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政府融资平台具体是什么业务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各级地方政府成立的以融资为主要经营目的的公司,包括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投资、城建开发、城建资产公司等企业(事)业法人机构,主要以经营收入、公共设施收费和财政资金等作为还款来源。
政府融资平台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单一融资平台,负责公益性和基础性项目融资、资金拨付及还本付息,不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如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二是公益性投融资平台,负责公益性项目融资、建设、运营及还本付息;
三是经营性投融资平台,负责基础性项目融资、建设、运营及还本付息,并可能进行其它经营性项目投资和金融投资;
四是综合性投融资平台,兼具公益性和经营性平台的特点,如吉林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五是“转贷”平台,负责将贷款转贷给政府,自身不承担还款责任,如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政府融资平台重点将融入的资金投入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之中。尽管如此,审计、财政、银监系统目前对政府融资平台定义并没有统一的统计口径。在实际工作中,银行根据自身情况作出决定,有的将投向市政、园区、土地储备类平台贷款划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有的也将投向交通、铁路等投放主体的贷款认定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
另外,人民银行分类: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类型主要为:
(1)各类开发区、园区投融资平台;
(2)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3)土地储备中心类公司;
(4)城市投资建设公司;
(5)财政部门设立的税费中心;
(6)交通运输类政府投融资平台;
(7)其它类型。
❷ 请问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下面成立的融资平台公司(也算是国企)吧,可以借款给私营企业吗!
管委会还没有成立在筹建审批当中,管委会出资成立一个公司,这个公司属于正式国企吗
❸ 连云港市开发区管委会搬到哪里了
搬到猴嘴那边去了吧,在新海连大厦里面好像,望采纳
❹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资环境
一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开发区管委会是连云港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市政府在开发区内行使管理职能,享有市政府授权的各项管理权限。管委会机构精简,人员精干,有权审批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项目。区内海关、国检、工商、金融、税务、保险等机构健全,服务规范,对进区客商推行从项目洽谈、基本建设和投产后的全过程服务,使进区客商在每个环节都能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对进区企业实行扎口收费,收费项目少、标准低,在民营经济园实行“零收费”。
二日臻完善的投资硬环境。连云港市是“中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之一,目前已经形成海陆空立体化、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开发区距连云港港口仅5 公里,海上运输非常方便。同时,经过近几年的努力, 公路、铁路和航空条件都有了很大改善。
建区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开发区一直致力于改善投资硬环境,现已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线形音乐喷泉广场;区内实现了无缝隙绿化,四季常青,常年有花,花园城区特色鲜明,现代化气息浓郁。形成了基础设施配套、生活设施齐全,工作方便、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
供电:已建成11万伏6.3 万千瓦的双回路变电站和两个变电所,可满足用户需要。
供水:日供水20万吨的茅口水厂可以保障区内生产生活用水。
供热:区内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提供工业、民用热源。
电信:拥有装机容量1.2万门的邮电通讯中心,用户可与全国各地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联系。
生活设施:设施完善的生活区和外商别墅区以及商业中心、中小学校等配套设施,为进区客商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目前,连云港开发区已经形成了国家级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国家级新医药产业基地、民营经济园等接纳各类项目进区的载体。
⒈出口加工区 连云港出口加工区位于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内,规划用地面积300公顷,约3 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面积70公顷。
连云港出口加工区区位条件优越。陇海铁路、连徐高速公路和310国道穿区而过;距连云港港口仅5公里,位于海港集输运网中心,交通十分便捷。区内具备建设铁路专用线和内航专用码头的独特条件,可满足企业今后更大发展的需要。连云港出口加工区按照国际标准,已投入1亿多元资金,建成了现代化的通用厂房,基础设施达到“七通一平”标准,完全具备了海关封关运行和企业进驻的条件,为进区企业提供特别优惠的政策。
⒉高新区、民营经济园 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8月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占地面积12.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与国家级开发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人员精干,机构精简,服务高效。已与连云港市中心城区连为一体,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可为客商提供良好的投资条件。区内现有企业孵化器16000平方米,设有“科技风险金”和“科技发展金”,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民营经济园、化学工业园等特色园区初具规模,食品、化工、电子、建材等特色产业出口外向度高。
