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美团40亿美元F轮融资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美团40亿美元F轮融资

发布时间: 2021-05-26 07:14:48

㈠ 美团被这么多家公司投资,好多都是投资好几十亿的,这样投资有赚吗。

当然有的赚啊,美团不是已经上市了么,既然上市,那这些融资方就有的赚了啊,融资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市,上市之后,这些融资方就能拿到股权,人家投资都是往长远看的,几十亿美元对于大佬来说算什么,你看看现在的美团,衣食住行样样都涉猎,而且做的都比较不错,很多方面早已开始盈利了,还吞并了不少同行,为啥作为CEO的王兴不是美团最大的股东,可想而知,都被投资方控股了,这些股东就是躺着赚钱啊。你想想淘宝就知道了,08年的淘宝啥样,现在的淘宝啥样,那些投资淘宝的人,现在还不赚的油满肚肥的啊,当然风险也肯定是有的,而且风险不小,这就是看投资者的眼光了

㈡ 美团网的发展历史

一、2010年

2010年3月4日,王兴推出美团网。

2010年3月,获得天使投资人王江的种子投资;

2010年5月4日,美团网上海站上线。

2010年5月6日,美团网武汉站上线。

2010年7月26日,美团网西安站上线。

2010年8月2日,美团网广州站上线。

2010年8月,获得了红杉资本1200万美元A轮投资;

2010年10月19日,美团网无锡站上线。

2010年10月22日,美团网南京站上线。

2010年12月22日,美团网石家庄站上线。

二、2011年

2011年7月,美团获得阿里巴巴和红杉资本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2011年12月28日 中国网- 美团网荣获“年度最佳团购网站” 称号。

2011年12月23日中国经济网- 美团网11月销售额超2.5亿,稳居团购业第一

2011年12月22日 美团网入选“十大网络购物品牌”

2011年07月13日,阿里巴巴领投美团网5000万美金。

2011年04月06日,计世网消息, 美团网荣获“团购之星”称号。

三、2014年

2014年5月消息称美团获得3亿美元C轮融资,领投机构为泛大西洋资本,红杉资本及阿里巴巴跟投,美团C轮融资的估值在30亿美元左右。

美团的重要事件:

2014年美团全年交易额突破460亿元,较去年增长180%以上,市场份额占比超过60%,比2013年的53%增长了7个百分点。

2015年1月18日,美团网CEO王兴表示,美团已经完成7亿美元融资,美团估值达到70亿美元。

10月8日,大众点评与美团网宣布合并,美团CEO王兴和大众点评CEO张涛将会同时担任联席CEO和联席董事长。

11月,阿里确认退出美团。

11月10日,美团CEO王兴发内部邮件表示,将不再担任联席董事长。

2016年8月,北京市食药监局利用高科技手段对互联网违法行为进行搜索监测,为监管部门提供了一批违法线索,查处了一大批违法案件。

8月10日,北京市食药监局对美团进行立案调查。

2018年6月22日,美团点评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9月20日,美团点评登陆港交所。

2019年8月14日,检查组来到美团打车上海分公司进行上户检查。

通过监管平台数据比对,发现“美团打车”存在违规派单行为,交通执法部门现场开具了3万元的处罚决定书。

㈢ 据称美团点评开始新一轮融资领投方不是腾讯那是谁呢

据爆料,美团开始新一轮融资了,此轮融资投前美团估值约为250亿美元,较2016年年初融资时的180亿美元,估值高出近40%。

此前王兴曾说过,互联网的下半场要上天、入地、全球化。所谓上天,就是高科技。在互联网下半场,更多的要关注底层科技,比如AI、大数据、云计算等。

所谓“入地”就是“接地气”,甚至是扎到地底下去。“现在仅仅做表层连接的事情已经不够了,如果仅仅停留在C端,有微信就够了。创业要’入地‘,要真正要做连接、改造并且提高效率,真正创造价值。

全球化。从全球互联网格局来看,只有中、美有巨型的互联网公司,而且无论是模式还是技术,都是中美两国的企业领先,未来互联网下半场的竞争将是中美之间的竞争。所以中国企业要是不放眼全球,长期来看在全球是没有竞争力的。

只要能有大的发展,那就加油吧!

㈣ 美团最快九月IPO估值600亿美元,高了还是低了

坦白说,美团600亿美元的估值太高了,已经高到了让人惊讶的地步。虽说美团现在有外卖、团购、酒店等三大业务主体,但商业模式并没有亮点。试问,美团如何支撑600亿美元的估值?


