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国金融体制为什么以间接融资为主
德国92%都是中小企业,其中有众多掌握着某一细分行业世界尖端技术,这其中由以家族企业居多,就是传说中的隐形冠军。他们绝大部分可没有那种上市圈一把钱就跑路的想法,都是想把自己做的这个行业做到最好,成为行业翘楚。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他们才有可能在你都没听说过的细分领域做到极致。
很多这种家族企业觉得 直接融资上市,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自由,受到很多限制。有些企业会一根筋的在某些他们认准的方向上投入很多资金,让报表一时不是很好看,如果上了市这方面就会有很多约束。
另外,很多企业看重家族传承,父子相传几代了,上市就有可能哪一天被恶意收购。
其实不光中小企业,世界五百强德国博世公司至今也没有上市,可见做大做强跟上不上市没有必然联系。其实在1930年左右的时候,博世曾经短暂上市过,创始人罗伯特先生,在上市之后,把一些股份分给了一些高级的管理者,但是之后就发现这样不好,因为那些管理层上市之后,有了钱就会变懒了,不会努力工作,因为他们已经拿了很多额外分红、收入,开始享受生活了,为此罗伯特先生觉得很失望,博世停止上市,已经发行股票被回购。就这样又是近百年过去了,博世再也没有考虑过上市。
当然不可否认,德国的股市也没有英美那样发达,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公司对融资方式的决策。
总之,德国企业很多信奉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经营哲学——“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因此他们不会纯粹追求利润,也不擅长资本运作,更是从来没想过上市,甚至把永不上市作为家训,代代相传。
『贰』 德国百姓如何投资理财
德国老百姓的投资方式一般相当保守,资金投向大都是风险较小收益平稳的人寿保险、传统储蓄或购买住房。德国老百姓月收入的大部分都用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金,其中医疗保险约14%、护理保险为2%、养老保险约19%、失业保险是6%。因此,普通工人手里能够用来投资股市的钱并不多。而另一方面,德国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市直接融资,不是德国企业融资的主要选择。因此,德国企业、银行发行股票数量较少,老百姓也就“无股可炒”。 德国政府和证券交易所也曾试图吸引普通老百姓参与股票投资。在1996年到2000年,在联邦政府私有化改革的推动下,德国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炒股热。然而,好景不长,在全球科技股泡沫影响下,法兰克福DAX指数从8136点跌至2188点。全民炒股的热潮以惨败告终,直到现在,很多当初孤注一掷的小股民还没有恢复元气。
『叁』 关于19世纪后30年德国经济崛起的原因
第一战、华尔街在柏林的胜利----文明的掠夺:
一次大战后,大量的美国公司在德国做各种投机生意,当然这些投机公司主要是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控股,英法美诸国要求德国支付数额巨大的战争赔款,但是刚刚从战争中走出来的德国,显然无法筹集这批款项,于是只好全力开动印钞机,就这样,历史上最疯狂的金融灾难在德国发生了,超级通货膨胀席卷整个国家。当在德国人被超级通货膨胀洗劫得一贫如洗时,华尔街和英国的金融家们却在热火朝天地发着大财。
『肆』 外国融资现状都是什么样
美 国铁路融资状况:
1998年6月9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21世纪运输平衡法(TEA-21)"。TEA-21法令的宗旨是,改进安全、保护环境、增加就业、重建美国运输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各种运输方式。TEA-21法令提出,不仅要在高速公路、桥梁方面进行投资,还将在公共运输系统、联合运输和诸如智能运输系统这类先进技术领域进行投资,并提出了创纪录的投资额度,列入国家财政预算。
国外非金融企业内部融资现状:
西方经济学者在考察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融资行为过程中,得出这样的结论,认为企业融资结构的最优顺序是:先是内部融资,然后是发行债券,最后才是发行股票。这一理论被西方各国企业的融资行为所证实。
