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融资租入设备和经营租出设备是不是资产
是资产,理由如下:
1、根据会计准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由于该固定资产大部分时间都在租赁方,所以将其视为租赁方资产。
会计分录: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是以融入资金为目的,会计制度规定,融资租入的机器设备,应作为企业增加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在“固定资产”科目中设置“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二级科目进行核算。
2、经营租出资产,因为是租赁期时间较短,所以是出于出租方的资产。
会计分录:融资租入机器设备在安装调试完毕交付使用时,应将其购置成本(包括买价、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作为机器设备原值,记入“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科目的借方和“长期应付款”科目的贷方,作为负债进行会计处理。
(1)融资租入的设备计入扩展阅读:
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由于在租赁期里承租企业实质上获得了该资产所提供的主要经济利益,同时承担了与资产有关的风险。因此承租企业应将融资租入资产作为一项固定资产计价入账,同时确认相应的负债,并且要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区别
为了区别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和企业其他自有固定资产,企业应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单独设立“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明细科目核算,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中规定:
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承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租入资产价值,而不是确认为当期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中规定: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格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格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格与购买价格之间的差额,除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与经营租赁不同的是,经营租赁方式租入资产不计入固定资产,没有对租入资产的控制权与所有权,融资租入对资产拥有实际控制权。
融资租入应理解为:企业要购进一台设备,但是资金不充分,于是和融资公司共同购入这台设备,由融资公司垫付设备款项,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先付一部分,剩下的款项以租金方式补足。
Ⅱ 融资租入设备和经营租入的设备的区别是什么,都属于资产范围吗
融资租赁
属于类金融性租赁,是典型的
设备租赁
所采用的基本形式,当企业需要筹措设备时,企业不是向
金融机构
直接申请
贷款
来购入设备,而是采用较长期租赁设备的
融物
方式代替融资购买设备,从而达到
融通资金
的目的,租赁期满一般都将以约定的象征性价格(如一元)取得设备产权。说白了,就是企业要发展生产,购买设备但缺乏
资金
,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买。
经营性租赁一般
期限
较短,大都属于临时性租用设备。
承租人
只支付
押金
和
租金
,最终不取得设备的产权,出租人必须靠回收设备的
残值
来补偿
收益
。
Ⅲ 会计基础题:融资租入设备跟经营租入设备,这两个有什么区别
给你2个答案,你看哪个好理解
主要的区别:
1、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 虽然从法律形式上讲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 , 但从其经济实质来看 , 企业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租赁期满时 , 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项资产的选择权,租赁期内 , 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等等。所以 , 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 企业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核算。
2、经营租入固定资产企业对其没有拥有权也没有控制权,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同时一般租期很短,所以不视为企业的资产进行核算。
同时,融资租入属于资产范围,经营租入不属于资产范围
1.融资租赁属于类金融性租赁,是典型的设备租赁所采用的基本形式,当企业需要筹措设备时,企业不是向金融机构直接申请贷款来购入设备,而是采用较长期租赁设备的融物方式代替融资购买设备,从而达到融通资金的目的,租赁期满一般都将以约定的象征性价格(如一元)取得设备产权。说白了,就是企业要发展生产,购买设备但缺乏资金,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买。
2.经营性租赁一般期限较短,大都属于临时性租用设备。承租人只支付押金和租金,最终不取得设备的产权,出租人必须靠回收设备的残值来补偿收益。
Ⅳ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如何确定入账价值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的设备价款、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各项费用,确定入账价值。
入账价值时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贷:长期应付款—融资租凭费
每年支付融资租凭费时
借:长期应付款—融资租凭费
贷:银行存款
租凭期限满后结转属于企业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X项用固定资产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使用次月开始折旧摊入有关科目费用成本
问题补充:楼上说的意思就是
如果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比例等于或小于30%的,也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人账价值,也就是说作为企业自有资产进行管理的。
Ⅳ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所对应的是什么会计科目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融资完成后才是产权转移属于承租方的固定资产,未完成前,可以按固定资产管理计提折旧。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会计分录:
1、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2、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
(1)承租人对每期应支付的租金,应按支付的租金金额: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贷:银行存款
(2)根据当期应确认的融资费用金额
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履约成本的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
贷:银行存款
6、或有租金的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
贷:银行存款
(5)融资租入的设备计入扩展阅读: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
