式发展下线,拉亲朋好友入伙。这个暗箱般运作的平台此前已经多次崩盘冻结,由于在国内没有注册实体,服务器安置在国外,公安机关甚至无从介入调查。
9.中晋340亿元兑付危机
2016年4月6日,上海警方对因涉嫌非法吸储和集资诈骗的“中晋系”相关联公司进行查处。截至2016年4月1日,中晋一期基金共募集资金52.6亿元,超计划筹资2.6亿元。而另一项数据则显示,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晋合伙人的投资总额已突破340亿元,涉及总人次超过13万。
10.鑫琦资产19亿兑付危机
2016年2月,陕西鑫琦资产上海分公司被爆出兑付危机,遭投资人围堵。2月18日,鑫琦资产在官网发布公告,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资产兑付;资产兑付,并协助限期变现;投资人可成立债权人委员会,负责兑付资产。据报道,此案涉及5000位投资人,涉及资金19亿元。投资者反映,警方已经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