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摩拜ofo融资进程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摩拜ofo融资进程

发布时间: 2021-05-25 23:09:34

❶ 摩拜单车是如何融资

摩拜单车完成超6亿美元E轮融资,创共享单车行业纪录。

据统计,今年以来摩拜单车累计融资超 10 亿美元,相当于ofo三倍以上,超行业其余玩家总和,折射出摩拜不仅坐稳行业领军地位,其在资本市场认可度也稳居行业第一。

❷ 摩拜抓运营,ofo求规模 到底是什么左右着战局

其实都亏钱的,只不过是后面在融资而已

❸ ofo摩拜单车是怎样融资的 有人说是骗平民百姓的钱融的资是真的吗

人家融资的都是天使投资人这种身份的,老百姓根本接触不到好吧。我估计这么说的人是说抵押金吧,那个不是融资。

❹ 摩拜单车退场、美团单车接力,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发展趋势

早在11月14日,摩拜app就发布了官方通知,进入app时可以看到弹窗显示标题为美团相见,陪伴不变的提示,当中提到为了给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体验,摩拜单车服务将会前面接入美团,更名为美团单车,到2020年12月14日晚23时59分,摩拜app和微信小程序都将停止服务和运营,使用原来账号登录美团app依旧可以继续享受骑行卡套餐等权益。如今,摩拜单车已经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那些橙色小车未来都将摇身一变成为黄色的美团单车为大家继续服务,接下来我从几个方面谈一谈共享单车那些事:

一、摩拜并入美团之后怎样了

2018年4月份,美团就宣布正式全资收购摩拜一事了,在2019年1月美团宣布未来摩拜单车品牌就会改名为美团单车这个名字,美团也将成为国内原摩拜单车唯一的入口,这一晃,到了2020年底,摩拜终于完成了最后的转型,原来独立运营的单车服务彻底并入美团旗下,属于一个传奇公司的时代就此结束,从美团骑行数据来看,使用美团app及微信小程序骑行美团单车的订单占比为99%,可见无论叫什么,能为民众提供方便服务才是生存的王道。

对于共享单车成为这样的发展形势,各位有何想法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出来。

❺ 为什么只看到摩拜,ofo还在拿到融资

我个人认为:
第一、我对共享单车行业以及摩拜和ofo,并没有太多了解,仅凭我的个人理解提供答复,未必准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二、共享单车的市场还在不断开拓,摩拜和ofo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很多投资者也愿意为共享单车行业投资。
第三、目前共享单车行业已经呈现出两强独大的趋势,很难再有其他企业与其并肩或超越,所以,投资者也仅愿意为这两家企业投资。
第四、现在摩拜和ofo的竞争实力基本持平,为了保持这种平衡态势,当其中一家企业获得新的投资后,另一家企业会相应的增加投资,因此,两家企业会经常性的拿到融资。
第五、综上,我的答复是:为什么只看到摩拜和ofo还在拿到融资,一是共享单车市场还在不断开拓因而需要融资,二是共享单车行业两强独大的趋势导致只有这两家企业容易拿到融资,三是两家企业为了保持实力持平需要经常追加投资。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❻ 摩拜融资,ofo攻城,共享单车结束战斗还有多远

有竞争才有发展

❼ 摩拜单车此次融资,或许是劣势开始出现的时候

近期,摩拜单车又进行了2亿美元的融资,这也是继其C+轮之后的又一次凶猛扩张。但融资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好事,相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其出现劣势,摩拜单车这一路的野蛮扩张之后,其隐患开始出现。

单车经济的本质依然在于共享经济

单车经济的本质其实依然属于共享经济,无论当前如何凶猛融资,讲出各种故事,其最终的价值还在于将每一辆单车资源进行最多的重复利用,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最终再从这一价值上赚取差价,寻求盈利。而无论摩拜单车还是ofo最终要想达到盈利,都必须做到这一点。

而此前阶段,ofo就采取了轻单车、低成本、低维修的扩张路线,其一开始就从共享经济出发,因此对于进军单车出行领域时,同样采取了低成本扩张的路线,因此更能够做到资源的最大利用。

