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2月汽车出行大事件:Rivian获13亿美元融资;蔚来股价大涨
[亿欧导读]?2019年12月,Rivian再获13亿美金融资;吉利与戴姆勒推出高端出行服务“耀出行”,已经在杭州登陆;前雷诺-日产董事长戈恩逃离日本
吉利与戴姆勒推出高端出行服务“耀出行”
2019年12月3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管理的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戴姆勒出行股份公司宣布“耀出行”,后者聚焦高端出行服务。“耀出行”前期将有100辆高端专车投入服务,如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E级轿车和V级MPV等车型,预计2020年,“耀出行”将服务拓展至国内其它主要城市。
2019年12月9日,吉利汽车旗下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服务平台曹操出行也接入耀出行,这意味着曹操出行正式实现“聚合叫车”。可在该平台上同时呼叫不同的出行服务品牌产品。另外,“耀出行”还宣布将在明年初相继登陆北京、上海和广州。
“听伴”宣布获得四维智联投资,并与其达成合作
2019年12月3日,“听伴”宣布获得四维图新旗下四维基金投资,与去年完成的来自一号资本、时尚资本、汉富资本的融资同属于A轮融资。“听伴”CEO俞清木肯定了资本市场对智能座舱和车载音频赛道的看好,他同时表示,目前听伴还在与更多投资人洽谈。
毛豆联手五菱首推定制车,售价6.38万元
2019年12月5日,由毛豆新车联合上汽通用五菱共同打造的730毛豆定制版正式上市。该款定制车售价6.38万元,搭载五菱车标,在毛豆新车线上、线下渠道独家发售。这也是国内汽车新零售平台首次联合主机厂推出定制版车型。
滴滴企业版新布局:将上线“滴滴团队版”小程序,面向中小企业团队
2019年12月5日,由滴滴企业版主办的2019“乘势而行”企业出行服务峰会在京举行。峰会主要探讨出行服务新格局、数字化赋能企业用车管理等内容。峰会上,滴滴企业版推出了将于近期发布的“滴滴团队版”微信小程序。该小程序主要针对中小企业团队打造,具有创建团队、加入团队成员、团队支付等功能,从而实现流程简化、降本增效。
网络Apollo组织架构新增智能交通业务组;获批在北京启动自动驾驶载人/物测试
2019年12月6日,据新浪科技消息,网络Apollo于近日进行了组织架构升级,除原有自动驾驶、车联网等业务组升级外,新增智能交通业务组。自动驾驶业务组进行了升级扩充,现下辖三个部门,包括智能汽车业务部、智驾地图业务部和自动驾驶技术部。原有车联网业务组继续小度车载OS等智能车联业务。最新公布数据显示,网络智能驾驶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237件全国第一,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总数150张。
2019年12月30日,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消息,北京正式启动自动驾驶载人载物测试。网络公司40辆车获得了首批自动驾驶载人测试资格,这批车辆累计测试里程在10万公里以上。
黑莓QNX与汽车零部件商马瑞利中国达成战略合作
2019年12月10日,黑莓QNX宣布与汽车零部件商马瑞利中国达成战略合作,将QNX?数字驾驶舱平台整合到马瑞利的ElectronicseCockpit和DigitalCluster的解决方案中。
黑莓技术解决方案部(BTS)高级副总裁兼联席主管KaivanKarimi表示,中国有潜力成为最大的车联网和电动汽车市场。目前超过45家主机厂在其北美、欧洲和亚洲生产的数百款车型中部署黑莓QNX软件,全球超过1.5亿辆行驶中的汽车搭载了QNX软件。亿欧汽车获悉,如今9家全球前10大汽车OEM厂商、全球前7大汽车一级供应商正在使用黑莓QNX的技术。
自动驾驶汽车公司Cruise或将提供共享乘车服务
2019年12月11日,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汽车公司Cruise首席执行官丹·安曼(DanAmmann)表示,打算“以极低的成本”提供共享乘车服务,作为最终“超越汽车”计划的一部分。他表示希望通过以极低的成本提供令人惊叹的体验,使共享的乘车方式更具吸引力,从而减少拥堵。此前Cruise曾宣布与本田汽车公司合作,开发一款专用于共享出行的自动驾驶汽车,同时本田汽车也是Cruise的投资者之一。
宁德时代坐上创业板头把交椅;四川工厂正式开工
2019年12月24日,在迈过百元关口后,宁德时代股价继续飙升,截至12月26日收盘,宁德时代股价达到105.12元,市值2321.47亿元,超过迈瑞医疗成为创业板市值最高的公司。
2019年12月24日,四川宜宾动力电池项目正式开工,年产能30GWh。项目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总投资45亿元,建设年产能15GWh的动力电池生产线,二期总投资55亿元,建设15GWh动力电池生产线。建设周期方面,项目一期自开工建设起不超过26个月,项目二期计划在一期投产后两年内启动。
