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融资担保风险控制中担保放大倍数怎么去判断呢
5倍还是10倍没有政策限制,这实际上是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对担保公司和银行的一个共同导向,放大倍数在5到10倍之间,是国际上控制风险比较通行的惯例,一般认为,放大倍数超过10倍,对担保机构和银行都有较大的风险。影响放大倍数的关键因素,是风险控制能力和信用能力,如果一个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都比较强,那么放大倍数就可以适当增加,反之,就应该控制在5倍左右,甚至更低。
B. 担保企业赔偿准备金和风险准备如何计提
根据国家七部委2010年3月11日联合下发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按第十三条中的规定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及担保赔偿金:
一般情况下,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按担保收入的50%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是按年末的担保责任余额的千分之一计提,一般风险准备金是按净利润的5%计提。
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不超过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列入营业费用。每月计提,年终结算,不得超过,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同时将上年度计提的未到期准备金余额专为当期收入。
借(-):营业费用-短期责任准备
贷(+):未到期责任准备
2、担保赔偿准备金是按当月的担保责任余额的千分之一计提,当月计提,即以月末在保余额计提,月末要列出在保单位和对应担保余额,作为计提依据。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列入营业费用,担保赔偿准备金累计到达担保责任余额的10%后,实行差额提取。
借(-): 营业费用-担保赔偿准备(长期责任准备)
贷(+): 担保赔偿准备金
3、年终税后利润中按5%提取一般风险准备金,用于担保赔付。一般风险准备金累计达到担保余额10%后,实行差额提取。按第2条和本条提取的风险准备金累计达到注册资本金30%以上的,超出部分可转增资本金。
借(-): 利润分配-提取一般风险准备
贷(+): 一般风险准备
企业用风险准备弥补亏损时,
借(-): 一般风险准备
贷(+): 利润分配-提取一般风险准备
4、 实际发生的代偿损失,应依次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担保赔偿准备金和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金,不足冲减部分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借(-): 一般风险准备
担保赔偿准备
未到期在责任准备
贷(+): 银行存款
C. 融资性担保公司怎么赚钱
现在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干的都不是担保公司的活儿。大的都在建资金池,小的都在当居间人。帮助房地产市场融资(其他行业不可能承受那么高的利息,其他行业的公司来借钱也肯定是为了买楼买地)。
D. 担保公司的风险准备金应如何计提
担保机构应当按照当年担保费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以及所得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担保赔付。目前据对省内政策性担保机构的了解和掌握,上述机构在风险准备金提取上均未达到规定要求,原因之一是目前的担保企业还处在发展初期,经营范围窄,业务量少,收益低,由于是政策性的资金,各公司都极谨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很少涉及;原因之二是有些担保企业对此不够重视,觉得目前风险代偿业务发生的少,提取了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第三点原因是监督指导部门没有强制执行上述规定,管理部门也没有将此重要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内,对企业的约束性不强。
担保企业执行的是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恰恰是因为其经营的高风险,国家才设立了此项规定。因而,担保企业立足于长远健康发展,建立长效机制,按照政策法规的要求足额提取风险准备金,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上级监督管理部门也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维护国有资金安全完整,使担保公司在改善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环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问题等方面发挥更大的效能。
E. 融资担保公司的风险控制流程
融资担保公司的风险控制流程:
(一)受理,客户申请受理与项目立项;
(二)调查,包括项目初审和项目综合分析;
(三)审批,包括项目融资方案审批、担保调查审批、放款审批;
(四)放款,包括面签合同、落实反担保措施、担保收费、贷款发放;
(五)保后管理,包括岗位设置、工作内容和客户风险分类制度 ;
