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宁德时代前期融资的亏了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宁德时代前期融资的亏了

发布时间: 2021-06-01 19:59:32

⑴ 宁德时代Q3盈利但无法扭亏 产能扩张和资产减值拖累

财经网汽车讯宁德时代发布第三季度财报。

10月27日晚间,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时代”)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4.24%。

尽管第三季度净利回正,但仍未扭转上半年下滑业绩。根据财报,宁德时代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5.22亿元,同比下降4.06%;实现净利润33.57亿元,同比下降3.10%。

宁德时代在上半年财报中解释称,营收下滑主要系宏观经济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冲击、市场需求严重下滑,导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大幅下降,公司动力电池销售收入减少。

2020年1月至9月期间,宁德时代资产减值损失为8.18亿元,信用减值损失为1.96亿元。第三季度报告期内,资产减值损失为4.79亿元,信用减值损失为0.74亿元。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宁德时代采取谨慎式会计原则,三季度收入利润稳健,大额减值计提拖累增速,影响表观利润;第三季度宁德时代市场份额略微下滑,主要受特斯拉(LG配套)增长及比亚迪销量恢复影响,预计第四季度宁德时代配套的铁锂版本特斯拉放量后,份额有望回升。

就大额减值计提与Q3财报表现,财经网汽车联系宁德时代,但未果。

此外,财报还显示,为“加大产能建设投资与战略投资”,宁德时代前三季度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8亿元;为“新增产能增加投资”,宁德时代前三季度在建工程价值56.56亿元,较去年年末增长183.3%,

今年2月,宁德时代发布公告,宣布拟通过非公开募股的形式筹集不超过200亿元资金,用于宁德时代湖西锂离子电池扩建项目、江苏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四川时代动力电池项目等五个项目。上述项目建成后,宁德时代将新增超过97GWh的产能,约为当时产能的1.7倍。

财报显示,2020年前三个季度,宁德时代通过筹资活动流入的现金为259.24亿元。

在大笔融资、大举扩大产能的同时,宁德时代装机量被韩国LG化学反超,由全球第一跌至第二。

根据SNE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8月,LG化学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占全球市场的15.9%,排名第一,宁德时代以15.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

8月单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0.8GWh,宁德时代以2.8GWh的装机量排名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场总额的25.9%;LG化学则以2.4GWh的装机量位列第二,占全球装机量的22.2%。

宁德时代与LG化学的竞争愈演愈烈。

日前,外媒报道称,LG化学正计划继续扩大电池生产线,2020年末年产能预计达到100-120GWh,到2023年,年产能将升至260GWh。

东方证券研报预计,2025年宁德时代总产能将达到250GWh。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⑵ 宁德时代起诉塔菲尔索赔1.2亿,中国锂电专利战一触即发

锂电专利战争的战火终于蔓延到了中国。

近日,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起诉塔菲尔专利侵权一案,由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

在国家专利局网站上,以宁德时代和防爆阀为关键词能查到相关专利为144项。

3月17日,试驾报告就专利侵权一案详情咨询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对方称,“由于诉讼案件还未进行公开审理,不方便透露。”

这是一宗被称为国内首起的动力电池专利侵权案。

随着中国锂电市场竞争升级,锂电专利将是企业角逐市场的核心武器,往后侵权案件或将越来越多。前几年国外沸沸扬扬的锂电专利案战火,或将烧至中国。

正如三元锂电池的所有生产都无法绕不开3M公司的专利,所有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都离不开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古迪纳夫的两项核心专利。21世纪以来,围绕古迪纳夫、3M专利的战争,席卷了欧美日韩中,早已上升至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层次。

