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融资缺口模型和持续期模型有什么差异
融资缺口模型(Funding Gap Model)是资产负债管理基本方法之一。银行运用该模型的目的,是根据对利率波动趋势的预测,相机调整利率敏感性资金的配置结构,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或扩大净利息差额率。
感受资产累积的愉悦,体验深谋远虑的满足。游侠股市,智慧与谋略的虚拟股市,让您的智慧不再寂寞。
『贰』 融资规模的介绍
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投资主体筹集资金的总额,通常以货币形态表示。
『叁』 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达多少亿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小微企业的作用举足轻重。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陆家嘴论坛上说,截至2017年末,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超过90%,贡献了全国80%以上的就业,70%以上的发明专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
网商银行2016年年报披露,彼时累计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879亿元,对应的小微企业客户数是277万户,户均贷款余额约为1.5万元。而截至2017年末,网商银行已经累计为571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提供贷款服务,户均贷款余额达到2.8万元。其中,也包括了75万农村用户,涉农贷款占网商银行贷款余额的11.9%。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网商银行提供贷款的小微商户数翻了一倍多。
『肆』 融资缺口模型的融资缺口模型的运用
如果银行难以准确地预测利率走势,采取零缺口资金配置策略显得更为稳妥和安全。因为在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配平状态下,无论利率上升或下降,浮动利率资产和浮动利率负债的定价是按同一方向,并在等量金额基础上进行的。这种策略对那些中小银行来讲是适合的,但有些银行,特别是一些大银行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专家队伍,有能力对利率波动方向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有能力对资产和负债的组合按意愿进行调整,这种零缺口的资金配置策略就显得过于呆板和保守。
假设银行有能力预测市场利率波动的趋势,而且预测是较准确的,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人员完全可以主动利用利率敏感性资金配置组合技术,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缺口策略,获取更高的收益率。这一模型的运用可用下图来表示。在图的上半部分,纵轴表示银行资金配置敏感性比率值,横轴表示时间,曲线表示利率敏感性资金的配置状态。 当预测市场利率上升时,银行应主动营造资金配置的正缺口,使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即敏感性比率大于1,从而使更多的资产按照不断上升的市场利率重新定价,扩大净利息差额率。从理论上分析,当利率上升到顶点时,银行融资正缺口应最大,或敏感性比率值最高。但是,由于利率峰值很难精确预测,而且市场利率一旦从顶峰往下降时,降速很快,银行极有可能来不及反向操作。所以,当利率处于高峰区域时,银行就应改为反向操作,使敏感性比率逐步降到1,或尽可能恢复到零缺口的状态。当利率开始下降时,银行应主动营造资金配置负缺口,使浮动利率负债大于浮动利率资产,即敏感性比率小于1,这样,可以使更多的负债按照不断下降的市场利率重新定价,减少成本,扩大净利息差额率。
必须强调的是,银行期望通过不断改变利率敏感性资金缺口(或融资缺口)来获利并非易事。但是,在遇到困难的同时,人类总是会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银行业也是如此。首先,利率预测往往准确率不高,特别是短期利率更难预测。一旦实际利率走势与预测反向,银行有可能会发生重大损失。在经过一系列挫折后,国外部分商业银行已改用采取长时间间隔划分来提高利率预测的准确性,即尽量作长期利率预测,把对利率的上升与下降预测与经济周期相联系;而且,即使银行对利率变化预测准确,银行对利率敏感性资金缺口的控制和调整也只有有限的灵活性。因为当银行大多数的客户对利率走势的预测与银行一致时,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选择与银行意愿提供的正好相反。例如,当双方均预测利率上升时,银行希望增加浮动利率贷款以获利,但客户却会要求获取固定利率贷款以锁定成本,从而使银行在现有客户群中调整资金配置的空间不大。然而,随着金融衍生产品和交易的不断扩展,银行对于这个矛盾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通过期货交易、远期利率协议和利率互换等手段来解决。
『伍』 融资规模和效益取决于什么因素
融资规模和效益取决于:
1.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与融资效率成反比,融资成本高则融资效率低。对于融资成本来说,股权融资的融资成本在各种融资方式中是最高的。因为有税遁效应,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相比是低的,其中,债券融资成本要低于银行融资成本。内源融资是企业将自己的利润转化为积累。中小企业在创办和投入经营阶段,内源融资占主要地位,而在增长发展与成熟阶段也因为资金瓶颈,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2.融资时效性
对中小企业来说,其融资存在“短、频、急”的特点。融资的时效性是确定融资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从融资方式来看,内源融资时效性最好,银行贷款从银行评估、审批再到放款,时间相对适中;而债券融资需要评级、评估,聘请外部机构进行调查等等,再到报批,时效性相对较差;而股权融资从企业私募股权到上市路演,往往需要2到3年的时间。
3.资金利用率
从资金利用率来考虑融资效率,主要从如下的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资金的到位率。三种融资方式中内源融资的资金到位率是最高的,而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资金到位率相当,都会有股本募集不足和债权认购不足或贷款资金不到位的情况。第二方面,是资金的投向。股权融资的资金投向在我国来说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新上市的公司溢价发行股票,募集了大量的资金,却不知道如何使用。而债权融资在这方面要好一点。内源融资的资金投向则与债权融资类似,即利用较为充足。
