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是计入哪个科目
是这样的,如果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现了减值,那么应当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计入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原计入的损失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在注税考试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两个科目都是会用到的;
但是在注会考试中,一般都是使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计入什么科目
正常情况下的价值下降,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深度下跌,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3. 请问,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对应科目是什么
资产减值损失的对应科目有:
存货跌价准备
坏账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4.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值后计入什么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存在减值的问题。而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这几类金融资产会涉及减值。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企业持有的目的是短赚差价。该资产具有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获取。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不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是指资产的账面余额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判断资产是否减值,应依据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损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金融资产种类不同,相应的减值也不同。
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属于什么科目
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它的对应科目是“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如果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现了减值,那么应当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原计入的损失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 资产减值科目
新准则中的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予转回上针对长期资产而言的。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商誉;
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提取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对于“应收款项”“存货”金融资产等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是可以在符合条件的时转回的。
计提的减值准备:
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定,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提取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规定,存货跌价准备可以转回;
4.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可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2)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3)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单独规定商誉减值。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确定减值后不能转回。
7. 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150,账面价值已经扣减过减值准备的,
也就是说不考虑其他因素,在2012年末: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16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10,
当日公允价值90,
提多少减值能看出来了吧。
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损失时入账科目的问题
没那么复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理论上只要公允价值变化都只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方科目是资本公积-其他;但是,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得太厉害了,且预计未来会持续下降,这个时候光做以上分录不能客观地发映该项资产的情况,就要提减值了。(如果是做题,题目会明确告诉你“预计将持续下降
”,如果是实务操作,这个就要看公司决策层了。。。。)。提减值时要把以往计入资本公积-其他的金额转回。
另外,你的第二个分录有误,最后一个科目应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9.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计入什么科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贷方记其他综合收益。
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也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对于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威本。
(9)金融资产减值进什么科目扩展阅读
资产减值标准:
一、永久性
即对在可预见的未来不能恢复的资产减值给予确认。这个标准虽然避免了确认暂时价值波动形成的损失,但需要会计人员对暂时减值与永久减值进行判断。
二、经济性
即在资产负债表日若资产账面价值低于可回收金额则确认其减值。它能如实反映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价值,避开了采用职业判断区分资产减值类型的难题,便于操作。
三、可能性
即要求对可能的资产减值予以确认。其目的主要在于与历史成本保持一致,避免对不必要减值损失的确认。
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未明确各项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导致在会计实务中可操作性差。由于不同资产的性质及价值的变化有着不同的规律,因此应对不同种类资产采用不同的确认标准。
例如:短期投资与委托贷款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较强,企业一般不会长期持有,采用永久性或可能性标准确认其减值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可以用某一时点的价值为标准来衡量,即采用经济性标准。而对存货、固定资产宜采用永久性标准。
因为会计人员对此类资产一般相对容易区分暂时性或永久性减值,此类资产一般数量大、品种多,由于采用永久性标准不需要确认大多数资产的暂时性减值,因而大大减少了需要确认减值的资产数量和种类,减少了工作量,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而长期投资在一段时间内其价值变动较大,信息使用者对其关注的已不是历史成本或现时价值,而是其未来的获利能力,只有发生价值变动性大的投资才会影响收益,由于不易判断其属于永久性还是暂时性减值,宜采用可能性标准。
但考虑到我国会计人员职业素质较低,各种资产相关信息不充分,在确定减值标准时可侧重于经济性标准,待时机成熟后,再进一步确定各项资产减值标准。
10.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值后计入什么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存在减值的问题。而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这几类金融资产会涉及减值。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企业持有的目的是短赚差价。该资产具有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获取。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不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是指资产的账面余额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判断资产是否减值,应依据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损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金融资产种类不同,相应的减值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