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内保外贷如何套利
主要是套取本外币间的利差,但是要承担汇率波动风险。
国内母公司以1亿人民币的存单质押为国外子公司融资相应的美元贷款,然后通过各种形式转移到国内换汇人民币存入银行,然后再以这张新的存单质押重复上述操作。
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在3%左右,大额的协议存单利率可能会更高,而相应的美元因为美国量化宽松,美国联邦储汇基金利率长期保持在0.25%以下,因此海外各个银行美元贷款利率一般不超过1.5%,这中间有2%—1%的利差。每重复上述操作一次,不考虑操作费用,可以套取相应的利差收益,而基本不占用任何长期资金。如果有条件操作银行保证金存款质押,等于变相的加杠杆,其套利收益更高。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种套利不是无风险套利,其中蕴含着极其巨大的汇率风险。重复多少次数,相当于在原油基础上增加多少倍杠杆,汇率风险也随之放大相应的倍数。
❷ 刚接触银行对公业务就碰到内保外贷的业务。大概情况是这样的,境内公司给境外公司做融资性保函,因为境外
No
❸ 内保外贷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内保外贷是指由企业内部的总公司给银行担保,银行在外部给企业解决贷款问题。担保形式为:在额度内,由境内的银行开出保函或备用信用证为境内企业的境外公司提供融资担保,无须逐笔审批,和以往的融资型担保相比,大大缩短了业务流程。
一是"内保",二是"外贷"。"内保"就是境内企业向境内分行申请开立担保函,由境内分行出具融资性担保函给离岸中心;"外贷"即由离岸中心凭收到的保函向境外企业发放贷款。假设国内的公司,A公司在海外一个子公司是B公司,因为自身经营,比如参与国际间的贸易竞争需要贸易融资额度或者企业周转需要流动资金贷款,急需要银行的授信支持,但是因为B公司在海外成立时间较短,或者海外银行对B公司有"规模"的要求,在短时间内得到海外授信的难度比较大。而A公司跟某银行境内分行合作情况良好,且有授信的支持。在这样背景下,通过某银行的"内保外贷"业务就可以解决。由境内企业向某银行境内分行申请开立融资性担保函,然后由某境内分行出具该担保函给离岸中心,由离岸中心提供授信给海外公司,解决了客户的需求。
❹ 工行最大的内保外贷融资金额是多少
工行最大的内保外贷融资金额建议咨询工作人员。
内保外贷业务的成功办理一方面拓宽了融资渠道,有效缓解了客户内保外贷业务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人民币对公存款、国际结算量和中间业务收入,实现了银企双赢。
❺ 内保外债融资租赁的优缺点
内保外贷是指由企业内部的总公司给银行担保,银行在外部给企业解决贷款问题。担保形式为:在额度内,由境内的银行开出保函或备用信用证为境内企业的境外公司提供融资担保,无须逐笔审批,和以往的融资型担保相比,大大缩短了业务流程。
一是“内保”,就是境内企业向境内分行申请开立担保函,由境内分行出具融资性担保函给离岸中心;
二是“外贷”,就是由离岸中心凭收到的保函向境外企业发放贷款
在这样背景下,通过某银行的“内保外贷”业务就可以解决。由境内企业向某银行境内分行申请开立融资性担保函,然后由某境内分行出具该担保函给离岸中心,由离岸中心提供授信给海外公司,解决了客户的需求。内保外贷具有监管风险和套利风险等特征。
❻ 项目融资案例
北京某自来水公司已拥有A、B两个自来水厂,还将增建C厂。现有三种筹资方案: 第一,项目资金贷自建设银行,年利息率5.8%,贷款及未来收益计入自来水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中。建成后可以用A、B、C三个厂的收益偿还贷款。如果项目失败,该公司将把原来的A、B两个自来水厂的收益作为赔偿的担保。 第二,项目资金贷自世界银行,年利息率6.3%,用于偿债的资金仅限于C厂建成后的水费和其他收入。贷款及未来收益不计入自来水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中。如果项目失败,贷款方只能从清理新项目C厂的资产中收回贷款的补偿,不能从别的资金来源,包括A, B两个自来水厂的收入索取补偿。 第三,项目资金贷自世界银行,年利息率6.3%,用于偿债的资金仅限于C厂建成后的水费和其他收入。贷款及未来收益不计入自来水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中。如果项目失败,贷款方除从清理新项目C厂的资产中收回贷款的补偿外,差额部分由政府指定的担保部门担保。 (2)试说明三种融资方式的特征。 (3)试分析不同融资方式相对于融资主体的优缺点。
❼ 内保外贷是什么意思
内保外贷是指由企业内部的总公司给银行担保,银行在外部给企业解决贷款问题。担保形式为:在额度内,由境内的银行开出保函或备用信用证为境内企业的境外公司提供融资担保,无须逐笔审批,和以往的融资型担保相比,大大缩短了业务流程。一是“内保”,二是“外贷”。“内保”就境内企业是向境内分行申请开立担保函,由境内分行出具融资性担保函给离岸中心;“外贷”即由离岸中心凭收到的保函向境外企业发放贷款。假设国内的公司,A公司在海外一个子公司是B公司,因为自身经营,比如参与国际间的贸易竞争需要贸易融资额度或者企业周转需要流动资金贷款,急需要银行的授信支持,但是因为B公司在海外成立时间较短,或者海外银行对B公司有“规模”的要求,在短时间内得到海外授信的难度比较大。而A公司跟某银行境内分行合作情况良好,且有授信的支持。在这样背景下,通过某银行的“内保外贷”业务就可以解决。由境内企业向某银行境内分行申请开立融资性担保函,然后由某境内分行出具该担保函给离岸中心,由离岸中心提供授信给海外公司,解决了客户的需求。
❽ 急求项目融资案例题答案!!!!