从用户属性来看,无论是团购业务,还是外卖,抑或是美团酒店业务,都是对价格敏感的人员。一旦有更低的价格出现,用户便会逃离美团。正因于此,美团的主力业务最近几年老是变化。由此不难看出,美团的用户价值并不高,这也是美团600亿美元估值太虚的原因。

㈤ “社会企业”美团融资40亿,启动“长城计划”怎样保障配送安全的呢

中国最大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美团点评宣布完成新一轮40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300亿美元。该消息一传出,便迅速成为外卖界热议的话题。美团点评近几年发展速度惊人,如今又有新融资加持,它在外卖行业中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不仅是配送安全,在食品安全、环保问题,美团点评都做了相关努力,践行着他们要做“社会企业”的诺言,更履行着让大家Eat better,live better的使命。

㈥ 美团2020年净利润才40多亿,为什么市值有1.6万亿

你可以参考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观点。
价值与估值的本质差距。
美团的PE接近300倍。如果按今天估值来讲确实是严重高估。但是市场是非理性的。高估也可以持续很久。低估也可以持续更久。
但是通常看问题的关键不在这。而是要计算美团的年化复合成长率。
2018年以前都是一直亏损状态。2019年2020年爆发增长。美团已经垄断了外卖市场。而且客户黏性越来越高。如果未来年华增长率持续大幅增加,那么过几年看现在的价格就不算高了。
也就是说估值的变化会随着企业成长率越高而变得合理或者低估。以现在的价位看肯定是高估。至于要不要投资看你怎么给它估值和看它的前景。
我个人是不会投资美团。理由是比它好的标的大把。

㈦ 美团团购网是哪几家公司合作的啊有没有什么巨头入股

1.腾讯为美团的第一大股东,持有20.14%的B类股;美团点评董事长兼CEO王兴持有5.73亿股A类股,投票权为48.41%,是公司的控制者。

2.美团此前的融资过程是在2010年获得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 1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3.在2011年7月获得阿里巴巴(alibaba)和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 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4.2014年5月,获得泛大西洋资本、红杉资本、阿里巴巴共同投资的3亿美元C轮融资,对美团C轮估值约40亿美元。

(7)美团40亿美元F轮融资扩展阅读:

美团赴港上市招股书披露信息显示,腾讯为美团的第一大股东,持有20.14%的B类股;美团点评董事长兼CEO王兴持有5.73亿股A类股,投票权为48.41%,是公司的控制者。提及竞争对手,美团表示,在餐饮外卖及到店服务方面与阿里巴巴集团及其投资的公司进行竞争,在酒店、旅游及票务交通服务方面与携程国际有限公司进行竞争。

在香港联交所开放“同股不同权”后,美团6月22日正式递交上市申请,将设不同投票权架构。昨天招股书在联交所网站被披露,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银美林为美团IPO的联席保荐人。美团点评表示,本次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升级技术并提升研发能力、开发新服务及产品、有选择地进行收购或投资于与公司业务互补并符合公司策略的资产及业务,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不过具体募集资金和美团估值并未披露。招股书还对美团点评的一些业务情况进行了披露。

