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金融资产风险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金融资产风险

发布时间: 2021-03-24 17:50:42

『壹』 金融风险的九大风险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在渐进改革过程中,财政与金融之间风险隔离机制一直没有建立。一方面,金融风险向财政转移。由于缺乏制度性规范,央行资金运用存在明显的财政化倾向,巨额再贷款难以收回。另一方面,财政风险转化为金融风险。1998年以来,债务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偏高。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中西部地区县乡财政普遍困难,存在大量隐性债务。
非正规金融庞大成隐患
多年来,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十分困难,被迫寻求非正规金融渠道。中国非正规金融的规模据估计已接近正规金融的1/3。
机制转化中的风险突出
首先,银行业风险集中,资产质量总体堪忧。我国银行业竞争不足,公司治理薄弱,业务创新能力差,财务风险普遍存在。其次,证券业隐含巨大金融风险。证券公司收入结构不合理,资产质量不高,流动性明显不足,累积风险严重,一批证券公司已处于严重资不抵债局面;普遍存在违法受益“私人化?,违法成本“社会化?的制度性错位激励,总体道德风险严重。再次,保险公司风险不容忽视。保险行业整体诚信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对分支机构的经营行为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不计成本地抢占市场份额,恶性竞争严重。
资本管制有效性弱化
资本项目管制有效性严重弱化导致大规模的不正常资本流动。第一,假外资的寻租性流入。自2001年以来,资本净流入迅猛增长。从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看,有相当部分流入的外资具有明显的“内资外资化?倾向,带有明显的“政策寻租?的特征。还有大量违规资本伪装成经常项目收支跨境流动。第二,资本外逃严重,外逃渠道多样化。资本大规模非正常流动,增加了人民币的汇率风险,影响了我国的经济金融安全。
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损失
人民币汇率机制的缺陷导致中国传统的开放模式和开放政策呈现出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并进一步引发诸多突出问题:第一,汇率形成机制的扭曲导致激励型外资政策,激化国内发展模式的矛盾。第二,低汇价助推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频繁引发国际经济摩擦。第三,汇率形成机制扭曲导致低价值链增值模式,危及中国的资源、能源安全。第四,汇率机制的长期扭曲导致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增大国家宏观经济运行风险。第五,日益庞大、超过合理需要的外汇储备,造成巨大的国民福利损失。
利率风险日益凸显
利率市场化是一柄双刃剑,利率风险其实是在利率逐步市场化过程中同一问题的两面。其一,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管制仍然比较严格,商业银行不能自主调整利率,面临着较大的系统性利率风险。其二,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率波动会不断加剧,而金融机构管理利率风险的能力不足,也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房地产风险不容忽视
截至2004年,中国的银行业的17万亿元信贷资产中约有一半是以房地产贷款或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形式存在的。房地产行业隐藏的风险不容小视,主要表现为: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银行资金占其资产的比率在70%以上,高负债经营隐含财务风险突出;假按揭在个人住房贷款中问题严重;基层银行发放房地产贷款操作风险明显;土地开发贷款有较大信用风险;新法律法规可能限制贷款抵押品的执行,法律风险增大;等等。特别是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存在几乎等同于金融风险,很可能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拉美化”风险
所谓金融“拉美化”,主要是指本国金融活动越来越依赖于国际资本,本国金融市场逐步为外资所主导,本国的资产定价权、证券服务业、投资收益等等大多为国际投资者和外国金融服务机构所控制或支配的一种现象。种种迹象表明,中国金融确有“拉美化?之虞,直接表现为我国金融资产定价权的丧失;股市并没有真正与国际接轨,不仅谈不上优化资源配置,就是融资功能也急剧萎缩;大批国内优质企业被迫海外上市,国内投资者望洋兴叹;在我国未掌握资产定价权的前提下,国内商业银行竞相大规模向外资转让股权,导致国民财富流失;我们在高价引进外资的同时以低价向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拉美化”可能是我们对外开放中的最大风险。

『贰』 金融资产的风险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是

选a
1、银行存款是自身的,不算有风险
2、债券风险小于股票,当公司破产时,要先偿还债务,之后剩余的资产股东才有求偿权
3、国债由于有政府作为担保,一般认为风险较小,公司债券风险比国债大

