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对股价的影响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对股价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1-06-11 09:24:17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是利得或者损失么 股票溢价发行所得,是利得么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比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归为此类。
可共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项。
溢价发行所得按规定亦应列入公司资本公积金,按资本公积金处理办法处置。
只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增加,在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本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这个只是在帐面有变动,不能归为利得或损失。

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变动为什么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却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不会像对交易性金融资产那样积极管理。如果企业打算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卖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那么就应该将这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归为短期投资。

(2)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对股价的影响扩展阅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则其形成的汇兑差额也应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可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

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为什么不影响净利润

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利润。通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分录可以直观的进行理解,分录如下:

1、期末公允价值高于此时的账面价值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2、期末公允价值低于此时的账面价值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对股价的影响扩展阅读

处置时需要把公允价值变动的累计额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得的价款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的累计额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处置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可借可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可借可贷)

投资收益(可借可贷)

同时:

借或贷:其他综合收益

贷或借:投资收益

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投资收益问题

2006年6月9日购入乙公司股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855
贷:银行存款 855
2006年12月31日,该股票市场价格为每股9元。
期末公允价值高于此时的账面价值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5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5
2007年2月5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00万元。
借:应收股利 15(1000X1.5%)

贷:投资收益 15
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15
贷:应收股利 15
2007年8月21日,甲公司以每股8元的价格将乙公司股票全部转让。
借:银行存款 8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5
投资收益 5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85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5
甲公司2007年利润表中因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是:A -40万元
15-55=-40万元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问题

1,2008,01,01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
应收利息 4
贷:银行存款 204
借:银行存款 4
贷:应收利息 4
2,2008,06,3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 (206-200)
贷: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6
3,2008,07,02
借:应收利息 4 (200*4%*1/2)
贷:投资收益 4
借:银行存款 4
贷:应收利息 4
4,2008,07,10
借:银行存款 102
投资收益 1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1/2)1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1/2)3
借: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6*1/2) 3
贷:投资收益 3
债券对2008年利润表的投资收益的影响金额 =4-1+3=6

6. 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股价变动对业绩的影响。

均属于金融资产,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持有的目的不同:
这是决定一项金融资产划定类型的基础: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为了短期持有,随时准备转让或出售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短期收益,赚取差价的,所以此类金融资产持有期限是最不确定的。
持有至到期投资:此类金融资产的持有目的并不是为了赚取差价的,而是净一定的资金投资后,目的是为了获取稳定的,低风险的、长期性的回报的,是要将金融资产(债券),持有至到期。这类资产的期限是固定的,回报是可以预见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此类资产是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一种金融资产,持有并不是准备随时出售的,持有时间是相对较长的(一般是要超过一年的),但却又是不准备持有至到期或企业没有能力或意图要持有至到期的,这种资产的特定也是没有固定的期限与可预见的回报的。
长期股权投资是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权且短期内不准备出售,按照股权比例享有被投资单位的权益并承担风险。
确定这些金融资产的分类问题,是管理层的决定范围!
2、对象是不同的,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对象工具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债券。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对象工具则必须是债券。不可是股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对象工具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债券。(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一致的)
3、核算的原则不同: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续计量原则是公允价值属性,交易性金融资产是完全的公允价值来计量的,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是以公允价值与实际利率法摊余成本相结合(债券时);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原则是历史成本属性,用实际利率摊余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
4、初始确认核算不同。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取得时所发生的交易费用是记入到当期损益中去了(投资收益),而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时发生的交易费用是记入到所取得的金融资产的成本中去了。
5、减值的计提与转回的方法与渠道是不同的。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不存在计提减值准备的问题的。
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需要计提减值准备,但是计提减值时的会计处理有一定差别,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计提的减值准备可以转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的转回因其所持有的金融工具的不同,转回的渠道不同。
大体区别就是这些了,还有很多细小的区别,在学习中去慢慢掌握吧!
希望采纳

7.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报表的影响

交易性金融资产内容: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全证投资等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下列各类资产之外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一)贷款和应收款项;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包括划分为可供出售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金融资产。企业(证券、银行)接受委托采用全额承销方式承销的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属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在本科目核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在本科目设置“减值准备”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进行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借记本科目(成本),贷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应交税费”等科目。

(二)在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收到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

对于收到的属于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发放的债券利息或现金股利,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成本)。

(三)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减值准备)。同时,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累计损失,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上升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上升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四)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在重分类日按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公允价值,借记本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溢折价、应计利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应在重分类日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原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编辑]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运用举例
一,取得时

1.股票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 (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

2.债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面值)

应收利息 (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差额 也可能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

二,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借:应收利息 (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差额 也可能在借方)

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上升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下降

做相反分录

四,资产负债表日减值<公允价值明显变化>

借:资产减值损失 (当年减的金额+以前年度减的金额)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以前公允价值下降记入资本公积的累计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当年减的金额)

五,减值转回

做相反分录

六,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分重类日公允价值)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差额 也可能在借方)

七,出售

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以前提的贷方数)

贷:投资收益

或:借:投资收益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以前提的借方数)

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区分我懂的,但其分类都有股票能给我讲讲吗

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者划分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主要区别在于持有的目的。
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为了近期出售,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也计入当期损益。
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时间较长,交易费用计入成本,公允价值计入所有者权益,不影响当期损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
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以归为此类。相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不明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区别,如果是管理者是想在持有当期影响损益,就把它指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如果是想让公允价值变动记入权益(资本公积),那就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处置时才能记入损益(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关交易费用也和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样,记入成本中。

仅供参考。

9.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股票股利的处理

首先,这种分派股票股利的做法,我认为不做会计处理,因为并没有收到什么,股票还是股票。
买入时:单位万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4808
贷:银行存款 4808
2008.12.31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92
贷: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592
2009.1.6
借:银行存款 4317
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592
投资收益 491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4808
--公允价值变动 592

1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会影响损益吗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企业为短期获利而作出的投资,因此其公允价值必须要如数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并非为短期获利,但又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因此其正常的公允价值变动就允许先计入权益,只有当处置时才影响损益;但是如果公允价值大幅下跌不影响损益,又会对投资者产生误导,因此准则规定此时要计提减值准备,计入损益;“持有至到期投资”由于是企业意图长期持有的,其价值短期的增减变动对企业没有多大意义,因此不予反映。综上,可以看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特点决定了其会计处理的方式区别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因此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权益也就可以理解了。由此可知,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