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非融资担保计提准备金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非融资担保计提准备金

发布时间: 2021-05-29 04:52:09

『壹』 担保机构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担保赔偿准备金的比例是多少,依据什么提取,涉及的相关文件

担保赔偿准备金是按当月的担保责任余额的千分之一计提,当月计提,即以月末在保余额计提,月末要列出在保单位和对应担保余额,作为计提依据。
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列入营业费用,担保赔偿准备金累计到达担保责任余额的10%后,实行差额提取。差额提取就是只对相差的金额进行提取。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第3号令)关于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第3号令)中第三十一条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按照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担保赔偿准备金累计达到当年担保责任余额10%的,实行差额提取。差额提取办法和担保赔偿准备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监管部门另行制定。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贰』 担保公司计提两项准备金,是怎么回事

担保公司每个季度都会计提风险保证金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1、担保责任准备的计提与转销
为反映企业因提供担保而承担的责任,企业应设“未到期责任准备”科目,核算一年以内的短期责任准备及一年以上的长期责任准备。
提取时,(按担保费收入的50%计提)
借:营业费用
贷:未到期责任准备
期末根据重计算的责任准备金额,通过“营业费用”调整“未到期责任准备”的余额。

2、风险准备基金的提取与使用:
因担保业务是低收益、高风险行业,为确保企业的偿付能力,担保企业应从每年净利润中提取风险准备资金作为留存收益,用以弥补由于发生周期较长、后果难以控制的大额代偿而导致的重大亏损。
提取时,(按担保责任余额的1%计提)
借:利润分配——般风险准备
贷:一般风险准备
用风险准备金弥补亏损时,
借:一般风险准备
贷:利润分配—一般风险准备

『叁』 融资担保行业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担保赔偿准备金和一般风险准备金怎么做坏账准备

我想这个东西应该和坏账准备差不多吧。应该是按“保费收入”计提的,...平时未计提,年末计提时,如果计提的金额大于期初余额的话,就补提差额;如果计提的金额小于期初余额的话,就冲掉差额;...

希望能帮助到您!

『肆』 你好,我公司是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刚刚下成立,能说下成立时及计提各种准备金的会计分录和注意要点

不排除个别担保公司通过注册一连串公司并以更具隐蔽性的关联企业交叉担保,分别到不同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回避单一银行机构对集团客户授信的风险控制,成为商业银行关联企业贷款风险新的表现形式。一些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授信调查不尽职、贷后管理不到位、内控执行不力等问题,也给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关联公司提供虚假材料骗取银行贷款以可乘之机。个别担保公司只是某个企业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法人代表并不是最后资金控制人。担保公司通过银行取得贷款资金并注册成功后,立即抽逃资金经营其他项目。取之于银行,用之于银行的担保,其实不可靠。国内近年来引发多宗信用担保贷款诉讼案件的事实所证明,靠银行贷款支持的担保公司,当其担保能力接近或达到极限时,全部的经济、法律及道德风险,最终必然转向银行。这是应该提醒银行必须关注的重要风险事项。

『伍』 担保公司计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与担保赔偿准备金具体怎么计提,还有一般风险准备金要怎么计提依据是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第三十一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按照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担保赔偿准备金累计达到当年担保责任余额10%的,实行差额提取。差额提取办法和担保赔偿准备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监管部门另行制定。

监管部门可以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责任风险状况和审慎监管的需要,提出调高担保赔偿准备金比例的要求。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对担保责任实行风险分类管理,准确计量担保责任风险。

(5)非融资担保计提准备金扩展阅读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指公司一年以内的财产险、意外伤害险、健康险业务按规定从本期保险责任尚未到期,应属于下一年度的部分保险费中提取出来形成的准备金。按照我国保险精算规定:会计年度末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照本会计年度自留毛保费的50%提取。

指在会计年度决算时,将保险责任尚未满期的,应属于下一年度的部分保险费提存出来所形成的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在会计年度决算时一次计算提取,提取的计算方法有年平均估算法、季平均估算法、月平均估算法和日平均估算法。

『陆』 担保机构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及提取风险准备金问题。

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在会计年度决算时一次计算提取,提取的计算方法有年平均估算法、季平均估算法和月平均估算法。
2、“所得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所说的一定比例,一般是10%。可能是各地政府规定吧。再查一查。
3、计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及“风险准备金”的会计分录是否都是【借 销售费用, 贷 <相关科目>】?不是的。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借:营业费用 贷:未到期责任准备;提取风险准备金,借:借记“利润分配--提取一般风险准备”科目,贷记:一般风险准备。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关准备金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2号文件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关税前扣除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按照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计提担保赔偿准备,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按照不超过当年担保费收入50%的比例计提未到期责任准备,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同时将上年度计提的未到期责任准备余额转为当期收入。
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实际发生的代偿损失,应依次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担保赔偿准备和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不足冲减部分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四、本通知所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指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信用担保机构。
五、本通知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执行。

