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转权益法是不是默认支付价款为是公允价值
原投资为权益法,应当按照原投资在转换日的账面价值+新增投资成本入账
原投资为公允价值,应当按照原投资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成本入账
但是根据准则33号,如原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
所以其实都是一致的
2. 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权益法,交易时的两个分录可以写一起吗
这两笔独立业务最好分开写,业务对应的关系清晰,摘要也清晰。如果两项业务交叉可以合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3. 如图例题(2)会计差错更正,金融资产转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相关分录差错问题
原投资视为在追加投资时点以公允价值售出,并和支付1200万元对价合并一起购入新的长期股权投资。
这样原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被投资方损益是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反映的,不用调整,这笔分录需要冲回。
4.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中为什么要结转
你好!
仅供参考 , 祝事事顺利 , 望采纳不胜感激!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中,以权益法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时,为什么要把原持长期股权投资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到投资收益中,那是因为相当于把原来的长期股权投资出售掉,所以要把原来所有的科目余额结平。想一想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出售就能相通了哈!
5. 金融资产转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处理
1。可供成本含交易费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51w
贷:银行存款 51w
2.借:应收股利 5w
投资收益 5w
借:银行存款 5w
贷:应收股利 5w
3.公允变动 51-10*0.5=4w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w
贷:其他综合收益 4w
4.先计算15%的长投。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83w
贷:银行存款 183w
5%的公允价值:180/3=60w。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60w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51w
-公允价值变动 4w
投资收益 5w
最后把可供的其他综合收益转成正式损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4w
投资收益 4w
o啦~
6. 《会计》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的核算
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相当于把这项长期股权投资处理掉然后在重新购入
那么,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损益即可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或相反分录)
7. 因为追加投资,由金融资产改按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是否需要做追溯调整呢
是不需要的,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当期损益。 对于原投资是视同销售处理的。
8. 公允价值计量或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如何做
公允价值计量或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指的是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及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为追加投资或者减少投资变成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权益法核算:
转换后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转换日原投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的公允价值
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类别为其他权益工具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进其他综合收入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的留存收入。
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剩余持股比例部分应该视同从取得投资时点采用权益法核算,对剩余部分进行追溯调整,将它调整到权益法核算的结果。
关注环球网校公允价值计量或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如何做
9. 由于增资由金融资产转换为权益法为什么不进行追溯调整
对于金融资产转权益法、金融资产转成本法、权益法转金融资产、权益法转成本法、成本法转权益法、成本法转金融资产这六种情况中,只有成本法转权益法这一种情况需要进行追溯调整,其他情况都不需要。增资由金融资产转权益法指的是企业以前持股5%,不能形成重大影响,作为金融资产(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之后有购入30%的股权,持股比例达到35%,形成重大影响,该股权投资应该作为权益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理,原股权不需追溯调整。
10. 权益法和金融资产转成本法投出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公允价值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吗
非同一控制下的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所有的会计书上,都是举出控制点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比例是大于被投资单位的公允价值的,且形成商誉。如果在出售一定比例,需要调整为权益法核算时,如果在控制点时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剩余比例的价值,是低于被投资单位按比例计量的公允价值时,是需要调增长期股权投资投资额的,那么贷方需要调整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视企业合并方式的不同,控股合并的情况下,该差额是指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予列示的商誉,即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购买日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吸收合并的情况下,该差额是购买方在其账簿及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应以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比较该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确定是否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原持有的投资不具有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在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应区分原投资和追加投资两部分分别处理:原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与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之间的差额:①属于通过投资作价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②属于原取得投资时因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之间的差额——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再次投资的交易日之间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①属于在此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应享有份额的——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新增投资当期期初按照原持股比例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应调整留存收益,对于新增投资,当期期初至新增投资交易日之间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应计入当期损益。 ②属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 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同时, 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