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一) 取得两类金融资产时相关的交易费用的处理有所不同
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新增的外部费用是指企业不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就不会发生的费用,这里所指的交易费用一定是与取得金融资产相关的、新增的费用。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作为该类金融资产初始入账金额的一部分。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取得时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作为初始入账金额。
(二) 企业在持有这两类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收入应当计入投资收益,但这两类金融资产在会计处理上仍有区别
就企业拥有的权益类金融资产来看,无论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都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的投资收益。
但企业拥有的债券类金融资产在计息日的会计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债券的票面利率计算应收利息,同时确认为企业的投资收益;但企业拥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来确认企业当期的投资收益。
(三) 在资产负债表日,两类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时具体的会计处理方式不同
当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时,该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和还是当期损益,关键是要看金融资产所属的分类,不同类别的金融资产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企业拥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时,应将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当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时,就形成企业的当期收益;反之,则形成企业当期的一项损失。
企业拥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幅度较小或暂时性变化时,企业应当认为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在正常范围的变动,应将其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四)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处理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其拥有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该影响能够可靠计量,我们就认为该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然而企业却不需要对其拥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这主要是因为此类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动已经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公允价值变动造成的损失和减值的会计处理在实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更加客观的反应企业拥有的金融资产的价值。
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或下降趋势为非暂时性时,我们就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损失,应确认减值损失和计提减值准备。
可供出售债务工具的减值损失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可以通过损益转回,但可供出售的权益工具一旦确认即使在以后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的价值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准备也不能通过损益转回。
(五) 企业对两类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处理不同
某项金融资产一旦划分为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后,不能在重分类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也不能在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三类金融资产之间可以转换,但不得随意重分类,必须遵守有关的规定。
(六) 企业出售两类金融资产时,会计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企业应按照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收入与该项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企业的投资收益,此外为了正确的核算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还应当结转相应的科目。
企业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将原来由于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对应转出为投资收益,把原来计入当期损益转出作为企业总的投资损益的组成部分。
企业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需要将原来由于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对应转出为投资收益,作为核算该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的一部分。
Ⅱ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定列报非流动资产吗
在资产负债表中,交易性金融资产一般应作为流动资产列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列为非流动资产。但也存在特殊情况: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被列报为流动资产。这种情况主要是出现于可供出售债务工具的剩余到期日短于一年,或者所购买的理财产品、基金等的剩余存续年限不足一年的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被列报为非流动资产或非流动负债。这种情况主要见于某些为套期目的而持有的衍生工具中。(来自会计视野论坛)
Ⅲ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非流动资产中比重下降是什么意思
在“非流动资产”中,包括较多项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只是其中一项,现在这一项在整个“非流动资产”中的比重已经变小了。原因可能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部分出售、减值,也可能是其它项目增加。
非流动资产一般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累计折旧、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商誉、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及其他非流动资产。
Ⅳ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什么属于非流动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企业并不是一定以赚取差价为主要的目的,也可能是对被投资单位实施一定的计划性投资或利用较为宽裕的剩余资金,进行较长期的投资,没有短期内回收的计划,但也没有确定较为明确的固定回收日期。它也可能是对股票、债券和基金等的投资。所以列为非流动资产
Ⅳ 问几个会计基础问题:1.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中的哪类资产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持有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是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的。
Ⅵ 请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吗谢谢!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是指反映企业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金额。
非流动性资产是指不能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持有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工程物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
一个企业都有属于自己一定量的资产,而这些资产还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种类型.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主要区别就是能不能在一定的周期内把资产转变为流动的资金使用,对于这个周期一般都是在1年之内.
非流动资产就是不能在一年之内通过某种经济运作转化为可以资金,例如有企业的长期设备,减值物等等;相反来说,流动资产就是能在一年内转化成资金,其例子有,企业的现有或在银行的资金、商业中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还包括商品的存货等等.
Ⅶ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投资,属于流动资产还是非流动资产
你好,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属于流动资产,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属于非流动资产,关于这个问题,你可以直接去看一下“资产负债表”的表格内容,你就会知道的。
关于你的补充问题,回答如下: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取得该项金融资产的目的与其他的金融资产有所不同,主要就是为了近期内出售并赚取差价的,比如,企业或投资人以赚取差价为出发点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持有该金融资产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短期内赚取差额收益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企业并不是一定以赚取差价为主要的目的,也可能是对被投资单位实施一定的计划性投资或利用较为宽裕的剩余资金,进行较长期的投资,没有短期内回收的计划,但也没有确定较为明确的固定回收日期。它也可能是对股票、债券和基金等的投资。
以上就是这两种金融资产的分类确定的原则,说白了金融资产的分类是与其投资的目的是密切相关的,这个目的是由管理层决策并确定的。
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
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归类为流动资产还是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持有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
Ⅸ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属于非流动资产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属于非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入“非流动资产”的第一个项目。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资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其中流动资产又可分为货币资金、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又可分为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等。
Ⅹ 可供出售是流动资产还是非流动资产
可供出售是非流动资产。
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包括划分为可供出售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在本科目设置“减值准备”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进行核算。
(1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什么是非流动扩展阅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有类似之处,但也有不同。具体而言:
⑴初始确认时,都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应计入初始入账金额;
⑵资产负债表日,都应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是计入当期损益,而通常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非流动资产相对于流动资产而言的一个概念,具有占用资金多、周转速度慢、变现能力差等特点。因此,其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也有特殊的要求。
非流动资产的核算内容主要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由于该类资产占用的资金多、企业持有的时间长,会对企业相互联系的多个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影响,故而,对它们的管理和会计处理,应按照各自不同的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程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