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2018年共享单车融资时间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2018年共享单车融资时间

发布时间: 2021-06-11 18:26:32

① 在国内共享单车为什么走向了没落

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共享单车大家都不陌生。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的最佳方案,共享单车在资本助推下,曾占据大街小巷。橙色、黄色、蓝色等颜色的共享单车,是城市中流动的色彩。
然而最近,在通州居住的凌晗发现自己越来越难找到共享单车了,“去年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现在基本没有了,都被街道的有桩自行车代替。”大街上,基本上也只剩橙色和蓝色系单车。
随着共享单车代表项目ofo资金告急,超1600万用户排队退押金的事件频频登上热搜。为了抵债ofo最终将原本造价300元的单车以5元的价格“贱卖”。ofo甩卖共享单车,拉开了行业迟暮后的情形。
在经历了资本的大起大落后,共享单车在一片厮杀后淡出人们视线,原本被视为自行车行业曙光的共享单车,在疯狂烧钱扩张后,也留下巨大的创伤,曾经的一片片坟场,一堆堆车山现在都不见踪影,那些单车去哪了呢?
竞争留下的钢铁垃圾
投放量大于使用量在共享单车行业已成常态。
7月31日,北京市交通委发布今年上半年共享单车运营情况。根据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为160.4万次,平均日周转率仅为1.1次/辆。这意味着目前被投放的单车每天最多只被使用了1次,车辆投放量严重过剩。
物极必反、月盈则亏。2018年初共享单车达到顶峰,单车数量急剧扩增,同时也给城市治理带来了极大的难题。违规停放、坏车率高、私占现象严重。原本方便人们出行的共享单车,如今整正迎来一场治理战。
“一般需要寻找3辆以上,才能找到一辆可以正常使用的单车。”曾有许多用户反映。除此之外,共享单车的安全情况也令人堪忧。为了快速扩张,部分企业采用的单车质量也不合格,安全事故频发。
在共享单车泡沫破碎后,当初被用来抢占市场的单车,在城市街道横尸遍野。报废的自行车不仅占用公共空间和土地资源,还将产生固体废物。按此前北京自行车电动车协会报道称,2000万辆单车全部报废后,将产生近30万吨废金属。
倒闭的企业置之不理,所有运营整治压力被强加给交通部门,但由于交通部门人手不够,从2017年开始,各城市便开始控制共享单车数量,禁止再投放新单车。
新车劝退,老车调度。目前,在北京运营的共享单车企业共有9家,在北京市交通委约谈后,智享出行、潮牌单车、赳赳单车和智享单车4家企业将主动退出运营或加快整改。原本已经进入北京市的ofo、摩拜、小蓝、哈啰、便利蜂从车辆运行效率、停放秩序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

② 美团收购摩拜后,市值增长18亿,摩拜后悔了吗

当然不会。不知不觉间,共享单车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可是,2018年对于共享单车来说,好像进入了一个困境。深受大众喜爱的摩拜单车卖身给了美团,引发无数人感叹,觉得摩拜单车被贱卖了。可是,当ofo小黄车也开始走下神坛,人们纷纷觉得摩拜的胡玮炜,果断抽身,才是真正的赢家。那么,对于美团来说,收购摩拜是对是错?

对比坚持融资道路的ofo小黄车,由于没钱,身陷多重困境,负面新闻频出。目前的共享单车前景还不明朗,免押金是大势所趋,经过小黄车的“退押难”,如今的消费者更加愿意使用免押金,共享单车也不可能一味的依靠融资烧钱。所以,摩拜团队的“卖身”决定,显然是很明智的,现在可谓名利双收。

③ 共享单车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2014年,北大毕业生戴威与4名合伙人共同创立OFO,致力于解决大学校园的出行问题。

2015年5月,超过2000辆共享单车出现在北大校园。

2016年底以来,国内共享单车突然就火爆了起来,最近一张手机截屏蹿红网络。在这张截图上,24个共享单车应用的图标霸满了整个手机屏幕,真的是“一图说明共享单车的激烈竞争”。而在街头,仿佛一夜之间,共享单车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各大城市路边排满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

