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金融资产会计处理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金融资产会计处理

发布时间: 2021-03-21 21:24:05

⑴ 会计核算中的金融资产有哪些

一、《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金融资产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四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
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贷款和应收款项;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二、会计核算中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

⑵ 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此处应注意:(1)短期投资在新准则中被称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由于其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所以不再计提跌价准备;(2)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分为两种情况对于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减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其他长期股权投资,包括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则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
一、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判断
企业在判断金融资产是否发生减值时,应当以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为基础。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是指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实际发生的、对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企业能够对该影响进行可靠计量的事项。主要包括下列各项:(1)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2)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3)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4)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5)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6)无法辨认一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如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或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失业率提高、担保物在其所在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所处行业不景气等;(7)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8)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9)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减值处理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这两项金融资产均要求按历史成本计价,但需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在计提减值时应注意: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2)预计未来现金现金流量现值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取得和出售该担保物发生的费用应当予以扣除)。原实际利率是初始确认该金融资产时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对于浮动利率贷款、应收款项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可采用合同规定的现行实际利率作为折现率。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3)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已提高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威本。
三、以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减值处理
以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以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权益工具投资或衍生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处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因公允价值的变动所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损益外,应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⑶ 注册会计师第三章金融资产会计分录问题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购入金融资产归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其支付的价款扣除已到期但尚未支付的利息、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股利后的余额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投资成本,购入时所支付的相关交易税费,也应当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投资成本。

因此,题中,实际支付1 076.30万元购入债券,其中已到期但尚未支付的利息50万元,应当计入“应收利息”科目单独核算,而剩余的1 026.30万元,应当作为初始投资成本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实际支付2 010万元购入股票,其中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股利20万元,应当计入“应收鼓励”科目单独核算,而剩余的1 810万元,应当作为初始投资成本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

在理解上述内容之后,我们就需要确定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的明细科目问题。

对于债券而言,其具有债权性质,需要按期确定相关的实际利息收入、票面应计利息,因此,我们应当将面值单独反映,即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而初始投资成本扣除面值后的剩余的部分,包括购入时发生的相关税费,全部作为溢折价处理,即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待以后的持有期间内分期摊销。

对于股票而言,其具有股权性质,不需要也不存在按期确定利息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将初始投资成本全部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即可。

总之,题中相关税费略有差异的会计处理,是由于债券、股票在会计核算上的差别所引起的。

⑷ 金融会计分录

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借记本科目(成本),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借记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等科目。
2、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3、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4、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等科目,按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4)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资产质量状况和对不良资产的处置。资产质量是衡量一家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申请发行上市的金融企业,首先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令的一般性要求,进行信息披露。
2、企业都要按照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及其他规定的要求,对各项资产的可能损失,提足各项损失准备,即应收款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等。对金融企业来说,还要严格按照各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
3、敏感性会计信息。金融企业的敏感性会计科目,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反映公司资产质量与经营状况、揭示潜在风险的科目。这些科目的内容对投资者的判断和投资决策都是至关重要的。
4、内控机制的建立:一个健全的金融企业内控机制,涉及其稳健经营和防范风险,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金融投资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会计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账务处理
查看全部6个回答
相关问题全部
求金融投资公司建账的会计科目?
金融投资类公司会计建账都需要设立会计科目 一、资产类 会 计 科 目 顺序号 编号 会计科目名称 会计科目适用范围 一、资产类 1 1001 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 3 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银行专用 4 1011 存放同业 银行专用 5 1015 其他货币资金 6 1021 结算备付金 证券专用 7 1031 存出保证金 金融共用 8 1051 拆出资金 金融共用

⑸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处理,要有具体的分录

持有期间减值: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处置时的亏损:借:银行存款
投资收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同时调整以前计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如果原来是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的要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调到处置时的贷方。
如果是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的要将“公允价值损益”科目调到处置时的借方。
其实就是按以上原则处理,就是处置时的金额跟成本还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差额计“投资收益”科目,要是正的就计入贷方,要是负的就计入借方。

⑹ 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怎么做题目如下:

(1)9月13日购进股票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927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9270
借:投资收益 1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0
(2)9月23日,收到股利: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70
贷:投资收益 270
(3)10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73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730
(4)12月1日,出售股票: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2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9270
-公允价值变动 1730
投资收益 1000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730
贷:投资收益 1730

⑺ 财务会计学中的金融资产,分录怎么做

给你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2009年5月甲公司以480万购入乙公司股票60万股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另外支付手续费10万元,2009年6月30日该股票每股市场价7.5元,2009年8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每股0.20元,2009年8月20日,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到12月31日该股票每股为8.5元,2010年1月3日以515万元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80
投资收益 60
贷:银行存款 54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7.5*60-480
贷:公允价值变动 -30

借:应收股利 0.2*60
贷:投资收益 12

借:银行存款 12
贷:应收股利 12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8.5-7.5)*60
贷:公允价值变动 60

借:银行存款 515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8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投资收益 5

⑻ 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

你问的是注册会计师《会计》上的例2-5吧。
因为书上关于贷款这个没写很详细,也不是注会的考试重点,因此我也没有去深究。我看的时候是这样理解的,题上它是先发生了减值1千万,并计提了减值损失1千万。发生减值的贷款,往往是收回本金都难,更别说利息了。因此之后收到的利息,先冲本金。本金冲完还能收到的钱,才算收到的是利息。

希望能帮到你,满意的话请给个满意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