⒊新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位于开发区中心位置,规划面积1.78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1.05平方公里。产业基地未来可以往东、往北发展,发展空间广阔。2001年12月,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并纳入全国医药产业发展计划。进入新医药产业基地的企业在项目、资金等方面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并支持入园企业加快发展步伐,迅速做大、做强。
⒋东部工业园 第一期用地为开发区经七路以东的1000亩地块。园区实行以中介人(机构)负责引荐项目、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厂区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发方式。开发区对进入东部工业园的外商投资生产性企业,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并对引荐项目的中介人予以一定的奖励。
四、优惠的政策规定
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区,加快开发区发展,连云港开发区从可支配财力中拨出专款,设立“科技发展金”,为进区客商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开发区“科技发展金”扶持数额将根据企业的投资规模、技术含量、经济效益以及对国家贡献大小予以确定。
❺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08月27日,主要经营范围为许可经营项目:商品房开发等。
法定代表人:吴哲
成立时间:2001-08-27
注册资本:417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20791000001688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果山大道601号新海连大厦七层
❻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又哪些企业
1、“一主导”产业
以东方国际集装箱(连云港)有限公司、益海(连云港)有限公司、罗盖特(中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临港产业板块。
2、“三新型”产业
以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医药板块。
以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汉高华威电子有限公司、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材料板块。
以重山风力设备(连云港)有限公司、中复连众风力叶片、国电联合动力技术(连云港)有限公司、江苏阳光晶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能源板块。
3、“两促进”产业
以连云港艾叶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连云港味之素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出口加工业;
以江苏万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连云港中远物流有限公司、连云港万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
(6)连云港开发区融资平台扩展阅读: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优势:
1、地理位置
连云港处在中国沿海南北过渡和海陆东西过渡的枢纽部位,是中西部地区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又是连接太平洋西岸与大西洋东岸大陆桥运输的国际枢纽。
2、区域经济地位
连云港南连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又通过陇海铁路西连中国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是连接东西南北的纽带,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又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带唯一的近海腹地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的黄金地区,是江苏省实施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与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的叠加区、全省三大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加快苏北振兴的龙头地区。
❼ 连云港经济变化
凝聚发展后劲——让连云港不再沉寂之四
“从某种程度上讲,连云港的开放不够主动,连云港人思想不够解放,往往是有风险的不敢干,难度大的不愿干,无先例的不肯干。”谈起连云港为什么发展不快,连云港市统计局刘军这么分析。
现在,情况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在连云港开发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两个月才休息了半天,现在是“白天不开会,中午不回家,节假日不休息”。“表面上看,是来的投资商太多,实在忙不过来;往深里看,是观念发生了变化,大家都有一种紧迫感。”
实施人才战略
人才是连云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市委书记王建华说,“观念正在改变,资金也在不断引进,现在最缺的还是高素质人才。”
对此,江苏连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文军的感受更为深刻,“我们公司准备在境外上市,急需既会外语又懂金融的人才,但这样的人才在连云港很难找到。”
事实上,连云港这些年一直在大力引进人才。“十五”全市人才总量以年均5.56%的速度增长,2005年末达到23万,其中各类高层次人才7141名。但是,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比,这还远远不够。
