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分期收款未实现融资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分期收款未实现融资

发布时间: 2021-05-23 02:24:36

❶ 未实现融资收益和未确认融资费用区别

未实现融资收益和未确认融资费用区别:

1、会计科目不同:

“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编号2702,科目性质为负债类,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作为长期应付款的抵减项目,即在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应付款”项目以“长期应付款”科目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余额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付款金额填列。

未实现融资收益将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相关支出全部由当期投资收益承担,有失配比性。在会计科目中属于资产类。

2、具体内容不同:

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所反映的内容,是融资租入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长期借款所发生的应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的未实现的融资费用。

未实现融资收益是指未收到租金并未获担保的部分。

3、会计处理不同:

未确认融资费用,由于融资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在租赁期内的分摊。也可视为承租方必须向出租方支付的因融资而产生的利息,因为融资租赁本身就包含了融资的目的。

未实现融资收益对预期收益就不计或少计,而且对于超过一个租金支付期未收到租金的应停止确认融资收入,其原已确认的融资收入应予以冲回,转作表外核算。

❷ 如何算未实现融资收益

借:长期应收款3750万(5000+5000*0.17-2100)
借:银行存款-2100万(第一批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4591.25万(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850万(按合同价格*17%)
未实现融资费用408.75(5000-4591.25)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万
贷:库存商品
4000万

❸ 未实现融资收益什么意思

是指未收到租金并未获担保的部分,因其是否能按期收回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按照稳健性原则的要求对预期收益就不计或少计,而且对于超过一个租金支付期未收到租金的应停止确认融资收入,

其原已确认的融资收入应予以冲回,转作表外核算,这样处理有助于抵消管理人员和所有者的乐观主义情绪,以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更有利地评价风险。

❹ 分配未实现融资收益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初始确认时

借:长期应收款(合同约定金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现值)

摊销时:

借:未确认融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未确认融资收益=最低租赁收款额-未担保余值-租赁投资净值

例如: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会计分录未实现融资收益是100元,同时对应的是财务费用-未实现融资收益100元。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100

借:财务费用 100(红字)

(4)分期收款未实现融资扩展阅读:

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长期应收款,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按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期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借记本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转入当期收益的未实现融资收益。

❺ 商品分期收款销售中的未实现融资收益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什么分类项目中,与长期应收款有关吗理由

是的。

未实现融资收益是长期应收款的备抵项目/

在报表中的长期应收款=长期应收款-未实现融资收益

❻ 分期收款 商品未实现融资收益部分要交增值税吗

分期付款方式出售货物的售货方,应该确认未实现融资收益,具体讲是 借 长期应收款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未实现融资收益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库存商品 收到分期付款时 借 银行存款 贷 长期应收款 借 为实现融资收益 贷 财务费用

❼ 分期收款的未确认融资收益,每期收款为什么要抵财务费用请指点,谢谢!

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的商品摊销的未实现金融收益对实际收到的款项没有影响
分期收款方式销售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未实现金融资产收益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由于采用分期收款方式,由于收入很可能流入企业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不能确认

分期支付
借:长期应收款——xx公司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未实现融资收益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xx公司
借:未实现的融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这里的会计处理时分期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税费,而不是一次计入。又上可知未实现的融资收益对我们实际收到的款项无影响。

❽ 分期销售收入中,有关“未确认融资收益”与“未实现融资费用”的问题

“未确认融资费用”用于购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应分期付款,可以看做为“长期应付款”的利息。
相当应的就是说,"未实现融资收益" 科目通常用来核算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它实际上是对分期付款所支付的一种利息补偿,收款单位用以冲减财务费用.

❾ 未确认融资收益与未实现融资费用

那我只能打比喻跟你说明一下了。
未确认融资费用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比如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要支付1000万,但是一次拿不出这么多,只能每年付200万,5年付完。
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来,每年付200万,5年付1000万,还是1次付1000万,哪样比较划算呢?
肯定是每年付200万比较划算,因为如果你有1000万的话,你每年年末付200万,你其他800万可以存入银行,存入银行就会有利息。
所以在我们考虑利率的情况下,每年年末付200万,付5年,算成第一年的。假设利率为5%,那么算成年金现值,也就是相当于第一年付款大概866万,从而小于第一年一次性付款1000万。那么他的差额134万就是未确认融资费用,也就是5年分期付款,相当融资一样。
你看来866万少于1000万?是不是感觉产生了收益,怎么会算入费用呢?
问题在于什么呢,866万也不是一次支付的,而每年支付200万,实际支付的是1000万,而134则是相当利息一样。
简单的说:把“未确认融资费用”看做“长期应付款”的利息。
相当应的就是说,"未实现融资收益" 科目通常用来核算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它实际上是对分期付款所支付的一种利息补偿,收款单位用以冲减财务费用.
还是刚上面说的,每年收款200万,5年后收了1000万,但是如果第一年收,就是收866万,也就是说,这个就好像银行贷款,你按揭付款一样。你一次性收取866万和每年年末收取200万,收款5年,利息按5%算的结果是一样的,未实现融资收益是你帮助了购买方融资。
简单的说:把“未确认融资收益”看做“长期应收款”的利息。
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网络搜索一下“湖南会计论坛”或者加我网络HI。
最后祝你考试顺利,工作顺利。

❿ 采用分期收款的方式销售商品时,摊销的未实现融资收益对实际收到的款有影响吗

不会有影响的。

分期收款销货具有如下特点:商品所有权的转让以应收账款全部收清为条件,在此之前不转让商品所有权。在销售成立时,购货者需先付一定数额的的定金,之后按合同规定分期付清货款。购销双方通常需要订立合同,而且常见的合同为担保合同。

由会计处理可见,利息收入应交的增值税不论一次确认还是分期确认,均不影响所缴纳增值税总额,也不影响每期实际确认的利息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按公允价值在销售时一次确认,而融资收益则在收款期内分期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应交增值税在销售时计算,利息收益应交增值税分期确认,这与会计收益确认是一致的。

(10)分期收款未实现融资扩展阅读:

未实现融资收益要求规定:

1、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长期应收款,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按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

2、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3、出租人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租赁款,在租赁期开始日,应按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未担保余值,借记“未担保余值”科目,按融资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