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权众筹平台属于金融机构吗
股权众筹平台是一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算是金融机构,属于金融行业。望采纳~
小编是傻瓜理财的,有任何金融问题咨询我
B. 成立众筹公司需要什么资质
首先来看什么是金融牌照,我国的金融牌照又有哪些类别?参照微博签名为“一个很扯淡的脱离了高级趣味的人”的知名逗比李三水老师的回答:
金融牌照的正式名称是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是批准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正式文件。其定义可参考1994年由央行颁发的《金融机构管理规定》。
金融机构包括:
1. 银行
2. 保险公司
3. 证券公司、交易所、基金管理公司、证券登记公司
4. 信托、财务公司、金融租赁
5. 期货公司
6. 担保公司
7. 典当行
8. 信用卡公司
9. 其他融资公司
10. 其他金融业务机构
2003年后,该《金融许可证》从央行颁发改为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分别向该行业公司颁发。
证监会:包括证券相关公司和期货相关公司。
保监会:包括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机构。
银监会:银行、信托、金融租赁、融资担保、货币经纪、贷款公司、其他融资公司等。
典当公司被从金融行业中分离出来,需向当地商委申请,在商务部备案后领取《典当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金融圈注:目前的牌照都是稀缺资源,很多公司都没法顺利拿到牌照。现在金融机构里除了前五个还能发放金融许可证,其他几个据说已经不发了。担保公司现在都拿不出有效期内的经营许可证...
P2P或众筹平台需要金融牌照吗?
先说众筹。产品预售众筹(也称奖励制众筹)无关乎金融牌照,股权众筹需要拿金融牌照才能做吗?
股权众筹完全不需要牌照支撑;
何解?股权众筹平台其实也只是一个信息中介平台,把一些企业的详细经营信息放到网上,供投资人自行判断风险,风险基本都是有投资人承担的。
股权众筹平台帮助交易,但并不介入资金,并非资金中介。所以,没必要像银行、保险那样发放牌照。但监管还是必须的。
从监管层来看,3月中旬释放的信号是“P2P行业将不会实行牌照准入制度”:P2P行业归属银监会,监管原则是明确P2P行业的业务本质,使其规位“金融信息服务中介”,严防其异化为“信用中介”,杜绝其变身银行开展类银行业务。此前包括 “平台担保”、“资金池操作”、“资金假托管” 等被业内人士认为的灰色操作手法将被明令禁止。
但伴随着五六月份以来,P2P“跑路”潮愈演愈烈,此前业内传闻已被放弃的牌照准入制度有可能被再次采用。面对风险形势的变化,监管思路随之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事。前文提到的银监会法规部副主任王科进的发言便是值得注意的迹象。
P2P需要一块牌照吗?
目前P2P的最主要模式一是通过平台进行纯粹的借贷双方撮合,如拍拍贷之类,另外一种就是债权转让的方式,即由流转人先放出贷款给借款人,然后将债权放在平台上进行转让的模式,这种流转人可以是平台紧密相关的自然人,如宜人贷流转人往往就是平台公司的发起人,另外也有和其他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合作进行债权合作的流转模式,这种模式最初由安心贷推行担保公司对流转债权进行担保,2013年一些新的P2P平台提出由平台购买小贷公司的债权放在平台上进行流转,也可以小贷公司直接将债权放在平台公司流转,然后由担保公司进行担保的模式将流转人模式进一步深化。
目前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国家有关部门对P2P正开展调研。可以看出国家对P2P的发展总体上是鼓励的,但也在做进一步对存在的行业风险、涉及的监管问题等进行研究。从已披露的P2P的风险来看,一类是本身网络平台打着P2P的名义为自有项目进行非法集资,编造虚假项目,实际上属于诈骗;另一类是平台不顾本身实力不足,对借款进行担保,而对项目贷款的审查等缺乏经验。另外从许多经营正常的P2P平台反映的问题来看,主要集中在P2P中借款人的征信系统不能与人行征信系统对接,投资者对网站缺乏识别能力等。许多平台、学者等提出了将P2P纳入监管,发放牌照。但是P2P真的需要一块牌照吗?这需要具体分析:
其一,如果是纯粹的撮合,P2P平台其实就是一个发布和充值等的服务平台,只要人数和金额在一定范围,借款人、投资人通过注册和平台上的信息进行相互认识了解,那么借款人、贷款人之间还是民间借贷的范畴,以现在的金融框架,无需任何金融牌照许可。当然如果有相关机构对这种平台进行监管,以确保网站以及其项目的真实性,并且纳入征信统一管理也是值得提倡的,但不应该是一种金融许可。倒是应该尽快出台《民间借贷法》,并且对假冒P2P 进行非法集资的进行打击,而不是说P2P本身有什么问题。