(六)风险预警,包括责任划分、处置方式、预警方法和违规处罚;
(七)代偿流程管理,包括风险客户认定、代偿流程、债权追偿、项目终结和代偿损失责任认定与处罚。
F. 担保公司计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与担保赔偿准备金具体怎么计提,还有一般风险准备金要怎么计提依据是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第三十一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按照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担保赔偿准备金累计达到当年担保责任余额10%的,实行差额提取。差额提取办法和担保赔偿准备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监管部门另行制定。
监管部门可以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责任风险状况和审慎监管的需要,提出调高担保赔偿准备金比例的要求。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对担保责任实行风险分类管理,准确计量担保责任风险。
(6)融资担保公司风险权重怎么算扩展阅读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指公司一年以内的财产险、意外伤害险、健康险业务按规定从本期保险责任尚未到期,应属于下一年度的部分保险费中提取出来形成的准备金。按照我国保险精算规定:会计年度末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照本会计年度自留毛保费的50%提取。
指在会计年度决算时,将保险责任尚未满期的,应属于下一年度的部分保险费提存出来所形成的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在会计年度决算时一次计算提取,提取的计算方法有年平均估算法、季平均估算法、月平均估算法和日平均估算法。
G. 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是什么什么是贷款风险权重
贷款风险度是综合评价商业银行贷款风程序的指标。
商业银行贷款的综合风险度是按以下方法计算的。贷款风险度=Σ贷款加权权重额/Σ贷款余额。其中:贷款加权权重额=贷款加权风险权重×贷款余额;贷款加权风险权重=贷款对象风险系数×贷款方式风险系数×贷款形态风险系数。
从以上计算方法可以看出,贷款风险度指标综合了贷款对象、方式、形态三个因素,能从整体上反映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
H. 担保公司如何进行风险防控
任何一家担保公司只要开展业务,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业务风险相伴左右。业务风险和业务发展是一对 不可回避的矛盾,但可以通过努力将业务风险控制在尽可能低的范围内,做到于风险防控中创造企业利润 。担保公司是怎样控制业务风险的呢?本期,两位担保公司老总做客“担保会客厅”,畅谈担保企业风险 防范。 焦点一:日常经营中,担保公司应怎样建立和实施业务风险防控体系呢? 在发展业务过程中,担保公司一定要严格加强风险控制。我认为,不妨从这几个方面下手。 首先,认真坚持制度,规范操作行为的执行。拓展业务过程中,任何一家公司都应该认真坚持企 业制定的工作制度,严格进行项目调查、分析、筛选,控制业务风险,切实坚持调查制度、初复审制度、 集体决策制度、和律师审查制度;其次,加强业务学习,树立防范意识;最后,做好风险评估,抓好发展 机遇。这就要求担保公司首先要精做担保业务,在经营上狠抓管理。在增加效益的前提下,按规定比例提 取各项风险准备金,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可持续发展。 就目前省会担保机构的情况来看,不少担保机构的业务操作并不十分规范。面对可能发生的损失 ,担保公司存在着风险与收益的不均衡性。防范风险,我认为不妨从人、制度和精细化业务操作流程以及 多样化的化风险手段这三方面入手。 首先是人员培养和人员结构的问题。人才培养是绝大多数担保公司现在越来越注重的方面,同样 ,人员结构的构成和比例也至关重要。此外,从业务操作流程上来说,担保公司从立项到安全收回该笔业 务,必须精确到每一个点。同时,健全内控外防等各种风控制度和业务操作要求,利用多样化的手段控制 风险,扩大风险防范覆盖面,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点。 焦点二:风险防控需要多个环节的合力作用。对担保公司而言,业务风险防控的要点在哪里呢? 业务风险防控的要点就在业务的源头,即企业自身。因此,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是担保 公司最应该关注的。有些企业能够提供足值抵押物,但自身的主营业务在行业内不算突出,那么该企业的 盈利能力就值得商榷了。此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例如:资产规模、负债结构、营 销渠道等。 担保公司不仅应该为企业起到“输血”的作用,更应该教会企业“造血”。担保公司应当注重培 养自己的核心合作伙伴。经过担保公司的中长期扶持,可以使一个中小企业“毕业”、长大,有利于担保 的社会效益的发挥。同时,这也有利于风险的防范和盈利水平的提高——因为对于一个担保机构长期扶持 或关注的企业来说,在防范风险的时候,更加了解企业风险的来源,从而便于控制。 考察融资方的资质时,不是单靠一点就决定是否通过贷款审查的,而是多方面综合考虑的。在每 一笔担保业务中,担保公司应该注重考察用款方的还款来源,其次是抵押物状况。只要还款来源明确清晰 ,抵押率可以相对灵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