『叁』 一般而言,金融资产的风险性和收益性成正向关系,与流动性成反向关系

这位小友,

这句话里的意思是:如果一个金融资产的风险高,那么收益就高,反之,如果风险低,则收益就低。

为什么错:如果一个金融资产风险高,刚投资人对它要求的回报率就高,但是不一定能得到这样的回报,也就是说这样高的收益不一定能达到,如果风险太大,那么很有可能一分钱都得不到。比如高利贷,利率50%风险高吧,但是那些温州商人借了钱之后发现还不起了,跳楼了,那么这些个放高利贷的人还有收益吗?

『肆』 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

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有
(1)金融市场风险。由于金融市场因素的不利变动而导致的金融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其中,利率风险尤其重要。
(2)信用风险。由于借款人或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债务人信用评级降低,致使债务的市场价格下降而造成的损失。
(3) 流动性风险。一种是由于市场交易不足而无法按照当前的市场价值进行交易所造成的损失。另一种是指现金流不能满足债务支出的需求,迫使机构提前清算,从而使账面上的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甚至导致机构破产

『伍』 金融资产的市场风险是指什么

金融资产是实物资产的对称。单位或个人所拥有的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是一种索取实物资产的无形的权利。是一切可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金融资产的最大特征是能够在市场交易中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远期的货币收入流量。

它的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汇率风险,进入70年代后,各国相继实行了各种类型的浮动利率制,此举加剧了汇率的动荡,汇率的风险主要有:(1)汇率的不稳定给国际经贸、借贷增加了风险;(2)由于记帐所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帐面损失;(3)商业性的外汇汇率风险;(4)融资性风险;(5)信用风险。

2.利率风险。80年代以来,利率出现了十分明显的易变,当时,西方国家为对付严重的经济滞胀,采取了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由以控制利率为主转为以调控货币量为主,致使市场利率大幅波动,因而给借贷者和投资者带来了风险。

3.信用风险。由于交易的一方违约或无力履行合约而带来的风险。而日益增加的场外交易的信用风险比场内交易的信用风险要更大。

4.商品价格风险。主要是指商品价格波动给经营者造成的风险。尤其是基础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会给生产和经营的各方面带来影响。如1973年以来的两次"石油危机",近年来石油价格的下跌,不仅破坏了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而且给生产者和营销商都带来了风险。

5.运作风险。由于日常经营业务和操作过程中的失误而造成的风险。计算机问题,技术缺陷或故障造成的风险也属此类。

『陆』 金融投资的风险有哪些

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价格的涨跌!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很剧烈,所以说风险比较大!

『柒』 简述金融资产的特征。

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性是金融工具最重要的三个特征.

三特性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收益性与风险性呈正向相关关系,即所谓“高风险、高收益”.流动性与风险性、收益性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对于通过到期赎回方式获得的流动性而言,流动性与风险性、收益性之间存在反向相关关系;

但是,对于主要通过市场转让途径获取的流动性,流动性与风险性又呈反向相关关系.

收益性:股票的收益性,股东凭其持有的股票,有权从公司领取股息或红利,获取投资的收益.股息或红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公司的盈利分配政策. 还表现在股票投资者可以获得价差收入或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通过低价买人和高价卖出股票,投资者可以赚取价差利润.

风险性:是指持有股票可能产生经济利益损失的特性.

流动性:指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它是一种所投资的时间尺度(卖出它所需多长时间)和价格尺度(与公平市场价格相比的折扣)之间的关系,股票的流动性大于房地产.

