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金融资产之间的重分类会计分录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金融资产之间的重分类会计分录

发布时间: 2021-05-29 08:04:06

㈠ 将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

①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也就是付出的购买债券的价款和相关的交易费用之和。正因为初始入账金额和债券的面值不一致,所以需要“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进行调整。

②付出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或者“应收利息”。

3、结合分录明确一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注意:交易费用)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可借可贷)

(1)金融资产之间的重分类会计分录扩展阅读:

会计分录变化盘点

1,“现金”科目变为“库存现金”科目。

2.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并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两个二级科目。

3.新准则取消了“应收补贴款”科目,并入“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4.“物资采购”科目变为“材料采购”科目。

5.“包装物”科目和“低值易耗品”合并为“周转材料”科目。

6.新准则取消了“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而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

7.新准则增设了“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8.新准则设置了“长期应收款”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经营活动,已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余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其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9.新准则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但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10.新准则增设了“累计摊销”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额。

11.新准则增设了“商誉”科目,从“无形资产”科目分离出来,产生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2.原制度要求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企业设置“递延税款”科目,而新准则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其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

13.新准则取消了“应付短期债券”科目,而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核算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14.“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科目合并为“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15.“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合并为“应交税费”科目。

16.新准则中设置的“预计负债”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17.“盈余公积”科目取消了法定公益金有关的核算。

18.新准则增设了“库存股”科目,核算企业收购、转让或注销本公司股份金额。

19.新准则增设了“研发支出”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和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20.新准则增设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21.“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变为“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2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变为“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23.“营业费用”科目变为“销售费用”科目。

24.新准则增设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25.“所得税”科目变为“所得税费用”科目。

26.新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会计分录

㈡ 关于金融资产重分类的会计分录

中华。会计网校忘情水回复: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反映公允)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面与公允的差)

㈢ 关于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能和其他三类金融资产之间进行重分类。除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外的其他三个金融资产之间可以重分类。

㈣ 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

本期摊余成本为上期摊余成本-本期支付的利息+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
从债券发行至到期,债券价值由发行价格(期初摊余成本)逐渐向票面价格逼近,至到期时与票面价格相等。
从其中的某一时点来看,其利息调整则为摊余成本与票面之差。

㈤ 2018年新会计准则金融资产的重分类问题

1.需要结转公允价值变动

㈥ 金融资产在进行重分类时是怎么进行会计处理的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金融资产属于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股权投资、债权投资、衍生工具形成的资产等。那么,金融资产的重分类都包括哪些内容呢?同时,呢?企业将尚未到期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本会计年度内出售或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时,应当将该类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重分类的会计处理: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公允价值)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注意:借贷方的差额均计入资本公积,等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时,再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到“投资收益”科目中。
与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区分:在非投资性房地产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账面价值大于公允价值的差额,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账面价值小于公允价值的差额,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除了掌握住上面的内容以外,最后大家应该知道,交易性金融资产允许改为其他三类金融资产,但持有至到期的投资、贷款或应收款项及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之间,不得随意进行重分类。

㈦ 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定义

金融资产重分类,主要是指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等三类金融资产之间的重分类。任何情况下,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能重分类为其他金融资产,其他金融资产也不能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前出售或重分类了的一部分(较大比例),表明它违背了持有至到期的最初意图,那么,剩余部分也不能再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而应该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且在两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能把任何金融资产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这“两年”的限制是一种惩罚。两年以后,符合条件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㈧ 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

你问的是注册会计师《会计》上的例2-5吧。
因为书上关于贷款这个没写很详细,也不是注会的考试重点,因此我也没有去深究。我看的时候是这样理解的,题上它是先发生了减值1千万,并计提了减值损失1千万。发生减值的贷款,往往是收回本金都难,更别说利息了。因此之后收到的利息,先冲本金。本金冲完还能收到的钱,才算收到的是利息。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的话请给个满意答案。

㈨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重分类,为什么做如下会计分录

企业将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应当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出,调整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并以调整后的金额作为新的账面价值,即视同该金融资产一直以摊余成本计量。该金融资产重分类不影响其实际利率和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一般分录为:
借:债权投资【成本+利息调整】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利息调整】
应当将重分类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冲回
借: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如果重分类前该金融资产存在预期信用损失而计提了损失准备,结转资产减值准备:
借: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该题的前提条件是重分类前企业已做如下处理: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5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
借:信用减值损失6000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6000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10000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10000
故在重分类重分类日的会计处理中,您不理解的地方(贷方其他综合收益),是将重分类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冲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