项目融资是指贷款人向特定的工程项目提供贷款协议融资,对于该项目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享有偿债请求权,并以该项目资产作为附属担保的融资类型。它是一种以项目的未来收益和资产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和安全保障的融资方式。融资洗信息推荐去投融界上找。
❾ 融资案例
原题
融资案例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影响筹资方式的各种因素,掌握各种筹资方式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
(二)实验资料
东方汽车制造公司是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具有法人资格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现有58个生产厂家,还有物资、销售、进出口、汽车配件等4个专业公司,1个轻型汽车研究所和1所汽车工业学院。公司现在急需1亿元的资金用于“七五”技术改造项目。为此,总经理赵广文于1988年2月10日召开由生产副总经理张伟、财务副总经理王超、销售副总经理李立、某信托投资公司金融专家周明、某研究中心经济学家吴教授、某大学财务学者郑教授组成的专家研讨会,讨论该公司筹资问题。下面是他们的发言和有关资料。
总经理赵广文首先发言,他说:“公司'七五'技术改造项目经专家、学者的反复论证已被国务院于1987年正式批准。这个项目的投资额预计为4亿元,生产能力为4万辆。项目改造完成后,公司的两个系列产品的各项性能可达到20世纪80年代的先进水平。现在项目正在实施中,但项目资金不足,准备在1988年7月筹资1亿元资金,请大家讨论如何筹措这笔资金。”
生产副总经理张伟说:“目前筹集的1亿元资金,主要用于投资少、效益高的技术改造项目。这些项目在两年内均能完成建设并正式投产,到时将大大提高公司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估计这笔投资在投产后3年内可完全收回。所以应发行5年期的债券筹集资金。”
财务副总经理王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说:“目前公司全部资金总额为10亿元,其中自有资金为4亿元,借入资金为6亿元,自有资金比率为40%,负债比率为60%。这种负债比率在我国处于中等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相比,负债比率已经比较高了。如果再利用债券筹集1亿元资金,负债比率将达到64%,显然负债比率过高,财务风险太大。所以,我们不能利用债券筹资,只能靠发行普通股股票或优先股股票筹集资金。”
但金融专家周明却认为,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完善,一级市场刚刚建立,二级市场尚在萌芽阶段,投资者对股票的认识尚有一个过程。因此,在目前条件下要发行1亿元普通股股票十分困难。发行优先股还可以考虑,但根据目前的利率水平和市场状况,发行时年股息率不能低于16.5%,否则无法发行。如果发行债券,因要定期付息还本,投资者的风险较小,估计以12%的年利息率便可顺利发行债券。
来自某研究中心的吴教授认为,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繁荣时期,但党和政府已发现经济“过热”所造成的一系列弊端,正准备采取措施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到时汽车行业可能会受到冲击,销售量可能会下降。在进行筹资和投资时应考虑这一因素,否则盲目上马,后果将十分严重。
公司的销售副总经理李立认为,治理整顿不会影响该公司的销售量。这是因为该公司生产的轻型货车和旅行车,几年来销售情况一直较好,畅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市场上较长时间供不应求。1986年全国汽车滞销,但该公司的销售状况仍创历史最高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在近几年全国汽车行业质量评比中,轻型客车连续夺魁,轻型货车连续两年获得第一名,一年获得第二名。李立还认为,治理整顿可能会引起汽车滞销,但这只可能限于质次价高的非名牌产品,该公司的几种名牌汽车仍会畅销不衰。
财务副总经理王超补充说:“该公司属于股份制试点企业,执行特殊政策,所得税税率为35%,税后资金利润率为15%,准备上马的这项技术改造项目,由于采用了先进设备,投产后预计随后资金利润率将达到18%左右。”所以他认为这一技术改造项目仍应付诸实施。
来自某大学的财务学者郑教授听了大家的发言后指出,以16.5%的股息率发行优先股不可行,因为发行优先股所花费的筹资费用较多,把筹资费用加上以后,预计利用优先股筹集资金的资金成本将达到19%,这已高出公司税后资金利润率,所以不可行。但若发行债券,由于利息可在税前支付,实际成本大约在9%左右。他还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通货膨胀时期,利息率比较高,这时不宜发行较长时期的具有固定负担的债券或优先股股票,因为这样做会长期负担较高的利息或股息。所以,郑教授认为,应首先向银行筹措1亿元的技术改造贷款,期限1年,1年以后,再以较低的股息率发行优先股股票来替换技术改造贷款。
财务副总经理王超听了郑教授的分析后,也认为按16.5%发行优先股,的确会给公司造成沉重的财务负担。但他不同意郑教授后面的建议,他认为,在目前条件下,向银行筹措1亿元技术改造贷款几乎不可能;另外,通货膨胀至少在近1年内不会消除,要想消除通货膨胀,利息率有所下降,至少需要两年时间。金融学家周明也同意王超的看法,他认为1年后利息率可能还要上升,两年后利息率才会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
(三)实验要求
1.企业选择筹资方式应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
2.股票筹资、债券筹资、优先股筹资各有何特点?总经理最后会选择何种筹资方式?
3.从本案例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谁能给答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