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预算三峡工程总投资多少亿
按照竣工财务决算草案,三峡工程形成资产2078.73亿元。
其中:交付三峡集团公司1729.25亿元,包括防洪资产179.87亿元、发电资产1300.24亿元、航运资产247.55亿元(含升船机等尾工项目)、坝区接待中心等其他独立资产1.59亿元;交付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资产348.59亿元;三峡办办公楼等资产8800万元待财政部批准后转出;核销80.8万元。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
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1)三峡工程投资结构融资结构扩展阅读:
三峡工程的业主是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设计单位是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监理单位是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公司,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发展等。
主要施工单位有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安能建设总公司(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部队)、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联营体)等,这些企业曾经承担了包括葛洲坝水电站、二滩水电站、引滦入津工程在内的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建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峡水电站
『贰』 三峡工程的投资与效益
按1993年5月末的价格水平,枢纽工程概算500.9亿元人民币。输变电工程概算和水库移民安置概算尚在编制之中。
三峡工程投资虽然很大,但由于建设周期长,年度投资额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不是很大。以1993年为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2 000多亿元,三峡工程准备工作投资20.2亿元,还不到。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02%;1994年计划投资50亿元,约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0.4%。
从整体上看,三峡工程的资金自筹能力是比较强的。在施工开始第11年首批机组发电后,工程即开始有收人。工程17年完工,之后还有3年观察期,共计20年。在这个期间所发电量(5 079亿千瓦时)的收人,除可以解决工程后期所需的资金外,有可能还清工程所有的贷款本息。但发电前11年是纯投人期,也是整个工程建设期内资金平衡的困难时期。
按照国家已确定的政策,国家对三峡工程的资金投人主要有两项:一是全国每度电加价4厘钱,作为三峡工程的资本金,平均每年有20亿元左右,随着发电量增加,这部分资金还会相应增加。这部分资金体现了全国人民对三峡工程的支持。二是三峡总公司所属葛洲坝电厂的发电纯收人不再上交,完全用于三峡工程。这两项资金前11年共约283亿元,占资金需求的大部分。对部分缺口资金,除利用一部分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外,正在探讨利用外资、发行国外债券等筹资方式。已有多家国际金融组织开始参与三峡工程国际融资方案的研究,其中世界上著名的美国美林集团、摩根财团、所罗门兄弟公司和日本野村证券公司等都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利用外资也要引人竞争机制,有关部门将对各家的条件进行比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融资方案,经国家批准后实施,力争以比较低的成本筹措到所需资金。
截至30日,三峡电站累计发电已达2744亿度,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同时有效地减少了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如果26台机组满负荷运行,三峡年发电量可达847亿度。
水库蓄水改善了宜昌至重庆的航运条件,较大幅度地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长江航运业的发展。三峡枢纽2004至2007年通过货物总量约2亿吨,与通航前历史最大货运量相比增加了1.3亿吨,且单位能耗降低了46%。
据三峡总公司科技与环境保护部高级工程师陈永柏介绍,三峡水库进入初期蓄水阶段后,实施枯水季节生态补水调度,近两年累计为下游补水62.5亿立方米,不仅改善下游水质和航运条件,还发挥了河口压咸、提高下游工农业及其他生态用水等综合效益。
『叁』 谁是三峡工程的投资主体
三峡工程的投资主体是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还有部分社会集资。
三峡工程预测的静态总投资大约为900亿元人民币(1993年5月末价格),其中工程投资500亿元,移民安置400亿元。预测动态总投资将可能达到2039亿元,估计实际总投资约1800亿元左右。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即电费附加费。
据2011年《三峡(重庆)库区移民工作报告》显示,三峡后续工作目标所需的规划投资总额为1238.9亿元。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三峡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849亿元人民币。
(3)三峡工程投资结构融资结构扩展阅读:
建设单位
