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注会会计金融资产减值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注会会计金融资产减值

发布时间: 2021-05-27 10:59:30

① 注会会计中金融资产贷款应收款项章节讲义根本没看懂 求大神指点

这是银行的分录,收回贷款时,借方收到存款,贷方冲贷款本金、应收利息和最后一期利息收入(因为最后一期可能尚未计提利息,如果已经全部计提了则没有利息收入这一项)。贷款发生减值时作的分录借贷相等,这是银行为了加强贷款管理而做出的规定,记住就行。
收回已减值贷款这笔分录很好理解,所有减值资产的处置都是这样的,需要冲减减值准备(资产已经不存在了,对应的减值准备当然不应当再存在于账务中),差额冲减资产减值损失(贷款收回金额大于计提减值后的账面价值,冲减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

贷款确认无法收回后,报批后应当将全额计提的减值准备和贷款余额核销。因为之前是按照备抵法确认减值,而债权的账面价值虽然减少了,但是余额并未发生变化。但是贷款一旦无法收回,比如债务人破产,此时债权已经不存在,所以余额和减值准备应当核销。
最后一笔分录是贷款核销相反分录,理由和以上的相同。

② 注会高手请问 存货与金融资产为什么不在资产减值损失准则规范

由于有关资产的特性不同,其减值会计处理也有所差别。

存货与金融资产属于流动资产。

资产减值准则规范的主要是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的减值和非流动资产的减值在有些方面的处理不一样。

③ 注册会计师《会计》金融资产,那位亲解释一下

那些公式,你不用背,没有用,等你学完了,自己然就懂了。
处置收益是指企业把固定资产从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卖掉,转入营业外收入的部分,就是处置收益。你可以这样理解。金融资产部分,就要考虑是那类金融资产,是交易性的,可供的,持有到期的,每一种的处置收益都有不同,因为交易费用的处理不同,公允价值变动处理不同,交易规则不同,所以方法又有细分。需要你自己学完之后再总结。
资产减值损失,金融资产当前公允价的下跌,和你账面价的差额,确认为坏账的部分就是资产减值损失。这里还有一种情况是账面价,当前公允价,公允价减处置费用,这种情况要三者都考虑的,我也不会细讲,要有题,你才能懂。
最后如果上面你看不懂(我一直认为我表达能力有问题),你就这样记,收益就是你得到了好处,往自己包包里装钱了。损失就是你包包里的钱少了。而处置收益就是你卖了某项资产得到的收益,那减值损失,就是因为你的资产减值了,而受的到损失。就这样。
会计就是一种语言。

④ 注会金融资产减值死活看不懂,哪位高人指点一下!!!

我来回答你吧
首先,概念问题。
减值可以理解为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严重地非暂时性的下跌,比如我的债券本来值一百万,现在只值五十万了。。这个应该很好理解。
那么减值确认实际上就是减值的会计处理了,具体说来就是确定它究竟减了多少,并将减了的钱计入损益。
其次,我们来细分析。
第二章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不存在减值的问题的,因为它的名字叫。。。你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它本来就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你减值不就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下跌么,那我就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你跌多少,我本来就都能反映出来,另外,你对减值的会计处理不就是把减值额计入当期损益么,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就是把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借 公允价值变动 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所以,第一类天生就与减值有缘无份。。。你大可不必去管它。。怎么样,难度一下少了四分之一吧。。。
第二类和第三类放在一起讲,无非两句话 减值: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 资产损失准备 转回: 借 资产损失准备 贷 资产减值损失 会计分录就是这么做的。。。。至于这个减值额嘛。。。呵呵,就是你确认减值前的摊余成本减去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二三类难在减值数额的处理上。。而第四类难在会计分录上。。。
第四类的减值额很好搞定,就是某某资产公允值跌了多少多少。这个没 有任何问题。。。关键是它的会计分录会比较麻烦。你得死记
确认减值时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这个是大家的共同点)
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这就是本期公允值跌了多少)
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这个是把以往的损失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到损益中)
转回的话更麻烦。。。
如果是债务工具的话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 资产减值损失
如果是权益工具的话呢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 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如果是不可计量的权益工具,则不可转回。。。
挺麻烦的啊

⑤ CPA财务管理的问题:税前利息费用为什么要是财务费用扣除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

传统利润表的利息费用考虑了负债的利息支出,没有考虑金融资产的损益。管理用利润表的利息费用=金融活动损益=金融负债利息-金融资产损益=传统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金融资产投资收益+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后面三项是由于金融资产产生的,也属于金融活动损益。

您可以这样理解,因为金融损益是损益类的科目,是通过收入减去费用得出的,由于利息收入一般都小于利息费用,所以二者之和是负的,即税前金融损益体现为负的利息费用。

⑥ 关于CPA教材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的例题询问(2012版第二章、第六节内容),谢谢!

我也在学CPA。
第一个问题,
不是备抵账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属于资产类会计科目,是总分类账户,下设四个二级科目:成本、应计利息、利息调整和公允价值变动。
第二个问题。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为债券的,到了资产负债表日则要核算其利息,分期付息的应该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进入到“应收利息”中,如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应收利息,是按照票面价值计算的,所以每年都是3W。 投资收益,是按照账面价值来计算的,也就会随着公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他们之间的差额,就记在了“利息调整”科目里面。
因为债券是有会给投资者带来利息收入的。所以它的减值损失不是单纯的看公允价值的变动所带来的账面价值的增减。打个比方,100W的债券一年有3W的利息收入。损失了20W。卖出的话会有80W元。但如果当初买的就是80W的债券,利息就是2.4W了。少了6000.所以应该用到现值。
这个题目最后计算减值损失,就是用07年12.31的公允价值—06年12.31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现值,而 摊余成本 指的就是某个时点的折现值。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购入成本)—应收利息+投资收益—已经发生的资产减值。这样做的话,就是这个题目的答案了。
不知道你明白了吗。我是这样理解的。第一次回答问题,如果答得不好,别见怪。

⑦ CPA财务管理的问题:税后利息费用为什么要是财务费用扣除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刚好我也学到这里了。试着回答一下。

不是用包含关系来理解的,更倾向于把这财务费用和这三者的合起来叫作“税后利息费用”,只是一个叫法。

因为税后经营净利润全部是由经营资产带来的,所以其计算过程中,不包含传统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金融资产投资收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所以在用税后经营净利润进一步计算传统利润表上的净利润时,要把之前没考虑到的这几项放进去。

即:净利润=税后经营净利润-(财务费用+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金融资产投资收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平均所得税税率)

这个式子中,加粗的一块合起来叫做“广义的利息费用”,广义的利息费用*(1-平均所得税税率)即为税后利息费用。

再来一张刚才制作的图:

祝考试通过

⑧ 在《注会》“金融资产”一章中提到“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在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之后,有可能最后又没有发生损失(或损失的数额小于计提的准备),那么对于这部分差额有的可以转回:也就是借记减值准备,贷记减值损失(与开始确认减值损失时的方向相反),比如应收账款的减值处理就是如此。
对于金融资产而言,规定不允许将开始多提的减值准备转回,就是计提的损失在每个资产负债日检查,已经确认的损失大于等于当日应计提的减值准备则不做任何处理;小于则增记减值准备。

⑨ 求注会会计中关于金融资产的处理

我感觉可供的资产负债表日处理麻烦,有人肯定要错,的主要是对摊余成本的理解,当既有公允价值变动又有摊余成本的摊销时,摊余成本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这时摊余成本就不是账面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