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业成长一般经历哪些阶段 不同阶段融资方式
该理论把企业的资本结构、销售额和利润等作为影响企业融资结构的主要因素,将企业金融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创立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后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Weston & Brigham对该理论进行了扩展,把企业的金融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创立阶段,成长阶段Ⅰ、成长阶段Ⅱ、成长阶段Ⅲ,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该理论提出在企业各个阶段的融资来源为:
(1)在创立阶段,融资来源主要是创业者的自有资金,资本化程度较低。
(2)在成长阶段Ⅰ,融资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留存利润、商业信贷、银行短期贷款及透支、租赁,但存在存货过多、流动性风险问题。
(3)在成长阶段Ⅱ,除了有成长阶段Ⅰ的融资来源外,还有来自金融机构的长期融资,但存在一定的金融缺口。
(4)在成长阶段Ⅲ,除了有成长阶段Ⅱ的融资来源外,还在证券市场上融资,但存在控制权分散问题。
(5)在成熟阶段,则包括了以上的全部融资来源,但投资回报趋于平衡。
(6)在衰退阶段,则是金融资源撤出,企业进行并购、股票回购及清盘等,投资回报开始下降。
其后,美国经济学家Berger & Udell对Weston & Brigham的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进行了修订,把信息约束、企业规模和资金需要量等作为影响企业融资结构的基本因素来构建企业的融资模型,从而得出了企业融资结构的一般变化规律,即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随着信息约束、企业规模和资金需要量等约束条件的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处于早期成长阶段的企业,其外源融资的约束紧,融资渠道窄,企业主要依赖内源融资;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可抵押资产的增加,资信程度的提高,企业的融资渠道不断扩大,获得的外源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逐步上升。Berger等使用美国全国中小企业金融调查和美国联邦独立企业调查的数据,对美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进行检验证实了该理论。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为解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特点提供了思路。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是否符合该理论,目前国内有关学者多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据国际金融公司(IFC,1999)在中国北京、成都、顺德、温州等地开展的一项针对民营企业的调查表明,我国民营企业不论处在哪个发展阶段,其融资来源都严重依赖于内部融资 。而在《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联合课题组发布的《2005年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也显示,目前中小企业首选的筹资方式中,利用企业积累的自有资金占48.41%、通过银行贷款来扩大生产规模占38.89%,其它形式筹资不足13%,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融资仅占2.38%。这说明了我国中小企业多把内源融资作为首选的融资方式,而银行贷款、发行股票或债券等外源性融资运用得极少。经过我国学者的反复证明,发现我国的中小企业基本适用这个理论。
Ⅱ 创业公司在第一次融资时如何确定自己应该融多少钱
第一次融资:别激动得找不着北
早期创业公司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精确的“估值”方法,你和VC去讨价还价看着办吧。这样吧,换个角度来看,先让我们限定讨论的逻辑假设:
1.万事有一个起点;
2.钱是在时间过程中增值的(金融风暴暂且忽略不计);
3.我们吃饭是一口一口吃的,爬楼梯是一节一节地爬上去的,融资也是同样的道理;
4.公司的规模等于公司创造收入(包括利润)的能力;
5.卖方永远希望以最高的价格出售;
6.买方(理论上)永远希望以最低的价格购入(奢侈品牌除外);
创业者们心急火燎地寻找钱,就算你运气好,一出门就撞上了一个肥头大耳的VC,他问你需要多少钱,你急切地央求:“快快给我20万吧……不对不对说错嘴了,是200万……不不不,又错啦,还是给我2000万吧。”
VC轻松地一笑又诡异地转转眼睛:“钱嘛,当然是没问题的……不过你得告诉我,出这笔钱能买你公司的多少股份?你的公司到底值多少钱?”