摩拜单车则恰恰相反,由一开始就采取重模式,将每辆车的成本抬高到了3000,这也意味着在获取相同用户的同时,摩拜单车需要花费更高的价格,一辆车看不出太大的区别,但是一旦达到某个规模,那么同样的融资情况下,摩拜单车烧钱的劣势就出现了,而此次急于融资,除了一方面需要继续占领市场外,另一方面同样反映了摩拜单车在资金上想必ofo有着巨大的压力。

高维修成本之下,摩拜的劣势正在出现

早期的点滴优势或者劣势,会在后期形成更强的马太效应,此前说过摩拜单车最大的问题在于获客成本远高于ofo,这是其一,但是更重要的是,随着规模的逐渐形成,摩拜单车的后期维护成本也在剧烈上升。

摩拜单车造价过高,其中涉及诸多硬件包括GPS、车锁、车座、太阳能板等等均成本不菲,根据此前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思维”的爆料,平均维修一辆摩拜单车的成本接近四五百,简直可以买一辆全新单车。

而此前摩拜公布过车损耗大概在10%左右,以北京地区投放1万辆单车计算, ??也就是说仅在北京地区几个月就有1000辆车需要维修,按单车400元的维修费用计算,需要花费40万。??再加上摩拜公开的100多名运营人员,按照每人5000元工资,每月则需支出50万。

而如果放到一个正常的商业环境下来看,维修成本必须要远小于收入,才能够达到盈利,而目前摩拜单车的各种维护成本依然是个天文数字,开工没有回头箭,最终这一切都需要投资人买单。

专车战争烧钱还有着正常逻辑,即烧钱可以培养市场,培养潜在用户与车主,但是平台却并不需要为车辆保养维修去买单,而摩拜单车的扩张却相反,其不仅需要比对手更高成本的获取用户,其还需要为更高的维修成本买单。

摩拜方面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也开始推出了大量轻版单车,也在缩减成本透支,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已经投放市场的重型单车,不可能全部替换,只能够维持更高成本的维修开支。

单车战争必将重回理性

还是回到之前说的,将资源的利用最大化,才是盈利的关键。

此前共享专车大战之时,尽管资本在风口的补贴用户与司机,但是当补贴消失,价格回归价值,最终一切回归理性时,市场被教育了出来,而闲置资源也开始被合理的二次利用,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供需开始平衡,没有一辆多余的车辆。

但是单车大战却有个问题,当前的资本一味的砸钱造车,最后一定会导致大量的闲置车辆出现在城市中,关键是每一辆车的维护成本还非常之高,尤其是摩拜单车,如果其生产单车的量与ofo相当,那么其必定要付出几倍的生产成本,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

但是增加成本并非意味着市场会买单,一切由市场供需决定,这是常识。在单车这个领域,由于租赁价格本身就低,用户对价格并不敏感,而很多用户更偏向于有一个更轻便的出行体验,更快速的解决骑行问题为主,轻单车一直是国内用户的主力。

因此未来很可能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当摩拜单车与OFO单车在城市的数量上达到相同时,这个市场将会出现高度的饱和状态,而注定有一部分单车资源是要被浪费掉的,但是摩拜单车的高成本则意味着,其将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与损失,同时还并不一定会受到主流用户的买单。

单车大战,最终一定会造成大量的单车闲置资源,这一点已经可以预见,但问题是,谁能够在扩张的同时,一边节省资源,一边又能捕获更多的用户,这将决定了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

摩拜单车此次急于轮融资,表面上是在扩张,但实际上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持续的烧钱正在难以为继的困境。其高成本的扩张与维护,最终依然需要投资人买单。

这一轮的单车泡沫,开始越来越明显。

❽ 最近摩拜单车和ofo陆续融资到了亿美金级别的钱,在您看来争夺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创业算是好创业么,权衡

你好,谢谢你的提问!