从美、英、德、加、法、意、日等西方7国平均水平来看,内源融资比例高达55.71%,外源融资比例为44.29%;而在外源融资中,来自金融市场的股权融资仅占融资总额的10.86%,而来自金融机构的债务融资则占32%.从国别差异上看,内源融资比例以美、英两国最高,均高达75%,德、加、法、意四国次之,日本最低。从股权融资比例看,加拿大最高达到19%,美、法、意三国次之,均为13%.英国、日本分别为8%和7%,德国最低仅为3%.从债务融资比例看,日本最高达到59%,美国最低为12%。企业不仅具有最高的内源融资比例,而且从证券市场筹集的资金中,债务融资所占比例也要比股权融资高得多,可见,西方七国企业融资结构的实际情况与啄食顺序假说是符合的。
以美国为例,“二战”后40余年在各个经济周期内,美国企业内部融资总量的比重平均高达73.1%,只有26.9%靠外部融资,美国企业其自有盈余用于再投资的比例平均高达近97%。企业之所以会把盈余再投资作为融资等级中的首选。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内部融资比例占所有资金来源的50%~80%左右,最高的1991年达到95%;债务融资一般在20%上下浮动;发行股票的融资比例最低,很多年份是负值,表明公司通过回购股票使这些年份的股权融资为负值。
『伍』 请问德国和法国谁的金融实力更强
法国金融业比德国发达很多,法国的金融学术方面非常强,特别是quant方面,法国的巴黎高科毕业的quant人才在伦敦金融城占绝对优势。法国BNP(巴黎银行), SG(兴业银行),Calyon(农业信贷银行)在衍生品市场上都是非常强的。
德国的传统优势在制造业上,特别是重工业,金融业这种服务业在德国并不发达。
这是有深层原因的,德国的企业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他们的融资渠道主要通过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和固定的某家银行保持长期合作关系,银行对企业状况非常了解,信任程度高,通过银行贷款获得的资金成本低,而且比较稳定,有利于中小企业。而股票债券这些金融工具对他们来说成本就太高了。
而法国的工业以大规模的企业集团为主,类似美国,所以金融资本发挥的空间大,大企业对金融产品的规模和复杂度都有更高的要求,这样金融业也就有了很高的发展空间。
『陆』 英国和德国金融制度的特征(急)
英国金融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1、英国的金融制度主要有以下的金融机构构成:
(1)英格兰银行。英格兰银行是英国的中央银行。
(2)清算银行。清算银行一般是大型的商业银行,共有13家。
(3)商人银行。商人银行一般可分为两类:承兑所和发行所。
(4)贴现所。
(5)其他金融机构。主要有:保险公司;信托投资银行;国民储蓄银行和信托储蓄银行;房屋互助协会。
2、英国金融制度的特点主要有:
(1)英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是最典型的央行制度。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被认为是最早出现的中央银行,英国的中央银行模式被大多数的国家所采纳和模仿。
(2)英国的商业银行是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一种典型模式。因为受真实票据理论的影响,英国的商业银行一直坚持主要是发放短期贷款的经营原则。
(3)伦敦是西方最早和非常重要国际金融中心。
(4)在英国现行的金融制度中仍保留有一些传统金融机构的痕迹,例如商人银行、贴现所等。
(5)英国的金融监管比较有特色。英国的金融制度比较健全,金融机构都很注重自己的声誉。与之相反的是,英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并不健全,英国甚至缺乏一套完整正规的金融监管法律,并且金融监管机构也很少对金融机构进行定期的现场检查,发现了问题他们一般也是通过“道义劝说”的方式来加以纠正。
德国金融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1、德国的现行金融制度包括:
(1)德意志联邦银行。
(2)商业银行。德国的商业银行中,资金实力最强的三家银行是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德国商业银行。
(3)储蓄机构。
(4)信用合作社
(5)专业银行。主要有抵押银行、消费信贷银行、复兴信贷银行、保险公司等。
2、德国的金融制度的特点是:
(1)中央银行制度比较健全。
(2)德国的商业银行是全能型银行,即其商业银行可以经营综合性的银行业务,即商业银行可以同时经营存贷款、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充分享受到不同金融业务间的多样化效应的好处。
(3)德国的金融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三大银行与两大中心在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三大商业银行、储蓄汇划系统和信用合作系统的资金实力相当雄厚,支配着整个德国的金融业。