比克电池与当升科技、容网络技等十余家新能源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
2019年12月26日,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2020年供应商大会在郑州隆重召开。活动现场,比克电池与当升科技、容网络技等十余家新能源供应商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战略合作协议,未来比克电池将与多方供应商充分共同推进新能源市场开拓。
阿里与一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基于斑马系统打造下一代智能网联汽车
2019年12月27日晚间,阿里官宣,与中国一汽在长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斑马智行系统为基础,打造面向未来的下一代智能网联汽车。中国一汽将建设以云计算、数据智能、中台和移动协同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基础设施,推动汽车行业迈入云上智能时代。
一汽出行与GoFun出行达成合作
2019年12月31日,GoFun出行与一汽出行在成都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两家国企强强联手,双方的合作首先将在成都、贵阳和西安落地,并将陆续延伸至GoFun业务覆盖的更多城市。
双方还将依托GoFun出行成熟的运营管理体系展开订单合作,并以GoFun出行平台优质的流量入口及高质量用户群,获得更高客单收益;同时,GoFun出行也将在向轻量化模式转型的过程中,获得一汽出行车源补给,共创双赢合作模式。
编辑:张宇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㈡ 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可以开汽车销售发票吗
形成
大约1984年,中国已经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第5年,计划经济的体制并没有完全改变。尽管有个体经济的出现,但绝大多数企业还处于“国有”阶段,国家的经济实力还没走出百废待兴的局面,租赁行业还没有法律、法规,中国的经济刚进入第一轮高潮。当时汽车的总体使用情况偏向于极少数的高层领导。局级干部用的是“上海牌”轿车,部级干部用的是“红旗牌”轿车。企业拥有汽车还受到数量和相应级别限制。“贴近客户,追求卓越,敏于创新,成就安心”的核心价值体系一直为德国大众汽车租赁所积极倡导,它的长期租赁模式、售后服务业务和替代性出行解决方案以大众汽车的理念和产品研发能力为依托,关注细节,关注客户的体验。那时租赁公司刚成立不久,到底开展那方面的租赁业务也不太明确。此时国家的政策也逐渐开始允许进口汽车。于是租赁公司就涉及汽车融资租赁层面,当时全国只有10家允许进口汽车的企业,其中就有2家是融资租赁公司。
他们依靠各种途径,用融资租赁的方式进口汽车后高价、短期“租”给企业。这就是最早期的汽车租赁服务。当然随着中国汽车金融的发展,出现了"以租代售"、以融资租赁业务为主体的汽车金融模式。
开展模式
汽车融资租赁[1] ,涉及到汽车厂商,银行,保险公司,加盟商和客户的多方面紧密合作。形成包括本公司在内的六方金融网络,最终达到六方共赢。客户提出融资租赁要求,本公司作为金融平台提供客户指定车辆,同时客户只需按照合同按月交付租金,既可享用高级汽车服务。
其工作流程:通过与银行和加盟商的资金融合,向汽车厂商购买客户指定汽车,加以保险公司配合,满足客户的购车需求,并收取租金以回报银行和加盟商。
而在商户和客户可享受的权利方面:
商户享受的权力
有着丰厚的资源可共享,如庞大的“租车网”注册会员、开展异地租车业务、额外渠道赢得租车客户、不必担心客户的信誉问题(“车车网”高级会员由本公司提供担保)、与异地汽车租赁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关系等。
会员客户享受的权力
网络租赁客户的权力:简单易操作的定租流程、方便实惠的异地租车、高信誉的租赁公司、保险咨询、高效险后服务、24小时路面救援、“车车网”各类优惠活动
融资租赁客户的权力:不必交付首付款、公司报账时不必担心动产问题、控制强大的现金流、优质维修服务、代缴罚单服务、保险咨询、高效险后服务、24小时路面救援、“车车网”各类优惠活动
㈢ 小蓝单车倒闭是融资失败所致的吗
据报道,日前小蓝单车、野兽骑行创始人李刚发表公开信承认“融资失败”、“错失并购”、“财务恶化”等运营现状,并声明小蓝单车将全权交给第三方拜客出行代理运营,但是公开信并未给出用户“退押金”的解决方案。
共享单车行业未来要取得良好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和资金跟得上,也需要用户使用习惯与治安管理上不要拖后腿!
