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个融资成本因素对融资方式选择影响的案例
所谓的融资合理性包含:融资成本、融资时效、融资工具供需吻合等因素。这个不能单独摘出来说事。有些融资工具的融资成本低,但是时效差,融资企业等待不了。有些融资时效不错的、成本也较低的,但是融资工具又不能与企业的需求相吻合。这也会受到影响。如果单说融资成本对融资方式的影响,那就只能说以测算好的融资成本和期待的融资方式,然后在期间推选融资产品。这要一事一议,没法提供详细信息。不同的企业融资基本元素不同,要求不同,成本不同,对融资工具的最终趋向也不同。这样吧,推荐一个投融资行业人的博客,里面有一些相关的帖子,你可以看一下,借鉴思考,相信会对你有些帮助。
通过网易博客、新浪博客、或者直接通过网络搜“刀客老赵”,就能搜到他的博客。
Ⅱ 股权融资成本影响因素有哪几个方面
影响融资成本的因素主要包括:
1、使用资金所支付的费用,即资金占用费,如股票的股息、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的利息等;
2、融资过程中资金与人力等耗费,即资金筹集费,如发行股票、债券支付的印刷费、发行手续费、律师费、资信评估费、公证费、担保费、广告费等;
3、特定条件下的机会成本,指投资者从企业内部融资所形成的机会成本。
Ⅲ 融资规模和效益取决于什么因素
融资规模和效益取决于:
1.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与融资效率成反比,融资成本高则融资效率低。对于融资成本来说,股权融资的融资成本在各种融资方式中是最高的。因为有税遁效应,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相比是低的,其中,债券融资成本要低于银行融资成本。内源融资是企业将自己的利润转化为积累。中小企业在创办和投入经营阶段,内源融资占主要地位,而在增长发展与成熟阶段也因为资金瓶颈,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2.融资时效性
对中小企业来说,其融资存在“短、频、急”的特点。融资的时效性是确定融资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从融资方式来看,内源融资时效性最好,银行贷款从银行评估、审批再到放款,时间相对适中;而债券融资需要评级、评估,聘请外部机构进行调查等等,再到报批,时效性相对较差;而股权融资从企业私募股权到上市路演,往往需要2到3年的时间。
3.资金利用率
从资金利用率来考虑融资效率,主要从如下的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资金的到位率。三种融资方式中内源融资的资金到位率是最高的,而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资金到位率相当,都会有股本募集不足和债权认购不足或贷款资金不到位的情况。第二方面,是资金的投向。股权融资的资金投向在我国来说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新上市的公司溢价发行股票,募集了大量的资金,却不知道如何使用。而债权融资在这方面要好一点。内源融资的资金投向则与债权融资类似,即利用较为充足。
4.渠道可获得性
从融资渠道来看,内源融资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渠道获得最容易,只要取得企业所有者同意即可。在目前信贷资源相对紧张的形势下,银行贷款对中小企业来说也不容易,但相对于债券和股权融资来说,渠道还是相对容易。
5.融资主体自由度
融资主体自由度是指融资主体受约束的程度,这种约束包括法律上的、规章制度上的和体制上的。考虑融资主体自由度,对融资效率排序如下: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
6.清偿能力
对于偿还能力来说,股权融资由于不需要偿还本金,不会产生因不能偿债而产生的各种风险和不利影响。因此,认为股权融资在考虑清偿能力时,其效率是确定
Ⅳ 影响商业银行贷款价格的因素中有资金成本,究竟与融资成本有何区别
这个问题要从银行的资金来源来分析,可以理解为融资成本就是银行的吸收资金的成本,贷款价格构成银行的风险收益。资金成本是加权融资成本,包含存款、拆借、资本市场融资等;边际融资成本是银行每多融入单位资金所多支付的利息费用。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
吸收储户的存款。
包括个人和企业的活期、定期存款,存款构成银行的负债,在是资产负债表中权重最大的。这类存款的成本是三类融资渠道最低的,其中活期存款又是这类资金中最低的。
同业拆借和短期金融债、次级债、短期融资券等。
这类资金的成本是和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是相对应的,随着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化而波动。举例:余额宝和理财通把个人手中的闲散资金(原本是银行的活期存款)通过发行货币基金的形式募集好,然后通过协议存款(和商业银行协议利率)存到商业银行里,如此,储户在拿到相对高收益的同时,银行支付的资金成本就提高了。(相应的贷款利率也会提高哦)
资本市场融资。
通过发行股票、中长期债券的方式从自己本市场融资募集的资金。
Ⅳ 为什么国外筹资成本比国内低
因为利率低了,百姓不愿意储蓄,会使银行的存款额度下降,需要支付的存款利息也会减少。同时,贷款利率也将下降,贷款成功率会提高的。
公司发行债券时,会提前规定一个票面利率。当票面利率跟市场利率出现差异的时候,债券的发行价格就可能高于票面价格(溢价发行)或低于票面价格(折价发行)。
贷款与发债均为债务,均需偿还,但贷款是借当地银行的钱,门槛相对较低,融资成本(主要是贷款利息)相对高一些;向社会发行债券的门槛相对较高,虽然融资成本(即债券利息支出)较低,但其他费用较高且获得难度较大。
(5)国际贷款实际融资成本影响因素扩展阅读:
海外债方面,受境外融资监管趋严影响,房企今年以来在海外融资上也是动作频频。观点指数统计发现,2019年1-7月,房企通过发行海外债(含计划)形式融资4328.97亿元,数量168只,数量、规模均创同期历史新高。不过由于用途受限制,上述海外债几乎都是借新还旧。
需要注意的是,受发债用途以及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影响,房企也在积极防范汇率风险。
观点指数梳理发现,从年初至今已经有不少企业提前赎回海外债,比如世茂赎回5.5亿美元2022年到期优先票据,赎回价相等于该等票据本金额的104.188%另加截至赎回日期(不包括当日)累计未付利息,赎回价合计5.7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