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金融资产转让超1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金融资产转让超1

发布时间: 2021-06-08 17:15:54

A. 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

你问的是注册会计师《会计》上的例2-5吧。
因为书上关于贷款这个没写很详细,也不是注会的考试重点,因此我也没有去深究。我看的时候是这样理解的,题上它是先发生了减值1千万,并计提了减值损失1千万。发生减值的贷款,往往是收回本金都难,更别说利息了。因此之后收到的利息,先冲本金。本金冲完还能收到的钱,才算收到的是利息。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的话请给个满意答案。

B.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具体条件是什么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1、企业的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满足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要求;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再能够可靠计量;

3、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限超过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

(2)金融资产转让超1扩展阅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vailable-for-sale securities,AFS securities)是指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外的其他的债权证券和权益证券。企业购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目的是获取利息、股利或市价增值。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不会像对交易性金融资产那样积极管理。

如果企业打算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卖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那么就应该将这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归为短期投资;如果企业不打算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卖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那么就应该将它们归为长期投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类:

1、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

例如:股票

2、可供出售债券工具投资

例如:债券

C. 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受哪些限制

按照2011注会书,只有持有至到期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涉及重分类的问题。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况
1.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通常表明其违背了将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最初意图。如果处置或重分类为其他金融资产的金融资产相对于该类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则企业在处置或 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有3个例外情况,可不重分类:
1、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或赎回日较近(如到期前三个月内),且市场利率变化对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2、根据合同约定的偿付方式,企业已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本金;
3、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所引起。此种情况主要包括:
二、按会计网校老师的说法,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1、企业的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满足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要求;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再能够可靠计量;
3、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限超过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

D. 转让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增值税

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会计科目,主要核算两种情况: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交易过程中属于典型的金融商品转让,其增值税会计处理按照财会(2016)22号是这样的:
2.金融商品转让按规定以盈亏相抵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的账务处理。金融商品实际转让月末,如产生转让收益,则按应纳税额借记“投资收益”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如产生转让损失,则按可结转下月抵扣税额,借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等科目。交纳增值税时,应借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年末,本科目如有借方余额,则借记“投资收益”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
【案例1】A公司2016年7月18日在股市购入某只股票10000股,价格15.00元,手续费1000元。2016年12月31日,股票价格26元/股。2017年1月5日卖出,收到价款260000.00元(假设卖出时无手续费)。
1、2016年7月18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150000.00
投资收益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51000.00
2、2016年12月3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110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10000.00
3、2017年1月出售(假设无其他金融商品转让):
借:银行存款 260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260000.00
同时,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10000.00
贷:投资收益 110000.00
计提增值税:
借:投资收益 6226.42(110000*6%/1.06)
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E. 金融资产交易所转让流程,费用,注意事项

关于金融资产交易所转让流程,费用,注意事项?相关事宜如下:
一、转让流程:
1、确认信息:确认基本信息符合要求;
2、签订协议:确认并签订居间服务协议;
3、尽职调查:收购方进场对转让方公司做尽职调查;
4、 正式协议:尽调没问题开始变更,不符合要求退款或更换标的;
5、股权变更:尽调没问题着手工商,税务,银行,社保等变更;
6、资质变更:资质变更;
7、 资料交接:交接公司所有材料。
二、尽职调查主要查询内容:
1)目标公司无债权债务纠纷
2) 目标公司无不良银行贷款
3) 目标公司无法院讼诉
4) 目标公司未拖欠员工工资
5) 目标公司不欠税漏税
6)目标公司主体资格及业务资质真实合法
7)目标公司在之前经营过程中未发生过集体挤兑现象
8)目标公司无监管处罚记录
9)其他对目标公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的情形
三、转让价格:
具体价格要看是哪个区域的,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内蒙古,广西省;每个省,每个标的的价格都有差异,具体根据标的来定。

F. 新会计准则 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短期获利或近期出售,属于流动资产。主要是股票类或认股权证之类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走利润表
2.持有至到期投资,只能是债券类,说实在的,我查过万科,中石油等,帐上都没有持有至到期投资,这个按摊余成本计量,利息收入计入利润表,但是限制很多,不能提前出售,不能随意改变意图等,一旦改变意图或出售就得转成第四类
3 贷款和应收款项,没什么说的吧
4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和第一类类似,但属于非流动资产,也是按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公允价值变动死活不走利润表,而是走资本公积。认股权证之类的只能是交易性金融资产。
还有问题找我

其实你没有仔细看我的回答,影响和分类的原因已经写在里面了
1.首先,企业对金融资产的分类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和要求。比如你出售了部分持有至到期投资,剩余部分就必须转到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2.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需要来制定,比如你就想把股票的涨跌走利润表,就应当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如果你觉得利润起伏回很大,看起来不稳定,就计入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这样就不走利润表了。
3.一般情况下,没有人走持有者对其投资。
就是这些

G. 请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吗谢谢!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是指反映企业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金额。
非流动性资产是指不能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持有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工程物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
一个企业都有属于自己一定量的资产,而这些资产还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种类型.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主要区别就是能不能在一定的周期内把资产转变为流动的资金使用,对于这个周期一般都是在1年之内.
非流动资产就是不能在一年之内通过某种经济运作转化为可以资金,例如有企业的长期设备,减值物等等;相反来说,流动资产就是能在一年内转化成资金,其例子有,企业的现有或在银行的资金、商业中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还包括商品的存货等等.

H. 金融资产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现金流入-实际利息收入=已收回本金”怎么理解

举个例子

2013年1月1日,以105元的代价,买入面值100元票面利率10%的三年期债券,每年付息,到期还本。算出来,实际利率= 8.0578%

第一年,期初摊余成本= 105.00
这一年应该确认的实际利息收入= 105*8.0578%= 8.46
可是这一年实际会收到的现金流入=10.00
注意,这10块钱里,只有8.46是利息,那么剩下的一定是本金部分了
那么 现金流入 超过实际利息收入的部分 =10.00-8.46=1.54
这就相当于105块钱本金里,有1.54提前收到了,剩下的105-1.54= 103.46 就是期末摊余成本

第二年,期初摊余成本=103.46
实际利息收入= 103.46*8.0578%= 8.34
现金流入=10.00
现金流入超过实际利息收入=10.00-8.34= 1.66
所以,这一年剩余本金=103.46-1.66 = 101.80 第二年期末摊余成本就又算出来了

第三年,期初摊余成本=101.80
实际利息收入= 101.80*8.0578%= 8.20
现金流入=110.00 (还本100,付息10)
现金流入超过实际利息收入=110.00-8.20=101.80
这个数字就是上一年底的剩余本金,所以就还清了

然后,算总帐
累计收到现金流入=10+10+110=130
累计”实际利息收入“ =8.46+8.34+8.20= 25.00
累计本金收回=130-25.00=105 这个就是最初的本金

I.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原则: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构成其入账成本,并以公允价值口径进行后续计量。

2、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3、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

4、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

(9)金融资产转让超1扩展阅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一般会计分录:

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如果是股权投资则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的股利+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企业在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会计处理时,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