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市场 » 上市公司可以做供应链金融吗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可以做供应链金融吗

发布时间: 2021-04-20 00:27:02

『壹』 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是指上市公司

不是!上市公司是上市公司,P2P做的好的现在还比较少

『贰』 什么企业可以做融资租赁,瑞通供应链金融有这个业务吗

供应链金融,相当于一个物流运用,融资租赁公司,打个比方说,小明公司做医疗设备,需要买一台生产机械,但是公司实力有限,买不起,这时他可以通过第三方购买,也就是融资租赁公司购买,然后和融资租赁公司签订租赁合同,这样你可以理解吗?可以说是分期付款的形式。融资租赁公司就是靠租赁来挣钱。

『叁』 请问口碑比较可以的,做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公司

就目前而言,建议 北京 东方 富海。毕竟其知名度高,而且前后拿了“最佳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奖”和“供应链金融最佳 平 台”,建议!!!!

『肆』 什么是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的三种融资模式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银行层面),也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一种融资渠道(企业层面)。

指银行向客户(核心企业)提供融资和其他结算、理财服务,同时向这些客户的供应商提供贷款及时收达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销商提供预付款代付及存货融资服务。(简单地说,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如下:

1、阿里模式;

2、行业资讯门户模式;

3、软件公司模式;

4、物流公司模式;

5、传统龙头企业模式。

(4)上市公司可以做供应链金融吗扩展阅读:

供应链金融的好处

1、企业融资新渠道

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理念和技术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不再可望而不可及。

供应链金融开始进入很多大型企业财务执行官的视线。对他们而言,供应链金融作为融资的新渠道,不仅有助于弥补被银行压缩的传统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而且通过上下游企业引入融资便利,自己的流动资金需求水平持续下降。

由于产业链竞争加剧及核心企业的强势,赊销在供应链结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企业通过赊账销售已经成为最广泛的支付付款条件,赊销导致的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一方面让中小企业不得不直面流动性不足的风险,企业资金链明显紧张;

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潜在资金流的应收账款,其信息管理、风险管理和利用问题,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在新形势下,盘活企业应收账款成为解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路径。一些商业银行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招商银行最新上线的应收应付款管理系统、网上国内保理系统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创新。

据招商银行总行现金管理部产品负责人介绍,该系统能够为供应链交易中的供应商和买家提供全面、透明、快捷的电子化应收账款管理服务及国内保理业务解决方案,大大简化传统保理业务操作时所面临的复杂操作流程,尤其有助于优化买卖双方分处两地时的债权转让确认问题,帮助企业快速获得急需资金。

2、银行开源新通路

供应链金融提供了一个切入和稳定高端客户的新渠道,通过面向供应链系统成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核心企业被“绑定”在提供服务的银行。

供应链金融如此吸引国际性银行的主要原因在于:供应链金融比传统业务的利润更丰厚,而且提供了更多强化客户关系的宝贵机会。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上述理由显得更加充分。

供应链金融的潜在市场巨大,根据UPS的估计,全球市场中应收账款的存量约为13000亿美元,应付账款贴现和资产支持性贷款(包括存货融资)的市场潜力则分别达到1000亿美元和3400亿美元。

招商银行人士表示,在供应链金融这种服务及风险考量模式下,由于银行更关注整个供应链的贸易风险,对整体贸易往来的评估会将更多中小企业纳入到银行的服务范围。

即便单个企业达不到银行的某些风险控制标准,但只要这个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稳定,银行就可以不只针对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风险评估,而是对这笔业务进行授信,并促成整个交易的实现。

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同样重要的是,供应链金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突出,借助“团购”式的开发模式和风险控制手段的创新,中小企业融资的收益-成本比得以改善,并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

据统计,通过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配合下收款方式的改进、库存盘活和延期支付,美国最大的1000家企业在2005年减少了72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需求。

与此类似,2007年欧洲最大的1000家上市公司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存货等三个账户中盘活了460亿欧元的资金。

4、供应链金融实现多流合一

供应链金融很好的实现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流合一。

『伍』 供应链金融目前做的好的有哪些公司

深圳银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还不错;它是一家新型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业务覆盖了深圳及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等,而且它有自己的供应链管控模式和供应链风控体系,又能为企业定制专业的解决方案,还和全国多家银行有战略合作,可以去了解一下

『陆』 如何做供应链金融

举个栗子
A是原料供应商 B是制造商 C批发商 D是零售商其中B是牛逼的核心企业。
B向A买原料,由于B太牛逼,所以要求A赊销,A绝对相信B能付款所以,A同意赊销形成应收帐款。同时A在备货过程中就需要垫资,流动性收到较大影响。这个时候保理商就出现了,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购买债权对方式向A支付现金,从而解决A的流动性问题。这里的关键在于B的信用,因为B的信用直接关系到应收帐款坏账率。正因为B是核心企业,所以保理商对A的资质要求会比直接发放贷款要低的多。
C向B购买产成品,由于B太强势,所以B不准备向C赊销。C的商业信用显然不够用,C可以有以下几种办法解决:开信用证、开承兑汇票、直接付钱、贷款付钱。排除直接付钱不说,另外三种方式都需要C有足够都授信,而我们都知道对于不牛逼的企业来说,授信是非常宝贵的。这时候银行又出现了,银行知道,1、B是牛逼的企业。2、B的授信充足。3、B对C足够了解。基于上述三点,通过占用B银行授信的方式,向C发放买放融资用于支付B的货款。
D向C买。这次,D和C都不牛逼了……大家正经做吧,D开票—C贴现,D开证-C议付,D找保理商,C也找保理商-双保理,D开证-C福费廷,各种都要占用各自授信没说。
从这个栗子不难看出,B的存在加速了上下游都现金流转速度,而且对于银行来说调查成本与风险都有显著的降低(但是银行要首先保证核心企业的风险是可控的……不然就惨了)。因此银行会有非常大大热情去做这件事情。目前对供应链对约束还只是在房地产项目上,其他产业没有明显限制。商务部在推进专业保理商对发展上也做了相当的努力。我认为供应链金融在中国会有较好的发展。

供应链金融目前在银行层面主要还是依托核心企业,是以核心企业为基础,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为授信主体的基于交易真实性的融资模式。该模式较大的优点是降低核心企业的资产负债,提高中小企业授信比率,加强与银行合作黏度,提高存款和中间收入。由于自偿性融资的基本性质,使得资金用途较为清晰(货押项目我个人不认为是供应链金融)。但同时,由于贸易真实性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因此,供应链金融在以核心企业为主的同时,本质上还是有信用贷款的局限,在额度或担保方式上仍然有局限,这来自与是否能够真正打通供应链。我个人对打通的理解是上下游协同与物流的真实性控制。从目前新一代银行SCF系统来看,各大银行在协同上都不断下工夫,但物流的控制仍然是大问题。至于系统性风险,这对于任何一种融资模式都是基础,供应链金融也不能避免。至于京东等供应链金融,由于其自身物流和渠道的双重优势,因此在目前普遍零供关系拖账期的模式下,有很多优势,但他并不能解决相对普遍性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如果铺开,仍然存在自偿性是否足够支撑本金还款的问题。
前景还是挺看好的,不过挑战比想象的要大得多,大部分SCF都可以认为是货物金融或核心企业信用金融,这仍然与我国大的征信体系关系密切,看不清的中小企业,总得拉个有力的大腿撑着啊!