㈣ 除了滴滴和优步还有其他打车软件吗,中国
有
1、嘀嗒出行:嘀嗒出行是隶属于北京畅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前身为嘀嗒拼车,提供出租车、顺风车出行服务。 截止到2015年5月,嘀嗒拼车已经通过三轮融资,获得了1.3亿美元的融资。2018年5月14日下午消息,嘀嗒出行宣布暂时关闭结伴频道,称将进行优化调整。
网络-滴嗒出行
网络-神州专车
网络-易到
网络-天天用车
㈤ 1月汽车出行大事件:汽车行业驰援抗疫;特斯拉市值首破千亿美金
[亿欧导读]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驰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特斯拉国产Model3交付;吉利与奔驰合资成立smart公司;京东获导航电子地图甲级绘制资质
滴滴成立新公司,经营范围含二手车经纪、销售等
天眼查数据显示,1月6日,滴滴智通(广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网络安全信息咨询、二手车经纪、二手车销售、人工智能算法软件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等,法定代表人为唐霞。
该公司共有三位股东,分别为广东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市德菲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和滴滴商业服务有限公司。其中,广东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是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滴滴商业服务有限公司为滴滴运营主体——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AutoX与FCA达成合作,共同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PacificaX
在CES2020期间,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utoX宣布与FCA菲亚特克莱斯勒达成合作,双方携手推出无人车PacificaX(捷龙星),共同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这一领域。AutoX将其称之为“中国第一款可真正无人的RoboTaxi”。
据计划,捷龙星将于今年在深圳、上海等地实现规模化投放,成为AutoX试运营车队的一部分。据了解,此前AutoX已在深圳市中心地段开展自动驾驶测试和试运营,并计划在上海推出100辆无人驾驶出租车试运营。
Mobileye宣布与上汽达成合作,将在华提供路网资产管理技术
当地时间1月7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展上,英特尔旗下子公司Mobileye正式宣布与上汽集团和韩国大邱广域市达成合作。根据合作内容,上海汽车集团将采用Mobileye的路网资产管理技术(REM),以推进L2+级别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在中国的部署。至此,上汽集团将成为采用Mobileye路网资产管理技术的第一家中国车企。
腾讯与伟世通、广汽合作量产智能座舱SmartCore亮相CES
当地时间1月8日,由伟世通、腾讯和广汽研究院三方合作打造量产座舱域控制器SmartCore在CES正式亮相。该产品是全球首款使用第三代高通骁龙汽车座舱平台的座舱域控制器,并将在广汽全新纯电平台首款车型AionLX上实现量产。
本次量产的SmartCore搭载了腾讯车联TAI汽车智能系统的核心技术和能力,以语音交互为主要方式,可实现高效、情感化的人机互动和车辆控制。同时,SmartCore智能座舱注入了腾讯系丰富的内容娱乐及车主服务生态,并可结合出行场景特征和用户兴趣偏好,实现服务的主动推荐,为用户带来人性化的、极致的数字化体验。
京东获导航电子地图甲级绘制资质
1月14日,国家自然资源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显示,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获自然资源部颁发的“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这意味京东将被允许开展与自动驾驶、高精地图采集相关的业务研发。2018年7月,京东宣布推出专注于机器人地图和智能驾驶数据应用的京东地图。
