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补充外部融资公式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补充外部融资公式

发布时间: 2021-03-21 19:06:35

⑴ 外部融资需要量的计算EFN

EFN的计算公式如下:
( 公式可单击打开新窗口查看)
这里的“△销售额”是指销售额的增量,“自发增长的负债”是指由于应付账款的增加(Account Payable)而增长的那部分,这些数据都会在资产负债表中有所体现,“PM(Profit Margin)”是指销售利润率,即:净利润(Net income)/销售收入。d表示股利(dividend)占净利润的比重,而(1-d)通常也被看做是留存收益(rentention)占净利润的比重。

⑵ 财务管理中需要补充多少外部融资的题目

丁公司上年末的敏感性资产和敏感性负债总额分别为3600万元1500万元,上年末的留存收益为100万元,上年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公司预计今年的销售收入将增长20%,为此需要追加10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另外,预计今年年末的留存收益将达到170万元。则该公司按照销售百分比法预测的今年对外筹资需要量为()万元。
A、250
B、450
C、350
D、160

【正确答案】 B
【知 识 点】 本题考核外部融资需求量。
【答案解析】 今年增加的留存收益=170-100=70(万元),外部融资需要量=3600×20%-1500×20%+100-70=450(万元)。提示:教材中给出的外部融资需求量的公式不完善,没有考虑非敏感性资产的变化对融资需求的影响,故本题不能直接套用教材的公式计算。

⑶ 如何理解外部融资需求量计算公式的总额法

最近看AHP,应该可以解决部分问题吧

⑷ 财管中,若有可动用的金融资产,计算外部融资额时,是不是就不可以套用外部销售增长比计算公式感谢!

是的,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的推导过程并没有计算可动用的金融资产。

⑸ 追加外部筹资计算

真难,想了半天,都算不出来,结果怎么出负数了,晕,你这是哪的题啊

⑹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如何计算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是外部融资额占销售增长额的比例。是指销售额每增加一元需要追加的外部融资额。如果企业内部资金较少,需要外部融资,它就会大于零;否则,它就会小于零;如果不需要外部融资,它就等于零。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的计算公式: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外部融资额÷销售增长额
外部融资占销售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计划销售净利率× [(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
式中,A----基期末变动资产
B----基期末变动负债
S1----基期销售额
P----计划销售净利率
E----股利支付率

⑺ 如何用销售百分比法正确计算外部融资额

一、预测原理

假设:某些资产和负债与销售额存在稳定的百分比(或者同比例变动)。

概念:随销售额同比例变化的资产——敏感资产,随销售额同比例变化的负债——敏感负债。

思路:需要增加的资金量=增加的资产-增加的负债.

其中:

(1)增加的资产=增量收入×基期敏感资产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

增加的负债=增量收入×基期敏感负债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

(2)外部融资需求量=增加的资产-增加的负债-增加的留存收益。

增加的留存收益=预计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

外部融资需求量=增加的资产-增加的负债-增加的留存收益。

二、基本计算过程

1、确定随销售额而变动的资产和负债项目(敏感资产和敏感负债)

随着销售额的变化,经营性资产项目将占用更多的资金。同时,随着经营性资产的增加,相应的经营性短期债务也会增加,如存货增加会导致应付账款增加,此类债务称之为“自动性债务”,可以为企业提供暂时性资金。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负债的差额通常与销售额保持稳定的比例关系。

这里经营性资产项目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项目;而经营负债项目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项目,不包括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券、长期负债等筹资性负债。

2、确定有关项目与销售额的稳定比例关系

如果企业资金周转的营运效率保持不变,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负债项目将会随销售额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保持稳定的百分比关系。企业应当根据历史资料和同业情况,剔除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寻找与销售额的稳定百分比关系。

3、根据增加的销售额、预计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和收益留存率,确定需要增加的筹资数量。

(7)补充外部融资公式扩展阅读

利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资金需要量时的不减去留存收益的增加额的情况如下:

根据利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外部融资需求量的计算过程可知,留存收益增加额是企业从内部筹集的资金,因此如果将其减去,那么计算的就是需要从外部筹集的资金额了。因此如果计算的是资金需要量,追加的资金量,那么是不需要减去留存收益增加额的。但如果计算的是“外部”追加资金量,那么就需要减去了。

⑻ 筹资问题,计算需要补充多少外部资金,图片中是2008年的财务数据,单位为万

(1)2009年预计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销售净利率和收益留存率维持2008年的水平,计算需要补充多少外部资金?
2009年销售增长5000-4000=1000万元。
需要补充的外部资金=(4000/4000-400/4000)*1000-5000*200/4000 *(1-60/200)=725万元.
(式中:4000/4000-400/4000为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销售百分比;200/4000 为2008年的销售争利率;60/200为2008年的利支付率;1-60/200为留存收益率)

⑼ 外部筹资额为什么是资本与负债的差额

因为所需外部筹资额是由两部分构成的:长期负债筹资额和实收资本筹资额,分别计算长期负债筹资额和实收资本筹资额然后合计。即用长期负债的增加额+实收资本增加额。

显然,外部融资需要量与增长相关联,若其他情况不变,销售额或资产的增长率越高,外部融资需要量越大。需要强调的是,之所以关注增长,不是因为增长是一个合适的目标,而是因为增长是考察投资决策与融资政策之间关系的一个便捷的途径。实际上,假设基于增长来安排计划过程中的高度整合的一个反映。

公式1:外部融资融=预计增加的经营资产-预计增加的经营负债-可动用金融资产-预计增加的留存收益。

公式2:外部融资额=预计增加的资产-预计增加的经营负债-预计增加的留存收益。

(9)补充外部融资公式扩展阅读

外部融资与“内部融资”相对。公司通过资本市场或某些投资者筹集投资项目所需要的资金的行为。主要方式包括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

主要包括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租赁融资、商业信用、开发银行贷款和非正规金融机构等六种来源。

对于任何一个处于生存与发展状态的企业来讲,筹资是其进行一系列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不能筹集到一定数量的资金,也就无法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筹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为,其对企业经营理财业绩的影响,主要是借助资本结构的变动而发生作用的。因此,在筹资活动中应重点考察以下几个方面:

1、筹资活动会使资本结构有何变化。

2、资本结构的变动会对企业业绩及税负产生何种影响。

3、企业应当选择怎样的筹资方式,如何优化资本结构(长期负债与资本的比例关系)配置才能在节税的同时实现所有者税后利益最大化目标。

不同的筹资方式对应不同的筹资渠道,形成不同的资本结构。不同的筹资方式的税前和税后资金成本也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