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2018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2018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

发布时间: 2021-06-01 13:51:45

Ⅰ 企业计提存货减值后,拟对存货做报废处置,对资产减值损失还需进行账务处理 吗

资产减值损失不用处理,但是存货跌价准备是要转到借方的。

如过提出要报废,那么就做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

如果取得报废残值收入

借:其他应收款

营业外支出(非正常报废);管理费用(正常报废)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存货做报废处置时,应该结转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即存货跌价准备;资产减值损失自身的科目余额不需处理。

需要核销已经计提的存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不用调整,只是把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转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处理。

(1)2018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扩展阅读:

正是由于“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设置存在以上弊端,它在应用中所造成的会计信息扭曲失真问题是十分严重的。

一是将本来子虚乌有的“资产”煞有其事地列入资产负债表等报表,虚增了企业资产和利润数额,造成严重误导(说严重点是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与信贷决策的恶果;

二是为数不少的企业利用该账户随意混淆、调节资产、费用和损益,成为某些管理者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和政治利益的杠杆;

三是其中藏污纳垢,为少数贪污腐败分子的不法行为开了一个极为方便的“户头”。

Ⅱ 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两个科目取消了吗

因为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修改了,从2019年1月1日起执行。
新金融工具准则保持了与IFRS 9的趋同。
核心变化内容包括: 一是金融资产分类由现行“四分类”改为“三分类”,减少金融资产类别,提高分类的客观性和有关会计处理的一致性;二是金融资产减值会计由“已发生损失法”改为“预期损失法”,以更加及时、足额地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揭示和防控金融资产信用风险;三是修订套期会计相关规定,使套期会计更加如实地反映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
原金融工具有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修改后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Ⅲ 我想要一份含一级、二级、三级会计科目明细表,可以发一份给我吗邮箱是[email protected],谢谢!

三级会计科目是自由填写的。
主题:科目汇总表/新准则科目余额表(含明细科目).xls,已发送

请到你的邮箱附件中下载

Ⅳ 新会计准则有哪些变化

改增值税后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服务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增值税是价外税)
取得货物或劳务的时候
借: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递减的销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小规模纳税人进项税不得抵扣

借: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付账款
当然具体还是要看你是什么行业。
营改增属于税法变更,而不是会计政策的范畴,所以营改增既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也不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判别及其账务处理作出了明确规范。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会计估计变更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作出不同于过去条件下的判断。随着经济环境和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原有会计政策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时,就可能发生会计政策变更;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计估计也有可能需要进行变更。

Ⅳ 会计分录

  1. 2014年1月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250

贷:银行存款1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250

2014年12月31日

①票面利息=1250×4.72%=59(万元)

②实际利息=年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000×10%=100(万元)

③利息调整摊销额=票面利息-实际利息=59-100=-41(万元)

④期末摊余成本=1000+1000×10%-59=1041(万元)

⑤期末的公允价值变动额=900-1041=-141(万元)

借:应收利息59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41

贷:投资收益100

借:银行存款59

贷:应收利息59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41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41

2.2015年12月31日

①票面利息=1250×4.72%=59(万元)

②实际利息=年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041×10%=104.1(万元)

③利息调整摊销额=票面利息-实际利息=59-104.1=-45.1(万元)

④减值以前的期末摊余成本=1041+1041×10%-59=1086.1(万元)

⑤减值损失=1086.1-750=336.1(万元),其中,期末的公允价值变动额=750-1086.1-(-141)=-195.1(万元),结转以前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141万元。

⑥减值以后的期末摊余成本=1041+1041×10%-59-336.1=750(万元)

借:应收利息59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45.1

贷:投资收益104.1

借:银行存款59

贷:应收利息59

借:资产减值损失336.1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95.1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41

3.2016年12月31日

①票面利息=1250×4.72%=59(万元)

②实际利息=年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750×10%=75(万元)

③利息调整摊销额=票面利息-实际利息=59-75=-16(万元)

④期末摊余成本=750+750×10%-59=766(万元)

⑤减值损失=766-700=66(万元)

借:应收利息59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16

贷:投资收益75

借:银行存款59

贷:应收利息59

借:资产减值损失66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66

4.2017年12月31日

①票面利息=1250×4.72%=59(万元)

②实际利息=年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700×10%=70(万元)

③利息调整摊销额=票面利息-实际利息=59-70=-11(万元)

④期末摊余成本=700+700x10%-59=711(万元)

⑤期末的公允价值变动额=1200-711=489(万元),其中:原计提减值转回的金额=336.1+66=402.1(万元),冲减“资产减值损失”;剩余为公允价值变动=489-402.1=86.9(万元),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402.1