其二,平台只提供债权流转平台的情况。如果是小贷公司或者其他合法的债权人将债权放在平台进行流转,应该说属于合法的债权转让,而且债权由独立的担保公司或者小贷公司自身担保,这也是应该鼓励的促进金融交易繁荣的手段,平台本身不涉及借贷的风险,应该也不提倡用金融许可来控制,倒是应该按相关已有的法律法规对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的担保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管理。
其三,由平台购买小贷公司或者其他合法的债权放在平台上进行流转的情况。这种情况P2P平台实际上参与了债权的买卖,投资者的风险也是由平台公司承担,对于这类业务,可以考虑有专门的金融许可,需要对平台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进行评估。
总之,规范发展P2P金融,促进金融市场化的发展,不是金融许可越多越好,是否需要牌照,要依据P2P 具体开展的业务来定,对于能够放开,能够由市场做主的就不需要许可牌照。但是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起建立整体的信用体系,共享信用成果的确需要政府部门牵头。
C. 什么叫众筹金融交易所
众筹金融交易所来自于互联网思维,业务涉及到股权交易等金融领域,因此它既有互联网特征、也是一个金融机构,
D. 贵阳众筹金融交易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所在地:贵州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刘文献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登记状态:存续登记机关:贵阳市工商局注册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富水北路68号贵州物资综合楼26层1-6号
法定代表人:刘文献
成立时间:2010-12-20
注册资本:6024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20100000045431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北路中天会展城B区金融商务区北区(1)2层1号
E. 众筹融资管理需要完善哪些内容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也难以有效的得到解决,而众筹这一创新的互联网金融形式打破了一系列的限制,为中小企业融资铺平了道路。
一、降低融资门槛,化解融资难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以商业银行和民间借贷为主。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为降低放贷风险,往往对中小企业设立较高的融资门槛:对企业资产规模、营业收入、企业信用、贷款额度与期限等方面做出严格要求,导致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足额贷款。民间借贷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难问题,但其高利率与高风险让中小企业苦不堪言。相比之下,众筹融资门槛要低很多。中小企业只需要在众筹平台上提供项目创意、可行性、风险等信息即可,待通过审核后就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向公众融资。
二、降低融资成本,化解融资贵问题
据《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2013》调查数据显示,59.4%的小微企业表示其融资成本在5%-10%,40.6%的小微企业表示融资成本超过10%。在中小企业的负债数据中,绝大部分都不是来自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而是“影子银行系统”的信托、乃至各种其他类型的高利率借贷。即使有些中小企业能有幸获得国有银行贷款,各种形式的风险溢价也相当沉重,最终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众筹融资使中小企业能合理避开多项税费,并分散公众的资金风险,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加速资本运转,提高融资速度
在传统的国有银行间接融资、“场内市场”直接融资模式中,金融机构往往要求中小企业提供本企业的详尽信息,并通过层层审核以评估其偿债能力,最终仍可能拒绝其贷款申请。“成功把握小”和“审核时间长”延长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时间,并可能使其丧失最佳投资机会。而众筹模式打破了投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瓶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融资,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公众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资助,更加便捷;同时面向网民公众进行融资,平摊金额更小,风险更低,更能促进筹资成功。