绿色车:享骑电单车、易拜单车、酷骑单车、小强单车、云单车、小鹿单车、骑呗单车、优拜单车、熊猫单车、乐途单车、快兔出行。

浅蓝色:1步单车、智享单车、小蓝单车、由你单车、小鸣单车、途尔电单车。

黑色:Qbike、黑鸟单车、米家骑行、曲奇单车、酷玩单车、北京出行。

红色:龙城单车、西游电单、贝庆单车、闪骑电单车、哈罗单车、共佰单车。

橙色:微笑单车、Funbike、摩拜单车、CCbike。

白色:小白单车、芒果电动车、Obike、DDbike。

银白色:7号电动车、智慧单车。

土豪金:酷骑单车。

拓展资料:

共享单车,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共享单车实质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租赁业务-自行车租赁业务,其主要依靠载体为(单车)自行车。可以很充分利用城市因快速的经济发展而带来的自行车出行萎靡状况;能够最大化的利用了公共道路通过率,同时起到健康身体的作用。

2018年5月16日,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召开新闻发布会,出台山东最严互联网共享单车规范。

④ 有哪些共享单车品牌已经倒闭了

据报道,在共享单车贴吧里,有网友展示自己手机上满屏的共享单车APP,数量共有24个之多,包括CCbike、小蓝单车、7号电单车、黑鸟单车、哈罗单车、何在、骑点、奇奇出行、小鸣单车、酷奇单车、由你单车、踏踏、熊猫单车等等。

随后资金问题大面积爆发,目前小蓝单车被爆拖欠供应商款项高达2亿元,涉及70余家供应商,大部分供应商被拖欠款项在100万元左右,部分供应商被拖欠款项高达800万元,而要接手小蓝单车和酷骑单车的拜客出行似乎也有“隐忧”。

希望已倒闭的共享单车的押金可以早日完成退款!

⑤ 令人震撼的共享自行车坟场,为什么明知亏本还有人投资

在资本的助力下,共享单车行业曾经是火热的风口,不仅盘活了交通,甚至让一些濒临倒闭的自行车厂起死回生。但是狂欢过后,却留下来一地鸡毛,生产线上不断被制造出来的共享单车,数量明显过剩,那些无人处理的单车,就被统一堆到了市郊,形成了一座座触目惊心的共享单车坟场。摄影师吴国勇通过无人机记录下来国内20余座城市的这一奇观。从天际俯瞰,各种颜色的单车堆在一起,像像美丽的花田,这是对于资本无声的讽刺。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荒唐的一幕,这么多共享自行车企业能够获得一轮又一轮几百万美元到几亿美元的融资,而这些报废的自行车自然就成为了炮灰。

⑥ 共享单车的前景会越来越差吗

从发展状况来看,共享单车曾经的资本新宠已经风光不再。截止到2018年12月,公布的共享单车融资事件寥寥无几。2018年3月, ofo宣布完成E2-1轮融资8.66亿美元。由阿里巴巴领投,灏峰集团、天合资本、蚂蚁金服与君理资本共同跟投。虽然再次创下共享单车行业单笔最高融资纪录,但小行车已经不是炙手可热,此次融资,或许是在行业由规模化增长转入精细化运营阶段,企业存活下来的唯一希望。

2017年9月,发展较好的共享单车企业尚有10家,但到2018年9月,较有规模的企业仅剩7个,且市场规模大大缩小。ofo、摩拜的周活跃渗透率下降约75%。只有哈啰出行由于布局二三线城市,避开了正面竞争,逆势上扬。

截止2017年国内共有77家共享单车企业,累计投入了2300万辆共享单车。而2018年,共享单车问题频出,3Vbike、町町单车、小鸣单车、小蓝单车等多家单车平台倒闭,还有大批共享单车平台面临倒闭危机,共享单车行业历经寒冬时刻。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⑦ 首家共享单车的创始人是谁

首家共享单车的创始人是雷厚义,生于1991年重庆垫江人,重庆在你身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重庆纵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悟空单车CEO。

拓展资料

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共享单车实质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租赁业务-自行车租赁业务,其主要依靠载体为(单车)自行车。可以很充分利用城市因快速的经济发展而带来的自行车出行萎靡状况;能够最大化的利用了公共道路通过率,同时起到健康身体的作用。

优点缺点:

与网约车不同,自行车的运营受季节变化、天气状况等影响也比较大。至于遇上台风暴雨,则无论地处何方,共享单车出行的订单量,都会直线下降甚至归零,而平台还得面对更加高昂的车损折旧成本。