——公允价值变动86.9

贷:资产减值损失402.1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86.9

借:银行存款59

贷:应收利息59

5.2018年1月20日

借:银行存款126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136.9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250

——公允价值变动86.9

投资收益60

同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86.9

贷:投资收益86.9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Ⅵ 应收账款的减值准备怎样账务处理希望能举例说明

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会计分录

(一)资产减值损失确认

1、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3、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二)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

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规定确定资产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所确认的资产减值金额做如下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减值准备

应收款项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

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应在原确认的减值损失范围内按恢复的金额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6)2018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扩展阅读

例:某公司20X6年末应收账款一笔,余额为1000万,按1%计提减值损失。

20X7年,若(1)应收账款全部收回。

(2)只收回990万。

(3)20X7年,全部计提坏账。但20X8已确认的坏账有全部收回,收回1000万。

会计分录如下

20x6年: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贷: 坏账准备 10

20x7年:(1)借:坏账准备 1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应收账款 1000

(2)借:坏账准备 10

穿 贷:应收账款 10

借:银行存款 990

贷:应收账款 990

在(3)的问题中,你只是说全部计提坏账,并没有确认坏账,我觉得就做一个分录就行。

借:资产减值损失 990

贷:坏账准备 990

如果你的意思是计提了,并且确认坏账了,那就再做一个分录。

借:坏账准备 1000

贷:应收账款 1000

20x8年已确认坏账全部收回

借:应收账款 1000

贷:坏账准备 1000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应收账款 1000

Ⅶ 如何区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同点

(1)初始计量属性都是公允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初始计量时,计量属性都是公允价值,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以公允价值作为这两类金融资产的计量属性,主要是为了反映该类金融资产相关市场变量变化对其价值的影响,把该类金融资产和市场紧密的结合。

(2)在取得金融资产的时候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或股息,都单独通过应收项目来核算。

在取得金融资产的过程中,如果初始取得价款中包含有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或股息,都要将这部分利息或股息单独通过“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来反映。

(3)金融资产持有过程中,确认的应收股利或利息都计入了当期的投资收益。

这两类金融资产,在持有的过程中,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需要确认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的,都要在当期通过“投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4)在资产负债表日两类金融资产都要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

这两类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都要将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进行比较,如果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要根据公允价值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以便把金融资产更加紧密的和市场结合起来,更加及时准确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变动。

(5)出售的时候,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取得价款之间的差额以及持有过程中累积的公允价值变动都要计入当期损益。

2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不同点

(1)持有意图不同。

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意图明确,持有时间短,是为了短期之内进行交易,赚取交易差价的;相比之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和持有期限就没有交易性金融资产那么明确。

(2)初始取得时的交易费用的处理不同。

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直接通过“投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则是计入了资产的初始确认成本。当然,根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资产形式不同,计入的账户不同,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的,交易费用可直接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的,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照面值计量,所以交易费用应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均构成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

(3)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不同。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的过程中均以公允价值来计量,所以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则要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要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幅度较小或暂时性变化时,企业应当认为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在正常范围的变动,应将其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金融资产资产减值的处理不同。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3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同点的原因简析

(1)初始确认时交易费用处理方式不同的原因。

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交易费用处理方式的不同是由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意图不同而造成的,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为了短期内进行交易,获取交易差价,因此持有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就是获取投资收益,因此该资产在取得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之外的交易费用,就是投资者为了取得投资而先付出的代价,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应该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但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和持有期间并不确定,因此,为了避免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利用交易费用调节利润,对于企业持有时间不确定或者是长期资产的交易费用一般是计入到资产的入账价值中的。

(2)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处理方式不同的原因。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是由它的持有意图决定的,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时间短,仅是为了赚取差价,因此短期内会处置,所以公允价值变动可以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持有意图不明确,持有期间不确定,为了防止企业利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来人为调节利润,所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要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到处置的时候才可以转入当期损益。

(2)资产减值损失处理方面不同的原因。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了当期损益,主要是因为持有期限短,不涉及到减值测试和实际利率摊销问题,而且交易性金融资产正常的价值波动已经直接计入了当期损益,计提减值准备也是计入当期损益,因此二者造成的结果一样,不需计提减值准备;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非暂时性下跌,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一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主要是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是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影响的是权益而不是损益,而资产减值的话是会对当期利润造成影响的。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金融资产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反映它们投资获益的共同特性上,而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出现的最本质的原因在于企业持有资产的意图和期限不同。

Ⅷ 2018年珠海格力电器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电视机资产减值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