如果这是你有生以来第一次找VC要钱,我猜这时的你,肯定就像第一次听到一个女孩对你说“我爱你”那样,会顷刻间面红耳赤、不知所措。
创业者们,要是此时此刻的你一无所有、只有一个idea,请原谅我,我实在不知道如何帮助你找答案。
不过,假如换了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我绝对不会连20万和2000万都搞不清楚……我会精确算计好我未来6到12个月内必不可少的资金,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
然后这样地对他说:“如果你能给足我6到12个月的运营资金,我可以给你1/3的公司股份,这是我的底线,绝对不会超过;如果你能把我下半辈子的经营给全部包下来的话,你我肯定应该是法定的一半一半。”
讨价还价:买方确认估值价格
早期创业的公司,尤其是还没有成型的、没有现金流的公司的估值,实在是很难确定出一道公式的。无论是创业者还是VC,可以看好未来的发展潜力,相互谈判公司的估值和定价,应该客观、理性、适可而止,不要寸步不让,寸土必争。
创业者最重要的任务,是要设法搞定“第一个机构投资人”来确认你公司的估值。因为专业的投资人通常不会莫名其妙地拍脑袋叫价砍价,他们会根据分析和判断来对你的公司进行估值,其依据包括但并不限于:
1.你的公司目前和未来的盈利能力如何?
2.看看有没有类似的公司被VC投资了,那些公司的估值大概在什么范围?
3.算算看如果根据计划发展,你的公司多久后要进行下一轮融资,在那时候,我投入的钱,至少会有几倍增值?
看出来了吗?估值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拍拍脑袋就可以搞掂的。我们不妨再来分析一下,
1.盈利能力是硬道理,在你的盈利基础上双方讨价还价讨论倍数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2.和同类被投企业比较估值是危险的,因为一旦发现市场上还有你的竞争对手,大多数VC就会把自己已经伸了出来的头又缩了回去,人们不是都说VC只投老大、老二的吗?你要是老三的话,机会很小,即使有VC愿意投老三,你的估值一定不会比老大高;
3.VC其实算计得最多的,并不是你的估值,那是你最关心的事情。VC心里有他们自己的一本帐,那就是在下一轮投资人进来时,或者在自己投资退出的时候,他们现在投入的钱到底有没有可能增值,如果有,到底可以增加几倍?
别总想着“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融资就像我们平时吃饭要买米,你知道自己创业辛苦胃口大,每天要吃一斤饭,预测自己至少要活70年,一辈子要消耗的大米等于25550斤。但是你不会把这70年要吃的米一次性买好,而是会每过两个礼拜出去买一次,吃完了再买。实际一点吧,别老是白日做梦搞定你的“第一个机构投资人”。
初创的公司如果有了第一次机构投资人的“认价”,等于万事有一个起点。而有了第一次估值以后,你公司再融资时就容易很多。
VC投资的游戏就是:在我投入资金以后,这公司就要增值,换句话来说,当下一个投资人进来时,他理所当然要花更高的价钱才能买到和我相同大小的股份。
公司成长需要不断地引入更多的资金,所以会有一批又一批的VC愿意一轮轮地把钱投入到你的公司里来。每经过一轮融资,股价就相应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早进来的VC的持股不断增值,后来的VC不断对公司重新溢价认价,公司的价值也就不断地翻倍。
融资规模越大,风险越高,下一轮融资越难,因为投资者们需要不低于投资成本十倍回报的收益,早期的投资人甚至要求更高。有数据表明,投资人更愿意为一两亿的收益投资,而不愿意为四五亿的收益去冒险,因此设置低一点儿的资金额度更容易完成融资。
假如你在估值2000万美元时融资500万美元但没能成长进入到下一轮估值的话,你会陷入困境,因为风险投资人厌恶“流血融资”(down round,即下调估值)。这将严重破坏你与之前投资机构的合作关系,VC管理团队可能会出于无奈接受下调估值但他们会因此丧失继续帮忙的动力! 切记,切记!