与“有桩”的公共自行车相比,这种随时取用和停车的“无桩”理念给市民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导致“小红车”和“小黄车”的“乱占道”现象更加普遍,城市空间的管理因而变得更加困难,这也就需要相应的管理规定出台。

⑧ 共享单车的创业构想

共享单车的创业构想盈利模式——这是最、最、最重要的。简单说,你的商业模式,怎么赚到钱?任何不考虑赚钱的商业模式,都是耍流氓。但如果你耍流氓(当然吧,不能违法)就能解决赚钱问题,我不会在意你是流氓还是君子。如果我问一个创业者他的盈利模式,如果回答是我还没考虑这事,我现在就考虑烧钱做用户,抓流量,我对他都会保持足够的敬意,以及足够的距离

本来共享单车仅仅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一个方案,用户和单车之间本质上只是一个租赁关系,共享单车公司本来只应该靠租金收钱,而不是靠大量占用用户押金挣钱。而事实上大量共享单车公司都采用这种占用用户押金投资盈利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短借长投的老把戏,出问题只是一个时间问题,P2P理财也是一个套路。

2016年下半年,资本如潮水般涌入,行业迅速升温。公开数据统计,目前,共享单车行业整体融资额已近200亿元。在最疯狂的阶段,平均每天都有近亿元的资金进入。同时,几乎每月都有新车推出。


各色共享单车争相抢占街头,展开“颜色大战”。行业当时的共识是:精准定位市场,在最短的时间内铺最多的车辆,获取尽可能多的用户。据交通运输部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7月,全国共有近70家共享单车企业,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600万辆,注册用户量超1.3亿。

ofo的活跃用户在2700万左右,押金总量估计在40亿元左右,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资金池。然而依然无法满足ofo对资金的饥渴。仅仅2018年ofo先后通过动产抵押和股权+债权的方式从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融资约55亿元,即便如此ofo的整体负债为64亿左右元。

2018年4月份,摩拜被腾讯给卖给了美团。腾讯对公司有绝对主导权,即便摩拜不愿意卖也没有办法。摩拜的CEO,只能哀怨的说,我们尊重投资人的投票结果。摩拜委身于美团之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未来是暗淡无光的。

与摩拜相比,更惨的是ofo,先是金沙江资本悄悄撤退,然后又在软银,滴滴之间转了一个圈,回到了原点,现在钱都烧的差不多了,到现在连退押金都开始出现困难了。资本给组的局,资本说不想玩了,如果你不听,那想玩也玩不了的。

中国再生资源开发公司报价称,愿以12元每辆车(扣除回收、运输及电子垃圾处理等费用后的净价)的价格,回收广州、深圳、上海等单车踪迹的城市中的车辆。仅在1年多前,单车创始人曾称新车成本400元,是XX单车的天然优势。

押金争议的起因是,2017年8月1日,交通部等十部委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称鼓励企业采用免押金服务方式。此时,共享单车行业已积累起超百亿元押金池,一些媒体开始质疑这些押金“是否存在挪用现象”。而《指导意见》颁布后,许多企业响应,推出免押金服务。

与传统押金不同,共享单车押金按用户数而非单车数收取,杠杆效应明显,多家企业迅速积累起巨额资金池。同时,由于法律性质和监管不明确,押金变相具备融资功能,在 “烧钱期”成为各平台一大重要现金流来源。

押金200,平均有6-10个人把押金留在APP里(你不会每次用车都把押金拿进拿出的,对吗?这是利用你的懒惰),那么就有1200-2000元停留在这辆车上。这辆车的购入单价,我不太清楚,但目测估计不会超过200元。而富士康工厂化生产大规模介入后,可能只需要100元。

每一辆共享单车,要生生从市场上拿走至少1000元。如果投放1000万辆车,那么就是100亿元的存款。这不是一个农村信用社吗?

⑨ 近期ofo共享单车的运作模式算不算非法集资是否有侵权嫌疑

你好,算不算非法集资,主要是看是否具备了非法集资的特征,往往非法集资都具有以下特征: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
2、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
3、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
4、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投资人(受害人)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
遇到非法集资首先不能慌乱,当事人可以立即报案,当事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