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持有至到期投资要先计提利息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要先计提减值准备
个人,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方法是以摊余成本的基础的,每期计算实际利率与摊余成本确认投资收益,按面值及票面利率核算财务费用剩余部分冲成本,他不存在公允价值变动调整帐面价值的情况,他是只有在发生重大的减值迹象时并测试后确认相应的减值准备。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同他每期末都要确认一下公允价值,根据公允价值变动调帐面并相应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影响所有者权益金额。他在计提减值时不但要把帐面价值减到减值后的价值而且也同样要把记入资本公积的数额一并转出,如果先确认了公允价值变动就不会存在减值了,减值相对于公允价值我个人认为是一个更谨慎的做法。另外还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他在每期末都要确认利息计提的如果不确认不能反映他的实际帐面余额自然所提的减值也就不准那就不能更合理反映真实的经济情况了。个人理解参考一下。
『贰』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怎么做,还有公允价值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同时将以前期间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资产减值损失。正常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正常公允价值变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发生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叁』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先上升后减值怎么处理
这个要分具体情况的:1. 如果是债券类的,在原已确认的减值损失范围内按已恢复的金额: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2. 如果可供出售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贷:其他综合收益
『肆』 为什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计提减值
这个要联系交易性金融资产来理解,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期末也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但是不计提减值准备,这是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损益,而计提减值准备的目的是真实反映当期损益。 所以既然交易性金融资产 价值变动已经计入当期损益,已经在报表中反映了,那自然不需要提减值准备。
再看可共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定义是,初始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者没有确认为其他金融资产的金融资产。 也就是说不同于拟取得后随时进行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应的,他们的会计处理也不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动,是计入资本公积,资本公积是不属于当期“损益”的,也就是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动在资产负债表日没有在当期的利润表中体现出来,仅仅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际出售时,才把原来确认的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所以在资产负债表日,为了真实反映企业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非正常减值是要计提准备,从而在当期损益中体现出来。
发现一些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一般小于减值准备,这说明什么?
因为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期末要转入本年利润,期末无余额。 而各项减值准备金额期末仍然不变,只有相应资产处置时才减少。所以资产减值损失一般小于减值准备。
『伍』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问题
2008.1.2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92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935
2008.12.31
借:资产减值损失2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
因此,2008.12.31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为20元。
注: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的条件是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幅度或持续下降,20元的损失并不符合该条件;
2.票面利率5%,实际利率6%,应该说必然存在溢折价问题;
3.以上是本人肤浅的理解,不敢保证是否正确。
『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时先冲减“资本其他资本公积”
如果转回时,
如果是权益类投资,是不能冲减资产减值损失的,应按照正常变动做账就可以了,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如果是债权类投资,是可以冲减资产减值损失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资产减值损失。这里没有资本公积,因为公允价值变动在冲减损失,而没有形成收益。
『柒』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和公允价值变动有区别吗
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暂时的公允价值下降,使用资本公积进行处理。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以后公允价值上升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如果是公允价值持续下跌,无回升的希望,那么是发生了减值的迹象,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先将原来因公允价值暂时性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转出,再确认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转回时:
可供出售债务工具: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捌』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先升值又减值,求减值准备会计
第二个是对的。因为由13元每股跌至6元每股才属于减值范围,而由14.7元每股至13元每股属于股价正常震动范围而非减值范围。
『玖』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后升值,减值时增加的资产减值损失,在增值时为什么不扣减
这是个规定,权益性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转回是转入其他资本公积
债券性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价值转回冲减减值损失
『拾』 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先应公允价值变动升值,后又减值的问题
书上的做法确实值得推敲,假设最开始账面价值是10000,调增300之后账面价值应该是10300了,之后确认减值2000,应该是在10300的基础上减值2000,减值之后账面价值应该是8300,这样的话第二笔分录的贷方公允价值变动应该是2000.如果是2300.减值之后账面价值就变成了8000.这样算应该是确认了2300的减值损失才对。这样看的话上升的确实不应该转出的。
补充:关于这个问题,我查了下相关资料,可以确认之前升值部分是需要冲减掉的。不过你那书上的处理还是有问题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升值之后发生减值,需要先把之前升值确认的资本公积冲减至零,然后再确认减值损失。正确的处理应该是这样的:
减值2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0
资产减值损失 17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0
如果题目说是初始10000,升值300之后又减值到8000,那书上的处理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