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子公司融资母公司估值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子公司融资母公司估值

发布时间: 2021-05-31 19:41:42

㈠ 控股子公司融资4亿是利好还是利空

是利好。
有人愿意投入4亿巨款,说明看好该公司的未来。
不大可能随意扔钱,应该是在详细调查、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做出的战略投资

㈡ 参股母公司的10%子公司投融资要经过母公司同意吗

你好朋友,参股母公司的10%子公司投融资要经过母公司同意的,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㈢ 一家母公司在三个不同的国家有子公司,三个子公司在各自的国家进行融资;由母公司的财务部在全球统一融资

条件太笼统了……说具体点吧,问题太大,估计大家都懒得回答了吧……

㈣ 有一家公司旗下的2个子公司上市市值为200亿美元,母公司如果上市市值会是超过200亿美元吗那么大

首先要了解母公司是不是股份制的,如果不是股份制的话,那么对子公司的股权就是100%的。这时候再来谈下旗下上市公司的情况,2个子公司的市值是200亿,但却都是股份制的,股份制企业,股票交易要分几种情况,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一般来说在二级市场流通的股票,我们称之为“上市”,而上市需要有券商承销股票,因此,不会让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过高。一般要经过几轮融资,股权进行一定的分散。事实上,经过几轮融资以后,IPO成功了,市值为200亿的两家公司,但实际上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和内部员工股并不能立刻换成200亿美元。他们只占一部分,他们的股权想兑现的话还有个解禁期,资本在培育一个上市公司之后是要慢慢离场的。股价会让散户接下来。因此,一个上市公司如果没有利好的驱动,没有成长性,200亿只不过是纸上财富。只有一种情况可以兑现,就是通过不断的成长,不断的变大,业绩不断的变好,不断的再扩股,再融资发展,最终对市场产生主导作用,形成某种垄断,产生大量的实实在在的现金流,这时候对别的竞争对手产生极大的威胁,而那个对手又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垄断力量,这时候可能会被整体以现金的方式收购,这个时候,上市公司的价值已经远超过200亿,创始人和元老等内部人员,才能拿到这个钱。事实上,一个上市公司可以不断的发展,最终通过股息派送,维持业绩,那种回报比立刻兑现要更好,也更有道德和责任。中国也有这样的公司,而这样的公司里,还有一些获得财富的人,做了很多善事,回报社会,他们不是伪慈善者。有一些现成的例子,中国的上市公司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先生就是这样的企业家。国外的有比尔盖茨等。

㈤ 母公司融资后子公司如何估值

一家集团公司2006年进行公司制改制,对下述子公司进行了评估,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成本按原始成本加评估增值确认,但有些子公司已是公司制企业,未按评估进行调账,造成集团本级对子公司的投资价值大于子公司的改制时的账面净资产。如集团对B子公司投资成本为3000万元,而B子公司账面反映的实收资本为2000万元,公司合并时,形成了1000万元的商誉,但根据新会计准则,同一控制下又不能有商誉。请问,公司制改造,子公司是否必须根据评估结果调账?如果允许不调账,形成的差额又如何处理? 对于此前已经完成公司制改建的子公司,本次不能再按评估值调帐。改制后母公司个别报表层面的长期股权投资按评估值计量,与子公司的净资产账面值之间的差额在合并报表层面冲减资本公积。子公司各项资产、负债仍按原账面价值计量。

㈥ 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得为其母公司或子公司提供融资性担保。母公司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例如:A公司为投资公司,设立了B公司为担保公司,A即B的母公司。子公司一般是指以公司名义注册的公司。你说的情况,不属于母公司范畴。

㈦ 从公司法角度来理解 子公司融资和母公司融资的区别

法学术语:法人资格独立。
通俗点讲:子公司的钱是子公司的钱,母公司的钱是母公司的钱。
目的:规避母公司的责任。

㈧ 集团公司融资后借给子公司用税务处理

1.按照金融业3%的利息缴纳营业税。(这个不一定,母子公司间非金融企业借贷其实是非法的,因此地税局不一定收这笔营业税)
2.按照收取的利息缴纳。
3.开具利息收据,不能进入成本(企业所得税法第六章特别纳税调整)
4.全资子公司没什么区别,都以此为原则。
补充回答:
是否属于金融企业这个我真不知道,你得看你们单位有没有相关的许可等,如果属于金融企业的话,肯定有相关的证照;如果是金融企业得看你们相关的营业许可啥的了;是否能扣除与你们是否金融企业没啥关系,那是因为你们是属于关联企业,所以不能扣除.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㈨ 请问,子公司是理财公司,融资流向全部用于母公司合规合法吗

一般是不合法的,但是交税了就可以

㈩ 关于母子公司之间财务关系问题

1.母子公司根据现行法律规定,都是属于独立法人的。
2.根据一下相关法律:
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第61条规定,“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因为金融业在我国属管制行业,企业不能自主经营;若企业之间相互拆借资金,则会危及金融管理秩序与金融安全。

上述规定,是说无金融业务资格的独立法人企业,不能在没有真实贸易交易的情况下单纯进行资金的拆借。

对于该规定,有相应的罚则。

《贷款通则》第73条规定,“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擅自发放贷款的;企业之间擅自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对出借方按违规收入处以1倍以上至5倍以下罚款,并由中国人民银行予以取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四条第二项规定,“企业法人、事业法人作为联营一方向联营体投资,但不参加共同经营,也不承担联营的风险责任,不论盈亏均按期收回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润的,是明为联营,实为借贷,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应当确认合同无效。除本金可以返还外,对出资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利息应予收缴,对另一方则应处以相当于银行利息的罚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规定,“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对于合同期限届满后,借款方逾期不归还本金,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除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经)发〔1990〕27号《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四条第二项的有关规定判决外,对自双方当事人约定的还款期满之日起,至法院判决确定借款人返还本金期满期间内的利息,应当收缴,该利息按借贷双方原约定的利率计算,如果双方当事人对借款利息未约定,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借款人未按判决确定的期限归还本金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

3.虽然法律规定不允许,但实际中还是有的。
因此,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六章,特别纳税调整,母公司向子公司无偿拨付资金,需要按银行同期利息进行调增,就是说没收利息也得按收了利息交税。而子公司用了这笔资金,就算是付了利息,也不能作为利息在税前扣除。反过来也一样。

均个人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