“以前我们每年也从外地招聘很多人才,真正留下来的不多。”连云港人向我们介绍说。
“人才与经济发展之间有一个互动规律,经济总量与人才引力呈正向关系。” 连云港市人事局局长吴建成分析说,经济发展了,人才就会源源而至。目前连云港对人才吸引力还不是特别强。
怎么办?王建华说,“十一五”期间,连云港就人才问题将牢固树立“第一资源”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培养引进并重,力争新的突破。
“222”人才引进工程就是连云港市为此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据介绍,“十一五”期间,连云港每年拟引进非师范类本科学历人才2000名、硕士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的人才200名、博士或具有正高职称的人才20名。
“我们还要充分整合海外人才信息资源,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系统库,提升人才开发的外向度。”吴建成表示,连云港将不断创新引进海外留学人才的手段和方法,建立海外留学人才联系与聘用的长效机制。目前,他们已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启动基金和科技活动帮扶基金,鼓励留学人员领衔承担国家及省市重点科研开发项目、高科技攻关项目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投资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鼓励企事业单位聘任海外留学人才担任技术领导职务、高级顾问或咨询专家。
按照“人才强市”战略,到“十一五”
末,连云港人才总量要在全省省辖市实现进位、在苏北鲁南地区实现进位、在沿海开放城市实现进位,达34万左右,年均增长8%,每万人中的人才占有量也要达到680名左右。
创新工作机制
“发展战略已经清晰,关键在于抓落实,这才是谋事之道、成事之基。落实最终靠什么?还得靠我们的工作机制。”王建华说。
制定决策不易,落实决策更难。
2005年,连云区开展了一次震动全市的机关作风集中教育整顿行动,对63个单位的工作状态进行了暗访。在连云区、开发区联合召开的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上,区领导做了3件事。第一,请全体干部观看暗访时拍摄的录像,对办事态度冷淡、上班时打牌、吃瓜子、玩电脑游戏等行为公开曝光;第二,当众宣布处理11名“不在状态”的干部:通报批评并责令写出深刻检查、扣发年终岗位目标管理奖、取消年终评优资格;第三,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制度。紧接着,连云区又对干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进行了配套改革。
记者点开连云港政府网站,进入市委、市政府重大事项督查页面,全市重大事项概况、责任体系、实施计划、项目进展情况、督查信箱等栏目一清二楚。
市政府副秘书长石海波介绍,2005年10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重大事项督查组,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徐一平担任组长,从相关部门抽调10多名精干人员,按照“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的总体要求,对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全力督查推进。督查组策划设计的重大事项督查管理系统,分别设在市政府内网和市政府门户网站,对33个重大事项进展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反映。各重大事项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履行职责的情况,网上也一目了然。
对重大事项进行督查推进,只是连云港市委、市政府提高工作效能,改善投资环境的方式之一。起早贪黑抓落实,星夜兼程求发展,已成为连云港人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汇集要素资源
一个地区能否快速发展,取决于能否大量吸纳和汇集外来要素,最大限度地整合和激活潜在要素。
“通过市场化手段将散见的原生态资源整合成发展项目,同国际国内优质要素对接,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力量,这是我们的现实发展路径,也是我们实施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这一宏大工程至关重要的一环和最基本的保障措施。”王建华这样阐释汇集要素资源的重要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连云港凭借自己的发展规划、丰富的盐田资源,以及黄金海岸线,已经获得了客商、项目和投资等重大商机。全市各招商分团和项目载体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加强宣传推介,争取洽谈合作,切实把商机优势转化为招商成果。仅2005年,浙江、上海在连投资就分别达到22.5亿元和14.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
“在连云港新一轮开发、开放、发展的进程中,必须破解资金制约难题。强化资本运作势在必行。”金海投资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去年8月份,连云港通过优化整合国有资产,成立金海投资公司,组建江苏连云发展集团,注册资金18亿元,以此为融资平台和投资主体,吸纳国际国内市场资本,招引战略投资伙伴。
与此相呼应,作为破解资金投入瓶颈的金融资源整合“大戏”也悄然上演。面对加快发展的新形势,连云港积极创新银地互动合作双赢机制,大力开展银政、银企合作,主动向金融机构推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去年10月以来,先后有5家国内金融机构和6个周边城市的市级商业银行,采用银团贷款、委托贷款、票据融资等方式放贷支持连云港建设。省内各个商业银行也纷纷扩大对连云港基层行的信贷授权,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全市金融环境日趋好转。
连云港在编制实施东部城区战略规划的同时,正对全市7500平方公里版图进行全面规划,从中心城区到4个县城,从4个县城到中心集镇,从中心集镇到自然村庄,进行规划全覆盖,市县联动解决环境改善、氛围营造、布局形成、网络构建、项目引进等问题,为发展要素的快速汇集共同编织宏伟蓝图。
王建华充满信心地表示,“可以想见,当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经济与环境同步优化、地域文化与海洋文化相融合、区位优势与文化优势相得益彰的时候,一个真正的国际性海滨城市————连云港就会矗立在黄海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