三峡工程的业主是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设计单位是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监理单位是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公司,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发展等。
主要施工单位有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安能建设总公司(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部队)、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联营体);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联营体)、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联营体)等,这些企业曾经承担了包括葛洲坝水电站、二滩水电站、引滦入津工程在内的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建设。
三峡电厂不是独立法人,它是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单位。三峡枢纽除通航建筑以外的所有设备设施均由三峡电厂管理,包括左岸电站、右岸电站、地下电站、电源电站、泄洪设施、大坝水工建筑等。
『肆』 三峡工程如何收回投资
“一江春水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水电站的主要收益就是“卖电”。杨亚说,三峡工程是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集中体现于电力资产的价值。三峡电站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设计年平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加上已经投产发电的葛洲坝电站,总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年发电量1000亿千瓦时。三峡水电站强大、清洁的可再生电能以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电价输入华东、华中及广东电网,将产生稳定可靠的现金流。
截至今年4月底,三峡累计发电量超过1000亿度,国务院批准的三峡上网电价为每度0.25元,据此计算,发电总收入达250亿元。
三峡总公司的一份报告称,到2026年,三峡工程和金沙江下游四个梯级电站项目将全部竣工,三峡总公司水电装机容量将超过6360万千瓦,年发电量将超过3000亿度,仅水力发电业务年收入将超过600亿元。
三峡工程投资总额有望控制在1800亿元内,预计比概算2039亿元少用200多亿元。
国家宏观调控为三峡工程创造良好环境
三峡工程总投资概算为2039亿元,其中静态投资约为900.9亿元(包括水利枢纽工程概算500.9亿元和移民投资概算400亿元),建设期价差749亿元,贷款利息389亿元。
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认为,少用200多亿元客观上得益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近几年来物价、利率比较平稳,使动态投资减少。以建设期价差为例,当初进行动态投资测算时,预测每年的物价涨幅在5%-10%不等,但近年,物价持续走低,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大大低于预测的物价涨幅,这使三峡工程投资少用了140多亿元。同时,利率的持续下调,大幅降低了工程贷款利息,又节省了60亿元。
有关专家认为,三峡工程建设期间赶上有利的经济环境,证明国家决定兴建三峡工程的时机十分恰当,抓住了最佳的发展机遇。
曹广晶说,在大环境有利的情况下,三峡工程在10多年的建设过程中,精心施工,严把质量关,没有出现大的失误,这也是三峡工程少花钱的一个原因。
科学规范的管理守住静态投资“底线”
三峡总公司计划发展部负责人赵健强说,静态投资是一个“本”,控制不住就会使概算成倍增加。特别是三峡工程规模巨大、工期长达17年,如果不用科学的管理守住静态投资的“底线”,必然导致国家不断“调整概算”,极易陷入“投资无底洞”。
赵健强说,在实践中,三峡总公司探索出“一种模式、两套价格体系”为核心的科学管理体系,守住了水利枢纽工程静态总投资500.9亿元的“底线”,这是三峡工程省钱的重要原因。
“一种模式”即“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投资管理模式。三峡总公司根据国家核定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静态总投资500.9亿元的额度,按照分标段项目的划分和总量控制、合理调整的原则,编制业主单项执行概算和业主总执行概算,作为对工程静态投资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的主要手段。同时,按照计划工程量,当年国家公布的物价、利率、汇率、税收等政策引起的造价变化,以及设计优化、修改或自然因素等引起的造价变化,分年度进行动态投资管理,以确保资金少投入、多产出,降低工程成本,从而达到控制总投资的目的。“两套价格体系”即在投资管理中建立合同和执行概算两个价格体系,以概算为“尺子”,控制项目成本。
赵健强说,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与原先的设计相比新增了很多子项目。三峡工程质量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又需多花钱,一些项目优化设计也要多花钱。但是,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三峡总公司消化了多达88亿元的新增项目,没有突破静态投资的“底线”。
优化融资结构降低项目成本
针对三峡工程不同阶段的特点,三峡总公司实施分阶段、多渠道的融资策略,优化融资结构降低项目成本。