二、担保企业会计核算方法摘抄
根据财政部《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财会(2005)17号文件规定:
2192 “担保赔偿准备 ”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按规定提取的担保赔偿准备。 二、企业提取担保赔偿准备时,借记“营业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担保代偿时,根据其收回的可能性分别借记“应收代偿款”科目或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收到被担保人延期归还的代偿款本息和赔偿损失等时,分别情况处理: (一)收到的款项等于原代偿款的,应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收代偿款”科目、本科目。 (二)收到的款项大于原代偿款的,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原代偿的款项分别贷记本科目和“应收代偿款”科目,实际收到的款项大于原代偿款的差额,贷记“追偿收入”科目。 (三)收到的款项小于原代偿款的,如果原代偿的款项全部确认为应收代偿款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原确认的代偿款金额,贷记“应收代偿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计提的担保赔偿准备余额不足的,应借记“担保赔偿支出”科目);如果原代偿的款项已全部冲减了担保赔偿准备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如果原代偿的款项部分确认为应收代偿款,部分冲减了担保赔偿准备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已确认的应收代偿款金额部分,贷记“应收代偿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计提的担保赔偿准备余额不足的,应借记“担保赔偿支出”科目)或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提取的担保赔偿准备余额。

2193 “未到期责任准备 ”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担保责任未解除时,为承担未到期责任而提取的准备,包括企业为担保期间在1年以内(含1年)的担保合同项下尚未到期的担保责任提取的短期责任准备和为担保期间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担保合同项下尚未到期的担保责任提取的长期责任准备。 二、按规定比例提取本期未到期责任准备时,借记“营业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会计期末,按重新计算确定的应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额低于已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余额的差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费用”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提取的未到期责任准备。

3121 “一般风险准备 ”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按规定从税后净利润中提取的风险准备。 二、企业提取风险准备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一般风险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 企业用风险准备弥补亏损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一般风险准备转入”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提取的风险准备结余。

『柒』 担保企业赔偿准备金和风险准备如何计提

根据国家七部委2010年3月11日联合下发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按第十三条中的规定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及担保赔偿金:
一般情况下,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按担保收入的50%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是按年末的担保责任余额的千分之一计提,一般风险准备金是按净利润的5%计提。
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不超过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列入营业费用。每月计提,年终结算,不得超过,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同时将上年度计提的未到期准备金余额专为当期收入。
借(-):营业费用-短期责任准备
贷(+):未到期责任准备
2、担保赔偿准备金是按当月的担保责任余额的千分之一计提,当月计提,即以月末在保余额计提,月末要列出在保单位和对应担保余额,作为计提依据。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列入营业费用,担保赔偿准备金累计到达担保责任余额的10%后,实行差额提取。
借(-): 营业费用-担保赔偿准备(长期责任准备)
贷(+): 担保赔偿准备金
3、年终税后利润中按5%提取一般风险准备金,用于担保赔付。一般风险准备金累计达到担保余额10%后,实行差额提取。按第2条和本条提取的风险准备金累计达到注册资本金30%以上的,超出部分可转增资本金。
借(-): 利润分配-提取一般风险准备
贷(+): 一般风险准备
企业用风险准备弥补亏损时,
借(-): 一般风险准备
贷(+): 利润分配-提取一般风险准备
4、 实际发生的代偿损失,应依次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担保赔偿准备金和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金,不足冲减部分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借(-): 一般风险准备
担保赔偿准备
未到期在责任准备
贷(+): 银行存款

『捌』 2011年融资性担保公司计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与担保赔偿准备金是按月计提的吗一般风险准备金是年末计提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关准备金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2号文件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关税前扣除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按照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计提担保赔偿准备,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按照不超过当年担保费收入50%的比例计提未到期责任准备,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同时将上年度计提的未到期责任准备余额转为当期收入。
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实际发生的代偿损失,应依次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担保赔偿准备和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不足冲减部分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四、本通知所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指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信用担保机构。
五、本通知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执行。

二、担保企业会计核算方法摘抄
根据财政部《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财会(2005)17号文件规定:
2192 “担保赔偿准备 ”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按规定提取的担保赔偿准备。 二、企业提取担保赔偿准备时,借记“营业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担保代偿时,根据其收回的可能性分别借记“应收代偿款”科目或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收到被担保人延期归还的代偿款本息和赔偿损失等时,分别情况处理: (一)收到的款项等于原代偿款的,应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收代偿款”科目、本科目。 (二)收到的款项大于原代偿款的,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原代偿的款项分别贷记本科目和“应收代偿款”科目,实际收到的款项大于原代偿款的差额,贷记“追偿收入”科目。 (三)收到的款项小于原代偿款的,如果原代偿的款项全部确认为应收代偿款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原确认的代偿款金额,贷记“应收代偿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计提的担保赔偿准备余额不足的,应借记“担保赔偿支出”科目);如果原代偿的款项已全部冲减了担保赔偿准备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如果原代偿的款项部分确认为应收代偿款,部分冲减了担保赔偿准备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已确认的应收代偿款金额部分,贷记“应收代偿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计提的担保赔偿准备余额不足的,应借记“担保赔偿支出”科目)或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提取的担保赔偿准备余额。

2193 “未到期责任准备 ”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担保责任未解除时,为承担未到期责任而提取的准备,包括企业为担保期间在1年以内(含1年)的担保合同项下尚未到期的担保责任提取的短期责任准备和为担保期间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担保合同项下尚未到期的担保责任提取的长期责任准备。 二、按规定比例提取本期未到期责任准备时,借记“营业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会计期末,按重新计算确定的应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额低于已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余额的差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费用”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提取的未到期责任准备。

3121 “一般风险准备 ”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按规定从税后净利润中提取的风险准备。 二、企业提取风险准备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一般风险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 企业用风险准备弥补亏损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一般风险准备转入”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提取的风险准备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