四、前期市场调查,降低经营风险
众筹模式的一个隐性价值在于融资同时即进行前期的市场调查。部分中小企业家由于缺少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掌控和了解,往往投入到“过饱和”行业或者是盲目跟投,结果造成项目投产之日就是产品积压之时。在众筹模式中,项目发起者通过平台向公众展示项目信息,公众对项目进行评估并决定是否支持或投资以及支持或投资金额的大小,这就相当于对预投产的产品进行了前期的市场调查,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产品未来投放市场的成效,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与融资风险。
结论
众筹平台是一个有巨大发展前景的创新型经济模式,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巨大价值。但也正是由于其“新”的特质,国内诸多配套的制度无法迅速跟上,因此限制了众筹行业的快速发展。不过,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未来20年将成为主流。寻找价值观的认同是一种刚性需求,信用和风险的把控将决定众筹模式在中国能否做大,政府监管部门也应重视这一新兴产业带来的积极影响和监管难题,建立监管机制与行业标准,引导众筹行业的健康发展。
F. 众筹在什么行业比较好
做成功的有店铺众筹,消费众筹和农业众筹的项目。
投哪儿众筹应该是做综合性众筹的平台。
1.监管思路进一步明确,行业趋向规范发展
2015年股权众筹的监管思路逐步明确,2016年,证券法有望修订,如果草案中“证券经营机构或者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认可的其他机构以互联网等众筹方式公开发行证券”的建议能够落实,将为公募股权众筹在国内的发展预留创新空间。相关法规、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完善将规范股权众筹平台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无序竞争,提升行业的整体稳健度,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
2.机构数量快速增加,筹资规模继续扩大
2014年,产品众筹平台和股权众筹平台的成交额超过之前历年总和的5倍,2015年上半年,众筹行业的成交额又超过2014年的两倍,全年有望达到百亿元人民币的规模。支撑成交额快速攀升的是大量新平台的成立,电商巨头、科技媒体、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染指众筹行业,有力促进了行业规模的扩大。2016年,众筹成交额的成倍扩大仍然毫无悬念。
3.产品众筹平台积极探索新模式
综合类产品众筹平台致力于打造新生活方式入口,从总体上控制项目的“调性”,使得其运营的项目表现出明显特质,吸引与之相契合的投资人群,重参与、重品味、重乐趣,而非单纯注重物质回报;垂直类众筹平台向产业链整合发展,重点不仅仅在于为项目提供资金,而是以平台为依托,提供人才、渠道、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持,其目的是成为依托网络的产业资源整合平台;传统产业依托众筹从网络销售向网络定制转型,尤其适合季节性强的生产企业提前归集需求、筹集资金、按需生产、定期交付,从而降低成本、优化库存。
4.股权众筹平台致力于培育、积累新型融资者和投资者
金融、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入股权众筹市场,并不意味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该行业仍处于培育期,部分独立平台的首要任务仍是扩大项目和投资人来源。一方面积累优质项目,提升平台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培育新型投资人,做好投资人教育和关系管理,提高投资人对平台的认可度和黏度。2016年,众筹平台会更多的与传统风投机构进行合作:平台帮助项目方对接风投机构;风投机构作为领投人吸引大众参与。双方的合作将更好解决平台优质项目稀缺、领投人不专业以及众筹融资项目的后续成长性问题。
5.传统投资机构尝试通过众筹实现互联网转型
目前部分传统投资机构已经开始借助众筹实现互联网转型。主要思路在于利用众筹平台连接传统投资机构的投资经理和项目,为前者匹配相关的资金、管理等资源,帮助投资经理更好的进行项目甄别与管理,并提升其投资回报分成。2016年,部分互联网非公开融资平台有演变成新型网络化、专业化、开放性投资机构的可能性。
6.平台社群化、系统化、生态化趋势明显
目前,产品众筹仍侧重于预售,股权众筹在服务层面大多只提供项目展示、预约和支付等简单功能,交流频次更高的沟通、宣传、定价、管理等重要功能尚未成型。2016年,平台将针对投融资沟通、信息披露、尽职调研、路演宣传、决策管理等诸多环节设计不同的系统模块,使得平台上的各项操作更加完整、便捷,服务更加系统。投资者、融资者形成广泛社群,密切联系创业辅导、孵化、招聘、宣发、营销等资源,强化以众筹平台为中心的创业生态。
