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1)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2)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生产集中和私人垄断的形成
( 1 ) 生产集中, 是指社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 使这些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份额日益增大。
( 2 ) 生产集中是生产力发展和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 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
( 3 ) 生产集中是私人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形成垄断。垄断是指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 控制和独占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
( 4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生产集中发展到跨部门的集中, 甚至跨国兼并, 为巨型企业的增长、 垄断组织的扩大奠定了基础。垄断组织的规模迅速扩大, 垄断程度不断提高, 出现了许多混合联合公司, 表明垄断统治的进一步加强。混合联合公司是战后私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
( 1 ) 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处于统治地位, 是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阶段的主要标志, 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内发生了局部调整或者说部分质变。
( 2 ) 列宁对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分析, 深刻揭示了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①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垄断资本的统治, 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实现的。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卡特尔、 辛迪加、 托拉斯和康采恩。
②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金融资本是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相互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垄断资本。金融资本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形式。金融寡头是指控制着庞大的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即所谓财团或垄断家族。金融寡头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 主要是通过“参与制”, 即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 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
③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资本输出是金融资本向外扩张, 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获取高额利润的重要手段。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 一是借贷资本输出, 如贷款, 这是间接投资;二是产业资本输出, 如开工厂, 办企业, 这是直接投资。
④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国际垄断同盟是资本主义各国最大垄断组织根据协定而结成的国际性经济同盟, 其目的在于瓜分世界市场, 规定垄断价格, 控制生产规模, 垄断原料来源, 分配投资场所, 以保证共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有国际卡特尔、 国际辛迪加和国际托拉斯。
⑤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殖民地作为可靠的廉价原料产地、 商品销售市场和有利的投资场所, 是帝国主义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扩张, 世界被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数众多的被压迫民族, 另一部分是为数很少的、 掌握着巨额财富和军事力量的压迫民族, 由此在世界上形成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列宁概括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它的表现形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了很多变化, 但列宁关于垄断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最深厚基础的基本理论和观点, 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指导。 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1) 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 但是它没有、 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
(2)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时期的竞争相比, 在竞争的目的、 手段、 范围和后果上, 都具有新的特点。
❷ 金融资本是怎么形成的 金融资本有什么特点
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是指:由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相互渗透、溶为一体而形成的最高形态的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取代工业资本占统治地位,是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金融资本的形成: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形成垄断以后,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们相互渗透,日益溶合,终于形成了金融资本。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相互渗透和溶合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业务上的相互渗透,另一方面是人事参与。金融资本的统治手段:金融资本对国民经济实行统治的主要手段是参与制。通过参与制,各大财团控制了比自有资本大几倍、几十倍的他人资本,把触角伸向广泛的经济领域。金融资本还通过发行有价证券、创办新企业、改组中小企业、实行各种各样的兼并和组织各种垄断组织等等办法,攫取着高额垄断利润,实现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统治。参考资料:《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
❸ 如何理解金融资本中的人事参与
怎样理解都可以,比方说,你是一个商人,很富有,按道理说,国家之间的战争,和你撤不上关系, 但是政府打仗需要钱,而你是个成功的商人,这个时候政府就要拉拢你,如果你带着钱走了,去了另外一个国家,那么对你原先的国家很不利,会有各种举动,比方说暗杀一
❹ 参与制的实现过程
参与制的实现过程是: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首先控制一些巨大的企业作为母公司;然后利用母公司所拥有的资本去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控制额,把这些企业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使它们成为子公司;再用同样的方式,通过子公司进一步控制更多的公司。如此逐级参与,层层控制,形成一个庞大的金融资本控制体系。金融寡头是这个金融控制体系的主宰者,它用少量的资本就可以控制大量的企业,控制比自己原有的资本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资本。参与制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增强了金融资本在经济领域的统治实力,扩大了它的剥削基础,而且也为金融寡头进行投机活动提供了方便。子公司在形式上都是独立的公司,母公司对它们的业务活动不负法律责任。因而金融寡头可以利用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参与活动为自己牟取暴利,如果子公司遭到失败,母公司就可以抛出股票,逃脱责任,避免损失。
❺ 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实现经济上的统治,金融寡头通过个人联合实现政治
答:①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指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统治方式。金融寡头先利用手中的资本控制一些大型的母公司,通过母公司控制子公司,子公司控制更多的孙公司。由此类推,金融寡头就可以运用手中的巨额资本并通过层层控制进而在事实上掌握、操纵和控制更多的资本,从而实现其在经济上的统治。
②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即派代理人或自己亲自出马担任政府要职,或把政府的高官拉过来,让他们在其政治活动中为金融寡头的利益服务,还通过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舆论工具和新闻媒介来对社会生活施加影响,从而实现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统治。
