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益用缴税吗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益用缴税吗

发布时间: 2021-06-09 10:43:16

1. 为什么税法规定,可供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财务会计制度采取的是谨慎原则,而企业所得税法采取的是据实列支原则。

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在资产负债表日会计核算时,应当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所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是未实现的收益或亏损,因此,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得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益用缴税吗扩展阅读: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和以公允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本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同时,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余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处置以公允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按照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借记“其他业务成本”贷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同时,结转投资性房地产累积公允价值变动。若存在原转换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一并结转。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在此科目核算。

2. 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要计提增值税吗

新的准则已经取消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个科目,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核算科目为“其他债权投资”。
根据营改增的政策规定,企业转让金融商品要交纳增值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第1条第3款第3项的规定,金融商品转让按照卖出价扣除买入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转让金融商品出现的正负差,按盈亏相抵后的余额为销售额。若相抵后出现负差,可结转下一纳税期与下期转让金融商品销售额相抵,但年末时仍出现负差的,不得转入下一个会计年度。财会【2016】22号的规定,金融商品实际转让月末,如产生转让收益,则按应纳税额借记“投资收益”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如产生转让损失,则按可结转下月抵扣税额,借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等科目。交纳增值税时,应借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年末,本科目如有借方余额,则借记“投资收益”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

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收益为什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调整时要调减呢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包括划分为可供出售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金融资产。

二、本科目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等进行明细核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可以单独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取得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应按其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借记本科目(成本),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等科目。

企业取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投资的,应按债券的面值,借记本科目(成本),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等科目,按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二)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债券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可供出售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四)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在重分类日按其公允价值,借记本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五)出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益用缴税吗扩展阅读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5%,共9级。

2、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中,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特高的,除按20%征税外,还可以实行加成征收,以保护合理的收入和限制不合理的收入。

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否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也是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会涉及到所得税费用的。

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包括取得时的交易费用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包括取得时的交易费用。

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则其形成的汇兑差额也应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可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

(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益用缴税吗扩展阅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构成其入账成本,并以公允价值口径进行后续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该转出的累计损失,等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摊余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权益工具投资或衍生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也应当采用类似的方法确认减值损失。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6. 财务会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要从利润总额中扣除暂时性差异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吗

不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差异,可供公允变动产生的差异记入其他综合收益,是所有者权益项目,而非损益类项目,不影响所得税。

对于此类金融资产,税法按历史成本计量,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进行纳税调整,如果在以前期间确认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那么应当纳税调减,反之纳税调增。

会计学堂专注财会培训,30天让你成为会计高手!

7.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费用包括税费吗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费用可以包括税费的。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有类似之处,但也有不同。具体而言:⑴初始确认时,都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应计入初始入账金额;⑵资产负债表日,都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是计入当期损益,而通常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8. 所得税中什么时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纳税所得额不需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调整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影响利润表数值,不需要应纳税所得调整,但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利润表金额,需要确认应纳税所得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