㈧ 美团点评,真的值300亿美元吗

对互联网“网红公司”的估值,须有脑洞大开的想象力。
10月19日,美团点评估值300亿美元、融资40亿美元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这标志着全球未上市科技公司估值榜前五位中,带有“中国概念”的已经“五占其三”,滴滴、小米和美团点评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和第五位。
300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目前网络的市值逾920亿美元、京东的市值近560亿美元,美团点评的最新估值,已经占到网络市值的33%、京东市值的54%,而后二者分别位居国内互联网公司的探花和传胪宝座。
从会计学的角度看,公司估值历来存在多个核算方法、且涉及到多个参照维度。而对于非上市的互联网公司而言,现在流行的是,言必称“用户数”和“赛道”,只要“用户数”足够庞大,只要“赛道”足够宽阔,如何估值,那就看投资人的想象力了。
至于“用户数”,美团点评貌似对得起300亿美元的估值。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美团点评的活跃买家为2.4亿,京东的活跃用户数近2.6亿(6月30日之前的12个月),网络的移动搜索月活跃用户数则为6.65亿(2016年12月)。
但是,与美团点评相比,京东已经筑起供应链的防护墙,这使得它具备在电商红海中拼杀的能力,此外,内生于电商属性的互联网金融(京东金融),未来也具备一定的想象空间。
而至于网络,近几年虽说赢利能力下滑,但其净利润却还是年年为正的,何况,网络现在还有国内AI(人工智能)一哥的想象力加持。
在王兴“无边界”的理念下,近两年美团点评的赛道,好像变得开阔了——其业务的主战场,已从外卖、团购,进军到电影票、酒旅、移动出行、短租等等。
美团点评的口号也变成“吃得更好,活得更好”,试图构建起全频道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如此一来,美团点评的未来估值想象力,不要说300亿美元,就是3000亿美元也不过分,因为仅以其目前试水的移动出行为例,这一领域的对标公司滴滴,最新一轮的估值已经超过500亿美元。
这样的想法,有没有可能实现?短期徒有其表,是有可能的,依靠强大的执行力。
这样的想法,到底好不好?不好,因为规模并不等于经济,长期应该也很难有成功的可能。
在“内存如金”的手机体验时代,如果一款APP能够更多地满足用户需求,用户自然是乐见其成的,毕竟,这样可以更少地下载APP,手机页面也可以变得更为简洁。但是,美团点评这一拓宽赛道的逻辑,事实上,可能经不起严谨的推敲。
其一,多点作战的实力值得商榷。无论是外卖、团购,还是电影票、酒旅、移动出行和短租,这些业务的核心拓展手段是“竞价模式”,也就是说,在取得一家独大的地位之前,你可能要用持续的补贴,以保留并抢夺活跃用户的数量。
如果仅是在单一领域通过补贴手段打垮(或合并)对手,比如外卖领域,美团点评有没有可能,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但是,多领域同时作战,有没有可能,显然是绝无可能的,仅专注于移动出行的滴滴,其资本实力就已经远超美团点评,此外,专注于酒旅业务的携程,其目前市值也高达260亿美元,几乎与美团点评的最新估值保持同一身位。
其二,不同业务领域的业务逻辑存在冲突。美团点评的外卖和在线票务属于O2O模式,而移动出行和短租则属于共享经济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内在逻辑是存在一定的冲突的。
O2O的用户粘性弱,极容易发生迁移,属于终极价格PK性质,既要PK线上、又要PK线下,而共享经济则是闲置资源优化配置性质,只要能够形成一定的市场垄断,则用户就会具有较强的的粘性。
其三,美团点评缺乏生态构建的支付支撑。姑且不论当下美团点评的生态构建是不是伪命题,起码有一点是其硬伤,即缺乏自有支付平台的支撑,尽管当下美团点评已经拥有支付牌照,但是,欲想真正打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二分天下的格局,可以说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者,现有用户已经形成使用惯性;二者,支付宝与投资理财及阿里电商平台之间已经构建起生态体系,微信支付与微信社交之间也已构建起生态体系,这二者的支付功能均具有一定的自我强化功能。
当然,或许有人会产生疑问,美团点评的全频道本地生活服务功能,难道与自有支付平台之间不能建立自我强化功能吗?对不起,很难具备,本地生活服务功能的用户粘性,上文已经讲到,其对用户的粘性相对要弱许多。
互联网公司的VC和PE投资人,绝大多数是理性的,但是,其间也存在早期投资人身不由己被裹挟、以及产业投资人出于整合并购等因素而后期出手的可能。
毕竟,对于早期投资人而言,如果不能力顶投资项目等到较佳的市场预期时IPO,那么其早期投资极有可能会产生较大的亏损。从这个角度讲,众多已经融资六、七轮却依然未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均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没有哪个投资人是不希望所投项目早日上市套现的,但是在什么样的市场预期下上市,这才是关健,否则,宁愿被裹挟着继续力顶,也不愿中途收手认亏。
美团点评,真的值300亿美元吗?
未来或难预料。但是,我还是有一句劝告:在树根尚浅之下,还是不要盲目往众多枝叶上喷洒营养液为好,相反,裁剪枝叶、突出重点业务反而更为重要。

㈨ 美团确认融资100亿美元,企业进行融资一般主要目的是啥

在大众视野里,美团是一家负责吃喝玩乐的公司,说起看似轻松愉悦的吃喝玩乐,在美团来讲却是一个耗资巨大的技术活儿。最近美团融资近百亿美元,如此新动作大手笔去重砸社区团购,就是想在无人机配送等前沿科技方面大力加码,升级用户在吃喝玩乐方面的体验度,为了这份更美好而去进行无边界扩张。看起来是是不缺钱的。所以此番融资涉及到企业融资本质,也就是当企业为主体去融通资金,目的是力求企业及其内部各环节之间资金供求趋于平衡的动感过程。如遇资金短缺时融资是以适当额度资金,也就是最小代价筹措到适当期限的有效手段融资可以很好地解决企业的资本问题。本轮美团融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力求和阿里争夺电商排位名次,现在电商已经现身在美团APP比较醒目的位置。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美团野心,不仅仅着眼于外卖本地生活,而是放眼与整个电商的生态圈。

㈩ 为什么像滴滴、美团这种大公司,明明很有钱,却还要不断融资

为什么像滴滴、美团这种大公司,明明很有钱,却还是要不断融资?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矛盾,但是也很好理解,因为这两家公司其实很缺钱,因为公司没有盈利,连续亏损,常年的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和商业运营需要投入巨量的资金,否则这两家公司早就破产了。

但是这三种资金来源最稳妥的方式就是股东的股权融资,其他两种都不稳定 ,也具有极大的法律风险,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各种跑路其本质就是第三种融资的方式,比如网贷,比如长租公寓,比如O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