❻ 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是指什么
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的有关内容介绍如下:
1、金融资本的定义:金融资本是指由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相互渗透、溶为一体而形成的最高形态的垄断资本;
2、金融资本的形成: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形成垄断以后,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们相互渗透,日益溶合,终于形成了金融资本;
3、金融资本的实现形式:金融资本对国民经济实行统治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参与制,各大财团控制了比自有资本大几倍、几十倍的他人资本,把触角伸向广泛的经济领域。金融资本还通过发行有价证券、创办新企业、改组中小企业、实行各种各样的兼并和组织各种垄断组织等等办法,攫取着高额垄断利润,实现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统治。
❼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什么
在经济领域,金融寡头实行全面统治的主要手段是“参与制”。
金融寡头概述
金融寡头(Tycoon)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垄断资本集团首先掌握一些大银行或大企业作为“母公司”,通过它们收买并掌握其他公司的股票控制许多“子公司”,再由“子公司”以同样方法控制更多的“孙公司”,如此逐级参与,层层控制,形成一个庞大的金融资本控制体系。这个体系的最上层就是为数极少的金融寡头。它们通过“参与制”,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资本,从而扩张自己的经济实力,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它们还通过占有创业利润,发行有价证券和公债,贱价收买、“整理”或“改组”亏本企业以及进行土地投机等手段,来保证和扩大垄断利润。
政治上的垄断统治导致金融寡头政治统治的加强。它们通过同政府进行“个人联合”,对政府决策施加压力和影响,并派遣人员或亲自担任政府要职,直接掌握国家机器。他们还把自己的势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他们建立了许多企业和机构,掌握出版、通讯、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为金融资本的利益制造种种舆论。他们还插手到教育、科研、艺术、体育、卫生、宗教等部门,把他们的统治进一步渗透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列宁说:“金融寡头给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所有一切经济机构和政治机构罩上一层依赖关系的密网,──这就是这种垄断的最明显的表现”。
金融寡头的形成
金融寡头首先用自己的资本掌握总公司,把它作为“母公司”,然后利用“母公司”的资本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掌握股票控制额,把它们变成自己的“子公司”,各个“子公司”再以相同的方式控制更多的公司,即“孙公司”。通过“参与制”的方式,金融寡头就可支配比其自有资本大得多的他人资本,从而实现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统治。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一方面金融寡头亲自出马或委派其代理人到政府机构中担任各种重要职务,另一方面金融寡头又以各种手段收买政府高级官员、国会议员等,直接操纵国家机器。在实行“个人联合”的同时,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各种政策咨询机构等方式,影响政府的决策,通过控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媒体,把其势力伸向上层建筑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它在经济上的统治。
金融寡头
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日趋溶合为金融资本,金融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又形成金融寡头。
❽ 金融资本的定义
金融资本
金融资本就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在一起而形成的垄断资本。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这种融合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产业资本在扩建过程中和银行资本相结合;二是产业资本在多元化的产业延伸过程中和银行资本相结合;三是产业资本在收购、兼并、重组过程中和银行资本相结合。产业资本在其流通周期里与银行资本的融合,是现代资本运作的必然。体现了货币在市场经济中的本质及其扮演的重要作用。
当今证券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拓展了金融资本这一概念的外延。其一,指用于增值的货币(资本)本身。这些货币以与用于工业、商业中的货币不同的特殊方式,即通过货币本身的周转增值自身,中间不会转换为生产资料制造商品,也不会通过买卖一般商品赚取差价。它主要的增值手段是利息收入;其二,指那些掌有大量货币,并将其(部分地)用于金融资本用途的企业及机构,如商业银行、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及基金保险公司、金融集团、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等。
金融资本是指由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相互渗透、溶为一体而形成的最高形态的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取代产业资本占统治地位。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与垄断是这一切变化的基础。没有产业资本的高度集中,就无法为银行提供大量的货币资本来源,也就不会有银行资本的高度集中和垄断。而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又反过来通过各种信用手段,促进产业资本进一步集中和垄断。所以产业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从一开始就是同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交织进行的。
产业资本和银行资本形成垄断以后,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们相互渗透,日益溶合,终于形成了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投资对象主要是金融产品,如投资于股票,债券,银行等。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金融资本全球化是国际资本流动发展的重要阶段。
❾ 什么是参与制管理
金融寡头通过购买和持有一定数量股票对企业实行控制的一种方式。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它是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实现其统治的主要手段。参与制的产生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股份公司的广泛发展有关。股份公司作为以发行股票的办法筹集资本、合资经营的企业,按股东拥有股票的多少来决定其对企业支配权力的大小。控制一个股份公司所必需的股票限额就是股票控制额。一个股份公司发行的股票越多、越分散,控制这个股份公司所必需的股票额在股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小。金融寡头正是通过掌握股份公司的股票控制额来取得控制权。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股份公司广泛发展,其经济地位日益重要。股份公司按股东拥有股票的多少来决定投票权。因此,当一个股东掌握了多数的投票权,就可以实现对这一企业的控制和统治。按照一般原则,只有当一个股东掌握了超过半数的企业股票时,才能实现对该企业的控制。但实际上,由于股票发行很广,许多股东只购买了少量股票,而且分散在各地,他们很少参加股东大会,很难参与企业的管理与决策。例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股东就多达 260多万人,而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是只持有几股股票的小股东。因此,一个股东对企业的投票权即使占不到一半,也常常能够操纵股东大会。一个企业发行的股票越多、越分散,控制一个企业所必需拥有的股票份额就越小。这种能够支配一个企业所必需的股票占有额,称为股票控制额。股票控制额往往只有百分之十几,甚至只有百分之几。例如,美国的埃克森公司是洛克菲勒财团的核心企业,而该财团在1976年时仅握有埃克森公司2.08%的表决权。金融资本家为了能用少量的资本就可掌握企业的股票控制额,往往故意缩小每一股股票的金额,使股票的发行更加分散。
参与制的实现过程是: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首先控制一些巨大的企业作为母公司;然后利用母公司所拥有的资本去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控制额,把这些企业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使它们成为子公司;再用同样的方式,通过子公司进一步控制更多的公司。如此逐级参与,层层控制,形成一个庞大的金融资本控制体系。金融寡头是这个金融控制体系的主宰者,它用少量的资本就可以控制大量的企业,控制比自己原有的资本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资本。参与制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增强了金融资本在经济领域的统治实力,扩大了它的剥削基础,而且也为金融寡头进行投机活动提供了方便。子公司在形式上都是独立的公司,母公司对它们的业务活动不负法律责任。因而金融寡头可以利用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参与活动为自己牟取暴利,如果子公司遭到失败,母公司就可以抛出股票,逃脱责任,避免损失。
这是网络里对参与制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