(4)德国的金融业是一种典型的以间接金融为主的类型。商业银行等间接融资中介机构在德国的资金配置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我觉得可以在特点中提出区别之处,你看一下吧,
我能够找到的就是这些了,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柒』 德国IPO上市有什么要求
对上市公司的要求取决于公司要在哪个资本市场上市。
简单来说分为:两个市场入口,三个市场。其中不同的市场中各有不同的透明度标准板块。
两个市场入口是指:进入按欧盟法规管理的市场(EU Regulated Markets)还是进入由交易所自己管理的市场 (Exchange Regulated Markets)。
三个市场是指:官方市场(Official Market)和受管制市场(Regulated Market),这两个市场受欧盟法规管理,构成上面提到的第一个市场入口;另外还有一个公开市场(Open Market),受交易所管理,构成上面提到的第二个市场入口。
在欧盟管理的市场上市,有两种透明的标准可以选择:普通标准(General Standard),
或者要求更高的高级标准(Prime Standard)。
在交易所自己管理的市场上,公司的股票可以自由交易,包括外国公司的股票,但这还不是真正的上市,只有透明度满足了初级标准(Entry Standard)的公司股票才可以上市发行。符合普通标准、高级标准和初级标准的上市公司构成了德意志交易所上市公司的三大板块。
在资本市场上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是透明度标准。投资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透明度标准明确发布信息的范围,从而更容易做出投资决定。接下来就对上述三种不同的透明度标准分别加以详细介绍:
1、普通标准
在普通标准板块上市的公司,需满足欧盟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标准的最低要求。该板块使公司受欧盟政策的监管,但也为公司提供了低成本的灵活便利条件。
欧盟规范市场对信息披露的法规要求:
- 审计后的年度财务报告,包括符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要求的管理报告、
中期财务报告
- 对影响股票价格信息的公司经营信息的实时披露
- 涉及公司董事交易的披露
- 重大事件披露
- 公司控股权变化的披露
- 公司信息披露可以用英文
2、高级标准
对于希望吸引全球投资者注意和支持的公司来说,在高级市场上市更为合适。
该市场能为公司提供低成本资本,对公司长远发展有利。
除了需要满足普通市场上的上市要求以外,公司还需要履行下列义务:
- 季度报告的披露
- 在互联网上披露公司经营计划方案
- 每年召开至少一次的分析师研讨会
- 公司信息披露必须用英文
按高级标准或普通标准上市意味着进入欧盟管理的市场。上市公司可以获得欧盟交易所护照,便于企业在欧盟所有成员国的交易所筹集资金。但上市公司要提供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批准的招股说明书、符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年度和中期财务报告,还要披露公司的重大事项。上市的基本要求是公司成立3年以上,上市股票的最少市值为125万欧元。
3、初级标准
想在初级标准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必须提供德国监管局批准的上市说明书,并承担遵守透明度规则的义务。初级标准对透明度的要求是,凡能影响股票价格的重要企业报道必须立刻通过新闻服务商,如:路透(Reuters)或彭博(Bloomberg)予以发布。再有,企业必须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审计了的年终结算和中期报告并提供最新的企业介绍和企业日程。
除此之外,很多企业还自愿利用初级标准提供的机会,额外发表信息,以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感。比如:公开发表季度报告和披露管理层从事证券交易的信息(Directors Dealings)。另外,德意志交易所还给上市公司提供在德意志交易所的网址上发表公司基本信息的简介和事件披露(Fact Sheet)的机会。企业还可通过一年一度的分析家研讨会进一步向投资者展示自己。
初级标准板块是公开市场的一部分,对企业的要求较低,适合成立1年以上的发展中的公司。按简化的初级标准上市,不仅费用低,而且企业通常只需3、4个月就能做好上市的准备工作。同时企业管理层可以在资本市场上积累经验,以便将来公司升级至普通标准或高级标准。