在使用银行贷款中,三峡总公司通过借新还旧、蓄短还长,不仅降低了融资成本,也增加了资金调度的灵活性。从1999年起,为避免发债资金一次到位产生的资金闲置,公司开始使用短期临时搭桥贷款,每年使用搭桥贷款的规模都在20亿元至30亿元之间。同时,还在国内银行间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争取贷款利率优惠政策。
从三峡二期工程开始,三峡总公司把发行企业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筹资手段,共发行七期总额220亿元的三峡债券。发行期限3年至30年,有固定利率,也有浮动利率,付息方式有分年付息,也有到期一次偿还。2005年三峡债券加权平均年利率为4.61%,比国内同期商业银行贷款低1.65个百分点,与银行贷款相比,三峡债券累计已降低利息支出约10亿元。
据统计,由于进行贷款利率的公开询价,发行三峡债券,调整债务结构,采用商业承兑汇票方式结算等措施,仅2002年,三峡总公司就节约利息支出3702万元。
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18日电(记者江时强、黄豁)“投资无底洞、工期马拉松”,是大型工程建设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但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中,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抓住近年来物价、利率比较平稳等有利条件,建立健全投资控制体系,在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的同时,使工程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三峡工程投资总额有望控制在1800亿元内,预计比概算2039亿元少用200多亿元。
国家宏观调控为三峡工程创造良好环境
三峡工程总投资概算为2039亿元,其中静态投资约为900.9亿元(包括水利枢纽工程概算500.9亿元和移民投资概算400亿元),建设期价差749亿元,贷款利息389亿元。
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认为,少用200多亿元客观上得益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近几年来物价、利率比较平稳,使动态投资减少。以建设期价差为例,当初进行动态投资测算时,预测每年的物价涨幅在5%-10%不等,但近年,物价持续走低,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大大低于预测的物价涨幅,这使三峡工程投资少用了140多亿元。同时,利率的持续下调,大幅降低了工程贷款利息,又节省了60亿元。
有关专家认为,三峡工程建设期间赶上有利的经济环境,证明国家决定兴建三峡工程的时机十分恰当,抓住了最佳的发展机遇。
曹广晶说,在大环境有利的情况下,三峡工程在10多年的建设过程中,精心施工,严把质量关,没有出现大的失误,这也是三峡工程少花钱的一个原因。
科学规范的管理守住静态投资“底线”
三峡总公司计划发展部负责人赵健强说,静态投资是一个“本”,控制不住就会使概算成倍增加。特别是三峡工程规模巨大、工期长达17年,如果不用科学的管理守住静态投资的“底线”,必然导致国家不断“调整概算”,极易陷入“投资无底洞”。
赵健强说,在实践中,三峡总公司探索出“一种模式、两套价格体系”为核心的科学管理体系,守住了水利枢纽工程静态总投资500.9亿元的“底线”,这是三峡工程省钱的重要原因。
“一种模式”即“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投资管理模式。三峡总公司根据国家核定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静态总投资500.9亿元的额度,按照分标段项目的划分和总量控制、合理调整的原则,编制业主单项执行概算和业主总执行概算,作为对工程静态投资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的主要手段。同时,按照计划工程量,当年国家公布的物价、利率、汇率、税收等政策引起的造价变化,以及设计优化、修改或自然因素等引起的造价变化,分年度进行动态投资管理,以确保资金少投入、多产出,降低工程成本,从而达到控制总投资的目的。“两套价格体系”即在投资管理中建立合同和执行概算两个价格体系,以概算为“尺子”,控制项目成本。
赵健强说,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与原先的设计相比新增了很多子项目。三峡工程质量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又需多花钱,一些项目优化设计也要多花钱。但是,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三峡总公司消化了多达88亿元的新增项目,没有突破静态投资的“底线”。
优化融资结构降低项目成本
针对三峡工程不同阶段的特点,三峡总公司实施分阶段、多渠道的融资策略,优化融资结构降低项目成本。
在使用银行贷款中,三峡总公司通过借新还旧、蓄短还长,不仅降低了融资成本,也增加了资金调度的灵活性。从1999年起,为避免发债资金一次到位产生的资金闲置,公司开始使用短期临时搭桥贷款,每年使用搭桥贷款的规模都在20亿元至30亿元之间。同时,还在国内银行间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争取贷款利率优惠政策。
从三峡二期工程开始,三峡总公司把发行企业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筹资手段,共发行七期总额220亿元的三峡债券。发行期限3年至30年,有固定利率,也有浮动利率,付息方式有分年付息,也有到期一次偿还。2005年三峡债券加权平均年利率为4.61%,比国内同期商业银行贷款低1.65个百分点,与银行贷款相比,三峡债券累计已降低利息支出约10亿元。
据统计,由于进行贷款利率的公开询价,发行三峡债券,调整债务结构,采用商业承兑汇票方式结算等措施,仅2002年,三峡总公司就节约利息支出3702万元。
『伍』 j急需三峡工程项目融资案例分析题 我要交小组作业实在找不到答案大家帮忙
这个专业的东西很多哦,不好意思帮不了你了
『陆』 三峡工程的投资效益体现在哪些方面麻烦亲详细解释下,最关键的是"投资效益",谢谢啦!