如今,锂电专利的战争终于蔓延至国内。

塔菲尔或许只是宁德时代“清理门户”的一个开始,毕竟作为中国聚合物锂电池的“黄埔军校”,宁德时代为中国锂电产业输送了大量“技术团队”。

截止目前,宁德时代仍是中国锂电市场独占鳌头的巨无霸。

但随着三星、LG、松下等日韩动力电池卷土重来;各大车企出身的电池企业逐渐扎根市场。

近日,比亚迪新能源产业供应链也彻底放开,国轩高科等国内企业的快速崛起,新一轮的锂电市场洗牌已经悄然开始。宁德时代能否继续独占市场半壁江山,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宁德时代尚不是专利数量最多的电池企业,由于业务广泛,比亚迪涉及电池专利数量23159项,遥遥领先;国轩高科亦有3500项,均高于宁德时代的3055项专利。(数据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

随着中国锂电市场规范、产业竞争升级,利用专利打击竞争对手,维护自身市场利益的手段将会越来越常见。新一轮动力电池巨头争霸时代开启,中国锂电专利战一触即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⑶ 2020年2月14号宁德时代今天怎么大跌了

这个就不太清楚了,这个要看他们的市场

⑷ 冲刺万亿元市值止步!宁德时代孙公司到底发生了什么

冲击万亿市值的锂电龙头宁德时代,遭遇了一段小波折:公司旗下孙公司湖南邦普生产车间发生爆炸起火,引发资本市场关注。

就孙公司爆炸事故,宁德时代今日下午做出了回应。

据澎湃新闻报道,宁德时代方面就上述事件回应称,公司下属公司子公司工厂发生火灾事故,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责成湖南邦普做好现场的救援与事故处理工作。当晚火势已扑灭,目前湖南邦普正全面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并全力保障受伤人员的医治。

宁德时代表示,公司已要求包括邦普在内的各单位严格落实安全责任,进行隐患排查,初步评估邦普工厂事故对公司生产经营业务影响有限。“在此公司也对事故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伤员和家属深表歉意。

⑸ 宁德时代股价首现跌停,出了什么事

宁德时代

近3个月股价没有跌停,去年10月逼近跌停是因为前三季净利减少7.47%

⑹ 2020开年先筹30亿救急,宁德时代输血背后的“危机”

2020年,不仅仅是二零年代的起点,还是一纪生肖年的起点,开年便着手融资,想必宁德时代也为新年蓄力,至于2020年新能源会如何发展?答案也愈发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⑺ 宁德时代净利润4年首下滑,动力电池一哥宝座能否坐得稳

两次选择

1968年出生的曾毓群,早年学习的是船舶工程专业,后来南下广东,就职于东莞一家电子工厂,1999年,他辞去企业高管职位,同上司等人一起联合创办新能源科技(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简称ATL)。

彼时,索尼、松下等厂商,在硬壳、圆柱形电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后来者ATL选择差异化路线,下注移动电子通信设备将成为市场主流,果断主攻聚合物锂电池,由于其尺寸灵活多变,更能适应移动设备的电池需求。

曾毓群和同事来到美国,购买贝尔实验室的聚合物锂电池的专利授权。获得该授权的企业有数十家,所有购买者面临同一个困境:贝尔实验室配方制造的电池,在反复充放电后,电池会鼓气变形。

ATL的厉害之处在于,经过数次实验,团队去除了配方中低沸点的化学物质,造出了不鼓气的电池。在贝尔授权的企业中,ATL是唯一成功将该项技术产业化的公司,由此业界一举成名。

2000年后,MP3、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迅速普及,曾毓群第一次踏上时代风口,到2002年,ATL内置锂电池首次应用便携式DVD,成为一流代工厂,其后,应用于MP3、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品类,ATL也陆续进入到三星、苹果、华为、OPPO等知名厂商的供应链。

曾毓群个人也非常努力,他在2002年至2006年期间,在职就读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并获博士学位,然而,他并未过多分享到创业的红利。

创办初期为融资,团队出让了大量股权,投资者美国凯雷、英国3i集团等后来退出,ATL在2005年为日企TDK株式会社收购,中国团队成为经营者,曾毓群一度出任TDK高级副总裁等职。