4.渠道可获得性
从融资渠道来看,内源融资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渠道获得最容易,只要取得企业所有者同意即可。在目前信贷资源相对紧张的形势下,银行贷款对中小企业来说也不容易,但相对于债券和股权融资来说,渠道还是相对容易。
5.融资主体自由度
融资主体自由度是指融资主体受约束的程度,这种约束包括法律上的、规章制度上的和体制上的。考虑融资主体自由度,对融资效率排序如下: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
6.清偿能力
对于偿还能力来说,股权融资由于不需要偿还本金,不会产生因不能偿债而产生的各种风险和不利影响。因此,认为股权融资在考虑清偿能力时,其效率是确定
『陆』 请问什么是缺口融资(Gap Finance)包括定义、由来、沿革、现状等等越详细越好
融资缺口 由利率敏感资产与利率敏感负债之间的差额来表示。很显然,融资缺口有零缺口、正缺口、负缺口三种状态。
『柒』 中小企业如何合理确定融资规模 详细
而到银行究竟贷多少钱,其实是非常有讲究的。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考虑企业成本,银行贷款是需要支付利息的,贷款过多,必然要支付更多的利息,企业的成本无形中增加了不少,而且企业负债过多,偿还难度增大,企业经营风险也相应地提高;贷款过少,又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同时,不利于摊销银行借贷时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其次对银行而言,不合理的融资规模会导致银行怀疑企业的财务操作能力和还款的诚信态度,并极有可能影响银行的审核通过。因此,企业在决定向银行借贷之前,合理确定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是中小企业申请银行贷款极重要的环节。 那么,究竟如何合理确定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呢?答案是企业必须根据企业运营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及借贷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情况,量力而行地确定企业的合理的融资规模。具体而言,可以有四种方法来加以选择: 销售比例法 销售比例法是按照对企业在借贷期内所可能达到的销售额的预测,用目前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比例关系来进行测算,得到资金缺口的具体数字。具体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预测的销售总额来测算未来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总额,然后得到 2 与现有负债的差额从而来确定融资规模;另一种是根据预测的销售增加额来直接测算负债的增加额,扣除负债的自然增加额后得出融资规模的数字。用公式来表示就是:融资规模=预测的资产增加值-负债的自然增加值-未分配利润的增加值=(资产销售百分比*销售增加值)-(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增加值)-(销售净利率*销售增加总额*(1-利润分配率)) 项目预算法 大多数中小企业申请贷款,都是因为要上新的项目。因此,只要对项目的预算进行严格的测算,就可以得出向银行借贷的数额。 财务模型测算法 财务模型测算法相对来说是最精确的,同时也是最能体现中小企业主对本企业的熟悉程度。具体来说,就是先根据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建立企业未来的财务模型,然后根据财务模型编制预测的现金流量表,从而得出现金流量的缺口。这种方法专业性很强,但适用范围也是最广的,不仅在向银行贷款时确定融资规模时使用,而且在直接融资对外私募时也广泛采用。 头脑风暴法 这是一种定性的分析方法,通常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较简单的企业。就是指企业经营团队根据有关的历史沿革数据,依靠团队的经 3 验、主观分析和判断能力,凭借团队对企业的了解,集中座谈,集思广益,通过广泛的交流,来确定企业的合理的融资规模。这种方法有时耗时较长,因为往往需要开几次这样的会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家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来合理地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从而顺利地从银行获得支持,帮助企业更快地发展。
『捌』 社会融资规模中,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余额有什么区别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所有活动的最初成果即基本成果。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余额是活动履行结束后的所剩下的余额[即收入后又履约再支出后的剩余]。
『玖』 融资缺口模型的介绍
融资缺口模型(Funding Gap Model)是资产负债管理基本方法之一。银行运用该模型的目的,是根据对利率波动趋势的预测,相机调整利率敏感性资金的配置结构,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或扩大净利息差额率。
『拾』 为什么小微企业融资缺口越来越大:一个理论分析
这个文章的作者是罗仲伟,任国良,文春晖。
摘要:本文将转型期商业银行在产权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风险规避变动因素引入HeinerVercelli模型,推导出扩展模型,并利用其从"融资门槛"视角分析中国小微企业"麦克米伦缺口"不断加大的原因。分析发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重组上市后,自身功能属性发生了明显变化,其风险管理的诉求以及风险规避水平的提升是加剧"麦克米伦缺口"的直接原因。而在转型期商业银行因自身认知能力不足、社会经济制度动态变动、监管政策无法预期而产生的风险规避,则是抬高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门槛的间接原因。针对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