7.房地产众筹异军突起,引起多方关注
截至2015年6月30日,国内房地产众筹总交易额接近10亿元,参与平台近20家,规模虽小,却蓬勃生长。现阶段,国内房地产众筹主要分为营销型、理财型和建房型三类,吸引了大量购房人和理财人的关注。2016年,预计更多房地产机构将通过引入众筹有效降低传统房地产开发模式的财务成本和营销成本,为购房者带来实惠,为开发商提供便利。
8.股权众筹项目多元化更好地支持创业发展
越来越多的A轮、B轮、拟挂牌新三板、甚至成长性不高但回报稳定的项目都可以通过股权众筹平台得到他们从传统风投机构无法获取的曝光度、粉丝经济效应以及融资。众筹行业正在促进不同领域、不同成长周期和性质的创业项目更好地成长。2016年,只要是对投资者有吸引力的资产,都可能以股权作为包装,通过众筹获得资金来源,从而激活大量资产的变现和流动能力。
9.公募股权众筹试点引发新一轮投资潮
瓶盖民爆用品公共安全非电力公用事业专业连锁专业工程种子生产装饰园林油气钻采服务营销服务信息服务轻工
公募牌照的发放将吸引普通大众进入股权投资行业,大大激发大众消费类机构的参与愿望,影视文化、实体店铺、线下教育等收益稳定、明确的行业将更多的通过股权众筹进行融资。2016年,公募股权众筹的宣传和示范效应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股权投资热潮,尤其是在股票市场不振、传统融资遇冷的背景下,优质项目流入股权众筹领域的可能性大大提升,将为该领域导入新鲜血液,促进初创企业股权融资市场的繁荣。
10.众筹产品形式将继续创新,吸引更多围观群众变身支持者
2014年阿里的娱乐宝、网络的百发有戏,2015年京东的消费类众筹、盲筹、无限筹,都采用了新颖的产品设计,令人耳目一新,并带动了大量用户的参与。2016年,各类众筹平台在自身产品方面的创新不会停歇,更多新颖的众筹形式将继续被发掘、创造出来,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众筹文化。
G.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互联网金融的众筹模式是怎样的
通过对业内相应商业模式、商业现象进行深度剖析,可以将互联网金融分为六大模式: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
众筹是指项目发起人通过利用互联网和SNS传播的特性,发动公众的力量,集中公众的资金、能力和渠道,为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进行某项活动或某个项目或创办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的一种融资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的精髓就在于小额和大量。融资门槛低且不再以是否拥有商业价值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为新型创业公司的融资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从此,其融资渠道不再局限于银行、PE和VC。
众筹项目种类繁多,不单单包括新产品研发、新公司成立等商业项目,还包括科学研究项目、民生工程项目、赈灾项目、艺术设计、政治运动等。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众筹已经逐步形成奖励制众筹、股份制众筹、募捐制众筹和借贷制众筹等多种运营模式,典型平台包括念念金融等。
H. 如何区分众筹,私募,直投,风投,ipo等
众筹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由发起人、跟投人、平台构成。具有低门槛、多样性、依靠大众力量、注重创意的特征。
私募是相对于公募而言,私募是指向小规模数量合格投资者(通常35个以下)出售股票投资者要签署一份投资书声明,购买目的是投资而不是为了再次出售。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在发行证券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投资者作为发行对象,由此,可以将证券发行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种形式。
券商直投指券商股权投资,投资那些券商认为优良的非上市公司股权,以期获得将来上市以后投资收益,或者是转让股权获得的投资收益,类似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从运作方式来看,是指由专业化人才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特别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方式。
首次公开募股(简称IPO)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有限责任公司IPO后会成为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