2008年,曾毓群做了又一个决定,力主ATL成立动力电池团队,主攻环保电动汽车电池。应和的另一位高管是黄世霖,他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主动均衡功能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可用于公司的电动车及储能项目。

201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方兴未艾,受限于政策,100%外资的ATL无法进入动力电池行业,于是,曾毓群与黄世霖带领团队,从ATL独立出去创办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CATL),确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为两大业务方向。无独有偶,曾毓群与黄世霖同为宁德人。

CATL注册资本2亿元,ATL持有15%股权,后于2015年完全退出。ATL至今仍是一家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生产者,累计出货50亿颗电芯。

宝马的订单

宝马汽车是宁德时代的贵人。

2012年,宁德时代成立不久,宝马公司看重创始团队履历,选择与其合作。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商业化的第一大项目,服务于华晨宝马规划中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及旗下的高压电池项目。资料显示,宝马向宁德时代提供800多页纸的动力电池生产标准,为帮助宁德时代制造符合要求的电池,华晨宝马高级别的工程师常驻宁德,待了两年多。

面向企业级客户,标杆效应至关重要。有宝马电池供应商的背书,宁德迅速打响业内的知名度,它也刚好踏入一个快速成长的行业。2012年,国务院对外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将推进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作为重点工作。

2014年,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新能源汽车共生产7.8万辆,销售7.5万辆,行业进入爆发式增长。

市场成长如此迅速,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举进入。2015年,国家工信部推出动力电池企业“白名单”,日韩企业被拦在名单外,采用它们的电池无法享受补贴。这一政策,为宁德时代的迅速上量提供了时间窗口,营业收入由2014年的8.67亿元,一举跃升到次年的57.03亿元。

动力电池的百家竞逐,很快演变为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两大头部企业的对决,其中,比亚迪主推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选择磷酸铁锂与三元锂电池两条腿走路。

在国内市场,由于原材料资源丰富、应用成本低等特点,磷酸铁锂电池是纯电动乘用车的主流选择,只是,此种材质能量密度低,因此续航能力不足,且低温衰退严重。

宁德时代则率先突破了三元锂电池技术。

2014年,宁德时代与宝马开展三元锂电池的合作,公司内部项目代码为“G38”,经过3个月钻研,这项锂电行业的创新成果诞生,为宁德时代带来35项专利。相比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大、充电快等优势,可支持长续航,抗低温,然而,受到撞击和高温时起火点较低,要有非常强的安全保护措施。

双方发展策略也不相同。受制于新能源汽车业务,在2016年,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曾对外表示:“比亚迪的电池也暂时不会对外出售,我们要保持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

此外,宁德时代没有向下游延展,并且广泛采用“电池商+车企”的合资模式,由其出电芯技术,汽车企业主导装配,这避免了与整车厂的利益冲突。比如,宇通客车一度连续3年位居宁德时代客户榜首,它就是比亚迪客车竞争对手。相反,比亚迪一度拒绝向外出售其动力电池,也维持其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优势,坐失市场份额。

2016年,政府恢复三元锂电池客车申请新能源推荐目录的资格,该类电池销量迅速攀升,次年的动力电池出货量中,三元锂电池占比高达45%。

2017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高达11.84GWh,同比增长50%,一举超越比亚迪,电池装机量位列世界第一,其收入规模则达到200亿元。2018年6月在创业板上市,首日收盘市值逼近800亿元,行业地位已不可动摇。

据宁德时代财报,2019 年实现销量40.25 GWh,较上年增长90.04%,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且与多家车企深度绑定,缔结战略同盟的整车企业有宝马、丰田、现代、戴姆勒、上汽、广汽、吉利、东风、长安等。

