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蒙牛为什么被中粮集团收购
不是全资收购,而是收购了蒙牛百分之二十多的股份,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
原因:可以看做两者的一种联合,中粮和蒙牛各取所需。蒙牛要以中粮为靠山,拥有大国企的背景、资金支持、各业务单元的资源共享,中粮通过控股蒙牛,进军乳制品行业,继续做大。
❷ 蒙牛的企业背景是什么
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初,总部设在和林格尔县,拥有总资产超过80亿元,职工近3万人,乳制品年成产能力达500万吨。
到目前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已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2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在短短九年中,蒙牛乳业集团创造出来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从创业初“零”的开始,至2007年底,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亿元,年均递增138%;利润超过10亿元,年均递增155%;税收超过10亿元,年均递增178%。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2%;UHT牛奶销量全球第一,液态奶、冰淇淋和酸奶销量居全国第一;乳制品出口量、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居全国第一。
据2006年9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大企业集团首届竞争力500强”,蒙牛乳业集团位居第11位,名列全区和全国同行业之首;在2006年首届“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中,蒙牛乳业集团位居亚洲乳制品企业第3位(前两名为日本企业)。令据最新公布的2007年全国大企业集团500强,蒙牛乳业集团跻身第237位,比上年度提高了50个位次。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蒙牛乳业集团已在全国各生产基地的周边地区建立奶站共计4000多个,联系奶农达300万户,累计收购鲜奶超过1000万吨,为农牧民累计发放奶款超过200亿元。目前,日均收奶量已在全国乳品企业率先突破10000吨大关,位居行业第一,被社会形象地誉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以来“最大的造饭碗企业”。
九年来,蒙牛乳业集团累计投入科研资金上亿元,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自主创新之路。在国内外申请注册商标330件,申请国家专利615件(其中发明专利63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外观设计专利540件),先后建成我国第一个乳业生物技术平台,推出极品纯牛奶“奶嚼6特乳”和“特仑苏纯牛奶”,自主研发了世界上第一款既能“吸收钙”又能“留住钙”的“蒙牛OMP牛奶”,突破世界乳业3项技术难题完成了乳品新秀——蒙牛真果粒的研发与上市;合作研制出符合国人体质的LABS益生菌群和高档婴幼儿配方奶粉;创建了国际领先的乳制品研发中心;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的奶牛性别控制技术,性控准确率达93%以上,对我国奶牛品种结构优化升级将起到决定性推动作用。
2006年3月份,蒙牛乳业集团获得“最具创造力的中国企业”称号,这也是我国唯一获得此殊荣的食品制造企业。在当年10月份举行第27届世界乳业大会上,蒙牛乳业集团高端产品“特仑苏”从技术、品牌、品质、工艺等各方面特别是创新性上远远超越了其他竞争对手,最终捧回了“IDF产品开发奖”,实现了中国在世界乳业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蒙牛乳业集团积极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2003年捐助1200万元抗击非典;2004年为全国教师捐奶价值3000多万元;2005年出资1000万元参与呼和浩特市奶牛风险基金的设立;2006年开始向全国贫困地区500所小学捐赠牛奶一年,受益小学生达到6万多人,总价值达1.1亿元。2008年,向遭遇严重雨雪冰冻灾害的南方地区捐助1000万元。
“建设世界乳都,打造国际品牌”是蒙牛乳业集团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2007年,蒙牛乳业集团在和林基地建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化工厂和高科技乳品研究院,119项技术创新被成功运用其中;在乳都呼和浩特市隆重举办了内蒙古首届国际乳业节。
今后,蒙牛集团将按照既定目标,为“打造国际一流民族品牌,建设世界乳业中心,确保在2010年跻身世界乳业20强”而努力奋斗!
❸ 企业中的PE\VC是什么职务
1、PE指的是Process Engineer,工艺工程师
2、MBO是英文ManagementBuy-out的缩写,意为管理层收购,主要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
司的一种行为
3、股权激励的原理
经理人和股东实际上是一个委托代理的关系,股东委托经理人经营管理资产。但事实上,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契约并不完全,需要依赖经理人的“道德自律”。股东和经理人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股东希望其持有的股权价值最大化,经理人则希望自身效用最大化,因此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存在“道德风险”,需要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引导和限制经理人行为。
在不同的激励方式中,工资主要根据经理人的资历条件和公司情况预先确定,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因此与公司的业绩的关系并不非常密切。奖金一般以财务指标的考核来确定经理人的收入,因此与公司的短期业绩表现关系密切,但与公司的长期价值关系不明显,经理人有可能为了短期的财务指标而牺牲公司的长期利益。但是从股东投资角度来说,他关心的是公司长期价值的增加。尤其是对于成长型的公司来说,经理人的价值更多地在于实现公司长期价值的增加,而不仅仅是短期财务指标的实现。
为了使经理人关心股东利益,需要使经理人和股东的利益追求尽可能趋于一致。对此,股权激励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通过使经理人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股权,享受股权的增值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风险,可以使经理人在经营过程中更多地关心公司的长期价值。股权激励对防止经理的短期行为,引导其长期行为具有较好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PS:VC不知道是什么职务
❹ 蒙牛与可口可乐“联姻”,促进两家公司合作的是什么企业有何背景
近日,据一些媒体报道,蒙牛乳业集团与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形成了深度合作,双方共同出资设立了可牛了乳制品有限公司,“可牛了”这个公司名字看起来颇接地气,也很有趣。据悉,这家可牛了公司将主要经营生产、销售和营销低温奶产品,一家是乳业巨头,一家是饮料巨头,蒙牛与可口可乐的这次战略合作将会在未来走向如何,非常令人期待。据悉,本次与蒙牛合作的是中粮可口可乐饮料公司,而这家公司由中资集团中粮为主要控股股东,对于可口可乐和蒙牛的合作,中粮集团在其中也自然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中粮集团曾经在2009年入股蒙牛成为第一大股东,帮助了当时处于经营困境中的蒙牛。中粮集团是我国非常有名的一家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食品生产商,资金和规模巨大,是我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对于蒙牛和可口可乐这次的合作,中粮集团也应当是乐见其成的,这样的强强联合会在业界形成很大的竞争优势,中粮也会在未来从中获益匪浅。
❺ 为了激励蒙牛团队的管理层,pe机构采取了哪些措施
流程控制:很多领导喜欢说“我不需要过程,我只要结果”。其实只有过程是可以控制的,结果往往难以控制。没有过程控制,一切仿佛在赌博,只有翻开底牌的一刹那才知道输赢。在项目的每一个“里程碑”,应及时反馈成果以及总结并进行下一步骤,这就是流程控制。 通过股权分派和期权激励,整个蒙牛团队以及蒙牛外部合作企业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蒙牛的执行力往往是自动自发的。 在此基础之上,利用执行力公式这样一个管理工具,有效地保障了蒙牛团队的执行能力。蒙牛的成功充分诠释了“一个企业的成功,必然是一个团队的成功”的道理。蒙牛这个大团队,以志趣相投、能力互补的团队精神诠释了“共赢”的真谛。在“人人都是老板”的动力驱动下,蒙牛每天超越一个对手,年均递增速度达365%,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了中国的乳业霸主。
❻ 蒙牛为什么选择了外资pe的方式
柠檬给你问题解决的畅快感觉!
扩张太猛,底子一点不好,只能低价卖了,国内哪有能买的。
感觉畅快?别忘了点击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