(7)金融资产风险扩展阅读:

金融资产是指一切代表未来收益或资产合法要求权的凭证,亦称金融工具或证券。是指单位或个人拥有的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是一种索取实物资产的权利。

金融资产是一切可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金融资产的最大特征是能够在市场交易中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远期的货币收入流量。

金融资产包括一切提供到金融市场上的金融工具。但不论是实物资产还是金融资产,只有当它们是持有者的投资对象时方能称作资产。如孤立地考察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金和企业所发行的股票、债券,就不能说它们是金融资产。

因为对发行它们的中央银行和企业来说,现金和股票、债券是一种负债。因此,不能将现金、 存款、凭证、股票、债券等简单地称为金融资产,而应称之为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对其持有者来说才是金融资产。例如,持有商业票据者,就表明他有索取与该商品价值相等的货币的权利;持有股票者,表示有索取与投入资本份额相应的红利的权利;持有债券者,表示有一定额度的债款索取权。

金融工具分为所有权凭证和债权凭证。股票是所有权凭证,票据、债券、存款凭证均属债权凭证。但在习惯上,这些金融工具有时也称之为金融资产。

投资者在市场上决定购买哪一种金融工具,总会全面考虑它们可能带来的权利和义务。投资者一般考虑四个因素:

①实际期限,指债务人必须全部偿还债务之前所剩余的时间。

②流动性,指金融工具迅速变为货币而不致蒙受损失的能力。流动性与偿还期成反比,即偿还期越长,流动性越低,反之亦然;它与债务人信誉成正比,即债务人信誉越高,流动性越大,反之亦然。

③安全性,指是否遭受损失的风险。风险可有两种:一是不履行约定的按时支付利息或偿还本金的风险;二是市场的风险,即由市场利率上升而造成的金融工具市场价格下降的风险。

④收益率,指净收益对本金的比率。

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都是持有者的财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经济主体金融资产持有的比重会逐步提高。同时,为了既获得较高收益又尽量避免风险,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和对各种金融资产间的组合也越来越重视。

『捌』 金融投资的风险为什么这么大

鹤鸣九州关于电与电工的说法实在是很精辟,欣赏!
我补充一点,供您参考。
跟实业投资一样,金融投资一样是有风险的,但是,没理由说金融投资的风险就大。
实际上,就客观而言,金融投资的风险很多都是人为造成的。比如说,如果您开个卖服装的小店,假设您订的某批服装很不畅销,眼看要过季了,您会怎么办?肯定是降价促销,以求回收本钱。您肯定不会就那么放着不管吧。但有人到了股市、就连这最基本的原则都不要了,怎么能不亏呢?
类似的现象其实很多,比如,做生意,很多人都说不熟不做。可是很多人到了股市、汇市,跟门外汉没什么两样,胆子却比谁都大。
所以说,只要您把自己的金融投资,跟其他投资一样对待,风险自然就会控制住了。
索罗斯说,投资本身没有风险,失控的投资才有风险。
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讲,金融投资流动性更强,更容易退出,门槛也更低,这点比实业投资的风险小多了。关键在于风险的控制。

『玖』 经济风险是真实资产风险和金融资产风险之和。 这句话是对的还是错的

对的。在市场经济中,经济风险一般含义是指在商品生产及交换过程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价格增减变动或消费要求变化等各种有关因素造成的,致使各经济主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相背离,产生超出预期经济损失或收益的可能性。简言之,经济风险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经济行为主体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的偏差。真实资产风险是指实物的风险,即房屋,设备的损失,金融资产风险为投资风险,即股票,债券等风险。这两种资产涵盖到了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全部内容,所以是经济风险的总和。

『拾』 金融资产最基本特征有哪三个,为什么(金融资产最基本特征: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

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性是金融工具最重要的三个特征。
三特性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收益性与风险性呈正向相关关系,即所谓“高风险、高收益”。流动性与风险性、收益性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对于通过到期赎回方式获得的流动性而言,流动性与风险性、收益性之间存在反向相关关系;但是,对于主要通过市场转让途径获取的流动性,流动性与风险性又呈反向相关关系。

收益性:股票的收益性,股东凭其持有的股票,有权从公司领取股息或红利,获取投资的收益。股息或红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公司的盈利分配政策。 还表现在股票投资者可以获得价差收入或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通过低价买人和高价卖出股票,投资者可以赚取价差利润。
风险性:是指持有股票可能产生经济利益损失的特性。
流动性:指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它是一种所投资的时间尺度(卖出它所需多长时间)和价格尺度(与公平市场价格相比的折扣)之间的关系,股票的流动性大于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