首先,我认为,摩拜单车和ofo所在的出行市场是一个非常非常巨大的市场。

这2家明星创业公司几乎卷进来了市面上所有顶级互联网公司、产业资本和顶级风投公司——高瓴资本、华平投资、腾讯、红杉资本中国、祥峰投资、创新工场、滴滴出行、DST、小米科技、中信产业基金、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真格基金等等。

坦白说,短距离出行(提供自行车租赁共享服务)在大城市本身就是非常有价值的,未来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人口还将持续涌入,堵车已经是这些大城市一个很难解决的城市病。

从小区到地铁的最后几公里,滴滴显然远远没有满足广大城市人的需求。另外,滴滴的成本在大幅度的上升,已经有越来越多人选择放弃滴滴的服务,而摩拜单车和ofo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替代品之一。

总的来说,摩拜单车和ofo并不是一个技术变革带来的创业项目,而都是基于商业模式的创业创新,所以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都是靠运营驱动,所以他们才拿了这么多钱。

至于你说的冬天对摩拜单车和ofo的影响,我也承认冬天会影响一些人的使用频次,还有春夏秋三季呢。其实大部分行业都有季节性,比如旅游,行情最好的时候一定是十一、五一等节假日以及企业团建的七八月份。再比如滑雪这个领域,肯定是在冬天,夏天应应该滑雪的人会很少很少。

最后说说,摩拜单车和ofo的风险:

首先,自行车租赁,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做了很多布局,确实也已经很方便,比如我所在的北京新中心——通州,目前正在以史无前例的投资规模在发展这个区域,政府的自行车租赁服务几乎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基本上有小区的地方,都已经有了自行车摆放点。我们小区南北两个门已经都有两个点自行车摆放点,非常方便。

其次,地方政府以及城市管理机构对自行车的管理肯定是一个很大的担忧,滴滴的前车之鉴就发生在一个月前。(顺便插一句,虽然滴滴确实在过去几个月里面出现了一大批外地的的司机,完全不认识路,服务体验也很差,但是,网约车新规有点矫枉过正,在我看来,至少让有北京车牌的人当滴滴司机是合情合理的。)

该回答来自于网络问咖 王晖 大咖

❾ ofo小黄车正式宣布完成多少融资

记者今日从ofo公司获悉,ofo小黄车宣布完成超过7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弘毅投资和中信产业基金联合领投,滴滴出行和DST持续跟投。易凯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

据悉,2017年底,ofo小黄车计划投放2000万辆车,服务全球200个城市,进入20个国家和地区。

ofo小黄车凭借其行业领军者地位及强劲的发展势头,赢得了战略及财务投资方的一致青睐,创下共享单车行业单笔最高融资,融资总额行业第一,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共享单车平台。新一轮巨额融资将加速ofo的产品智能化进程,使其成为行业智能化标杆。

❿ ofo和摩拜现今发展如何

  • 摩拜和OFO单车的发展如何呢?

古有中国的四大发明,今有现代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单车,网购,说起这4种,可谓现在无时无刻都在影响我们的生活啊,现在都已经离不开他们了,但要说起让我们出行方便的,一定是小单车,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但是现在的小单车可谓是五花八门啊,但说起最大的还要属摩拜和小黄车了,也最常见,但现在他们发展的怎么样啦?

  • 摩拜单车的融资情况;

1月4日,摩拜单车宣布完成D轮2.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的股权融资。腾讯、华平投资领投本轮,新引入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包括携程、华住、TPG 等;红杉、高瓴等现有股东均跟投本轮融资。一年融资五轮
1,2015.10.30
A轮 数百万美元 愉悦资本
2,2016.08.19
B轮 数千万美元 熊猫资本、愉悦资本、创新工场
3,2016.08.30
B+轮 数千万美元 祥峰投资、创新工场
4,2016.09.30
C轮 1亿美元 红杉资本、高瓴资本
5,2016.10.13C+轮 未透露 高瓴资本、华平投资、腾讯、红杉资本、启明创投、熊猫资本、贝塔斯曼、美团王兴


从2016年开始共享单车渐渐进入我们生活,以膜拜、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公司为抢占市场没有间断的在全国各地入驻布局。以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理念向我们扑来,尽管单车发展迅速,但我们还是理性看待,最后也祝2家发展越来越好,也是方便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