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市场 » 军民融合金融服务制度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军民融合金融服务制度

发布时间: 2021-04-23 01:14:49

① 国防工业企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面临哪些问题

国防工业企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面临哪些问题
军民融合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但现阶段国防工业企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协会会长刘东奎8日表示,将建立军转民与民参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产业促进、金融服务和国际合作五大服务平台,促进军民资源双向转移、良性互动。
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军民融合产业联盟8日在北京宣布成立。刘东奎说,适时成立联盟,坚持“军民融合、凝聚资源、协同创新、服务产业”为宗旨,有望推动军民融合产业效益最大化、助力企业自身核心业务拓展。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十几万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可与传统军工企业相比肩,但却只有上千家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
对于现阶段军民融合面临的问题,刘东奎列举:从企业外部来看,军民融合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军民融合行业壁垒亟待突破,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急需建立。从企业内部来说,企业产权与组织机构互相适应融合发展的要求,企业军民统筹的战略和机制尚需加强,军民产业与创新应用不能满足供给侧需求,国防科技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稳定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国防科技工业是军民融合的天然载体和核心领域。”刘东奎说,未来要着力搭建军民协同创新展示引导平台,提供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相互促进和交流合作的机会,进一步促进联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落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军民结合推进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要不断优化有利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打通阻碍融合的堵点。“希望联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优化军民融合产业链,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司有关人士说,积极探索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新模式,联盟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凝聚和平台服务功能,发挥成员单位的科技、市场等优势,大力促进相关产业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据了解,该联盟由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协会、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单位共同发起。

② 加快军民融合的办法是什么呢

1,军民融合就是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2办法有:
1)以政府为先导
中国政府在军民融合中扮演两种角色,一是直接干预军工企业的并购活动,参与有关军工企业改革、并购的重大决策;二是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通过法律、经济等间接的方式影响军工企业。从欧洲与美国来看,政府充分发挥“管理者”进行宏观调控的作用,在国防工业购并中采取发动、鼓励等间接手段,促进军民融合发展。而俄罗斯在军转民中,由于政府未担当起宏观调控人的角色,使得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造成企业间不必要的竞争。这就要求我国政府把军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对军工企业的产业结构布局和调整 进行长远规划,对“军转民”实施政策引导,使军工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2)以法律法规为保障
军民融合需要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 系,规范军民融合中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制定 “军转民”法规,以保障军转民的顺利实施。从法律制度来讲,中国的军民融合工作才刚刚起步,需要通过立法加以推进,使其逐步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
3)以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为核心
一是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对中国现有的国防机构进行改组,或扩大国防科研项目的申报范围,使民用科研机构参与到国防科研项目的申报中来;二是建立军民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促进军民两个领域的双向技术交流,实现军民双赢。

③ 简述军民融合发展的目标

1、深入理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目标指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国家主导,注重融合共享,发挥市场作用,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进而实现跨越发展,力争到2020年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2、紧紧扭住强化顶层设计这个着力重点。

破解军民融合发展方面的突出问题,关键是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同步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体系和要素融合、制度和标准建设。

3、扎实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点任务。

军民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以聚焦重点领域带动整体水平的提升。要推进基础建设军民一体,统筹军民一体化的国家科技基础、工业基础、人才基础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国家一份投入、多份产出。

推进国防军工军民结合,推动军工行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构建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推进科技创新军民协同,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



(3)军民融合金融服务制度扩展阅读:

未来格局

习近平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

要强化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

要强化战略规划,加强督导检查、建立问责机制,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力。要强化法治保障,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化水平。

④ 为何要把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

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

在实现途径上,指出要向军民融合发展重点领域聚焦用力,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要从需求侧、供给侧同步发力,强化大局意识、改革创新、战略规划、法治保障,要着眼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

军民鱼水情,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表达对军人的敬意!

⑤ 简述军民融合发展的目标

1、深入理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目标指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国家主导,注重融合共享,发挥市场作用,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进而实现跨越发展,力争到2020年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2、紧紧扭住强化顶层设计这个着力重点。

破解军民融合发展方面的突出问题,关键是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同步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体系和要素融合、制度和标准建设。

3、扎实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点任务。

军民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以聚焦重点领域带动整体水平的提升。要推进基础建设军民一体,统筹军民一体化的国家科技基础、工业基础、人才基础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国家一份投入、多份产出。

推进国防军工军民结合,推动军工行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构建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推进科技创新军民协同,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

(5)军民融合金融服务制度扩展阅读:

未来格局

总理指出,在未来时期,军民一体化的总体目标是加快形成各要素的多领域和高效的发展模式,丰富形式的整合,扩大范围的集成和提高集成水平。

必须加强改革和创新,和地址的制度壁垒,限制发展军用和民用集成、结构性矛盾和政策问题,努力形成一个统一领导,灵活协调,顺利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系统,政府主导,对动力的需求,统一的工作市场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完整的,有凝聚力,有效激励政策体系。

加强战略规划,加强监督检查,建立问责机制,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和执行力度。我们应该加强保护法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方法促进军民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在调节、指导,并确保军民联合综合发展的发展,并使其更加法制化。

⑥ 县级市建立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制度机制,完善相关保障措施应由哪个局来制定

预备役、民兵营、武装部、

⑦ 军民融合什么意思

军民融合是通过积极主动的战略筹划,把国防建设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使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相互促进、融为一体。
军民双方在基础设施、力量布局、资源利用、系统管理、实践推动、安全监控等过程中,通过人力、物力、财力和制度、标准、条件等方面的一体实施,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和成果的优化配置、互惠互利。
军民融合的路径:既有军转民,也有民参军
军转民就是把军用技术转民用
民参军包括
一是民用技术转军用;

二是民营资本进军工;
三是民企技术和产品进入军工或者军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