截止至2019年12月,国内仅有22家具有甲级测绘资质的单位或厂商。包括四维图新、凯立德、立得空间等8家传统图商。
嘀嗒寻求3亿美金融资,完成日订单200万后赴美上市
1月16日,据彭博社消息,嘀嗒出行正寻求至多3亿美元融资,并考虑进行首次公开招股IPO。据接近嘀嗒的知情人士透露,去年8月嘀嗒已开始在寻求IPO前的最后一轮融资,资金需求是3亿美金。当时按照10亿美金投前估值算,上市地点在美国,不过目前其上市的具体时间还没完全确定。知情人士还称,完成这轮融资后,嘀嗒希望其上市时市值能达到30亿美金,这笔融资主要是为了做大单量,2020年的目标是单量翻倍达到200万单。
美团打车:“出租车感谢费”模块已下线,将进一步评估方案
上海市消保委于1月20日就“出租车感谢费”问题公开约谈“美团打车”。对此,美团打车表示,上线“出租车感谢费”的初衷是考虑到春节期间供需紧张,目前正在和有关部门就其中涉及的政策法规问题进行沟通,并已第一时间将该模块下线,就方案进行进一步评估和研究。
滴滴出行暂停包括武汉在内的全国多地区部分业务运营
1月24日,滴滴出行发布消息称,“应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要求,将于2020年1月24日12时起,暂停武汉市内的网约车及网约出租车运营,恢复时间以指挥部通告为准。”1月27日,发布《滴滴出行暂停部分地区部分业务运营》的通知,滴滴方面称,为了做好疫情防控,滴滴出行暂停部分城市的部分业务,恢复时间以当地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通告为准。
编辑:郝秋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㈥ 滴滴得丰田6亿投资,两家在智能出行领域的合作又有怎样的目的
此前关于滴滴出行,社会上的负面新闻不少。还记得在不久之前,曾经爆出过滴滴的司机,迫害了一位乘客。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滴滴出行也确实解决了,消费者打车难的问题。而最近关于滴滴出行又爆出了一个很大的新闻,7月25号,丰田汽车宣布将与滴滴出行在智能出行服务领域展开合作,丰田汽车会给滴滴出行投资6亿美元。
2.2 推广自己的e-Palette平台
丰田汽车发布了自己的e-Palette平台,它是丰田全新开发的移动平台,将为未来提供出行和各种需求。新平台有四大特点:纯电驱动;自动驾驶;多种变形车;移动服务平台。
而与丰田的合作商可以安装自己的自动驾驶子系统,就跟现在的智能手机,安装APP一样便捷。而丰田的角色更多是作为平台提供者和背后的数据服务商出现。滴滴出行,如果想在共享出行上有所建树,有丰田的技术支持是很有必要的。
而目前,虽然汽车还达不到自动驾驶的水平,但丰田依然可以利用自己的互联网汽车信息基础设施,为司机的安全驾驶进行指导。
3. 自主品牌汽车纷纷布局出行市场
在国内,汽车厂商和出行公司合作的先例也有不少了,比如说神州租车通过收购宝沃汽车,就实现了出行公司和汽车厂商的深度合作。通过这样的合作方式,包括汽车可以更多的销售自己品牌的汽车,提升销量和市场占有率。而出行公司也可以通过更低的价格获得品质更好的汽车。
㈦ 三大央企继续抱团打造T3科技,出行领域是否真是香饽饽
由于近一两年汽车市场下行,加上“新四化”到来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和面临的巨大挑战,车企的利润也在不断下滑,想以一己之力完成所有投资布局,独享研发成果已经逐渐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这也让车企们开始自觉自愿寻求“同盟”,互利共赢。
继去年年底上汽与广汽正式宣布战略合作后,中国三大汽车集团,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央企继2019年T3出行平台上线后又有了新动作。2020年1月17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长安汽车、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共同发起设立T3科技平台公司,注册资本160亿元。
其中,一汽出资40亿元,持股比例25%;东风出资40亿元,持股比例25%;兵装集团出资35亿元,持股比例21.875%;长安汽车出资5亿元,持股比例3.125%;江宁经开科技出资40亿元,持股比例25%。T3科技平台公司主要将通过自主研发与投资并购相结合的方式,获取电动平台及先进底盘控制、氢燃料动力、智能驾驶及中央计算三大领域技术。显然,这家公司旨在聚焦于新能源以及自动驾驶方面,并将对T3出行公司给予必要的技术支撑,这也意味着国内出行领域竞争将再度升级。