另外,企业必须出具委任一位德意志交易所“上市合作伙伴”的证明。作为独立的服务机构,上市合作伙伴在上市前、上市中和上市后作为“教练”伴随企业并协助企业按规定发表信息,它相当于辅导员,为还缺乏资本市场经验的年轻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者的支持。
初级标准作为公开市场的一个特殊部分,它不受严格的欧盟证券法的监管,而受交易所的自律监管。因此,企业可简捷并低成本地满足上市要求。同时,在这里交易的企业要达到比在公开市场一般的透明度标准更高的要求,由此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这个企业有野心,因为他要为以后升级更高的标准作铺垫,而且有计划,因为他不图“一口吃成个胖子”,而是积蓄力量,以待时机成熟。
德意志交易所初级标准的交易业务在欧洲范围内占居首位。在2006年上半年里,该板块每支股票的平均交易额超过伦敦交易所相应中小板块AIM的123%;每支股票的成交次数比AIM几乎高出10倍。而泛欧交易所中小板块Alternext的平均交易额只相当于初级标准的四分之一,同时,Alternext的成交次数明显少于初级标准板块。
在德意志交易所初级标准板块上活跃交易的企业股票涉及很多具有吸引力的、丰富多样的不同行业,如:属传统行业的金融、媒体和工业,以及技术、电信、软件/IT和未来市场(如:可再生能源)。与此相比,伦敦交易所AIM和泛欧交易所Alternext所涉及的行业要少得多。
初级标准板块为小型和中型发展中企业创造了一个新型的、生机勃勃的上市板块。自初级标准板块运行一年以来,已有70家企业在德意志交易所的这一板块上市,市值总额为50亿欧元(数据来自2006年)。
高流通性和不断上升的保荐行数字显示出该板块深受上市公司、交易员和投资者的欢迎。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对初级标准特别感兴趣,他们在该板块购买的股票平均占80%。
四、上市的费用要多少?
据统计,1999-2006年间,在法兰克福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总成本平均为总融资额的3.3-8.7%,远远低于伦敦(11.7%),融资额越大,融资成本也就越低。具体到每个公司,上市费用取决于公司的融资计划和选择进入的市场板块。
1、上市自身的成本
费用中占最小一部分的是要付给交易所的。
其中包括一次性的准入费和每年的年费。
初级标准的准入费为750-1500欧元;
选择普通标准或高级标准的话则既要交3000欧元的股票上市审批费,还要交2500欧元的挂牌交易许可费。年费也因板块不同而有所差异:初级标准5000欧元;普通标准7500欧元;高级标准1万欧元。
费用的绝大部分要交给作为保荐人的银行,这一般是按照股票发行量的比例来计算的。
股票发行量在5000万欧元以下的银行费用约为6-8%;发行量在5000万到1.5亿欧元的约为5-6%;发行量在1.5亿欧元以上的约为3-5%。在与银行定价的谈判中发行团队的技巧和上市公司的魅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另外还包括一些固定的成本费用,如前期调研费用1-3万欧元;由发行证券银行委托进行的“公开发行前的尽职调查”需10-40万欧元;起草和发行招股说明书的费用5-10万欧元;律师咨询费用2-4万欧元;公证费用5000欧元;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2-4万欧元。这些费用合计在20-50万欧元之间。
上市涉及行业及环节甚多,一般国内的企业本身往往难以胜任,为了保证上市过程的顺利进行,企业最好委托一个可靠的上市协调人全程辅导,德意志交易所委托的上市合作伙伴都具备丰富的证券市场经验,是值得信赖的选择。但是委托这些机构的佣金也比较高,一般在20-30万欧元。
『捌』 法国和德国哪个金融业更发达
法国金融业比德国发达很多,法国的金融学术方面非常强,特别是quant方面,法国的巴黎高科毕业的quant人才在伦敦金融城占绝对优势。法国BNP(巴黎银行),
SG(兴业银行),Calyon(农业信贷银行)在衍生品市场上都是非常强的。
德国的传统优势在制造业上,特别是重工业,金融业这种服务业在德国并不发达。
这是有深层原因的,德国的企业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他们的融资渠道主要通过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和固定的某家银行保持长期合作关系,银行对企业状况非常了解,信任程度高,通过银行贷款获得的资金成本低,而且比较稳定,有利于中小企业。而股票债券这些金融工具对他们来说成本就太高了。
而法国的工业以大规模的企业集团为主,类似美国,所以金融资本发挥的空间大,大企业对金融产品的规模和复杂度都有更高的要求,这样金融业也就有了很高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