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船舶融资租赁的主要问题
1.融资租赁机构自身专业性不强
国内的大部分融资租赁机构缺乏既精通租赁又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与船舶相关专业机构的合作不密切。我国融资租赁机构目前的专业水平较低,与船舶经纪人、船级社等专业机构的合作又少,因而在进行船舶融资时,只能依据一般企业的贷款规则,不能针对航运、造船业的特点进行信用评估。
2.政策环境不完善
国外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壮大与政府的大力倡导和一系列优惠政策密不可分。而在我国,”在建船舶”的补贴、国债投资、造船基金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政策空间,融资租赁的优势无法体现,直接影响了融资租赁合作对象的规模,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融资租赁的风险。
3.船舶融资租赁企业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从融资租赁企业自身来看,国内融资租赁机构自身实力普遍不强,中长期资金来源渠道不够通畅,融资方案较少。而船舶融资租赁业务项目的资金需要量大,一般需要二三年,长的要四五年,属干中长期性质的融资。所以目前从事船舶融资租赁业务的融资租赁企业缺乏符合其业务特点的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4.融资租赁立法相对落后
我国融资租赁业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尚无专门的立法。有关融资租赁的法律调整,尽管在《合同法》中有专章规定,但内容仅限于融资租赁交易方面的一般性规定,在租赁物的种类、租赁物的登记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定,也没有涉及到融资租赁企业的设立、监管和促进等内容。
『贰』 船舶融资租赁这个行业怎么样
暴利!
『叁』 船舶融资租赁的介绍
船舶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船舶的特定要求和对船厂的选择,出资向造船厂购买船舶并租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分期支付租金的一种融资模式。在租赁期内船舶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所有,租期届满,租金支付完毕并且承租人根据融资租赁合同规定履行完全部义务后,船舶所有权即转归承租人所有。
『肆』 船舶融资租赁的要点是什么
船舶融资租赁分为新造船舶和二手船舶的融资租赁
主要涉及船舶的买卖事项;船舶所有权登记、国籍登记、光船租赁登记等登记事项;船舶的营运资质等事项;融资方的融资渠道来源、货款的支付、租金的确定等相关的操作事项。
『伍』 租赁融资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直租业务。当企业上项目遇到资金不足时,可以提出由租赁公司出资购买指定所需设备,而企业只需付租金即可使用。
2.售后回租业务。当企业有存量的机器等固定资产,可以将其设备卖给租赁公司,以得到生产急需的流动资金,并采用分期付租金方式赎回。
3.厂商租赁业务。即当企业生产的机器设备需要促销,而下游买家有需求但无资金,生产企业可以同租赁公司合作,由租赁公司向买家提供资金。
4.委托租赁业务。当投资者资金闲置时可以委托租赁公司开展委托租赁业务,收取资金使用费等。
『陆』 船舶租赁的发展现状
船舶业和航运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拉动作用巨大,但其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在中国跻身全球三大造船国的同时,中国的船舶租赁市场规模也在日趋扩大。
船舶租赁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朝阳产业,兼具经济带动巨大、创税能力强、产业结构提升效果明显、关联产业拉动力度大等优势。然而尽管国内金融租赁公司把船舶租赁作为主打产品,却被诸多绳索捆住了手脚,未来待开发市场巨大。
中国多数船舶都由航运企业通过贷款或者自有资金购买,但这种传统的融资方式,一方面会占用大量的现金而导致企业现金流吃紧,另一方面,银行贷款也会记入企业负债表。为了应对流动性风险,航运企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融资方式,船舶融资租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渐受到青睐。
近年来我国船舶租赁业发展形势较好,尤其是在金融租赁领域,国内先共有融资租赁公司296家,天津和上海已成为我国金融租赁机构集聚的重要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船舶租赁业行业始终在一个近乎滑稽的矛盾中恶性循环。每当行业景气度升高,运费开始攀升,各大航运公司就开始疯狂下造船订单,而到了船只真正交付之时,运力过剩,于是行业景气度和运费回落,全行业陷入亏损,而当行业景气度逐步回升,航运公司又想通过扩大运量增加收益,又开始订购船只,周而复始。
航运企业要对未来航运需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跟踪市场动态,准确把握航运行业发展的轨迹,适时调整发展战略,控制运力规模。保持一个较为稳定合适的运力,行业低迷时不至于因运力严重过剩造成损失,行业景气时可以通过租赁船舶来解决企业运力的紧张状况。航运企业还可以根据正常经营的情况,充当船舶的出租方,充分合理的利用公司资源,提高企业效益。因此,船舶租赁是航运企业调整运力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