Ⅲ 观麦公司目前经过了几轮融资
两轮,一个是2014年十月获得1000万天使轮融资,第二个是2015年6月获得8000万A轮投资。
Ⅳ 项目融资需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项目融资一般要经历融资结构分析、融资谈判和融资执行三个阶段。在融资结构分析阶段,通过对项目深入而广泛的研究,项目融资顾问协助投资者制定出融资方案,签订相关谅解备忘录,保密协议等,并成立项目公司。 在融资谈判阶段,融资顾问将代表投资者同银行等金融机构接洽,提供项目资料及融资可行性研究报告。贷款银行经过现场考察、尽职调查及多轮谈判后,将与投资者共同起草融资的有关文件。同时,投资者还需要按照银行的要求签署有关销售协议、担保协议等文件。整个过程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谈判和协商,既要在最大限度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又能为贷款银行所接受。 在融资执行阶段,由于融资银行承担了项目的风险,因此会加大对项目执行过程的监管力度。通常贷款银行会监督项目的进展,并根据融资文件的规定,参与部分项目的决策程序,管理和控制项目的贷款资金投入和现金流量。通过银行的参与,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帮助项目投资者加强对项目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从而使参与各方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随着国内资源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项目融资的多元融资和风险分担优势越发显现出来,因此企业有必要尽快了解项目融资的特点、优势,并不断摸索、掌握项目融资的流程和步骤,提高融资能力,为境外矿产资源的顺利开发及自身的迅速发展获取资金保障。
Ⅳ 公司上市之前需要几轮融资
资金是创业发展壮大的生命线,当下很火的“瑞幸咖啡”正是凭借着无与伦比的融资能力,在扩张的道路上急速狂奔,成功在“纳斯达克敲钟”,完成美股上市的目标,此时距离它创立不到19个月,刷新最快上市公司记录。
一个公司从初创到上市需要几轮融资呢?
实践中,公司上市并无具体的融资轮数的限制,完全取决于公司的实际条件。就融资本身而言,对企业即是寻找投资人资金的过程、也是在发展过程中寻求合作伙伴共赢的过程。
公司初创时即获得投资通常被称为“种子轮”或“天使轮”,为为企业在初创时提供必要的弹药;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市场中崭露头角需要扩张时,风险投资人会参与进来,这时根据情况可能会带来不止一轮的投资,就是我们经常听到A轮/B轮/C轮。
随着企业发展,达到或接近达到上市程度时,可能会有一轮融资,即Pre-IPO轮融资,就是上市前融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二十条
本法所称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上市前融资。
Ⅵ 为什么很多大企业要融资
做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击败竞争对手。互联网行业是赢家通吃的游戏,你赚钱了就图安稳,可你的对手却在拼命融资做大,随时可能被干死你。典型的例子就一路血雨腥风杀过来的滴滴打车,多少对手被干死,又多少次差点被对手干死,想要竞争,想要赢,就要花钱,钱不够就只能融资,股权也许少了可要是赢了整个市场,规模做大,赚越多,公司估值越高,手里的股票反而更值钱了。商业竞争很残酷,
Ⅶ 企业一般有哪几种长期融资方式
发行股票或者发行疏通股票融资渠道
股市行情的变动与货币政策和真实经济的关联是毋庸置疑的。但目前我国股市还仅仅是国有企业分散风险、筹集资金的一条途径,广大的中小民营企业则基本被排斥于股票市场之外。在过去“额度管理”的股票发行机制下,广大中小企业很难从相当紧张的发行额中分得一杯羹,高额的佣金成本和代理成本也使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因此,要疏通股市渠道,就应在继续发展主板市场的同时,积极借鉴和吸取西方国家发展股票市场的经验和教训,努力营造上市环境,为那些成长性较高,但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不适应主板市场要求的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场所。
发展和完善投资基金市场
市场机制能确保资金的高效配置,它通过价格调节使资金直接流向需求者,并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不断降低交易成本。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现今已超过8 万亿元人民币,这预示着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众所周知,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可以通过市场的有效配置,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急需的资本性融资。其中,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参与市场竞争并已产业化的产业或企业;而风险投资基金则专投于尚未产业化的项目,或者是直接投资于技术人员或企业家,即种子投资。投资基金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上市前的创业投资,特别是商业模
型好、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产业投资和风险投资者的青睐。因此,发展和完善投资基金市场,是弥补我国中小企业资本缺口的最佳选择。
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