⑻ 观察|宁德时代股价大跌 市值蒸发1000亿

受大股东减持等因素影响,中国动力电池领域独角兽宁德时代股价大跌。

股东减持致股价大跌市值蒸发逾千亿

昨天(3月16日),宁德时代股价大跌9.87%。

宁德时代2月10日曾达到最高市值3649亿元,相比此次大跌,蒸发逾千亿元,降幅达27.95%。据称此次宁德时代股价大跌,源于一份减持计划。

3月13日公告显示,宁德时代股东招银叁号和招银动力计划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4416.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2%)。根据公告当日宁德时代收盘价132.1元/股计,两股东本次减持市值约58.35亿元。

招银叁号和招银动力此次减持的股份是宁德时代上市前持有的股份。根据公告,招银国际通过招银叁号和招银动力,共持有宁德时代1.43亿股,持股比例为6.48%。

这也是宁德时代上市以来,首次遭遇股东减持。

至于减持的原因,公告称是股东出于自身资金需求。

宁德时代曾于2月27日发布了2019年年度业绩快报,数据显示,数据显示,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5.46亿元,同比增长53.81%;营业利润为55.30亿元,同比增长32.68%;归母净利润43.56亿元,同比增长28.61%,扣非归母净利润37.20亿元,同比增长18.91%。

推出CTP电池技术

2019年9月,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宁德时代宣布推出CTP电池技术。与之对标的则是比亚迪刀片电池。

CTP高集成动力电池开发平台(CellToPack),即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

宁德时代称,由于省去了电池模组组装环节,较传统电池包,CTP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了15%-20%,电池包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了50%,电池包能量密度提升了10%-15%,将大幅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

目前,宁德时代已经取得超70项CTP核心专利,预计后期还将有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在CTP电池包以保障产品安全。

今年2月3日宁德时代公告称,拟与特斯拉签署协议,将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供货有效期限为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宁德时代大单跟产能扩张一道,极速向前。

绿擎点评:

亨利·戈培尔和汉弗里·戴维发明了灯泡,爱迪生将其推向了市场,全球受益。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奥斯汀分校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三人,以表彰他们对锂离子电池研发的卓越贡献。宁德时代则将动力电池做到了全球第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⑼ 宁德时代被超越,危机才刚刚开始吗

在国内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无疑是龙头老大,之所以宁德时代可以快速扩张,还是和国家的政策有关系,因此在第1波电动电池的红利里面,宁德时代是几乎独自包揽。不过随着行业以及市场随着时代的发展,宁德时代似乎慢慢有掉队的趋势了。



Lg之所以能够把宁德时代从老大的位置上面改下来,还是得感谢欧洲那一边,由于欧洲政府的补贴,以及电动车制造商的补贴,在这在这双重补贴之下LG不仅利润提高了,就连出货量也是大幅提高,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相关人士评论道,宁德时代这一边的业绩主要还是靠着国内,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什么业绩。因此在上半年的时候,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以及需求量都在下滑。才导致宁德时代业绩如此不稳定。不过宁德市场还是要注重国际市场,两只眼睛只盯着国内市场的话,当然很快就会被历史的浪潮给淹没。

⑽ 宁德时代被超越,它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之前,有一本《财富》杂志曾经公布了去年的财富全球未来50强榜单,来自美国的Workday蝉联第一。而中国有16家企业上榜。阿里巴巴、腾讯公司、小米、顺丰、融创都在榜单上,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国区排名第一的却是一家来自中国三线城市福建宁德市的宁德时代,它打败了众多中国企业,成为了第一。可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年宁德时代已经被其他企业超越了。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宁德时代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因为比亚迪后来将专注点放在了新能源汽车上,所以才给宁德时代一个更上一层楼的发展机会。后来更是在国际上取代了松下公司,成为大众汽车集团的供给商,并且超越了松下,拥有着超大的市场规模,成为全球第一。如今,宁德时代也在加速进行全球化发展,并且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一个世界级的中国电池新能源公司正在悄然诞生,未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能有中国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