在融资租赁下,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的租金中,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承租人支付租金时,一方面应减少长期应付款。
另一方面应同时将未确认的融资租赁费用按一定的方法确认为当期融资费用,在先付租金(即每期起初等额支付租金)的情况下,租赁期第一期支付的租金不含利息,只需减少长期应付款,不必确认当期融资费用。
在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承租人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加以计算。按照准则的规定,承租人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也可以采用直线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在采用实际利率法时,根据租赁开始是租赁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基础不同,融资费用分摊率的选择也不同。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租赁资产和负债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入账价值,且以出资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为折现率。在这种情况下,应以出资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为分摊率。
(2)租赁资产和负债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入账价值,且以租赁合同中规定的利率作为折现率。在这种情况下,应以租赁合同中规定的利率作为分摊率。
(3)租赁资产和负债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为入账价值,且不存在承租人担保余值和优惠购买选择权。在这种情况下,应重新计算融资费用分摊率。融资费用分摊率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等于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的折现率。
在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对租赁资产余值提供担保的情况下,与上类似,在租赁期满时,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全部摊完,并且租赁负债也应减为零。
(4)租赁资产和负债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为入账价值,且不存在承租人担保余值,但存在优惠购买选择权。在这种情况下,应重新计算融资费用分摊率。
(5)租赁资产和负债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为入账价值,且存在承租人担保余值。
这种情况下,应重新计算融资费用分摊率。在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对租赁资产余值提供了担保或由于在租赁期满时没有续租而支付违约金的情况下,在租赁期满时,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全部摊完,并且租赁负债也应减少至担保余值或该日应支付的违约金。
承租人对每期应支付的租金,应按支付的租金金额,借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如果支付的租金中包含有履约成本,应同时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同时根据当期应确认的融资费用金额,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Ⅵ 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计入哪个科目
企业在租赁期开始日,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含增值税)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
加上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
减去可抵扣的增值说后余额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借记:“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账户;
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
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
(6)融资租入的设备计入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
一、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
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
(1)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
(2)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二、固定资产处置的处理
(1)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
(2)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3)企业将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固定资产
Ⅶ 什么叫事融资租入设备。什么叫经营租入设备。两者有哪些区别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是以融入资金为目的,会计制度规定,融资租入的机器设备,应作为企业增加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在“固定资产”科目中设置“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二级科目进行核算。
融资租入机器设备在安装调试完毕交付使用时,应将其购置成本(包括买价、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作为机器设备原值,记入“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科目的借方和“长期应付款”科目的贷方,作为负债进行会计处理。
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应按受益对象将其记入生产成本或管理费用。根据合同规定,按期支付租赁费时,应将属于支付租赁设备成本部分记入“长期应付款”科目的借方,属于支付利息及手续费等部分记入“财务费用”科目的借方。
租赁期满,付清租赁费后,按合同规定将融资租入机器设备归承租企业所有时,将其原值自“固定资产”科目所属“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二级科目的贷方转入有关二级科目的借方。对外经济合作企业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另设“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科目进行核算,并在“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核算其计提的折旧。
企业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以支付租金的形式租赁的,固定资产所有权仍属出租单位,在租赁期满后,租入方应将固定资产归还给租出方的一种租赁方式。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计入企业的固定资产科目。租入方不提取固定定资产的折旧,租出方提取固定资产的折旧.租入方因施工的需要,而对固定资产进行改良和修理等支出,作为企业租入固定资产改良记入递延资产在租赁期内按受益对象分期摊销到成本和费用中.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只要在备查簿里进行登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