首先是防洪。这是第一位的。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也曾造成过很多次严重水患,远的不说,1998年的“世纪大洪水”就让人记忆犹新,那次受灾人口超 过1亿人,直接经济损失1500多亿元。通过三峡调蓄,现在荆江河段防洪能力已由不足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使遇到像1870年那样千年一遇的特大洪 水,通过运用荆江地区蓄滞洪区,也可保障荆江河段防洪安全。可以说,在保护长江中下游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耕地免受洪涝灾害方面,三峡工程发挥着 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上,三峡工程建成以来已拦蓄洪水数十次,长江下游未再出现严重洪涝灾害。
第二是发电。三峡电站发电规模居当今世界之最,相当于建设一座年产5000万吨原煤的特大型煤矿或年产2500万吨的特大型油田。截至2014年,三峡电 站累计发电量超过81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了2.65亿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6.9亿吨。三峡电力的送出范围是华中电网、华东电网、广东电网,供电区 域覆盖中国国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0%;受益人口6.7亿,占中国人口的50%。
第三是航运。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但是,没有三峡工程就没有黄金水道,三峡工程为长江经济带规划提供了战略基础。三峡工程建设前,长江航道水流湍急,险 滩密布,航行条件极为复杂,通航能力较弱,运输成本较高。三峡工程建成后,使三峡上游660公里的航道成为深水航道,同时,枯季调节流量,增加了下游航道 水深,改善了航运条件,万吨级船队一年中有半年以上可从武汉直达重庆,使这一航道年单向通过能力由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而且船舶运输的速度和 安全性也大大提升。2011年,三峡船闸总货运量突破1亿吨,比原先的规划提前了整整20年,是蓄水前平均年货运量的10倍。
第四是水资源综合利用。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属“极度水资源缺乏”,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十分重要。长江天然来水季节性特征明显,时 空分布不均。每年汛期,三峡工程以防洪为主;枯水期,则以抗旱补水为主。每年汛前,三峡水库水位降至汛限水位运行,腾空库容以拦蓄洪水,汛末开始蓄水,逐 步抬高水位,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三峡水库近几年的运行实践证明,通过科学调度,蓄丰补枯,可优化和调整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保障中下游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和 航运需求,提供更多的优质清洁电能,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
『柒』 三峡工程每年的资金投入和收益情况的详细数据
谁知道你是不是商业间谍
给你个网站自己去看吧
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国家机密
『捌』 三峡建设的钱是如何筹来的.
国库……纳税人……
『玖』 至今,三峡工程总共投入了多少资金
1、根据报道,经国家正式批准的三峡工程初步设计静态总概算(1993年5月末价格,不包括物价上涨及施工期贷款利息)为900.9亿元。其中枢纽工程投资500.9亿元,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费用400亿元。三峡工程施工期长达17年,且其资金来源多元化,计入物价上涨及施工期贷款利息动态总投资,估算约为2039亿元。近年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物价稳定、利率下调,预测三峡工程总投资不会超过1800亿元。
2、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水电站左岸设14台,左岸12台,共表机26台,前排容量为70万千瓦的小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通航建筑物位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包连续级船闸及早线一级垂直升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