其实,自2017年8月开始,一汽、东风和长安便多次传出合并传言,一直未果。但三方此前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规定,三方将在前瞻共性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走出去”、新商业模式等四大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T3出行便是其中一个重要计划。截至目前,T3出行的车辆已进入了南京、武汉、重庆、杭州、长春、广州六座城市,累计投入的新能源车辆超过15000辆。从规模来看,T3出行目前无法和滴滴出行这样的巨头抗衡,但在车辆采购和政府关系上,T3出行则具有更多的优势,未来或将打破目前滴滴出行一家独大的格局。目前,T3出行,基本采用的是长安旗下的新能源车型,而东风和一汽在这方面并不具备车型优势。
在2019年车市下行的阶段,车企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共享出行领域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将自家产品投入进去,不但可以消化库存,也能为未来出行市场奠定基础。面对“共享出行”领域的红利,国内外的车企都在不断探索出行领域成功的可能性。比如,宝马与长城成立“光束汽车合资公司”生产电动MINI,比如,吉利与奔驰合资成立“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电动smart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未来出行领域进行的战略布局。
就共享汽车发展前景而言,中国无疑堪称全球最具潜力和最具规模的市场,但客户对于数据隐私和用车安全性以及共享出行领域在国内的不成熟,导致了“共享出行”是风口,也是风险。在传统车企中,戴姆勒在共享出行领域的布局是最早的。2008年,戴姆勒成立了Car2Go,入局分时租赁业务。2016年4月,Car2go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但因为计价方式贵、车型投放少、用户停车难等问题,运营两年后,便黯然退出了中国市场。当然,退出中国市场,也跟我国国情和人民大众接受程度有着直接关系。
贝恩咨询公司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出行市场交易总额在2021年仅能缓和增至600亿美元,低于曾经预计将在2020年达到720亿美元的愿景。目前国内最大的出行公司-滴滴出行,虽然未透露2019年的财务报表,但滴滴出行总裁柳青表示,2019年确实是滴滴低谷的一年。据悉,滴滴在2017年年底一轮40亿美金融资中,估值达到560亿;但据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数据,截至2019年6月30日,滴滴估值为516亿美元。以此计算,滴滴估值目前较2017年底缩水44亿美元。也有数据表明,2018年滴滴亏损达109亿。
短期不能盈利,甚至会亏损巨大,似乎已经成为目前这个行业内的共识。然而,截至2019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4.2亿人。预计十年后中国将形成6-7亿有驾照而无车的人群,市场需求与空间十分巨大,势必将吸引更多的车企以及新势力造车和互联网企业进入,出行领域的竞争将继续扩大。
全球著名独立咨询机构罗兰贝格提到:大多数分时租赁企业尚未实现盈利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而在共享汽车造车、采买车成本过高,没有强大的资本支撑很难做到大规模的投放的前提下,盈利则成为更佳艰难的事情。显然,靠烧钱来维持客户粘度的商业模式并不可取。
共享汽车出行重资本、重运营、重营销、重技术的产业本质,决定着参与的企业想要实现良性运营,就必须具备线上平台、线下运营、资源整合、资金实力的四大要素。对于当下的共享汽车产业而言,仍然处于黎明前的黑暗。通过整合外部资源,抱团取暖,合作共赢更利于聚势发展,分摊风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㈧ 绿米完成过亿元B轮融资准备干什么
绿米完成过亿元B轮融资 ,将建立智能家居4S服务体系。
2015年发布首款产品“小米智能家庭套装”,让智能家居成为了普通人都能使用的大众消费品,不到一年内,销量达到百万级。此后,绿米又不断围绕“小米智能家庭套装”增量式发布了智能插座、智能墙壁开关、空调伴侣、智能窗帘电机等十多款产品,与其他小米生态链产品互联互通,建立了以低功耗、高稳定性、高性价比为核心竞争力的全屋智能家居系统。
从单款精品,到适用于某一场景的小套装,再到目前整套的智能家居方案,绿米正逐步将旗下产品整合、打包作为整体解决方案落地千家万户,不仅仅是单个产品或特定场景的使用,而是通过真正实现各个智能家居产品间的互联互通,形成1+1>2的系统,从而提供给消费者完整的智能家居体验。
“过去绿米的产品安装主要靠用户自己DIY,但这部分用户依然是小众的,为了实现‘让智能家居走进千家万户,给用户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家’的愿景,绿米计划未来三年和500家绿米服务商合作建立行业首个智能家居4S服务体系。”绿米创始人、CEO游延筠表示,“绿米的智能家居系统不仅仅应用于家庭,而且正在应用于酒店和公共建筑。据统计,安装了绿米智能家居产品的酒店和公共建筑,通过自动化设置有人自动亮灯,没有人自动关灯和关空调,可以节能20%到40%。而下一阶段,绿米将依托智能硬件和数据平台,在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社区服务、商业与公共建筑等更广泛的领域,实现“连接+数据+服务”物联网战略生态。”
凯辉基金创始人及董事长蔡明泼先生表示:“中国正在成为物联网发展最为活跃的市场,相关技术也不断成熟,在智能家居、零售、出行、工业转型升级、医疗健康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与想象空间。我们看好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而绿米在智能家居与物联网方面技术上的领先和落地的扎实推进及完善的生态系统是我们投资的最大信心。我们将充分发挥凯辉在欧美的资源与网络优势,帮助公司积极拓宽海外市场,并在数据服务业务开发方面,推进绿米与凯辉生态圈的其他大数据公司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共赢。”
澜亭资本创始人及董事长刘炯表示:“近两年市场上不断涌现出各类型的物联网家居、家电产品,我们认为只有在系统性整合,产品级工业设计,技术先进性等领域做到面面俱到才能称得上是真正让消费者喜欢并愿意买单的智能家居,绿米无疑是这些方面的佼佼者,我们非常看好绿米能够在未来更加广阔的商用智能家居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也愿意通过我们在人工智能产业中的投资布局和产业资源,为绿米进行更多的产品和技术对接。”
㈨ 嘀嘀打车是腾讯的还是阿里巴巴的
滴滴出行所属公司是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不属于腾讯也不属于阿里巴巴,但跟这两个企业存在合作关系。
拓展资料:最新动态
滴滴出行是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2015年9月9日由“滴滴打车”更名而来。
2015年7月,宣布完成了30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为中国平安、阿里资本、腾讯、淡马锡、中投公司等。
2016年5月13日,滴滴出行宣布其最新一轮融资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多家海内外知名金融及产业机构支持。其中,Apple以10亿美元投资本轮,是滴滴迄今为止获得的单笔最大投资。通过此次投资,Apple与腾讯、阿里巴巴等一起成为滴滴战略投资者。
滴滴出行_网络
㈩ 滴滴得丰田6亿投资,两家在智能出行领域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
丰田与滴滴除2018年1月公布的围绕e-Palette领域的合作以外,从2018年5月开始在丰田的示范经销店面向网约车司机开展车辆租赁业务,同时提供多种车辆相关服务。在租赁车辆上搭载丰田开发的 “TransLog”系统,利用丰田构建的智能互联车辆信息系统“移动出行服务平台”(以下简称MSPF),通过智能互联服务辅助车辆进行养护,并且向网约车司机提供安全驾驶指导。
总言:此次合作滴滴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洪流联盟,现已达30余家。在不断强大的实力背景后,安全依旧是大众最为关心的一面,自从顺风车一件接着一件的的负面新闻传出后,现在滴滴打车已停止顺风车功能,并启用安全机制。广传的负面舆论亦让滴滴公司感觉到前所未有之压力。最后希望滴滴打车能加强管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